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下行,中小企業如何應對?任正非:這十個字講透了!建議收藏

私信小編“績效”兩字,免費發送6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


不知不覺,2019年已經過去大半。在過去的上半年,對很多企業來說,可謂是備受煎熬。

中美貿易戰持續進行,出口受阻,消費降級,市場環境遇冷...種種因素,讓很多企業的發展遇到嚴峻挑戰。

日子不好過,我們都勒緊褲腰帶過日子,該裁員的裁員,該關停的關停,然後翹首以盼,等在時間過去,等待新的一年來臨...

經濟壓力之下中小企業的五層痛

1、第一痛:人。

招不到人,招聘成本高。留不住人,留人代價大。員工缺乏活動,現有機制激勵不了人。

2、第二痛:薪。

薪酬沒有競爭力,員工抱怨收入低待遇差。如果不加薪,則會引發上述一系列“人”的問題。雖然加薪可以留人,但會推高成本,還容易造成分配失衡影響公平。

3、第三痛:效。

管理效率低、人效低,員工工作主動性差、創造力不足。收入高效率低結果差,不斷損失公司資源。

4、第四痛:支。

各種成本都在上升,內部浪費嚴重,缺乏預算和管控。而且由於固定費用比例較高,企業盈利難度大。

5、第五痛:利。

績效變差,利潤持續下降,未來經營非常迷惘。員工只關注自己的職責和收入。

經濟下行,中小企業如何應對?任正非:這十個字講透了!建議收藏

【中小企業的“痛源”及如何解痛?】

一、機制不對,人效浪費。

1、中小企業廣泛採用的“固定薪酬”、“底薪+提成”、“年薪制”、“KPI考核”等傳統薪酬與績效模式,根本無法調動員工的主動性和創造力。

2、企業不是缺人才,而是缺乏激發和盤活人才的機制。

3、在員工沒有活力的狀態之下,人效、產出同樣較低,企業給加薪的動力和能力必然減弱,這將引發“人才”問題的惡性循環。

經濟下行,中小企業如何應對?任正非:這十個字講透了!建議收藏

二、薪酬不貴,人才撤退。

1、給員工發高工資,不見得就是高成本。衡量人力成本高低的主要標準不是工資額的高低,而是工資費用率與工資人效比的對比結果。

2、傳統管理強調如何通過降低員工的工資,以為企業獲取更高的人口紅利。這種思維必須擯棄,因為現在的中國已經是人效紅利的時代。人效越高,員工的工資越高,企業的盈利就會越大。

3、經濟永遠是基礎,不解決員工收入問題,各種問題就會層出不窮。相反,錢的問題解決了,很多問題就不是什麼問題了。

4、我們發現,所有關於“人”的問題,包括招人、留人、儲人、勵人,背後的核心問題還是“利益”與“分配”。這也是解決人才問題的根源所在!

三、激勵到位,幹活不累。

1、大部分員工並不懶,是企業把員工養懶了。

2、員工需要的不是管理,而是激勵。

因此,企業要調整經營思維,做到“七分勵三分管”。

3、老闆要真正瞭解並重視經營。

機制=激勵;制度=管控

經營=精兵*激勵*機制

管理=人才+管控+制度

4、員工比老闆更需要錢,這給激勵提供了最好的土壤,這也是做激勵與分配機制最好的時代。

【變革,讓未來變得越來越好!】

1、經濟環境再不好,但是,團隊不能散,士氣不能低,價值不能降。

2、成本高企、人心渙散,你必須採取有效措施,大力向外開源、向內節流。

3、員工沒有動力、活力、創造力,說明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經失效,變革分配機制勢在必行。

4、想讓企業活著、活好,就必須盤活人才、搞活機制。

5、老闆是變革的中心,改變是為了從根源上解決經營的問題。

那麼對中小企業來說,該如何應對?

企業變革十字經:減員、增效、降費、增值、加薪!

一、減員:瘦身才能更健康!

