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出一个贵族?田朴珺小姐的红烧肉式“贵族”论,实在不敢苟同

文/严肃黑糖

三代出一个贵族?田朴珺小姐的红烧肉式“贵族”论,实在不敢苟同

我一直对出来捞世界的女性没有任何意见,即便是那些捞偏门的。

因为生活实在太艰辛!积极为自己找出路的人无可指摘。

但是最近田小姐的一番“贵族”言论实在是惊到我了!

事情源于田朴珺小姐几年前的一篇文章,叫做《三代才能培养一个贵族》。

都写了些什么呢?我简单总结一下(尽量引用原文句子)。

田小姐说:

1、中国太少尊重了。

2、我在美国吃了那么多次西餐,但我到了英国,坐在一个哈利.波特式的400年的老房子里,邻座都是贵族.....

3 、贵族精神在英国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另一位朋友家,我要wifi密码时,管家用手托着一个银盘,就像《唐顿庄园》里一样,不是直接递给你,而是把银盘非常优雅的一转,转到我面前.....

4、今天的中国太缺少好的教育了,我们都是“有知识,没文化”。

田小姐有没有文化我不知道,但她这次实在是吃了没知识的亏!

三代出一个贵族?田朴珺小姐的红烧肉式“贵族”论,实在不敢苟同

《宫娥》委拉斯凯兹

什么是“贵族”

所谓贵族,是封建时代的产物。

由于组织方式、生产能力等各种原因,一个国家无法实现中央统一管理,君主就把地分给自己的亲戚管理,这些君主的亲戚就是贵族。

他们在自己的领地就相当于小国王,自己收税、制定法律、组织军队,对君主只有名义上的效忠和军事、财政支持的责任。

中国实际上从秦朝开始就结束了封建贵族统治,汉初封了一些王也被汉武帝灭了。后来魏晋那些只能称得上是“大门阀”,因为名义上他们没有收税和征兵的权利。

隋朝开始,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大门阀”也逐渐消失。

我们中国人常说“富不过三代”,是因为唐宋朝以后的富人、“贵”人基本都是科举做官出身,一朝天子一朝臣,皇位更迭的时候官场肯定要洗牌,那些“几朝重臣,世代为官”的不多。

在已经消灭贵族1000多年的中国,大谈什么“贵族精神”,“三代培养一个贵族”,只能让人觉得:没文化、很可怕,可是没知识、也怪吓人的!

三代出一个贵族?田朴珺小姐的红烧肉式“贵族”论,实在不敢苟同

《查理五世骑马图》提香

什么是“贵族精神”

田小姐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贵族精神”就是你对社会的责任、担当、诚信,还有强烈的人文关怀!

这玩的是典型的鸡汤学惯用的文字游戏。

这几句政治正确的话,你套在哪都成立,不信试一试:

问:什么是公民精神?

答:公民精神就是你对社会的责任、担当、诚信,还有强烈的人文关怀!

问:什么是企业家精神?

答:企业家精神就是你对社会的责任、担当、诚信,还有强烈的人文关怀!

问:什么是当代大学生的精神?

答.......

很多搞心灵鸡汤的都会这一招。就是经常说出一堆特别高大上的词,听起来好有道理,但是回过头一想,好像又什么也没说。

因为没细节、没逻辑,经不起推敲,只不过是一些空洞的词语堆砌。

果然,田小姐论证”贵族精神”的论据居然是:《唐顿庄园》,英式管家,哈利波特,怎么吃西餐,怎么握手…..

这就有点扯淡了!

