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公放刘邦一条生路,3年后刘邦将其斩首示众,刘邦在怕什么?

公元前205年,项羽率军征讨占领齐地的齐王田荣,导致项羽的都城彭城十分空虚。于是刘邦趁机号召天下诸侯,以项羽杀义帝楚怀王为理由,率领56万诸侯联军对项羽展开了攻击,此时彭城内部只有数千老弱病残留守,根本就不是刘邦的对手,于是刘邦很轻松的就攻克了项羽的首都彭城,并且在其中夜夜笙歌,不思进取。

丁公放刘邦一条生路,3年后刘邦将其斩首示众,刘邦在怕什么?

此时的项羽得知消息之后,在形势极端不利的条件下,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那就是亲自率领3万骑兵连夜赶回,包抄汉军侧翼。到达汉军侧翼之后,项羽率领3万骑兵在黎明时分发起攻击,不到几个小时的时间,就消灭了汉军10万多人,刘邦看到兵败如山倒,只好收拾残兵败将后撤,而项羽派遣手下大将丁公(丁固)追击刘邦。

丁公放刘邦一条生路,3年后刘邦将其斩首示众,刘邦在怕什么?

原本刘邦想要利用彭城以西的山区进行固守,但是项羽军队的锐气勇不可当,刘邦还没有整顿好自己的军队,就被丁公打得落花流水,又被消灭了几万人。刘邦见情况紧急,再打下去自己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于是边逃跑边在马上劝说丁公5字:“两贤相厄哉!”意思就是说,我们两位好汉为什么非要拼得你死我活呢?实际上,刘邦还有另一层暗示在里面:如果日后刘邦和项羽讲和的话,那么首先要吃亏的就是丁公。

丁公放刘邦一条生路,3年后刘邦将其斩首示众,刘邦在怕什么?

而且丁公听到这番话之后也有着自己的考虑:要是自己真的就这样把刘邦消灭的话,谁知道自己会不会落得“鸟尽弓藏”的下场呢?古人所说的“养寇自保”也不无道理。于是在两方面的考虑之下,丁公放了刘邦一条生路,但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一做法3年之后给他带来了灭顶之灾。

原来在公元前202年,刘邦彻底消灭了项羽之后,丁公就前往拜见刘邦,本来以为刘邦会感激他当年的所作所为,谁知刘邦却把丁公绑了起来带到军队之中游行示众,并且斥责他说:“就是因为有丁公这样不忠诚的臣子,项羽才失去了天下!”并且随后将其斩首示众,实际上,刘邦是害怕丁公将他当年放跑自己的秘密泄露。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