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部扶貧協作:盤龍鎮的放牛娃一樣能有大作為

在四川省南部縣農村,老人經常會告誡孩子們,不好好讀書,將來沒有本事,就只能去當看牛娃兒。南部縣盤龍鎮的賈德選,只有初中文化,從打工仔到放牛娃,用他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扭轉了放牛娃就沒有出人頭地的說法。


東西部扶貧協作:盤龍鎮的放牛娃一樣能有大作為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賈德選最初涉入養牛行業時,因不懂養牛技術,除了資金壓力之外,最大壓力就是來自肉牛疾病防控、成活率低,特別是小牛犢引種時期因應激、口蹄、肺炎等引起牛的疾病成為頭號難題,往往一不小心造成非常大的經濟損失,吃了不少虧。


東西部扶貧協作:盤龍鎮的放牛娃一樣能有大作為


但幸運的是,在今年六月,溫州洞頭區到南部縣的掛職幹部到他養殖場實地查看,針對養殖場目前的困難進行逐一梳理,有針對性的進行逐一解決棘手問題,利用扶貧協作項目,給他免費聘請了綿陽邁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汪勇到他養殖場進行技術指導,汪勇畢業於西南科技大學生命學院、有近20年反芻臨床經驗,執業獸醫專家。自從有汪勇到他養殖場裡負責指導、技術講解、汪勇還幫助合作社培訓肉牛飼養和疾病防控的“土專家”新農夫,使合作社在牛病防控上有了實時保障,新農夫成為了養殖場的一股強勁的技術保障團隊,賈德選看到了希望、有了底氣和動力。


東西部扶貧協作:盤龍鎮的放牛娃一樣能有大作為


今年到現在為止,用藥量大大減少,小牛成活率達99%,育肥牛脹氣、積食明顯減少,最明顯效果就是育肥,每頭牛到出欄平均增重在50公斤,按每年出欄500頭牛計算可增產2500公斤,按今年肉牛活牛平均最低價33.6元一公斤計,年收入可額外增收84000元。目前合作社的肉牛在洞頭援川幹部的牽線搭橋下,肉牛遠銷到洞頭區、雲南、四川、重慶,供不應求,根本不愁銷路的問題。


東西部扶貧協作:盤龍鎮的放牛娃一樣能有大作為


養殖最大的困擾就是汙染,堆積成山的牛糞很讓人頭疼,如今在洞頭援川幹部聘請的專家指導下,建立了300畝果園,牧草種植園100多畝,蚯蚓養殖60畝,建立了魚塘,使用牛糞進行環保處理成生物肥,施加在果園和牧草種植上,生產出的水果和牧草都是綠色環保的,牛糞養殖蚯蚓,蚯蚓又能賣給漁具店再售賣給釣魚人,蚯蚓還能成為魚兒最喜歡的飼料,利用牛糞進行循環種養經濟鏈,變廢為寶,又能增產增收。


東西部扶貧協作:盤龍鎮的放牛娃一樣能有大作為


如今,賈德選的德盛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在洞頭援川幹部的幫助扶持下,徹底打破了發展瓶頸,甩掉了包袱,發展勢頭良好迅猛,建立了3000多平米的肉牛養殖場,流轉土地760餘畝,肉牛年出欄可達500餘頭,建立了“致富帶頭人+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帶動周邊鄉村350餘戶農民發展肉牛養殖,解決了100餘名當地失業農戶、五保戶、貧困戶,農民的就業問題,使當地農民收入提高2-3倍。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