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信否?钱是青春所无法驾驭的……


马未都:信否?钱是青春所无法驾驭的……


有人说我把我的收藏都捐了,是因为我高尚,其实是我走投无路。因为我知道,把钱留给子女只会留给他们祸害。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是驾驭不了大笔钱的。

人生获得生存能力有两个途径,一个是通过传授获得的知识;另一个是靠自己积累的知识,就是经验,而把经验传授给别人还是知识,人只能靠自己的经验生存,没有人能靠知识生存。

经验的积累需要岁月。因此美国政治上的重大任命,都有年龄上的限制。比如,竞选总统要35岁以上。比如在英国,不到40岁当不成法官。

1986年,我见过一群人当时他们都是身价几千万,但是1990年后,他们中有的人连手机也买不起。现在,确实有很多身价过百万的80后新贵,到2030年的时候,现在的80后新贵都40多岁了,那时再看他们如何。

其实他们都没有经历过挫折,他们面对的都是经受得起的困难,不是跌倒爬起来的磨难。等到国家彻底打开一扇门,他们的事业也许就到此为止了。

投资的大亨说,你回家吧,我给你一亿美金。明白人把钱一存,做纨绔子弟;不明白的人开始投资,总有投完的时刻。他们这群人真正的危机还没到来。

马未都:信否?钱是青春所无法驾驭的……

信息年代的革命,改变了我们所有的生活方式,因此80年代生的孩子,有些突然发了财。他们是既得利益者,这是他们的幸运。但是我20岁时,买个碗5块钱;他们一生下来,一个碗500万。他们买不起。他们在财富面前是缺乏感受的。

我们这代人比80年代生的年轻人幸运,因为我们看到了社会由贫到富所有的丰富的变化。也许我们年轻时没他们那么迅速成功,那是我们浪费了青春吗?没有,人生都是浪费。美好的人生就是用来浪费的。

中国富人的富裕,都是表象。因为富裕不仅包括物质层面的资本积累,也包括精神层面的积累。而中国的富翁,在精神层面通常贫穷而苍白。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

于是大部分富翁,在正规场合都会穿着邋遢、随便并且标榜不修边幅;大部分富翁,都蔑视西方的文化礼仪。其实那是种逆反心理。他标榜自己的不修边幅,表示不愿意向人类文明妥协,那是种自卑心理。他做不到洋,干脆土到家。中国的艺术家、富豪都标新立异,用附加手段引发人的注意。

马未都:信否?钱是青春所无法驾驭的……

中国相当一部分艺术家的桀骜不驯,都是刻意的,只要你让人看出来了傲气就是刻意。他们中间一类是大长发,一类是秃头,非常标准的特别人群,都跟头发较劲。而在西方,大部分艺术家和主流社会人群没什么差别。即使在中国也不乏先例,当年齐白石与街上的北京老头儿又有什么差别呢?

最美好的人生,假设活80岁,就是1岁活到50岁,回到20岁,再活一遍。所有名人名言都说,50岁有50岁的快乐,60岁也有60岁的幸福,那是到了五六十岁没辙了,只能说我这样活有乐趣。其实人绝对为物所累,我特别明白。任何人在财产面前,都说得明白想不明白。

有人问过我,做收藏这行藏品什么时候卖最值钱。我说我绝对知道,就是在你死前卖东西最值钱。但是,这时候钱对你有意义吗?钱对李嘉诚、巴菲特那样的富豪们来说,绝对就是个数字没有意义。

所以,他们把钱捐了。巴菲特捐了370亿,他还有85亿。即使他只剩8个亿,他都绝对够用。他把钱捐给比尔·盖茨基金会,这是个聪明的做法,他白使唤了一个世界上最牛的人,给他干活。

马未都:信否?钱是青春所无法驾驭的……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