中国学生在美留学面临的尴尬处境

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已经深刻的体会到一点:美国的课堂充满讨论、辩论和自由提问。教授们鼓励学生根据提前布置的阅读材料自由提问、深入分析、批判性地思考和吸收前人的观点。

这种教育方式背后蕴含的丰富理念至少可以归纳为两点:

学生不仅向老师学习,而且也应该尽可能多地与同学交流并互相学习,教授绝不是学生们汲取知识的唯一途径。

中国学生在美留学面临的尴尬处境

教授们通常会在课前布置一些阅读资料,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在课堂上提出批判性的问题。这样的美国课堂需要学生有很好的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并且善于提问和质疑,显然这些是中国学生不擅长的。

中国学生大多都不习惯这样的课堂形式,他们认为这些课堂讨论和互动没有什么意义,无法获取正确的或者标准的答案。在课堂上讨论来讨论去,每个人的说法看似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没有统一和标准的答案,中国留学生都很困惑这种教育方式是否有意义。

然而美国的课堂非常重视这种交流,中国留学生要想适应这种课堂,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改变自己的定势思维,多和教授沟通,表达自己的困惑,寻求老师的帮助,尽可能的去适应美国课堂的教学方式,这样求学之路可能会更加顺利。

二、同学拥有和老师同等的提问与质疑的权利。

然而,很多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并不习惯这样的理念和做法。在他们看来,学习就获取正确答案或者标准答案,而课堂讨论和互相提问始终没有直接给出一个他们想要的答案,这怎么能行?他们在课堂上遇到的问题也往往具有共性,不善于参与课堂讨论就是典型的问题之一。而且,他们会错误地默认美国教授不会理解或帮助国际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面临困难的时候,中国学生往往只知道寻找来自同一文化背景的、熟悉的对象倾诉,寻求帮助。

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虽然美国教授的文化背景不同,但是也是需要进行充分和有效的沟通的,否者美国教授即使想要帮忙,也无从入手。中国留学生应该先给教授沟通的机会,打开沟通的大门,才能够得到帮助,有些看似困难的问题都能够得到合理的解决。

美国教授对于中国留学生有什么看法呢?有人做出了调查,其选择了35位美国的大学教授,这些教授的学科涉及广泛,他们普遍认为中国留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佳,没有自己的观点,无法提出问题并且具备批判性的思考能力。

针对美国教授提出的这些问题,首先是写作能力的问题,大多数中国留学生在写作上都很认真和刻苦,但是没有自己的故事和观点,大多是复述他人的观点,缺乏写学术文章的经验,不知道如何提出自己的观点,也不知道如何证明自己的观点。

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因为阅读和积累不够,中国留学生常常会抱怨教授们布置的阅读任务太多了,殊不知正是这些阅读材料才能够锻炼批判思维的能力,要想写的出东西,必须大量的阅读。

其次提问题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需要中国留学生有发现问题和质疑的眼光,善于提出和分析问题,这样可以对问题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而不是简单的记忆和抄写。课堂的交流和讨论,是团队协作中重要的能力,善于提问可以让交流目标更加明确,交流过程更加有效。

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是非常实用的能力,而中国留学生在不确定看法的时候,往往不会发表意见,但是正是在不确定的时候,更要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看法,这样可以帮助自己理清思路,加深理解,从而产生新的想法。因此,中国留学生要摒弃文化背景的桎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强自己的自信。

其实很多事情只要勇于尝试,就会有不一样的发现。综上所述,有三种技能是必须要具备的。第一:良好的写作能力; 第二,提出问题并批判性思考问题的能力; 第三,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特别是跟教授和同学。多和美国教授沟通,不用担心对方不会听自己的想法,事实上大多数美国教授都是愿意和学生交流的,也会耐心的给与指导,指出学生的问题。中国留学生要对自己有信心,在课堂上用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样才能够克服在美国课堂上的困境。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