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5G行業的龍頭公司,華為的估值為何只有1.2萬億元?

1王亞坤


硬件公司的估值普遍不高,可以比較一下港股的美團和小米。一個鉅虧,依舊市值噌噌往上漲;一個年出貨量接近上億,還略有盈利,但股價還是跌跌不休。



之所以會這樣,主要還是由於硬件公司要想做大,硬成本也會隨之變大。華為主營業務是手機和基站,硬成本非常高,即便是全球市值第一的蘋果,其市盈率在科技公司中也是非常低的。要是軟件公司能夠掙到蘋果那麼多錢,早就市值過2萬億了。


軟件公司或者互聯網公司前期成本高,但是一旦銷量做出來了,或者營銷成功了,後續只要複製一下軟件或者增加幾臺服務器,硬成本是非常低的,賺錢也會比較快。


我是一朵筋斗雲


對於估值低,我是這樣理解,中國有句古話,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華為作為國家品牌,其網絡安全和對於國家信息安全等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其表面上看起來是一家民營企業,其實我想大家都能想來背後的真正主導權在國家手裡。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很好地去理解,華為營收高,估值低,遠低於阿里與騰訊的估值,其實歸根到底兩個原因,其一對華為的估值不合理,其二上市公司與未上市公司的區別,只要弄明白這兩個原因答案迎刃而解了。

(1)華為的估值不合理

估值不等於價值,估值是對於一家企業或者一個商品進行的評估,評估的方面有很多,比如公司的盈利能力,發展前景,融資情況~~~等多方面進行評估的。估值的高低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評估人和評估機構,針對每個人或者每個機構對一家公司和一個商品都會出現不同的評估價。

比如一家店鋪,如果用過去10年綜合店鋪來估值的話,這家店鋪估值為10萬,但另外一個人綜合目前的店鋪情況來估值這家店鋪是20萬,第三個人的估值方法不同,從這家店鋪過去,現在,未來等進行綜合評估,這家店鋪的估值為40萬元。

從這裡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估值不等於價值,評估方法不同,評估因素不同,最終的估值自然相差甚遠。

就拿華為為例,華為營收7200億,淨利潤就高達千億,而估值才12000億,你覺得這是正常的估值嗎?而華為只有12000億估值也只是從胡潤百富出來的數據,難道他們的數據就是準確的嗎?假如把華為給另外一個機構去評估的話,也許華為的估值24000億甚至還會超越阿里與騰訊的估值都是非常正常的,這就重要的原因之一。

(2)上市公司與未上市公司的區別

華為是未上市,但儘管為上市也是一家不缺錢的企業,一家非常優質的企業,而阿里與騰訊是上市企業,很顯然上市企業與不上市企業在估值方法會存在很大區別的。

華為未上市,很多人其實真正不知道華為有多少資產,對於評估華為的人是一種非常艱辛的工作,誰會願意花費大量精力去調查華為具體有多少資金再來評估呢?而阿里與騰訊不同,這是作為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是必須要公開很多信息的,只要從上市公司各種情況就能瞭解一家上市公司的真實情況,評估起來是非常簡單的。

換位思考一下,假如現在華為也是一家上市公司,華為股價與阿里巴巴股價在170美元,與騰訊股價330港元的話,你覺得華為的估值還是會是12000億元嗎?答案是肯定不是,而華為是未上市的企業,屬於原始股,假如原始股1原來計算,原始股跟幾百元上千元的高價股最終市值和估值肯定相差非常大的,這就是上市與未上市的兩者區別。

綜合以上對於這個問題的分析,現在的華為其實跟阿里、騰訊雖然不在同行業,但從規模上不輸阿里與騰訊,但是從估值卻遠低於阿里與騰。





竇先生0211


誠邀回答,這個問題萬手哥可以給出完美的解釋。

市值其實是外界對於一個公司價值的體現,和市值關係最密切的是利潤和發展潛力,利潤越高往往市值越高,可是有些公司常年虧損也能享受到高市值,比如以前的京東,現在的愛奇藝,等等,就是因為外界認為此類公司具有廣闊的發展潛力,所以給出高估值。

再說到華為,作為全球5G龍頭和消費電子龍頭公司,華為在眾多核心領域擁有話語權和專利技術,華為去年的利潤是近900億人民幣,按照20倍市盈率來估值的話,則是1.8萬億人民幣,蘋果年利潤400多億美元,市值9000多億美元,也是20倍估值。

公司沒上市之前,任何金融機構給出的公司估值都是不可靠的,華為在萬手哥看來估值遠遠超過1.2萬億人民幣,近年來華為的消費者業務快速發展,高端品牌如mate和p系列手機享譽全球,得以獲得較高的品牌溢價以及超高毛利率,另外華為的運營商業務持續擴張,5G和微波技術遙遙領先,作為這種發展前景廣闊的高科技公司來說,20倍的市盈率我認為是低的,萬手哥認為30倍市盈率即2.7萬億人民幣估值都不為過,要知道阿里巴巴和騰訊市值就在這個估值左右徘徊。

萬手哥認為,和阿里巴巴騰訊想不起,華為理應獲得更高的估值,不過相信如果華為以後在我大A股上市的話,會被抄到天價,畢竟茅臺的市值都有1.5萬億,就技術和戰略層面而言,華為對國家的重要性遠遠超過茅臺。





萬手哥


華為的通信業務收入規模幾乎等於諾基亞愛立信之合,手機業務全球第二第三,大概4000億,還有海思半導體這些核心武器,2018年淨利潤600億,肯定不止1.2萬億這個估值,只是因為沒上市,只能給一個保守的估值唄,真上市你看會不會到3萬億?


左手投資記


跟通用電氣一樣,市值只是從投資者角度看的,而其真實價值遠不止這些。外國資本想按這個價格買下通用電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彩虹世界01


可能與它一直被視為一家硬件公司有關,不像互聯網企業有著極高的市盈利、市銷率,但華為真正的價值顯然被低估了。


勤奮為學


那是因為華為還沒有上手機自己的操作系統,等到華為自己的手機操作系統出來後,估值就會大幅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