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半生缘》——所谓的半生缘,其实就是一生

内容摘要:

【半生缘】一书中主要讲述:顾曼桢、许叔惠、沈世钧三个不同个性年轻人的爱情故事。原本大家同在一家纺织工厂上班。世钧与曼桢彼此相爱,却因为世钧的家人希望他能和青梅竹马的表妹石翠芝成亲,另外,曼桢的姐姐曼璐曾经为了家计下海当过舞女,也成为家人反对他们在一起的理由。甚至还成为世钧与曼桢误会、争执、分离的导火线。而曼璐在年华老去时,赶紧嫁给用情不专的祝鸿才。

曼璐因为自己无法生育。为了保住自己的婚姻与丈夫,不得不忍痛答应先生,共同设计陷害自己的亲妹妹曼桢,使她成为祝鸿才兽欲下的牺牲者,还因此产下一个男婴。但也因此断送了她和世钧下半辈子的情缘。姐姐生病去世后,曼桢不忍孩子成为孤,只好回上海照顾她生的儿子,忍痛和她最讨厌的人住在一个屋檐下。

而叔惠在一次的偶然机会中,和翠芝因个性相近,意外地谈起恋爱,但是翠芝母亲认为门不当互不对,硬是把他们这对也拆开了。叔惠伤心的出国留学,离开伤心之地。

十八年以后,因为叔惠留学回国,世钧来上海玩,又遇见曼桢。两人见面恍如隔世,他们都知道,无论以前多么相爱,回忆多么甜美。如今再也无法回到过去。人生就是如此,过去的就已经是过去了。

张爱玲的小说,字里行间充满意像,就算你没看过多媒体音乐话剧,或电视、电影,你仍然可以藉由她文字的牵引,走进远在三十年代温婉、凄迷的旧上海。

张爱玲《半生缘》——所谓的半生缘,其实就是一生

《半生缘》少掉了较为绚丽的技巧,整个故事读来清新之中,最后转成无可奈何的悲哀,让人在第一次读完之后,整个人空空荡荡,像是漂浮在生活之上,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劲。多年之后重读,又有另外一番感受,是令我十分着迷的一部作品。

张爱玲《半生缘》——所谓的半生缘,其实就是一生

幸福应该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依附在别人身上。

曼桢的姐姐曼璐为了独撑家计,十七岁便离开初恋情人豫谨做了舞女,直到曼璐年华老去,才随便找了个“浮木”祝鸿才,原本想藉由“他”将自己带离苦海,不料事与愿违。接下来更是异想天开,竟然妄想藉由妹妹的力量来巩固自己所谓的“幸福”,没想到非但巩固不了自己的幸福,还因此将妹妹曼桢推向惨绝人寰的地狱,葬送了她追求幸福的权利。综观全局,如果姐姐的个性、人格独立,不那么依赖丈夫,其实姊妹俩共同打拼,相信也能够撑起家计,平稳的过完下半生才是啊!

张爱玲《半生缘》——所谓的半生缘,其实就是一生

半生缘剧照

另外,像世钧的父亲长年住在小老婆那儿,根本不回家,顾母就算心中有怨言,为了面子问题也得忍耐。直到顾父中风倒了下去,才能借机照顾接近丈夫。两个女人为了家产,也因此展一场开明争暗斗。顾母还是想藉由儿子世钧的力量,巩固自己的所谓“幸福”。

而这模式和曼璐藉由妹妹的力量,来掌握自己所谓的“幸福”有异曲同工之处。看来这应该是中国传统女性大多数人的悲哀!

张爱玲《半生缘》——所谓的半生缘,其实就是一生

一个人的个性,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整本书乍看之下,会让人感叹生命有时难以掌握在自己手里,往往是造化弄人或时空流动,阴错阳差才有了不一样的结果。就像书中几位年轻男女因而错失良缘,但是仔细想想,我总觉得应该是他们个性上的矛盾,才造成彼此的误会。

她现在忽然明白了,这一向世钧的态度为什么这样奇怪,为什么他不大到这儿来了。原来是因为豫谨的缘故,他起了误会。曼桢觉得非常生气-他这样不信任她,以为她这样就容易变心了?就算她变心了吧,世钧从前不是答应过他了么,他说:我无论如何要把你抢回来的。那天晚上他在月光下所说的话,难道不算数的?他还是一贯的消极作风,一有第三者出现,他马上悄悄的走开,一句话也没有......

