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去西藏,15万以内的裸车,是吸2.0L还是1.4T更适合?为什么?

67246876


别再纠结车子的排量了,关键在于人的操控和驾驶。栋哥刚才西藏回来不到一周,此次驾驶的就是1.5T小排量SUV,而朋友开的也是1.4TSUV。无论是我本人反穿新藏线,还是朋友一路纵横G318,都很自如顺利。而这次进藏,也刷新了我对进藏选车的认识。以前总认为高海拔的藏地,只有大排量的自吸车才能胜任。通过一万公里的进藏跋涉以后才领悟:其实涡轮增压发动机进藏,比自吸发动机更有优势。这个优势主要源自多出的20%进气量。


涡轮增压发动机(T)多余自吸发动机(L)20%的进气量,在高海拔高纬度区域,具有一定的做功优势;

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将发动机排出20%的废弃,重新推进进气室进行二次利用燃烧,增加发动机进气量,从而瞬间增加汽车的动能,虽然没有自吸发动机来的自然,但也正是这多出的20%进气量,使得车子在“高反缺氧”的情况下,获得动力的补偿从而保证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而自吸发动机只能通过增加喷油量,尽可能的降低“高反缺氧”的情形,尽可能的保持车子的动力。虽然两种车型各有应对“高反”的“奇招”,但是就经济性和有效性来说,涡轮增压发动机在应对“高反”可能会更从容一些,但大排量自吸发动机只要过了“迟钝反应期”,还是回重新“夺回”高原“霸主”的地位。

自吸发动机动力输出稳定,而涡轮增压发动机动力输出多为线形,相比之下自吸发动机进藏“高反”更明显;

自吸发动机自汽车诞生之日起,就一只存在着,事实证明自吸发动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是涡轮增压发动机无法抗衡的。涡轮增压发动机顾名思义是在发动机上增设一个涡轮,从而瞬间增加车子的动力,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多为线形,也就是说它的动力输出比价狭长,而自吸发动机的动力输出比较连贯和宽厚,因此稳定性是涡轮增压发动机无法比拟的。但有一点我们应该正视:相比两者,自吸发动机进藏后“高反缺氧”的反应更加明显,应对和解决反应也更迟缓一些。但是长期高原行驶(西藏本地人),栋哥还是推荐大排量自吸车型;

相对于“老司机”而言,奇瑞QQ也能进藏,关键因素在于人和技术,而发动机的进气方式,并不是决定性因素;

以上两个观点,也许有些主观,但完全属于个人经验之谈。在我看来,对于人们常说的“老司机”来说,进藏的关键并不完全取决于车子,关键因素在于开车的人和驾驶技术,G318经常能看见类似奇瑞QQ和微型面包车驰骋纵横。除了经济能力之外,在我看来这更是一种挑战。如果按照“理论派”的观点,没有大排量自吸车型不进藏,那么西藏境内的车流至少会减少1/2左右。因此栋哥认为积累驾驶经验,特别是路况多元和复杂路段行驶的经验,对于进藏尤为重要,其次就是杜绝“攀比之心”,不能什么都和别人比,别人是4.0甚至5.7的霸道陆巡,日常起飞很正常,认清现实即便小排量自吸,也能从容面对进藏之路。

相比之下,栋哥还是推荐1.4T车型,但前提是路况相对平缓,无需长时间越野脱困或激烈驾驶,否则容易造成发动机高温。

书回正题,相比2.0自吸和1.4涡增发动机,栋哥还是推荐后者,当然前提是偶尔进藏“撒野”,还有一点就是,尽可能的避免长时间越野脱困,或者习惯性激烈驾驶。毕竟“小心脏”就那么多的承受力,不能一直保持巅峰状态,否则早晚被己所累。虽然涡增发动机的进气量剩余自吸发动机,但前者属于发动机的“外挂”,若长时间超负荷运转,容易造成发动机高温,到那时不光有损发动机健康,还会因为高温造成动力衰减,是真正的得不偿失。另外小排量车型进藏,最好是车队形式进行,这样相互有照应。

编后语:我是栋哥环游记,来自大美新疆,7月20号开启新藏线穿越之旅,历经半月的旅途,全程驾驶1.5T小排量SUV,完全能够自如面对进藏和出藏的所有地形和路况,所以,以我新鲜真实的经验告诉你,无论是大排量自吸车型,还是小排量涡增车型,只要操作得到经验充沛,都能纵情藏地,不用过于在意车型和进气方式,当然好车进藏带来的舒适度会更好!

