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拒绝了诺贝尔文学奖吗?

红雨说历史


我们中国人,或自卑使然,或好面子导致,自知道世间有个诺贝尔奖,就落下了很重的情结。

中国是文化之邦,鲁迅又是民国以来最大咖的作家,让诺贝尔文学奖与鲁迅挂钩,扯上点关系,也就成了一件让大家津津乐道的公案。鲁迅是否很拽比地拒绝过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无形中也就化而为一桩绝好谈资。

通行版本是这样的:话说1927年,瑞典著名考古学家斯文.赫定到中国考察文物,在华期间曾和时任北大教授的刘半农商议,拟推举鲁迅出来,作为中国区作家候选人,参与当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角逐。

(图:斯文·赫定)

事情尚在擘划中,刘半农将此信息吐露给了北大学生台静农、魏建功等。而魏、台都是鲁迅的铁粉,马上欣喜若狂,寄信给鲁大佬报告佳讯。不料,鲁迅严词拒绝了,留下了那封致台静农的著名私信。认为说:

“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奖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时间为1927年9月25日。

鲁迅对于花里花哨的东西向来深恶痛绝,脑子也理智,既然如此态度,此事就此告吹。


从现有资料看,鲁迅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这件事,不是子虚乌有的流言,而是真事。甚至可以说,这是中国作家首次有可能入围问鼎诺贝尔奖的记录。

(图:晚年台静农与其弟子林文月)

证据并不少。除了给台静农的双方书信、另一当事人魏建功1950年代的回忆文章外,还有瑞典方面的“解密”证实。内外接合,证据链充分,确实抹煞不了事实。

2012年,瑞典人谢尔·埃斯普马克访华,这位曾17次担任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一员的著名作家,曾在上海专门谈及鲁迅诺贝尔奖公案。谢尔·埃斯普马克说,他曾经翻查过档案,证实1930年代前后的瑞典,的确有意向提名中国作家鲁迅去参选。

他说,一战前后,诺贝尔文学奖其评奖机制还很不完善,亚洲作家几乎都没人被提名过,更别说获奖了。于是,“评委会开始将目光投往亚洲作家,其中也包含中国作家”,“中国文豪鲁迅最先被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所关注”。

(图:1938年以中国题材获取诺贝尔文学奖的赛珍珠)

从一些资料中我们可以得知,和刘半农商议推举鲁迅出来的斯文.赫定,并非妄人,他实质有提名的资格,并非夸夸而谈。这人是有国际声誉的大学者,曾稳坐瑞典学院院士之位达40年,在评选中有很重的话语权。

他曾经陆续正式提名过5人,其中的赛珍珠就是在他的在大力举荐下,于1938年摘奖的。


只是说,从现有的一些文献材料看,斯文.赫定和刘半农的提名鲁迅公案,有不少的变数,甚至是内幕,使得情况变得有点波谲云诡:

其一,不待鲁迅自己拒绝,即使他默许了,他实际是否会被提名,都是未知数。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斯文.赫定对鲁迅很陌生,应该都没看过这位中国作家的书籍,他并没有多少诚意推举。

(图:刘半农)

赫定是中国通,他确实一直有意提名中国作家,在1920年代,他曾就此事与时之著名汉学家卫礼贤(RichardWilhelm)往来信件,反复讨论过(见卫礼贤遗稿档案)。可问题在于,他们最瞩意的人选,其实是梁启超,依次的候补为胡适与徐志摩,鲁迅根本不在他们的视野之中。1924年11月,赫定还在瑞典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上,专门提及了这个名单。

后来所谓的推举鲁迅,其实是刘半农的强加,而非赫定的意见。为何会如此,因为那时的刘半农还是鲁迅的好基友,而1927年4月赫定组成“中国学术团体协会”准备到西北考察时,刘半农时为中国方考察团理事会负责人,赫定有求于他,不得不答应。所以,当事人魏建功后来会说,“这斯文·赫定是用阴谋手腕的老手,拿瑞典诺贝尔奖金的华冕来取悦中国学者是一份现成的人情”,意思就在这里。

