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軟怎麼做好吃?

赳赳老秦不暇自哀


要知道地軟怎麼做好吃,我們得先了解地軟是什麼。

地軟在各個地方的叫法不一樣,單說地軟,有人可能還不知道說的是什麼,比如我老家把它叫做地木耳、沙木耳、沙菇,還有的地方叫地皮菜,甚至我還聽說有的地方叫鼻涕菇、雷公屎。

地軟是一種藻類物質,屬於野生菌類的一種。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並且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其中蛋白質含量高於雞蛋、木耳、銀耳,並且口感細嫩柔滑,又因為地軟都是野生,不會有農藥、化肥的汙染,所以深受大家的喜愛。



地軟怎麼做好吃呢?

地軟的做法還是挺多樣化的,可以和雞蛋搭配製作;還可以搭配一些配菜包包子做餃子;地軟煮湯也是挺不錯的一道湯菜。而我覺得酸菜炒地軟是最好吃的。

地軟屬於藻類,它生長在比較潮溼的泥土、沙石上,有一股淡淡的腥味,習慣這股味道的覺得是美味特別鮮,不習慣的就覺得難以下嚥。我家做地軟不喜歡很清淡,就是覺得有點點腥,我們喜歡用泡酸菜炒,酸辣味的地軟柔嫩細滑,特別的開胃下飯。


酸菜炒地軟的做法

一、所需材料

主料:地軟

配料:泡酸菜

佐料:鹽、白糖、青椒、紅椒、大蒜、小蔥白、花椒

二、製作方法

1,地軟清洗乾淨。

2,鍋里加水,加一點點鹽,水開後倒入地軟,焯水兩分鐘,撈出瀝乾水分。

3,泡酸菜沖洗一下擠幹水分,再切碎;青紅椒切成小粒;小蔥白切小粒;大蒜也切成粒。

4,鍋里加入菜籽油,油熟下入幾顆花椒,隨即下入泡酸菜,把酸菜水分炒幹,然後下入青紅椒粒和大蒜粒,小蔥白粒,翻炒幾下,下入地軟,翻炒一分鐘左右,加入鹽、白糖調味,炒勻即可出鍋。

色香味俱全的酸菜炒地軟就做好了,地軟口感細膩滑嫩,味道酸辣開胃,鮮香爽口。名符其實的下飯神器。


酸菜炒地軟的小貼士

1,地軟生長在潮溼的泥土、沙石上,還有草叢中,本身有比較多的泥土和其他雜物,而地軟本身比較柔嫩易碎,所以清洗要輕柔的操作,還得相當有耐心的清洗很多遍。務必清洗乾淨,否則炒出的地軟夾著沙子,嚴重的影響口感。

2,焯水這一步不能省,一來進一步清潔,二來可以減少炒制時間。焯好水後撈出一定要瀝乾水,可以用手輕輕的壓一下。

3,地軟自帶鮮味,不需要太多佐料,味精、雞精完全不需要。少放佐料,還能更好的保持地軟的鮮味。

以上就是我對“地軟怎麼做好吃”的回答,希望能幫助到喜歡吃地軟的您,如有不對歡迎指正。

我是荷么姑,每天分享不同的美食心得,覺得有用請關注“荷么姑的煮婦日記”,歡迎您評論區留言交流。

荷么姑的煮婦日記


乍一說地軟,可能有些人不知道是什麼東西,這種美食非常獨特,一般只在夏季的陰雨天氣才會有,我們當地叫做地木耳,也有人叫它地角皮,它是一種天然的食材,非常難得。地角皮是一種菌類,在全大部分地區都有它的身影。地角皮的吃法也比較多,下面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當地的一種吃法

做湯

地角皮看起來很鮮綠,跟紫色有點像,但是比紫菜脆爽好吃。在我們當地,我們一般在夏季陰雨之時,到背陰的草叢裡或者石頭旁,撿拾地角皮,地角皮比較薄,撿的時候要輕輕的拿,輕輕的放,回來清洗乾淨,因為它生長在草旁,上面有很多的枯草葉和泥土,要好好的清洗,我一般都是清洗10遍以上,用水不斷的衝,衝不乾淨,吃起來就有沙子在裡面。

