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9分,一句为你千千万万遍,感化无数人的心

念及过往,总有一段往事,潜藏在我们内心深处,它像一道血肉模糊的伤疤,触目惊心的躺在那里。我们本以为可以假装忘记,可良知无时无刻都在提醒,有一条重新成为好人的路,布满了荆棘,那么我们是否有勇气前行呢?

《追风筝的人》讲述了两个阿富汗少年爱与救赎的故事。阿米尔和哈桑,他们既是主仆,又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拥有纯真的友谊,然而在种族歧视和爱的缺失下,阿米尔对哈桑作了一件不可饶恕的事。面对重新成为好人的路,懦弱的阿米尔终于为自己勇敢了一次,获得了自我救赎,明白了爱的真谛。

01 父母需要学会接纳孩子,这样孩子才能茁壮成长

在对父爱的渴望下,阿米尔渐渐遗失自己的心。他开始嫉妒哈桑,轻而易举的就能获得父亲的爱,比如哈桑天生的运动体能。面对超级英雄的父亲,阿米尔即崇拜又自卑,他不是父亲期待的模样。

父亲极力打造阿米尔,带他参加足球比赛,发现阿米尔不是这块料之后,对阿米尔的爱更加吝啬,而看待哈桑目光却又是那样的柔和。这样的目光,阿米尔不曾有过,更多的是对阿米尔未来的担忧,曾经有一次和好友拉辛汗热烈讨论过阿米尔的问题。

父亲说,“阿米尔身上缺少一件东西,他的懦弱无法让他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要不是亲眼看到阿米尔是从他母亲身上掉下来的,我无法相信,他居然是我的儿子。”阿米尔父亲身高两米,曾经还和熊斗争过,当地人都很崇拜阿米尔父亲。

拉辛汗说,“孩子又不是图画练习册,你不能光顾着要涂上自己喜欢的色彩。”同样关于阿米尔写作方面的天赋,父亲也是毫不在意,认为只是埋在书堆里,没什么出息。当阿米尔把刚刚创作好的故事拿给父亲看时,父亲透过浓浓的烟雾说,“写的很好,是吗?”却完全没有看的准备,在等待的漫长一分钟里,阿米尔第一次痛恨自己,身上流着父亲的血液,他们父与子的关系也越来越淡。

父亲一次又一次不接纳阿米尔,让阿米尔变得敏感,脆弱。虽然在物质上满足了孩子,但父亲在情感方面的给予实在少的可怜,这样导致阿米尔对父爱越来越渴望,甚至为了获得可怜的父爱,陷害自己情同手足的哈桑,面对良知的一次又一次的拷问,阿米尔一直活在痛苦当中。

豆瓣8.9分,一句为你千千万万遍,感化无数人的心

父母是孩子的爱的引路人,也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如果作为父母,都不接纳自己孩子,只会让我们的孩子越来越缺爱,甚至扭曲他们的灵魂。活中,不少年轻人不自信,没有安全感,大多还是不曾被爱温暖过。作为成长路上的父母,更需要学会包容,接纳孩子。只有这样,孩子在爱的滋润下,才能茁壮成长。

02 如何处理亏欠,是逃避还是贬低?真正的勇士,需要学会面对

在哈桑为阿米尔追风筝的过程中,遇到了阿塞夫一群人。阿塞夫是孩子中有名的恶霸,他深受希特勒思想的影响,认为在阿富汗这块土地上,只有纯种的阿富汗血统才应该留下,而哈桑作为哈扎拉人,应该被清理出去,或者只配到哈扎拉人贾特自生自灭。看到阿米尔把哈桑当朋友一样对待,阿塞夫更是气愤不已,觉得阿米尔侮辱他的身份。

这次,人单力薄的哈桑寡不敌众,阿塞夫想出一个绝妙的方式,既可以侮辱哈桑,又可以离间阿米尔和哈桑的关系。他用阿富汗人最侮辱人的方式,鸡奸了哈桑,他要哈桑永远记住这份耻辱,阿米尔又该如何承受这样的亏欠。阿米尔目睹了全过程,默默躲在墙背后,不敢看哈桑习惯性顺从的双眼。

他应该冲出去的,可他懦弱了,不敢独自面对强敌。加上如果风筝被损坏了,他无法取得父亲的爱。这次斗风筝比赛,代表着他的荣耀,也是为了让父亲对他另眼相看,他有千千万万个理由不能出去。而哈桑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戳痛阿米尔的心扉,他辜负了这份信任,再也无法面对哈桑了。

面对这一份亏欠,阿米尔逃避了整整二十六年,父亲曾说,“盗窃是最不可原谅的错误,所有的罪行都是盗窃的变种。比如你掩盖真相,就偷盗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直到重回故土,阿米尔才从拉辛汗口中知道真相,原来哈桑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阿里做了父亲的替罪羔羊,父亲和他一样,都抛弃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豆瓣8.9分,一句为你千千万万遍,感化无数人的心

