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则废弃、和则两利——宋代北方边境线上的"榷场"贸易

在辉煌的唐朝之后,中原大地再一次陷入到一片混乱当中。在短短的五十几年当中,在中原上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除此之外还有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和北汉十个割据政权。被历史上称之为"五代十国时期"。直到北宋王朝的建立才结束了五代十国的这种混乱分裂的局面。

宋朝的统治注重农业发展,兴修水利工程,注重农业工具的改良以此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的发展也为手工业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准备,手工业在宋朝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在这一时期,商业也迅速繁荣,商业交易的地点时间都不再被严格的约束。从这些方面看,宋王朝无疑是成功的。

战则废弃、和则两利——宋代北方边境线上的

但是另一方面,宋朝在真正意义上并没有实现国家的统一。在北宋时期,周边就有契丹人建立的辽、党项人建立的西夏、还有高昌、龟兹等政权。到了南宋时期时,女真人在灭掉了契丹人建立的辽之后形成了和南宋王朝相对峙的金。

周边敌对势力此起彼伏,对宋朝的统治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从这一角度看宋朝又是中国历史上统治中原地区最小的王朝。虽然维持了内部的长久稳定,王朝的延续,但是却始终无法实现中原的大一统。在同辽的斗争当中,一直处于劣势地位,后起的金在北方夺走了宋朝的半壁江山。在西部还经常受到西夏的骚扰。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商品很难进行自由流通,在不同政权的边界地带开始出现了榷场。

"榷",其意为"专卖"、"专利"等意,而"场"则是指场地场所等,所以榷场最开始并不是后来我们所了解的含义。它所代表的意思是指由官府控制主导的贸易市场,直到榷场与互市结合之后才使得它的内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互市"是什么,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就同周边的各个民族以及政权保持着一定的经济文化联系。而互市就是作为一种重要的商业贸易形式而存在。在新版的《辞海》当中榷场被界定为"宋、辽、金、元各在边境所设的互市场所"。相应出现的榷场贸易出现在公元前十世纪,历史三百多年,在公元十三世纪后期结束。榷场贸易是由官府人员严格掌管、评定货物等级、征收商税等条件下进行的商品交换。是当时各个政权之间进行经济交流的重要途径。

战则废弃、和则两利——宋代北方边境线上的

宋辽之间的榷场贸易

宋太祖赵匡胤在陈桥兵变建立起北宋政权之后,制定了"先南后北"的国家战略。所以希望同北部的辽保持良好的关系来维持北方局势的相对稳定,从而全力面向南方。所以榷场成为同辽建立关系的一个很好的选择。而对于辽而言,虽然农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并且逐渐成为了主要的生产部门。但是受到了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原料和技术等多方面的条件的限制使得很多生活必需品自己难以生产,许多日常需求得不到满足。所以榷场成为了辽补给的重要方式。

通过这种贸易方式辽能够从中获得香料、茶叶、丝绸等许多较为充足的生活物资,从而弥补自身的生产不足。双方建立的主要的榷场有涿州新城榷场、朔州城南榷场、振武军榷场、永清榷场等。

在澶渊之盟以前,北宋在镇州、易州等地有过短暂的榷场贸易,到了澶渊之盟之后,双方以易水、白河为界限相互开设了榷场。到了1120年宋金之间签订了"海上之盟",宋朝同辽的关系逐渐恶化,辽宋之间设立的榷场也就逐渐的取消了。

战则废弃、和则两利——宋代北方边境线上的

宋、西夏之间的榷场贸易

宋朝建立之后,在西北长期割据的党项部落,在经过了多次的战争之后占领了灵州,而党项人的首领李继接受了辽朝的册封成为西平王,将灵州改为西平府成为党项都府。等到李继的儿子李明德继位之后,不断向外扩张,扩充自己的势力。最后使宋真宗也不得不承认了他的王位。1007年,宋朝应党项首领李德明的要求同意双方进行榷场贸易。在双方的边界附近的延州、保安军开设了榷场。并且还解除了许多禁令,随后还陆陆续续在其他地方开设了榷场。就在这种相对而言比较宽松的政治环境当中,双方开始了贸易上的往来。但是宋夏之间的榷场却关闭的很频繁,在宋仁宗、宋神宗等朝都因为战争问题而将榷场一度作废。

