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安宁区记

兰州安宁区记
兰州安宁区记
兰州安宁区记

李亮屏

没到过兰州安宁区的人,不知道安宁区为什么那么安静;到过安宁区的人,疑惑安宁区为什么那么不安份,尤其是夜晚,许多灯火总在东张西望,却找不到人影绰约抑或口哨悠然。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安宁区,名为大学城,倒不如说是嵌入中国西部乡村绿野的一座西洋帽。这里北边山岭横亘,南侧黄河隔望,东西店堡把守,中间桃海穿插,菜畦井然,大棚阵列,如果你不注意观察,青埂之畔的百年老柳会让你以为来到山大沟深的陇南山区,只有弯腰俯身的黄河大枣树柔弱不阿告诉来客,这里是大学之城,因为身后一字并列着西北师范大学、甘肃政法学院、兰州铁道学院、甘肃农业大学,一个山脚河岸狭长的走廊过道竟然座落着几座大学,比起大唐故都的西安交通大学与陕西师范大学等大学之城虽相差较远,但不比其他西安所属大学面貌局促不了多少,毕竟同为关陇大地,风雨同浸,机会同等,不争气是假的,想争气是无奈,东风不度玉门关,奈何羌笛不怨柳?

校园虽旧,学风不旧,早晨朝霞伴书影,夕阳晚晖送匆忙,手中几本书,脚底几点尘,睥睨一视对笑而过,勤奋者恒守三点一线律,难分书念人还是人念书,煞是可爱一族。那时流行讲座,兰州大学中文系主任柯杨教授被请到甘肃政法学院简陋的阶梯大教室开讲,一场《欧美一瞥》学术讲座开场便爆棚,在柯杨教授的抑扬顿挫沉娓细述中,将欧风美雨的角角落落全部聊了个遍,一部西方史也不过如此,比起大中华的千年气度与气质不在同一个层次与档位,如今站位更高,更是如此。可惜酉年斯人已逝,未及考证其与民国时期临洮师范教员柯与参是否有何渊源关系,终成遗憾,愿天堂有路让柯老再度从容!

河水东逝去,白塔影斜留,昔日的安宁区南北通达宽敞,今日的安宁区东西连贯成片,大学之城风生水起,科学再举,创造与创新之路在召唤更多聪颖勤勉之子,安宁之城的热情与厚重,亦在大学之城的日夜灯火兼程中,祝它一路顺风顺水!

2017.11.5.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