栋哥环游记


这个问题我觉得我最有资格来回答,其他人相信大部分都在给你说理论,而我恰好开过1.4T和2.0自吸进藏,分别是昂科拉和ix35。

先说ix35进藏没问题动力在大多时候是没问题的,但是在翻垭口的时候还是有些吃力的,车上4人的情况下。

再说说昂科拉虽然只是1.4的排量,但是车上3个人的情况下动力还是相当充沛,不管是翻山还是平路动力都够用。

其实现在川藏线的路况还算比较好了,只要车动力没问题大部分的轿车都能走,底盘太低就要慎重了,还是有部分烂路可能会托底的,我见过老款蓝鸟拉4个人2天到拉萨的,相信这个能给你很大的底气吧!


成都黑玛户外


现在随着路况越来越好,自驾去西藏也不在是什么难事,很多QQ,五菱宏光等小排量车型也都能去西藏,很多人也都会问到底去西藏是开涡轮增压的车好还是自然吸气的车好?今天我们也就以1.4T和2.0L为例,来说说哪个更合适?

其实在西藏不同于我们平原地区的是由于高海拔氧气比较稀薄,空气中含氧量低,发动机燃烧不充分,这也就使得很多自然吸气车型在高原的动力衰减比较严重,加速相比平原更慢。这也使得此时涡轮增压车型会比较有优势,由于在比较低的转速涡轮介入后,就能爆发出最大扭矩,由于有涡轮的帮助,使得动力衰减相对自然吸气车型会更小,这也就是个人在高原驾驶更推荐涡轮增压车型的原因。



很多人同时也会说不是像陆巡,霸道等车型不都是自然吸气的吗?西藏路上更多,这一定程度是这些车型排量都会相对比较大,低扭会比较充沛,虽然高原动力同样有衰减,但是不至于像一些小排量自然吸气车型那样严重。而高原地区陆巡,霸道比较多的原因也更多是看中其越野性能和其稳定耐用性。

十五万左右想要进藏个人会比较推荐1.4T的维特拉。说到这个车很多人可能都比较陌生,毕竟相比于同价格区间的逍客等车型,维特拉的知名度并不高,但是在动力,稳定性,油耗以及四驱方面这款车都有着不错的性价比,十五万以内还是比较值得考虑的。

大家认为进藏应该怎么选择车?会选择涡轮增压车型还是自然吸气车型?十五万以内有什么推荐车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大家一起讨论分享。

关于汽车我们一起探讨。


视车工坊


朱博士回答:

自驾去西藏,1.4T的车更合适,也就是说涡轮增压车型最合适。机械增压都不如涡轮增压合适。

下面我给大家一个科学的计算,看完您就明白了。

请关注-朱博士白话发动机。

涡轮增压与自吸发动机的区别

涡轮增压是正压进气,也就是强制进气,涡轮带动压缩机把空气压缩,压缩后的空气压力大于当地的大气压力,在发动机的吸气冲程,压缩机把空气压进汽缸。

压缩后的空气压力就是增压压力,发动机的控制系统可以通过控制涡轮上的废气放气阀,来调节增压压力的绝对值。

自吸发动机是负压进气,也就是被动进气,在吸气冲程,依靠活塞下行产生的真空,向汽缸内吸气;进气的最大压力就是当地的大气压。

高原上发动机的进气状况

知道了上面涡轮增压发动机和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区别,下面的内容就好理解。

当地的大气压与当地海拔高度的关系如下:

  P=P0×(1-H/44300)^5.256

式中:H—海拔高度,P0-海拔高度为0时的大气压(0℃,101.325kPa)。

以拉萨为例,计算拉萨当地的大气压,拉萨的海拔高度是3650米,带入上面的公式,得到拉萨的大气压力是64.5kPa,是标准大气压的64%。

当地的大气压与自吸发动机循环进气量的关系

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每循环汽缸的进气量,公式如下。

M=P1*V/(R*T);

