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學習音樂並出國留學,卻回到家鄉做起了蜂蜜,帶動鄉鄰致富

震驚世界的汶川地震發生後,她放棄了繼續攻讀研究生的機會,回到家鄉創業。2014年阿里巴巴在美國紐約上市,她被選為八個代表之一替馬雲敲鐘。成為”敲鐘女孩“之後,她的電商事業蓬勃發展。如今,她已經成為了農村電商的典型代表,養蜂、賣蜂,事業做得越來越大,一年的銷售額達到了2300萬元。她就是被稱為新農人的王淑娟。

她學習音樂並出國留學,卻回到家鄉做起了蜂蜜,帶動鄉鄰致富

一、蜂蜜情緣

1986年出生的王淑娟是四川青川縣喬莊鎮人,本科畢業於四川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專業。畢業後她沒有從事音樂老師的職業,而是在汶川地震後轉而走向農業這條路,開始養蜂。王淑娟於2009年回鄉成立了青川縣川申農特產開發有限公司,在青川瓦礫鄉創辦了土蜂繁育基地。

王淑娟小時候便開始學習鋼琴,是在離家很遠的地方上課的。當時她小小年紀就自己搭車往返於家和培訓班之間,王淑娟也覺得她後期會如此獨立也是由那時候慢慢養成的習慣。如果不是這一場地震,今天的王淑娟可能正在課堂上給孩子們上音樂課,在她看來,當音樂老師可能是一個人的事情,而養蜂、賣蜂蜜除了完成爺爺的遺願,也為了身後一群當地老百姓。

2008年的那場地震帶走了她的爺爺。從學校回到滿目蒼夷的家鄉,她甚至連爺爺最後一眼也沒看到。站在倒塌的房子前,房前屋後的蜂箱落在雜亂的瓦礫橫樑下,王淑娟一動不動,眼淚刷刷地往外湧。

小時候,每年爺爺都會往門前屋後的橫樑上掛上蜂箱,到第二年的七八月份,就可以收穫蜂蜜。王淑娟說,有一次在查看家族族譜時,發現家族有養蜂的傳統,爺爺上面幾代人都是養蜂的。“我決定養蜂,其實受爺爺影響很大,也算是繼承家族的傳統吧。”

她學習音樂並出國留學,卻回到家鄉做起了蜂蜜,帶動鄉鄰致富

二、回鄉創業

2009年王淑娟開始決定養蜂,而養蜂是一件非常艱苦的事情。四川青川當地養蜂都是在遠離城區的深山上放養的,沒有信號,沒有電,沒有自來水,沒有豐富的食物。就像原始社會,連洗澡都不方便,這樣的條件王淑娟體驗過,也怕過。

後面王淑娟沒有繼續養蜂,不是因為條件的艱辛,而是她發現,自己養蜂上並不專業,自己更適合賣蜂蜜,何不讓更經驗豐富和專業的蜂農來養蜂,然後她負責幫忙宣傳和打開蜂蜜的銷路。

2010年,在阿里巴巴和淘寶等電商蓬勃發展的啟發和阿里之家的指引之下,王淑娟開始了自己的電商之路,入駐了成都淘寶創業園,成為青川最老的一批網商。隨著實體和網絡雙渠道的開展,她自己的蜂蜜產品“清江源”牌唐家河蜂蜜和王氏土蜂蜜這兩個系列逐漸受到廣大消費者青睞。

但隨後,另一個問題又出現了,青川縣的養蜂事業遭遇了巨大的危機。青川尤其是唐家河一帶產的蜂蜜,味道非常香甜,地震後很多救災援建的人都來買,漸漸地開始有了口碑和名氣。然而,因為傳統的養殖方式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市場上的蜂蜜開始出現良莠不齊的狀況,市場也十分混亂。

她學習音樂並出國留學,卻回到家鄉做起了蜂蜜,帶動鄉鄰致富

三、出國留學

為了解決品牌宣傳的問題,2011年王淑娟考入了澳大利亞迪肯大學,學習傳媒和公共關係專業,去學習國外的農業特色產品。在留學期間,王淑娟看到的很多都是規模化、標準化,管理還有專門的協會,市場競爭力強,她深受啟發。王淑娟於2013年順利畢業,並獲得傳媒學碩士學位。

當被問到“為什麼不是去學MBA這些企業管理類的專業時”,王淑娟回答四十分“接地氣”,“我不太懂MBA這些,覺得有點空。我當時的想法是我的產品質量是非常好的,就是宣傳推廣跟不上,所以就‘對症下藥’攻讀傳媒類專業。”

留學期間,王淑娟嚐遍了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各種品牌的蜂蜜,並查閱了大量關於蜜蜂養殖的前沿資料。她認為,正宗的家鄉蜂蜜營養成分一點都不比那些國外高檔蜂蜜低,但品牌、包裝、產品附加值與之相比相差甚遠。

留學後繼續回到家鄉,她始終記得自己的那一念初心,繼續努力著。成立合作社,成立公司,親自去到山裡尋蜜看蜜,很多次被蜂蟄到手腫臉腫的,到山裡車是進不去的,經常都是步行進山,一走都是好幾個小時候,她總說,尋找的過程是充滿快樂的,對食材的挑剔,更是讓她在找到好的產品的時候欣喜若狂,覺得走多少山路,流多少汗都是值得的。

四、立體經營

2013年,王淑娟成立了青川縣蜀蕊蜂業專業合作社,進一步擴大了她的蜂蜜生產基地、蜂蜜加工廠和網店的規模,並在縣城開起了“青川特產總彙”實體店,從事“青川山珍批發零售”。網店主要經營青川黑木耳,香菇,竹蓀,薇菜,銀耳,天麻,茶葉,核桃和蜂蜜等,形成了基地+網絡店+實體店一體化的“立體經營青川山珍”的模式。

2014年,為了更好的發展電子商務,為青川當地的農副特產擴展網絡銷量,王淑娟成立了青川縣智宸網絡服務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之後,她又成功申辦了淘寶特色中國—青川館,伴隨著青川品牌的打造,旅遊、生態、人文等產業也將得到蓬勃發展。

2014年9月19日,王淑娟接受了阿里巴巴集團的邀請到美國參加了其在美國上市的儀式,並有幸被董事局主席馬雲先生選為網絡平臺商代表敲響了紐交所大鐘,成為四川在紐交所敲鐘第一人。

目前,王淑娟的合作社已經從最初的16戶社員發展到現在500多戶精品蜂農,光單月產量就達到約150噸,2017年年銷售額約為2300萬元。此外,在著力發展農業的同時,王淑娟談到了新的目標——一二三產業融合,打造養蜂、採蜜、觀光體驗館,體驗館佔地約10畝,計劃投入4000萬元。

她學習音樂並出國留學,卻回到家鄉做起了蜂蜜,帶動鄉鄰致富

​關於王淑娟的故事今天就分享到這裡,感謝閱讀。

我是實體經濟守望者,歡迎關注,一起討論更多相關話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