同样面对亏欠,父亲选择了弥补的方式,通过造恤孤院,帮助了有更多需要的人。拉辛汗说,“当罪行变为善行,就值得被原谅。”阿米尔妻子选择坦诚过去的错误,同样也获得了原谅。阿米尔背负了太多伤痛,面对一次又一次良心的拷问,决定为自己挺生而出,在救往哈桑孩子索拉博的过程中,重获勇气,最终也获得了原谅。真正的勇士,是敢于承认错误,勇敢面对,只有这样,才能被救赎。

03 卑微的人,总是用力在爱。爱需要建立在平等上,才能获得完整的爱。

哈桑出生说的的第一句话是“阿米尔”,阿米尔喊的是“爸爸”,他们整个童年都在一起,度过一段非常快乐的岁月。当士兵侮辱哈桑母亲的时候,阿米尔抱住了暗自流泪的哈桑。当阿米尔被邻居孩子欺负的时候,哈桑一次又一次保护阿米尔。阿米尔在树上刻上他和哈桑的名字,代表他们纯真的友谊。

伴随着年龄的增加,在森严的等级制度下,他们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阿塞夫一次又一次质问阿米尔,“为什么要把哈桑当朋友?”阿米尔几乎脱口而出,哈桑不是他的朋友。他开始不明白自己对待哈桑的感情,如果是朋友,为何不和众人一起和哈桑玩耍。若不是朋友,为何总是私下和哈桑玩耍,并觉得很快乐呢?阿米尔动摇了他和哈桑的友谊。

看到哈桑被阿塞夫侮辱后,阿米尔几乎夜不能寐。在石榴树下,阿米尔对哈桑说,“如果我用石榴打你,你会怎么样?”哈桑茫然的看着阿米尔,承受着阿米尔一次又一次扔过来的石榴,阿米尔咆哮道,“还手啊!我让你还手。”哈桑却一直没有还手,宁可把石榴磨碎在自己额头上,也不愿伤害阿米尔。

豆瓣8.9分,一句为你千千万万遍,感化无数人的心

这份绝对的忠诚,阿米尔承受不了这样的爱。不求回报的,绝对奉献自己,只会让阿米尔更加愧疚。他需要哈桑的愤怒,指责他的懦弱,为什么没有站出来。阿米尔无法忍受哈桑低眉顺眼,伺候阿塞夫,只有离开才是哈桑最好的安排。

哈桑是心甘情愿的为阿米尔付出,而这份爱的背后,是深深的恐惧。哈桑从小生活在不被认可的环境里,即使老爷和阿米尔关爱他,他看到太多哈扎拉人被剥削者压迫,承受了太多不公平,从父亲阿里身上,就学会了委屈求全。正是卑微的地位,影响了他爱的认知,而阿米尔之所以痛苦,也是这份不对等的爱。爱需要建立在平等上,这样两个人才能成长。

04 每个人内心都有个风筝,值得我们一辈子追寻

哈桑身在有太多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最可贵的地方在于他接纳自我。他接纳自己身份卑微,从不抱怨生活,用心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接纳残疾的父亲,接纳从小就抛弃他的母亲,同时教育自己的孩子,“不管别人对我怎么样,都不能伤害别人。”拥有着纯真的灵魂,他温暖了每个人的灵魂。

豆瓣8.9分,一句为你千千万万遍,感化无数人的心

相反阿米尔是个极度缺爱的人,首先他从来没被父亲接纳过,即使哈桑接纳他,可他从来没有接纳过自己。他看的最多的地方,是自己的阴暗面,发现不到自己的优点,对自己实在太过于苛刻。虽然他在美国拥有美好的生活,每当想起哈桑,心中依旧五味杂陈。对于过去,阿米尔无法学会放下。

在去拯救索拉博的路上,阿米尔被阿塞夫打得体无完肤,却笑了。对于阿米尔来说,身体的疼痛远远不及精神上的痛苦,这是迟来的惩罚,是救赎。他终于学会放过自己,原谅自己的过错,也放下对自己的成见。

在阿米尔和哈桑身上,我们看到太多自己的影子。而我们大多像阿米尔一般,百般挑剔自己各种不好,我们可以轻易原谅别人的过去,却不肯原谅自己。当看到别人美好的一面,我们却为自己羞愧不已。其实当我们看到别人的优秀品质的时候,我们身上大多也是具备的。学会接纳自己,不断完善自我,从而遇到最好的自己,便是对自己最大的爱。

豆瓣8.9分,一句为你千千万万遍,感化无数人的心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