【食材準備】地角皮,雞蛋,小蔥,鹽,麻油

【製作方法】

1 把地角皮清洗乾淨,小蔥切蔥花備用

2 鍋內加水燒開,同時把雞蛋打在碗裡打散

3 水開倒入地角皮,雞蛋液,加入鹽,出鍋時放入一些蔥花,滴入幾滴麻油,就可以上桌了。如果感覺不夠味,還可以加一些雞精提鮮。一般來說,地角皮的鮮味已經夠了,加點鹽就可以了。

這樣做出來的湯非常鮮,地角皮很脆爽,真是喝了一碗還想第二碗啊。你可以嘗試一下

涼拌

地角皮還可以涼拌,方法也比較簡單

【食材準備】地角皮,姜,蒜,鹽,生抽,麻油,調味料

【製作方法】

1 把地角皮清洗乾淨,這個過程很漫長

2 把生薑切末,大蒜切末備用

3 鍋內燒水,把地角皮快速的過一下水,燙3秒鐘後過涼水

4 地角皮放入盆裡,加入薑末,蒜末,鹽,生抽,麻油,調味料,拌均勻就可以裝盤了

涼拌地角皮非常好吃,比木耳更加軟嫩,但是卻不缺少嚼勁,非常脆爽,入口即化的感覺。夏天來一盤非常適合,保證你吃了一次還想下一次,味道真的非常贊。

這兩種方法是我們常用的方法,也是比較好吃的做法。小時候經常吃地角皮,認為這就是海鮮,說實在,我一直把它跟紫色混為一談,以為它就是紫色,其實它比紫色昂貴的多,也好吃的多。

這就是我的經驗,希望對你有幫助。我是路兮美食,歡迎關注!


路兮美食


小時候,在雨後路邊上到處都是地軟,一族族的,每次撿回去大人說是狗屎長的,雖然不相信是真的,但是有動物糞便的地方確實要多一些。

地軟有好多名字,每個地方叫的都不一樣,有叫地木耳,地皮,地踏菜等等,一般生長在陰涼潮溼的山坡和河溝邊。食用方法很多,口感甚佳,吃過地軟包子、地軟炒雞蛋、地軟燒豆腐等,印象最深刻,最好吃要算地軟包子。

地軟包子

【食材準備】

麵粉,地軟,豆腐,粉條,小蔥,生薑,十三香,鹽,油

【製作步驟】

1、麵粉放在一個大碗裡,發酵粉用水化開,緩緩地倒在麵粉裡面,一面倒一面攪拌,用筷子攪拌成絮狀,再用手揉成光滑的麵糰,放在溫暖地方發酵,至蜂窩狀是原來的兩倍大就可以了。

2、地軟拿出來在溫水中浸泡半小時左右,多清洗幾遍。現在的地軟不是以前那種馬路邊撿的了,而且還有免洗的,很乾淨很衛生。粉條放在溫水中浸泡半小時以上。

3、清洗泡軟的地軟拿刀剁碎,粉條剁碎,豆腐切成小丁,放在一個小盆裡面,剁碎生薑和小蔥。

4、炒鍋燒熱加入一些油,放入薑末和小蔥爆炒出香味,倒入剁好的豆腐、粉條和地軟,放入十三香,鹽翻炒均勻,地軟的包子餡做好了。

5、發好的面拿出來,在案板上搓揉排氣,揪成大小均勻的面劑子,用擀麵杖擀成包子皮,放入地軟餡包起來。

6、全部包好之後放在蒸籠上面,冷水上鍋,水開之後蒸20分鐘左右,關火燜三分鐘,即可出鍋。

睻軟又溫熱的地軟包子,吃起來特別美味,色香味俱全,說著說著流口水的感覺,太想吃了,這個週末要做一些出來。

崇尚美食的靈魂總會相遇,就像你等到我,而我等到你一樣!歡迎大家留言點贊關注轉發!

