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说:人生最致命的四个“错失”,决定一生的幸福指数,太精辟

作者/芨芨草

奶奶说:人生最致命的四个“错失”,决定一生的幸福指数,太精辟

人的一生不过百年,如果按常态化分,则分为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五个阶段。

由于童年尚在襁褓中或者年龄尚小,一般没有自主能力,大小事务都是家长来操纵,多聪明的孩子,在童年都不能离开父母的视线独自行动。所以,人的一生更准确说是从少年开始的。

换句话说,从孩子离开父母走进学堂,真正的人生之路才刚刚开始。

奶奶说:人生最致命的四个“错失”,决定一生的幸福指数,太精辟

说这些话的不是哲学家,也不是心理学教授,而是从小到老没有离开过农村的奶奶。

奶奶上过几年学,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拿本书,戴上近视镜在树阴下看。于是,爱读书的奶奶,在教育孩子方面比一般的农村妇女要强得多。

奶奶曾经在我们入学后和走入社会时,多次谆谆叮嘱我们,什么年龄就要做什么年龄的事情,因为很多机会失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奶奶说:人生最致命的四个“错失”,决定一生的幸福指数,太精辟

首先,奶奶说,少年时错失良师,是一大不幸。

那时候,我们农村的师资力量很是薄弱,根本就没有像样的老师。从一年级到五年级的老师,都是上午上课,下午去地里干农活,我们常常因此早早放学,背着篮子去地里割草喂羊。一到这个时候,奶奶就叹气,说学生不学习咋行?奶奶还说,小时候有一个好老师,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有一次,我从同学那里借了一本小人书《三毛流浪记》,割完草就坐在大门前阅读。奶奶见了,高兴的抚摸着我的头,说:“张乐平就是少年遇到了良师,才创作了不朽的三毛形象,成为妇孺皆知,名播海外‘三毛之父’的。”

奶奶说:人生最致命的四个“错失”,决定一生的幸福指数,太精辟

奶奶说,张乐平的小学启蒙老师陆寅生,发现了张乐平绘画的天赋,并指导他画政治讽刺画,这是张乐平学漫画的开始。张乐平不止一次地提到:“我的第一幅漫画是我的启蒙老师陆寅生先生教的,我一直没有忘记。”

所以,少年时有一位良师指导,是孩子的幸事。

我记得听完奶奶讲的故事,调皮地说:“奶奶,您就是我的良师啊!您看,你讲的每一个故事,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奶奶听完,欣慰地笑了。

奶奶说:人生最致命的四个“错失”,决定一生的幸福指数,太精辟

其次,奶奶说,青年时错失良缘,为第二不幸。

记得钱钟书曾用一句话,概括他与杨绛的爱情:“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这对文坛伉俪的爱情,不仅有碧桃花下、新月如钩的浪漫,更融合了两人心有灵犀的默契与坚守。

当然,奶奶不“认识”钱钟书,但她知道春秋时的晏婴,常夸晏婴忠于爱情富不易妻,是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奶奶说,有一次,齐景公当面说晏婴的妻子又老又丑,他想把自己年轻漂亮的女儿嫁给晏婴。

要是一般人,能娶到君王的女儿,那真是三生有幸啊!但晏婴却谢绝了景公的恩赐,与老妻白头偕老。

晏婴当时是这么说的:“我的妻子又老又丑,是因为和我生活时间太长的缘故,原来她也是又年轻又漂亮啊!人都要由年轻变衰老,由漂亮变丑陋,我妻子的变化,是我亲身经历的,难道我能抛弃老伴接受您的恩赐吗?能再娶个年轻而漂亮的公主吗?”

奶奶说:人生最致命的四个“错失”,决定一生的幸福指数,太精辟

奶奶每次讲这个故事,都会比平时大声,因为她想让更多的年轻人听到。

当时因为年龄小,不太懂奶奶说的话。后来长大了,才发现很多伟大的人物都因为找到了良缘,才幸福一生的:如感情深厚,子女双全,白头到老的冰心与吴文藻;携手走过风风雨雨的师生恋楷模张兆和与沈从文;一笑倾城、郎才女貌的才子佳人林徽因与梁思成;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张允和与周有光……

不都是人人羡慕的情笃伉俪?

懦弱诗人白居易却是一个反面典型:爱情毁于母命,错失良缘,成为终身憾事。

面对母亲的门户之见,白居易没有做出有效的反抗,导致他和湘灵的爱情之花无奈凋谢。他一生之中没有得过爱情,却留恋于女人堆中,最终成为一个悲剧的主角。

所以,青年时错失良缘,可能会因此孤老一生,的确是人生的一大不幸。

奶奶说:人生最致命的四个“错失”,决定一生的幸福指数,太精辟

第三,奶奶说,中年时错失良机,为人生第三大不幸。

记得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好花盛开,就该尽先摘,慎莫待美景难再,否则一瞬间,它就要凋零萎谢,落在尘埃。

对于一个中年人,没有人会傻到看完这句名言,就去公园里采摘鲜花,他们更明白机遇的重要性,每天认真生活,生怕机会从眼前溜走。

中年人已经输不起了,不再豪言壮语地呐喊“从头再来”;上有老下有小的现实时时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但韶华将失,却没人关注你的失败,年轻人的目光齐刷刷望去的,都是头顶光环的成功人士。因为他们抓住了机会,已经成为人之翘楚。

奶奶说:人生最致命的四个“错失”,决定一生的幸福指数,太精辟

所以,虽然中年人有年轻人不能比拟的阅历和经验,但很多时候,这些经验却变成了劣势。因为你苦干大半辈子得来的经验,可能在年轻人看来已经落伍。你纪要和年轻人一样,在事业上拼搏,还要恶补日新月异的新事物,唯恐某个细节,成为压垮自己的那根稻草。

奶奶说,人到中年,机会越来越少,越来越苛刻,而此时,你的压力、紧张甚至烦恼,别人都视而不见,因为他们也在盯着每一个机会,生怕与成功擦肩而过。中年人越是度日如年,机会越是容易从指缝间溜走,倒不如振奋精神,找到曾有的激情,对年轻人说一声:放马过来吧!

奶奶说:人生最致命的四个“错失”,决定一生的幸福指数,太精辟

第四,奶奶说,老年时错失良伴,是人生中最后一个不幸。

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谁不希望夕阳下散步时,能有双温暖的手轻轻相牵?那将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夕阳红画卷。

经过大半辈子的磨合,彼此对对方的脾性、三观、为人处世、生活态度等都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那种心有灵犀的默契,真的是千金不换。

但由于疾病等原因,没有多少伴侣能够相扶相携度过完美的一生,更多的时候,只能留下一个人默默回忆恍若昨日的过往:人生路上那把晴天遮阳雨天挡雨的伞打不开了,冬天也显得异常寒冷。

奶奶说:人生最致命的四个“错失”,决定一生的幸福指数,太精辟

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终成童话里的“谎言”,除了寂寞面对,还能有什么办法?

所以,奶奶说,年轻人稍不如意就吵架,甚至威胁离婚,将与爱人的幸福生活亲手扼杀,是最不明智的。须知,人生没有假设,也不会重来,逝去的时光就像银幕上的电影,虽然美好但终究是一缕云烟。面对人生最致命的四个“错失”,我们都应该静下心来思索:余生,我该如何度过?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