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郵卸甲鎮堅強農婦照料“癱夫”辦雞場3年還債30 萬

高郵卸甲鎮堅強農婦照料“癱夫”辦雞場3年還債30 萬


王虎英在雞場忙碌

高郵卸甲鎮堅強農婦照料“癱夫”辦雞場3年還債30 萬


王虎英照顧丈夫

在高郵市卸甲鎮大庵村,有一位講誠信、有愛心、重情義的女村民。前幾年,丈夫因養蝦虧本、打工誤入傳銷被騙、後又不幸中風癱瘓,欠下42萬元鉅額債務,她挺直腰桿,堅強面對,用柔弱雙肩一邊照料癱瘓丈夫,一邊大膽辦起規模肉雞養殖場。通過近3年的艱苦打拼,她先後養殖出售肉雞9.3萬隻,還掉近30萬元債務並列出最短還債時間表。她用自己辛勤的付出,贏得了口碑。她叫王虎英,今年58歲。

接連遭遇人生大坎,她堅強面對

一進入位於高郵卸甲鎮大庵村的雞場,記者就看到,中等身材、一臉黝黑的王虎英正穿著工作服,滿頭大汗地忙著投放雞飼料。偌大的雞棚內,密密麻麻的雞或啄食、或飲水、或嬉戲,一派喧鬧的場景。

王虎英告訴記者,她於1982年與丈夫孫寬華結婚,婚後生育2個女兒,一家人過得和和美美。

然而,10年前,丈夫在擴大規模養殖25畝羅氏沼蝦時,因一次意外,導致眼看快要上市的成品蝦悉數死亡,直接經濟損失近20萬元,由此欠下了15萬元債務。還債心切,王虎英白天在卸甲集鎮某企業食堂打工,傍晚又騎車到近20公里外的高郵城區某印刷廠打工,丈夫也外出找工作……意想不到的是,6年前,丈夫因誤入傳銷,又拉她及家人“下水”。幸虧,王虎英及時察覺迅速脫離,但此時又欠下了15萬元新債務。

面對債主的催債、周邊村民的不信任眼光,王虎英與丈夫商議,人窮志不窮,必須講誠信,一定得想方設法儘快把債還上。為了多掙錢,王虎英曾到鎮上的電動工具企業幹一般人不願做的衝床車工,比男同事還賣力氣,手指頭也曾被衝床壓掉一截。丈夫則在別人的水產養殖場掙錢。由於兩個女兒先後上大學,也要用錢,她和丈夫感到吃力不已。

丈夫突發腦溢血癱瘓,她創業還債

天有不測風雲,2017年夏,丈夫因突發性腦溢血住院治療1個多月,花去醫藥費24萬元,一下子成了植物人。儘管有醫保及親友資助,仍欠債12萬元。萬般無奈之下,王虎英帶著癱瘓的丈夫回到家中,開始漫長的尋醫治療,並尋求創業之路。

每天早上,王虎英需早早起床做好早飯,照料丈夫,接著打掃衛生,幫助丈夫康復訓練。中午,王虎英則根據丈夫不能吃葷食的特殊要求,變著法子做好可口的飯菜。晚上,王虎英顧不上勞累,又要幫助丈夫清洗身子,再進行按摩。夜間,還要照料丈夫大小便,生怕有個閃失。

然而,上門要債的人絡繹不絕,王虎英為創業絞盡腦汁,徹夜難眠。正在一籌莫展時,2017年6月,經她的一位表弟引薦,王虎英與鄰近三垛的一家食品公司達成協議,新辦肉雞養殖場。

累計還債30萬元,丈夫也出現奇蹟

沒有場地,她就在離家不遠的鄰莊想方設法租地。在去參加村民小組會議的路上,由於雨天路滑,王虎英一頭栽倒,頭破血流。當村民們看到她滿身是血,仍苦苦請求租地辦雞場還債時,被她的執著感動了……

沒有資金,她厚著臉皮向老同學、親友東湊西借,向銀行房產抵押貸款,總算湊了10多萬元,又與建棚的施工方求情掛賬暫緩近10萬元,終於建起了2000多平方米的養雞場。辦規模肉雞養殖場沒有技術,她帶著癱瘓的丈夫,起早貪黑,虛心請教他人,幹中學、學中幹。2017年下半年,王虎英飼養的首批1.7萬隻肉雞出欄上市,她賣雞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通知債主前來核對欠款數目,還債!當年,王虎英便還債近8萬元。

自從2017年第一次養雞成功後,她的幹勁更足了。每天凌晨3時多,她就起床到雞舍內巡查,一套事情忙碌下來,已是早上6時多。接著,她又到雞舍旁的臨時板房內燒早飯,照料丈夫,然後打掃衛生,再送小孫女上幼兒園。回來時,順便買好菜,再到雞舍忙碌,又忙著燒午飯,照料丈夫吃午飯並午休。

下午,王虎英照料丈夫後,又鑽入雞舍忙碌開來。傍晚,她匆匆接小孫女放學回來,再忙著燒晚飯,照顧丈夫飲食起居。一切就緒後,她又會走進雞舍,開燈巡查,投餵雞飼料、加水。一切完畢後,她還要拖著疲憊的身體照料丈夫清洗身子、翻身、大小便。當週邊人家已悉數熄燈時,她還在忙碌著……

就這樣,2018年,王虎英的肉雞養殖出欄3批共4.6萬隻成品肉雞,2019年初至今,又出欄成品肉雞2批共3萬隻,又償還債務近22萬元。在她的精心照料下,丈夫孫寬華也出現了奇蹟,能夠簡單會話、自己拿碗筷簡單進食並在攙扶下挪步……

採訪中,王虎英告訴記者,再過幾天,又一批成品肉雞即將出欄上市,這樣,她又能償還掉一些債務,剩餘的近10萬元債務,她堅信會在短期內悉數還清。通訊員吳繼原記者楊寶嶺文/圖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