宋金之间的榷场贸易

12世纪初期,居住在东北的女真人在完颜阿骨打的带领下反抗辽的统治。而就在反抗辽的过程中,女真人的势力逐渐强大了起来。到阿骨打称帝之后发动了多次对辽的战争,辽兵屡屡败退。这个时候的北宋王朝看到了辽军的败退,萌生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想法,想要借助金人的力量夹击辽。双方签订了"海上之盟",这项盟约是宋金两大政权之间的一次政治性盟约。也是双方开始正式性交往的标志事件。

条约当中规定,北宋将原来纳贡给辽的岁币转给金朝,这也成了宋金之间最开始的经济接触。两国都在为灭宋之后的经济交往做着准备。直到1125年辽朝被灭之后,宋金两国土地接壤,双方的榷场贸易才逐渐发展起来,但是金朝在灭辽之后随即南下攻打宋朝的举措,使得两国的榷场贸易一度陷入了中断。

1127年,金攻破了北宋的都城开封,又在四个月之后将宋徽宗、宋钦宗二帝俘获,史称"靖难之役"。宋朝的统治中心向南方转移。

战则废弃、和则两利——宋代北方边境线上的

南宋初年,金朝仍然有灭宋的打算,几次南下。但最终在南宋的抗击之下,金兵被迫之后北退。双方最终达成了"绍兴合议",双方对峙的局面形成。在这以后虽然宋金之间还是会有战争冲突,但是双方的主旋律是和。双方也正式开始了榷场贸易。在西起秦州,东沿淮水的分界线上,设置了安丰军花靥镇、襄阳府邓城镇、光州光山县中渡市场等。所设置的榷场随着宋金双方战和的变化,时而兴盛时而废弃,榷场的地点也发生变化。

对于榷场的设置主要有经济和政治两方面的考量。

作为以农耕为主的宋朝来说,物产相对丰富,手工业、商业相对而言比较发达。能够生产许多工业品。所以对于宋朝来说,榷场贸易更重要的考量是减少边境的威胁。天圣四年七月,就有中书上书称,榷场的设立不是独利的贸易,而是要南北往来但无猜阻,乃是绥怀远俗的意图。仁宗皇帝也曾说过"先朝置互市。以通有无,非以利计"。

在经济方面,作为游牧民族的这些周边政权,虽然在自身实力扩张的过程中,农业或多或少都有了发展,但是许多东西仍不能自己生产,满足需要。所以需要借助榷场贸易来满足自身的需要。但是除此之外,他们还可以将剩余的产品卖给周边的其他部落来进行贸易来增加额外的收入。

例如,在宋朝同西夏的关系恶化,贸易中断之时。辽就借助这个机会,将宋的货物转卖给西夏,从中获得了丰厚了利润。同时宋朝因为自身的手工业优势,在榷场贸易当中保持着大量的出超,从而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量支出的岁币。

战则废弃、和则两利——宋代北方边境线上的

而在榷场的选址上也主要有着两方面的衡量。首先就是军事要素,不同于其他市场的选址,榷场因为位于两国之间的边界,地带十分敏感。所以军事要素被列在了首要考察的范围内。比如辽朝所设置在宁江州所设置的榷场,同西部的鲁大古城、西河店。它们形成了一道防御体系,具有了能够防御女真人南下的功能。此外,榷场还将交通纳入考虑因素当中,榷场的位置选址一般都在交通道口或者驿站。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往来商人的贸易发展,对于榷场的贸易有着极大的益处。

因为战争的原因,所以各个政权对于榷场的交易货物都不同程度的进行着严格的管理。其货物种类可以分为中原及江南地区输出的农产品、手工业的制成品。还有辽金夏等地区主要输出的牲畜、皮货、药材、珠玉等。

对于宋辽而言,宋朝主要输出的有茶、药材、粮食、香料、漆器、象牙、丝麻制品、硫磺、铜钱、书籍等。而辽对宋的主要商品有羊、皮革、刀剑、银钱等,其中羊是一大宗。宋朝严禁民间在私下私自贩卖硫磺等可以用来制作军火武器的东西。同时对于那些关系着人们的生计的盐、米等也是严令禁止的。书籍虽是得到了宋朝的允许可以交易。但是《九经》之外的其他书籍都被禁止出境。而辽国也对榷场贸易的商品种类进行了管制,如禁止马匹的出口。下令"每擒获鬻马出界人,皆杀戮,远配其家"。