(图:1928年太虚和尚访问德国时,与时德驻华公使卜尔熙(HerbertvonBorch)及学者卫礼贤)

赫定自己看中的中国人选,是梁启超,所以对此动议非常不情愿,既然鲁迅自己推辞,更是顺水推舟,不作安排了。


其二,鲁迅即便受提名,入围角逐,其实基本上也没有希望,只会是“电灯泡”。理由至少有三:

1,当时的“白佬”,想提名中国人,也无非找人凑凑场面,好给自己的公正性作点缀,其实内心根本看不上远东。中国人1930年代就开始接受他们的提名,却要等到半个多世纪后才得获取那么一两个诺贝尔奖,本身就已经在无声说明。

2,正如鲁迅说的,“中国人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赏金的人”,这固然是冷静与自谦,可瑞典方面其实也普遍是这个观感。赫定曾写信咨询过瑞典汉学家高本汉(BernhardKarlgren)的意见,高明确对中国任何人选不予支持,他说,

“就我所见,无论在叙事文还是诗歌方面,新中国尚未诞生任何重要作家.....目前根本无法找到任何一位诺贝尔文学奖人选。"(1924年12月20日,见马悦然《高本汉:一个学者的肖像》)

3,以诺贝尔奖的标准,鲁迅的本身实力,可能确实不符合。那时的鲁迅,作为作家,劣势太明显,一,未有一部长篇;二,没有什么国际影响力。

而且,我们看看1927年的角逐人选,也会明白,鲁迅的胜算太微弱了,几乎等于零。那一年,评奖竞争异常激烈,被淘汰的国际知名作家,竟达36人之多,里面包括托马斯·曼与高尔基这等大文豪。

最后胜出的,是当时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哲学家”的法国人柏格森。鲁迅与这些对手比较,确实没有啥优势。


而且,我们还得明白,诺贝尔文学奖,仅仅只是一个瑞典人搞的奖项而已,并不具备评判一个作家是优是劣的功用。

可以说,鲁迅提名不提名,不得奖或不得奖,鲁迅自各不稀罕,咱们作为读者也不用多惋惜。鲁迅依然是鲁迅,决不会因了某个奖,就高大或衰弱几分。有多少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名字,早就是历史的灰屑,鲁迅其人其文其思想,照样闪闪发光于中国,于无数人心。

至于什么提名之类,就更不需要在意,或去大做作文章了。中国人总对这个奖项有魔怔似的,过去的李敖、北岛,都因为受到所谓的“提名”到处张扬,四处表演,似乎是至上无匹的荣耀,现在回味,真不过都是笑话罢了。

当代美国,有个黑帮老大名威廉斯的,背4条人命锒铛入狱,关了20多年,终被判死刑。期间,这位狗屁不通的流氓,“著书悔过”,竟然5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4回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你说,这些“提名”,有何公信力,又是否是笑话不?

鲁迅不理睬是对的。作为中国人最早真正获得正式提名的胡适,也不当回事,对此事提都懒得一提,同样是清醒面对。他们都有自知之明,也有知人之智,从没被这个奖的光环照晕了头。

现在的我们,是在找回呢,还是在再度失掉这份底气或自信心?


刘愚愚


这种问题都要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那么,诺贝尔文学奖到底有没有向鲁迅先生伸出过双手呢?


诺贝尔文学奖主席的澄清

关于鲁迅先生与诺贝尔文学奖的渊源,曾有媒体采访过前诺别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谢尔·埃斯普马克(Kjell Espmark)。

根据埃斯普马克的说法:

1930年代,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开始关注亚洲作家的文学作品。鲁迅在这个时候确实曾经进入到评委会的视线范围。

当时,评委会透过瑞典地理学家斯文·赫定(Sven Hedin)以及刘半农,托鲁迅的朋友台静农以私人途径去询问鲁迅:是否愿意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如果鲁迅愿意被诺贝尔提名的话,那么现在就可以开始着手翻译作品的事宜。