张爱玲《半生缘》——所谓的半生缘,其实就是一生

半生缘剧照

而曼桢的个性有时给人亲切、平静的印象有时却又显得澎湃汹涌,例如:

当豫谨对曼桢表示好感时,曼桢才想道:都是我不好。他这次来,我一看到他就想起我小时候这样顽皮,他和姊姊在一起,我总是跟他们捣乱,现在想起来很抱歉,所以对他特别好些。没想到因为抱歉的缘故,现在倒要感到更深的歉疚了。

其实,这是曼桢亲切和潜在澎湃的个性使然,才会造成表错情的尴尬状况发生。再加上世钧处理感情的消极态度,阴错阳差等等外在因素,全累积在一块儿。美好的姻缘,就这样划休止符了!读来无不令人唏嘘!

张爱玲《半生缘》——所谓的半生缘,其实就是一生

张爱玲的的文字本身就是一部精采的有声电影。

我觉得张爱玲笔下的人物之间,那种亲密的感觉,完全可透过文字,细腻的忠实呈现出内心世界。以下摘录书中一些精采的内心戏:

世钧走过来听,她坐在那里,她站得很近,在那一刹那间,他好像是站立一个美丽的深潭边缘上,有一点心悸,同时心里又感到一阵阵的荡漾。

将一对已互生情愫、互蒙爱意的情侣,但是又尚未到可以公诸于世的阶段,那种又爱又怕的矛盾心理,描写得入木三分。

张爱玲《半生缘》——所谓的半生缘,其实就是一生

半生缘剧照

把箱子开开来看看,又关上了,心里没着没落的,非常无聊。

即将短暂分离的情侣,那种临行前的复杂情绪,藉由反覆翻箱的无谓动作表露无遗。

他把一切都否定了。她所珍惜的一些回忆,他已经羞于承认了。曼璐身上穿的那一件紫色的衣服,顿时觉得芒刺在背,浑身都像火烧似的。她恨不得把那件衣服撕成破布条子。

把一个已婚的女人,为了去见旧情人,刻意穿上当年他曾经赞美过的衣裳,没想到当她卸下女人仅存的矜持,鼓起最大的勇气,表露了多年来心中最深最沉的想念后,却得到南辕北辙的答案,当下羞愧的无地自容,恨不得没说过那些话的窘境与矛盾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

总之,我觉得这是一本值得一看再看的小说,否则不会有人透过电影、透过电视,甚至透过舞台剧一演再演。我想好书不会寂寞,看书和看电影的确有所不同,看书时,我就是导演,随著书中人物、对白、场景,不断在脑中流窜,一幕幕一幕幕。

张爱玲《半生缘》——所谓的半生缘,其实就是一生

所谓半生缘,其实就是一生……

他现在才明白为什么今天老是那么迷惘,他是跟时间在挣扎。从前最后一次见面,至少是突如其来的,没有诀别。今天从这里走出去,是永别了,清清楚楚,就跟死了的一样。

世钧与曼桢重逢的最后,也是这半生情缘的终点。这样的结束,当然不是喜剧,但是能说是悲剧吗?

如果世钧与曼桢当初没有错过,最后真的结婚了,难道世钧的家庭不会因为曼璐的关系,而看不起曼桢吗?叔惠与翠芝如果不顾一切,排除万难而在一起,家庭背景的极端差异,他们真的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吗?

张爱玲《半生缘》——所谓的半生缘,其实就是一生

半生缘剧照

也许徒留无限的遗憾,这段缘分才能够真正的刻骨铭心吧~

正如张爱玲在《留情》中所说的:"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半生缘》中的爱情就是如此,既不疯狂也不壮烈,它有的只是那种爱不成的不尽的无奈和苍凉。故事的主人公只能沉默着听候命运的差遣,束手看年华似水流。奈何一生情,半生缘。世钧同曼桢,叔惠同翠芝,彼此都惦念了对方一生,就如张爱玲惦念了胡兰成一辈子……

曼桢曾对世钧说过:"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一个人。"世钧也曾对曼桢许诺:"我要知道你要我抢,我一定是会抢的。"怎奈何一世情,半生缘。很多事情你只能猜到开头,却看不见结局。

所谓半生缘,其实就是一生……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