公式中:P1-进气终了汽缸内压力;

V-汽缸容积;

T-进气终了汽缸内温度;

R-热力学常数;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每循环进入汽缸的空气质量M,与进气终了汽缸内的压力呈正比。

对于自吸发动机来说,进气终了的缸内压力与当地的大气压有关系,做一个近似的假设,进气终了缸内压力的比例,与大气压的比例一样。

那么,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在拉萨,发动机的每循环最大进气质量只有在海拔为0的平原上的64%;

进气量减少,能燃烧的燃料也减少,发动机的扭矩输出下降;也按同比例计算,在拉萨发动机的最大扭矩下降为只有平原上的64%。

发动机的控制系统能检测到当地的大气压力,在高原上,发动机控制系统会主动加浓混合气,用于补偿动力的下降,但是最大补偿也就5%左右。

所以自吸车到拉萨,最大扭矩要下降30%,同比,最大功率也会下降30%。也就是说,在平原上100kW功率的车,到拉萨最多发出70kW的功率。

当地的大气压与涡轮增压发动机循环进气量的关系

涡轮增压发动机与自吸发动机不一样,在高原上,虽然当地的大气压降低,但是发动机控制系统仍然能把进气压力的绝对值调节到与平原上一样,这样发动机的每循环进气量不会减少,动力就不会下降。


举一个例子,大家更容易理解。

比如1.4T的发动机,在平原上大气压是101.3kPa(1个标准大气压),发动机的增压压力是151.95kPa(1.5个标准大气压);发动机的增压比是1.5;

在拉萨,当地大气压是64.5kPa,但是发动机的增压压力还是151.95kPa(1.5个标准大气压),发动机的增压比是2.35.

大家能够看到,发动机的增压比变了,在拉萨,增压比提高了。

这个增压比,最大能到多大,是由涡轮增压器的性能决定的。

增压比限制

每一款涡轮增压器,都有一个最大增压比,这是涡轮增压器的固有特性参数。

如果在使用中,增压比超过这个值,涡轮增压器会出现“喘振”等不正常现象。

南宁有一个车友,加装涡轮增压之后,动力上不去;给我发私信,说他的车子在地板油加速时,会发生“哮喘”,我就告诉他可能要在油门全开时把废气多放掉一些,其实就是降低这个增压比,避开“喘振”区。

后来这个车友告诉我,车子“哮喘”的问题完美解决。

当然,厂家原装的增压车,到了高原也不会出现“喘振”的现象,因为厂家在新车标定的过程中都做过高原测试,都把这些问题考虑到了。


朱博士白话发动机



买一辆车只为一次西藏自驾游,的确是一件惬意的事情,但去西藏一来长路漫漫,地广人稀,路况复杂,二来高原气候也是必须要注意的地方,综合起来考虑有一款车是比较合适的那么它就是铃木维特拉。


首先16款的1.4T自动四驱领先型在价格上完全在预算范围以内,1.4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在动力上也比较吻合。


高原气候大气稀薄,涡轮增压发动机有增压器受外部因素影响比较小,动力时间保持充沛状态,而自然吸气发动机完全是靠大气压来实现进气的,在西藏难免会出现动力上的缺失,所以选择涡轮增压发动机还是比较合适的,但有一点,去一次西藏对于发动机的损害也是不小的,这点需要注意。


再一点,西藏高原地形复杂,各种山路,泥泞路段比比皆是,对于车辆的通过性和适应能力都是不小地考验,而维特拉的四驱模式在应对复杂路况的能力上有着比较好的表现。


最后说一点,其实1.4的排量是有点小的,涡轮介入以前,只有1.4L自吸发动机地动力输出,在停车起步时比较吃力,如果想要动力强的,可以考虑哈弗H5、H6的2.0T四驱车型,价格也在预算范围之内,只不过油耗可能会超出你的想象。

好了,希望我的建议能帮助到你,有任何问题或者建议欢迎留言评论,谢谢。


听闻刘大仙


我是“雨思说车1”,如果您在用车中有什么问题,可以私聊我,我们可以一起探讨一下!