鲁迅的回复:我不配

然而,鲁迅却拒绝了诺贝尔的提名邀约。

他去信回复台静农道:

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

……

或者我所便宜的,是我是中国人,靠着这“中国”两个字罢,那么…自己也觉得好笑。

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赏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鲁迅先生的拒绝原因,在这封信中已经表露无遗了。

就是他觉得自己水平不配,而且也没必要贪图这个虚名,进而增长国民的虚荣心。

总而言之,这件事是有的,但和很多人预想的不一样。

从预备提名,到正式提名,再到获奖,这里面有很长的路要走。鲁迅先生只是拒绝了预备提名这个步骤。


HuiNanHistory


鲁迅确实拒绝了诺贝尔文学奖,不过他拒绝的是提名,并不是最终的获奖,这里面的差别还是很大。

诺贝尔文学奖每年都会提名几百个候选者,然后经过四轮的淘汰,从里面挑选出最终获奖者。所以鲁迅就算被提名,也不一定会获奖,他拒绝的只是被提名而已。

按照诺贝尔文学家的评选风格,以及历届获奖者的作品类型,鲁迅最终能获奖的几率微乎其微,非常渺茫。

在2005年有一位中国的记者曾经采访了瑞典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专门问到关于鲁迅拒绝诺贝尔提名的事情。

对方给出了确定的问答,他说在30年代诺贝尔奖评委会曾经托人给鲁迅传了消息,想要提名他参加评奖,可是鲁迅觉得自己不够资格,所以谢绝了。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瑞典方面又找到了胡适,受到了鲁迅的影响,胡适觉得连鲁迅都觉得自己不够资格,那自己就更不配了,所以胡适同样拒绝了。

这位诺奖评委会主席名叫埃斯普马克,担任这个职务长达17年,了解很多诺贝尔奖的内幕,所以他的话是可以相信的。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动乱之中,欧洲很多人对于这个神秘的国家还是很好奇的,瑞典也希望能找出一个中国人来参加评选,好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

所以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发机构瑞典文学院,先是找到了瑞典最著名汉学家高本汉,让他推荐一个候选人。结果高本汉说他没觉得中国有什么厉害的作家,就让刘半农推荐吧。

刘半农是北大的教授,当时正在法国学习,名气非常大。

瑞典人询问刘半农的意见时,刘半农就提到了鲁迅。因为人在法国,所以刘半农就委托台静农去跟鲁迅谈这件事情。

台静农跟两人都是朋友,他就写信把这件事情告诉了鲁迅。后来鲁迅给他回信,拒绝了提名。

鲁迅认为在当时的环境下,诺贝尔奖对中国并非好事,反而是一件坏事。当时国家动乱,四分五裂,很多国人还非常愚昧,一旦获得这个奖,反而会让国人自大骄傲,看不清楚自己的处境。

鲁迅在信中的原话是这样说的:

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奖赏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后来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瑞典人又找到了胡适,询问他是否愿意参选。可是胡适听说了鲁迅拒绝的消息,觉得鲁迅都拒绝了,自己就更没资格,所以就也拒绝了。


漂浮菌


我曽读过不少有关鲁迅与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字,搬运了很多史料文献尤其是相关当事人的私信口述或者回忆录,言之凿凿的论证了鲁迅先生对什么诺贝尔提名奖的风轻云淡。斯文赫定的中国行无厘头的提名,总让我狐疑他的别有用心,忽悠或者入乡随俗的敷衍取悦居多。刘半农欣喜若狂迫不及待的极力举荐,恐怕不仅出于对诺奖的仰视,更多源于对鲁迅的崇拜。至于鲁迅先生犀利的回复——“中国人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赏金的”,还有斯文赫定青睐的胡适先生只字不提这么个子虚乌有的提名,我看这事多半是这个古怪的瑞典人一两句模棱两可的客套话惹出来的自作多情。姑且不论当时的中国如何积贫积弱,折射到文学领域根本就没有人能入妄自尊贵的西方白人的法眼,也不必怀疑国人对诺奖的迷信盲目,更不必纠结鲁迅先生或者胡适先生是否拒绝——他们都是清醒的中国人,绝无半点奴颜媚骨。


沙中古道


不是哈!