宋对西夏的主要出口物有茶、丝织品、粮食、香料、漆器等。西夏对宋的出口则是以羊、骆驼、马、玉、粘毯、蜜、蜡等。在这其中的茶马贸易对双方都有重要的作用,具有重大意义。宋金之间的榷场贸易,宋朝向金输出香药、茶叶、棉花、犀角、象牙、书籍、外洋舶货。金朝出口北珠、毛皮、人参、银等。作为两国的贸易窗口,即便是在交战时期,双方的主要榷场仍没有关闭。两国之间的物资交流脉络得到了延续。

战则废弃、和则两利——宋代北方边境线上的

在榷场的交易当中,主要是以钱货交易为主。

根据出土发现,在多地宋代榷场遗址当中发现了重达几百斤的铜钱,大都为宋币。这些钱币的发现说明虽然宋代政府严禁铜钱的向外流通,但是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主要的交易货币,具有很强的流通性。同时北宋的货币以铜钱为主,铁钱为辅。榷场的贸易当中以金银为货币的交易是很少的。而在榷场贸易当中,占据主体地位的主要是边民、官府、驻防的军官和远道而来的各族的商人们。

榷场的设置一般都是在双方停战之后,开设进行的。无论两方有什么别的企图,但是在贸易中基本上都是秉持着平等的原则进行的。在沿边开设的榷场主要是为了能够满足边民的日常生活需要,但是有时官府也会介入其中进行贸易。而其他各族的商人,在此处将自己当地的特产带来此处贩卖,或者将其他榷场的东西进行转卖,以此来获得丰厚的利润。对于榷场贸易,各个政权也进行了严格的管理。榷场受所在地的监司和州军长吏管理,又另外设置有专官察验货物征收关税。此外还有官牙人来评价货物的等级,收取牙税。

此外,对商人也进行约束管理,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在这当中以宋朝尤甚。一方面严格禁止商人们的私渡私贩,在宋金之间建立榷场贸易之前,就有从海道向山东贩运。政府多次下令禁止,并且立罪赏罚,以此来控制这种现象。还有到榷场进行贸易的商人都要登记好自己的名字货物,并且领取通行的牌子、关引。等到贸易回来之后要将通行牌子上交。这一举措是为了严格限制出入境的人员,维护边防的安全。并且,对于商人所带的贸易物品都有专人进行检查。这些对于商人的管制的军事意义都远大于经济上的考量。这也是因为榷场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

作为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三百多年的榷场,以及所衍生的榷场贸易,对于当时乃至后来的历史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及意义。对于当时来说,榷场贸易的商品作为生活、生产资料,通过商人的贸易买卖使得双方互通有无。双方在物资上进行互补,满足了生活消费品以及日常生活生活用品的需要。

例如宋朝同西夏的茶马贸易,宋朝从中获得了大量的马匹,马作为自古以来的重要军事物资,在这种贸易形式当中得到了重要的补充。此外,双方在榷场的贸易不但是经济上的交流。同时也是文化上的深入,通过贸易的方式,各个政权之间的特色商品及一些文化相互影响,促进了各个政权之间的更为深入的了解。

战则废弃、和则两利——宋代北方边境线上的

同时,榷场贸易有作为一种政治手段,使得各民族之间处于一种相对稳定平和的状态当中,使得战争的紧张氛围得以弥合。比如在南宋退居东南之后,金朝占据了原宋朝的大部分地区,位居中部,维系西北,与西夏之间的稳定关系使得西北的整个民族关系都趋向于缓和。

商人们活跃的长途贸易使得与更远的地区产生经济联系,在国际舞台上也发挥了作用。在这种经济方式当中,文化的不断交流融合,使得各民族逐渐有了较为统一的文化认同感,为以后大一统国家的构成奠定了心理上的基础,有利于以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对于中国后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论宋玉辽夏金的榷场贸易》——王晓燕

《浅论宋夏间的贡榷贸易》——杜珊珊

《辽宋金夏时期宋的榷场贸易考述》——王福军

《宋辽间的榷场贸易》——张亮采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