想买一辆车去西藏自驾游,真的是很美好的一件事情,我也想来一场说走就走,一路自驾到西藏的旅程,可惜没有时间。

首先,西藏海拔高,空气稀薄,外地旅客去西藏都不适应那里的环境,但是西藏是一个很美的地方,此生有机会应该去一趟。如果能自驾去西藏,那是再好不过了。由于西藏空气稀薄,自然吸气发动机肯定会有一定的动力损耗,说以还是选择1.4T涡轮增压发动机。

预算是裸车15万元以内,我主推长安铃木维特拉1.4T四区领先版,厂商指导价:14.98万元。

外形尺寸:4175×1775×1610,轴距2500mm

动力方面,维特拉搭载了1.6L自然吸气发动机和1.4T涡轮增压发动机。1.4T涡轮增压发动机集缸内直喷等多项尖端技术于一体,具有高稳定性、高输出、低油耗、强静音四大特点,最大功率103KW,最大扭矩220N.m,性能卓越。缺点是发动机后期维护保养较贵。1.4T涡轮增压发动机匹配的是6挡手动变速箱和爱信6AT手自一体变速箱。百公里油耗为5.4-5.9L。

内饰方面,这款车内饰整体简洁,大气,以黑色为基调,配上三联筒式仪表盘,看上去更为稳重。

配置方面,在配置上铃木维特拉也不错,LED大灯,无钥匙进入,启停系统,陡坡缓降,定速巡航等。

长安铃木维特拉是一款性价比很高的车,质量稳定,油耗低,1.4T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动力也能够满足正常自驾游的使用,重点是维特拉是15万元以下,唯一一款配全实时四驱的SUV。

在西藏路途中,不免会遇到不好的路段,一款四驱车能够很好应对各种复杂路段。西藏海拔高,空气稀薄,涡轮增压发动机相比自然吸气发动机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比较小,能够保持足够的动力,而且还节省油,再加油维特拉自身的油耗本来就很低,在去西藏的路途上,能给你省不少油钱。铃木车型技术成熟稳定,在旅途中也能让你很省心。所以,1.4T的长安铃木维特拉是你自驾游去西藏的不二之选。


雨思说车1


我也想去西藏,但是现在情况不允许,虽然现在去西藏道路好了很多(身边很多朋友自驾游,还有骑行去的)但是有些人喜欢走崎岖的路线,对于车辆要求就高了 ,15万肯定买不到,但是15万的四驱车还是有的,当然自驾游的人数不能太多,因为维特拉空间有限,铃木维特拉1.4T四驱,裸车低配15以内,顶配优惠之后也是十五万多点,看各地优惠情况,如果去西藏,驾驶四驱是最好的!
铃木维特拉,外观硬朗,作为铃木多年技术研发的结晶,可以说是铃木的技术大成,底盘扎实,操控性稳定性好,铃木1.4T发动机也是频频获奖,虽然销量一般,但是铃木1.4T发动机动力强劲,油耗低,问题少,而且铃木四驱的配置也是不错的,当然比同价位国产车配置少了点,但是绝对够用,而且国产车15万以内四驱没有!维特拉的销量虽然一般,但是口碑非常好,性价比高啊,对空间要求不是很高的朋友绝对值得入手一台四驱。


外出远行最重要的是稳定性,不会半路抛下你,而维特拉绝对可以陪你好好的完成西藏之旅!


帝三冥


自驾游去西藏现在来看,并不算“壮举”,因为每年开车去西藏玩的人实在海了去了,如果你有机会跑一趟川藏线,会看到各种各样的车型,重型越野车,家用轿车,城市SUV,摩托车、马车以及徒步者,更有甚者曾经有个跑车队组团去跑川藏线,底盘刮坏的好几辆,也有成功了的。所以能看得出来,川藏线的路途并没有想象中的难,现在都是铺装路面,说实在的为了去旅游,真有开着QQ去的,只是数量比较少而已,比较多见的就是越野车和面包车。



只要不是极限越野,1.0L的排量都可以去西藏,而1.4T涡轮增压发动机就更没有问题了,因为涡轮增压发动机在高原地区动力削弱比较小,不但如此,负增压更强大,所提供的动力驾驶员体验不出来。