鲁迅没有得诺奖,他只是曾经拒绝了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他拒绝的理由是:中国当时还没有配得上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1927年春,参加中国西北科学考察的瑞典探测家斯文海定曾与刘半农商议,提名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刘半农托台静农写信,征询鲁迅意愿。

台静农发信8天后鲁迅收到信,当晚即回复。鲁迅首先请台静农转告刘半农:“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

鲁迅并说明了原因:“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哪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

鲁迅觉得不能因为自己是中国人,就可以在提名和评选上特殊。他说:“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赏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现在有些人对待诺奖的态度恰好和鲁迅先生相反。

昨天还有一个在悟空问答提问:“诺贝尔奖真的科学吗,为什么中国人很少获奖?”

我很生气,就这样答复他:

“你这个提问就不科学,不逻辑。

中国人获奖多,诺贝尔奖就科学?

这和中国乃天朝上国,外国乃蛮夷之邦的旧思想没有本质的区别。

爱国不是这样爱法!”

这个提问者和提出鲁迅“拒绝诺奖”问题的题主大概都是非常爱国的,但他们的爱国也是非常不得法的,非常肤浅的。

爱国,就要像鲁迅先生那样爱。

首先看清楚我国与诺奖的距离。

自然科学不用说,那是有客观标准的,你不能说因为你是中国人就应该放宽标准,那样诺奖就会乱套,失去权威性和公正性,更谈不上科学性。

至于文学,好像没有什么精确的标准,但诺贝尔的遗嘱里是有规定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最近一年来”“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1900年经瑞典国王批准,修改为“近年来创作的”或“如今才显示出其意义的”作品。

这时间范围的扩展,可以防止遗珠之憾,避免因一时的认识不够而遗漏了应该获奖的作家。

诺贝尔文学奖由瑞典文学院评议和决定获奖人选,院内设置了专门机构,并建立了诺贝尔图书馆,收集各国文学作品、百科全书和报刊文章。

这就在空间范围防止了遗珠之憾。

试想,在中国和世界引起轰动或争议的文学作品会被诺贝尔图书馆遗漏吗?

据我所知,现在我国夺诺奖呼声很高的作家,如余华、阎连科和已经获奖的莫言,都是很虚心向外国文学学习的。

全球化的今天,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在霍金预言面前,没有特殊人种 ,真正的爱国者,不会去要求别人优待自己的国家。

奖,是荣誉,不是施舍!



大悔忆智冰


如史料所说鲁迅没获过诺贝尔奖,只是拒绝了相关友人对鲁迅的诺贝尔奖的提名。是否获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鲁迅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态度,能拒绝提名,就能拒绝诺贝尔奖。非常谦虚自愧不够格。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他的拒绝,是为民族大众负责,民族的亦世界的。当时中国的与世界文学相靠近的白话体文作品,与世界文学水平相距还远,中国得拿出最好作品贡献给世界。

鲁迅拒绝诺贝尔奖提名,因为他的文学是为人民劳苦大众的,为他们吶喊,为他们用笔斯杀,杀出一条自由民主的活路,不为贪图什么赏钱,而被收买,进而成为敌对阵荣的一员。

鲁迅的对喏贝尔奖提名的拒绝,表明鲁迅不喜金钱无虚荣,爱国,爱爱劳苦大众,向往共产党所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


王者孝


“那时的刘半农还是鲁迅的好基友”。

查“基友”是“男同性恋朋友”的意思,而迄今没有见到认真的文字提到过鲁和刘有这样的关系。

谈这样一件历史公案,使用了这样一个必然引起议论的措辞,不知笔者是无心之失还是春秋笔法。


ZBLiu


鲁迅只是拒绝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不是拒绝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东方京川


我也曾拒绝了诺贝尔文学奖,在梦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