王梅子營養美食


大家好我是夏天的貓,謝謝朋友們對我的一直以來的支持,每天我都會做美食,想看更多美食記得關注我哦🌚

材料 :地軟適量 嫩豆腐適量 粉條適量 蔥少量 姜少量 雞精少量 五香粉少量 鹽少量 麵粉適量 酵母少量

1.麵粉加入酵母和成軟硬適中的麵糰,加蓋醒發

2.嫩豆腐切丁放熱油中微微煸炒,晾涼後倒出多餘水分,加泡軟切成小段的粉條,加洗淨捏幹水分的地軟,加切碎的蔥薑末

3.加五香粉,雞精,鹽攪拌均勻

4.醒發好的麵糰揉勻排氣,分成大小均勻的劑子,壓扁擀開

5.蒸鍋內加入溫熱水,包好的包子放在籠屜內加蓋2次發醒5分鐘,開火至鍋開後蒸12分鐘左右

小貼士 :根據包子大小,鍋開後蒸10-15分鐘即可

關火後兩三分鐘後在揭開蓋子



夏天的貓


步驟1

生菜去莖,清洗乾淨,瀝水備用、乾地軟冷水浸泡發開,焯水,控幹備用

步驟2

雞蛋打散,加水1湯匙(15ml),繼續攪打出大量泡沫

步驟3

熱鍋加少量油,倒入蛋液,炒至凝固,稍微打散,盛出備用

步驟4

鍋內入油,燒熱,加入洋蔥丁,炒至變色出香

步驟5

加入黑胡椒,拌勻,加入臘腸丁炒至微出油透明

步驟6

加入地軟兒,翻炒均勻

步驟7

加入炒過的雞蛋,充分打散,炒勻

步驟8

出鍋前,加入辣椒粉,翻拌均勻

步驟9

將炒好的餡兒用生菜葉微微包裹,擺盤即可

南充新東方烹飪


地軟,在我們這邊叫地皮,下雨之後山上草地裡特別多,媽媽每次都去撿很多回來。下面介紹下地軟的幾種做法以及保存方法。

做法一,地軟炒雞蛋

1、雞蛋打撒,過油備用

2、生薑大蒜沫煸香後下地軟翻炒

3、下雞蛋,繼續翻炒兩分鐘,加入鹽,料酒等調味品,最後加入蔥花,稍微翻炒就可以起鍋了。

做法二,涼拌地軟

地軟開水下鍋,焯水兩分鐘,過涼水備用。準備好生薑沫蒜泥,加入生抽,鹽,雞精,醋,調味,喜歡辣的人可以加入一點青紅杭椒提味,配色。將調好的味汁導入地軟中,攪拌均勻後,放冰箱冷藏15分鐘口味更佳。

做法三,地軟紅燒肉

與紅燒肉做法一致,快起鍋時加入地軟,翻炒至熟即可。

做法四,地軟西紅柿瘦肉湯

西紅柿切小丁,下油鍋翻炒至出汁,加開水,大蒜,生薑,煮沸後下地軟,煮兩滾後下漿好的瘦肉,瘦肉一熟立馬起鍋,加入蔥花。

地軟的保存方法:地軟不易保存,新鮮的地軟要立即食用不然容易壞,我家經常用的兩種保存方法,可以保存好幾個月。

一,地軟洗淨,開水焯燙,擰乾水分,放冰箱冷凍。

二,地軟洗淨,太陽暴曬,曬乾後跟黑木耳差不多,密封保存,要吃的時候,涼水泡發。


沫寶媽媽


您好,現有幾種方法做地軟都很好吃

一是煮湯,可以和雞蛋或者西紅柿煮湯味道都很好呢。

二是涼拌,洗淨之後,用開水煮兩分鐘,煮熟撈出。在根據個人口味做好調料,然後涼拌起來,特別爽口。




C橙子


小的時候下雨後山上就會🈶地軟,然後媽媽清洗乾淨就會包包子,媽媽得味道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cae6d7ab64c9be50b478b111291348a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