而自然吸气发动机2.0L,随着海拔的升高,在4000米处,大约比平原下降百分之三十左右。只要不是极限挑战,2.0L发动机完全可以让你在西藏肆意玩耍。不过,如果你是西藏周边或者是需要经常去西藏的,要么买大排量自吸比如2.5L,或者1.8T、2.0T车型,动力损耗比较少,平时驾驶也不会感觉动力匮乏。

如果仅就1.4T和2.0L之间选择的话,当然是选择1.4T发动机更好一些,既然是15万元以内的裸车,可以考虑1.5T的本田思域,或者1.6T的菲斯塔,动力都是非常好的。


小强说说车


其实个人更加倾向于1.4T动力,单纯以市面上汽车动力参数而言,2.0L和1.4T动力在功率账面上相差不大,以大众朗逸1.4T发动机最大功率输出为110KW和丰田C-HR最新款2.0L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126KW为例,然而自驾游的地点是西藏,所处的地区对于中小排量自吸或者涡轮增压发动机就有讲究了。

中国西藏属于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气压相对低海拔地区低。造成自吸发动机的自然状态下进气不足。发动机燃油燃烧不充分,动力相比在国内其它低海拔时候功率、扭矩输出要少。造成高海拔涡轮增压发动机占优势的原因完全是客观环境因素所致。

自吸发动机进气量完全依靠发动机气缸产生的真空度而定,而在西藏等高海拔,空气相对稀薄,发动机工作时候,气压不足,造成进入到气缸的进气量不足,汽油燃烧不充分,实际自吸发机的输出功率自然降低。而涡轮增压发动机由于受到的自然气压影响较小,因为有涡轮增压器主动做功推进气体进入气缸,涡轮增压发动机能够提供足够的进气量给到发动机。因此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功率输出基本上不受影响。

涡轮增压发动机在西藏空气压强较低时受到的影响不大的情况只限定于涡轮介入之后,而涡轮增压器在发动机起步阶段未达到介入发动机转速,动力水平相当自吸1.4L的动力,而且西藏地区海拔高,动力可能相比1.4L动力更低,这其实也是涡轮增压发动机在未完全介入情况下处于劣势的原因。

但是总体而言,自驾去西藏,1.4T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汽车相比自吸2.0L发动机受到的环境影响更小。动力输出下降不会太大,因此1.4T的涡轮发动机汽车更值得考虑。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低压区使用自吸或者涡轮增压发动机,发动机进气不足,汽油燃烧不够充分,容易形成积碳,可能会对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有一定的影响。


车早茶




其实有一个误区,就是1.4t和2.0L的车,排量是可以相当的,如果用1.6t和2.0l来比,或者1.8t,那肯定是涡轮增压的,更有优势,当然发动机,和整车装备质量都会有一个非常大的区别,一般按照厂商的配置,都是完全可以在合理范围之内的。

告诉各位驴友们,一个常识,所有的车在上市之前都要经过西藏高原的测试,特别是动力,油耗经济性等等这些问题,所以这些车都可以上高原。

如果只从发动机的角度谈,涡轮增压的车到了高原上高原反应的可能性比较小,动力损失也比较小,说白了就是涡轮增压的车到了高原上会更省油,动力损失也几乎比较小,当然非常的划算了。

自然吸气的发动机,到了高原上和人是一样的,都会发生高原反应,主要是因为空气和油混合之后,由于空气的密度降低,空气氧气含量变少,那么就会导致燃烧不充分,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油耗增加,动力锐减,一般的情况下会在海拔4000米以上,更加明显,当然不会影响行车,可以采取低挡位高转速的方式,来提高扭距,也倒不至于会怎么样?

心里面要有个数,别以为自己的车坏了似的。

上高原,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会更好一些,只要是走那两条传统路线,不论是轿车还是suv都可以。

目前市场上的车有很多,选择起来比较眼花缭乱,个人更倾向于日系车,因为它的稳定性和经济性都完胜,其他的车,至于你怎么选,主要目的是什么,就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采购。

还有就是自己喜欢哪些车,就去朝一个方向去买,例如喜欢suv,越野车,就朝这个方向去找车,在这里就不多推荐了,因为你也没说清楚自己的要求,好吧!还有什么其他的疑问,可以随时私信我,回复西藏,我会直言不讳,有问必答,最后祝驴友们一路上玩的开心,每天都有好运气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