三代出一个贵族?田朴珺小姐的红烧肉式“贵族”论,实在不敢苟同

古代欧洲“贵族”的确要求“有担当、有诚信”,不过这个“担当和诚信”不是对社会,而是对自己的领地和其他“贵族亲戚”的。

他们眼里完全没有“人民”的概念,自己领地干活的那些只能叫做“劳动力”,俄罗斯叫“农奴”,再往前希腊罗马时代叫“奴隶”,其实差不多。

贵族和平民之间在生活方式、语言方面相差实在太大,在“贵族”们看来几乎就是两个物种。

比如17、18世纪,欧洲“贵族”的通行语言是法语,无论你是哪个国家的国王、还是大臣,几乎都是用法语交谈和写信。

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就曾经说过“德语是士兵和平民的语言”。

所以打起仗来,损失的是“贵族”个人的财产,死的是自己的劳动力,当然要奋起抵抗。而且那年代打仗都要自带兵器,平民倒是想“担当”,兵器都买不起,连上战场送死的资格都没有。

“贵族”之间一旦打起来,一来大家都是亲戚,二来生产力低、人口也少,谁都不愿意拼命,所以经常是打两下就签个协议,要地要钱商量着来。要是有人不“诚信”不遵守“协议”,下次就没得玩。

所以,讲“诚信,担当,人文关怀”都没错,但是,都已经9021年了,在现代社会的语境里这些词的意义和“贵族精神”丝毫没有半毛钱关系。

在所有人都在追求自由、平等,努力打破国家、民族的限制,成为世界公民的时候,居然还有人从遥远的东方跑英国去寻找“贵族”优越感?

田小姐下次去法国的时候,就不怕卢梭他老人家晚上托梦来咬你?

三代出一个贵族?田朴珺小姐的红烧肉式“贵族”论,实在不敢苟同

“礼仪”是什么

我生在农村,16岁第一次进城,当时就吓傻了!

那么多高楼大厦和汽车我都没见过:过马路不会看红绿灯,被司机骂;坐公交不会买票被全车人白眼;吃肯德基不会点餐被服务员鄙视.....但是整个感觉是兴奋的、愉快的,因为我见到了电视里演的世界,长了见识。

回家后我就不满了,马路上怎么一个路灯都没有,晚上黑漆漆的;路上怎么都是泥,真脏;什么?我同桌连肯德基是什么都做不知道!真土鳖!

然后呢?我是不是要站村口告诉所有人:你们没见过红绿灯,我见过,我比你们都牛x!你们没文化,都跟我来,每人交100块钱,我带你们进城看红绿灯,教你们坐公交。

虽然那是90年代,但是村儿里人也一定觉得我是傻X。

我们村儿没红绿灯、没公交是我们的错吗?当然不是!是我们现在还不需要!

为什么不需要?因为没那么多车和人!

为什么没有车和人?因为经济没发展到那份儿!

为什么?因为知识、科技、政策......

三代出一个贵族?田朴珺小姐的红烧肉式“贵族”论,实在不敢苟同

所以,那些有幸先看到这种差异的人,不应该只这些把当商机,想着怎么回村里办个“班儿”,教大家怎么过马路、坐公交,然后带大家到城里转一圈开开眼界。

而是思考差异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礼仪”是什么?

“礼仪”不应该是把人分个三六九等的一套复杂繁琐的规矩,不是怎么拿刀叉,怎么吐面包。

一个人的“礼”是由内而外的长出来的。内涵、修养到了,自然就从内心深处生出对全人类的悲悯之情,自然就会从容、淡定、处变不惊,举止得体。

而这些是通过上几期“培训班”,和几个“贵族后代”聊聊天,参加几个高端饭局无法实现的。

三代出一个贵族?田朴珺小姐的红烧肉式“贵族”论,实在不敢苟同

《吃土豆的人》梵高

怎样知“礼”

最后,不谈“贵族精神”,就谈怎么样能能快速成为一个“有社会的责任、担当、诚信,还有强烈的人文关怀”的人呢?

作为一个也看过两集《唐顿庄园》,知道一点哈利波特的“三代平民”,我的一点不成熟的小建议是:

多读点书。

先读点哲学

哲学让人学会思考,会思考的人才懂反思,有反思能力的人才明白成功大多是偶然,才不会膨胀,而膨胀恰恰是所有失败的开端。

再读点历史

读历史的人会懂得人性的复杂、人类力量的渺小,才会知道自己现在的成就多么不值一提,自己的苦难多么微不足道,才能真正学会谦卑。

最后,再读点小说

不要只读《哈利波塔》,也读些《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战争与和平》,了解一下贵族精致奢华、做作讲究的生活背后,是多少平民的血泪和苦难。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