我相信很多企業當前可以裁減20%以上的人員,假設人力成本費用率為15-30%,企業可以通過有效的瘦身計劃,直接提升約5%的利潤率。

1、組織變革:企業績效首先來自於組織績效,龐大的組織結構、臃腫的崗位設置,不僅拉低了工作效率,更是推高了人力成本。

1)50人以內的企業,不要設置部門,可設立複合型的崗位。

2)100人左右的企業,不要設置超過3個部門,部門越多,壁壘越深。

3)1000人的企業,要不斷分割、切割成更小的經營單元,勿犯大企業病。

經濟下行,中小企業如何應對?任正非:這十個字講透了!建議收藏

2、合併崗位:

人浮於事、因人設崗,是很多企業的常態,5個人幹3個人的活拿2個人的工資,這種現狀並不少見,員工收入低歸屬感自然差、流失率很高。因此,必須調整為3個人幹5個人的活拿4個人的工資。

1)分線合併。

同一工作鏈條進行合併,減少中間環節,按勞動產值分配。例如,銷售、客服、派單、跟蹤、送貨、收款等是過去一串流程,每個崗位都設置了人手和崗位,可以保留銷售、跟蹤服務,其他崗位全部通過“收益產值化”(即PPV量化薪酬模式)予以裁撤,其工作通過產值分享,由保留下來的崗位完成。

2)分塊合併。

類如人事、行政、辦公室、後勤等部門,根據企業規模情況予以適當合併,企業規模不大的企業甚至設兩個部門即可,一是生產(或業務),二是綜合(人行財)。

經濟下行,中小企業如何應對?任正非:這十個字講透了!建議收藏

二、增效:用增長抵抗一切挑戰!

降費:每分錢都要用到刀刃上!

增值:增值人才就是人力資本!

加薪:員工加薪企業增利!

企業經營最可怕的是失去銷售增長,就象國家的GDP一旦滯漲就會出現各種經濟和社會問題。所以,保增長就是保住生命和士氣。雖然當前的市場挑戰多多,但是追求增長依然是經營之本。

這幾年,有不少企業處在營收和利潤雙雙滑坡的狀態,這很危險。我們無法預知這個冬天到底有多長、又有多冷。估計有不少企業根本熬不到黎明,就死在這個寒冷的冬夜裡。

企業要想活下來,必須做到“三保”,即保增長、保盈利、保現金流!有這三保,萬事無懼矣。但是,如何實現三保呢?

1、做好預算:通過數據預測和分析,訂立更為科學合理的預算。廣開預算渠道,發現更多的市場機會。

2、強大激勵:市場越難、目標越高,激勵就必須愈加強大。固定工資、年薪制、底薪提成等傳統模式肯定不行,激勵的力度小、成本高,必須向KSF、PPV等薪酬全績效模式變革。

3、全員經營:調動公司每一個有價值、有創造力的員工,讓他們一起來參與經營,既要對經營結果負責,還要讓大家共享經營成果。讓員工變成POP、IOP、PSP合夥人,一手留人、一手激勵人。

經濟下行,中小企業如何應對?任正非:這十個字講透了!建議收藏

降費:每分錢都要用到刀刃上!

掙錢不易、花錢謹慎。大力開源、積極節流。

這應該是當前民營的最好寫照。省錢降費是必須的,但一定走對方向、用對方法。

衡量降費的指標包括:

1、有效減少人手:工資費用率、人創營業額、單位小時工資等。

2、有效砍掉成本:成本率、可控費用率。

3、終極結果:利潤額+利潤率。

降費節流絕不能殺敵八百自傷一千,為鼓勵員工積極降費、節流、減耗,給員工適當的獎勵是非常有必要的,不過一定要做對方法和機制:

1、選對分享標的:參考上述指標。除了銷售額、毛利額、利潤額這“三額“,其他均不能直接用額來分享,而是要通過“率”的下降進行轉化。

2、先開源後節流,這是永恆的規律,因此,成本費用下降不能影響收入和經營。幾大要素之間應該是一種動態平衡的關係,建議對管理層使用”KSF薪酬全績效模式“。

3、降費也不能只是一刀切、磚頭板的方式,浪費最多的可能是執行層、操作層的員工,讓他們來參與很重要。可以考慮做某項成本的POP模式,取代傳統的節約獎,因為POP是雙向驅動,動力和拉力更強。

經濟下行,中小企業如何應對?任正非:這十個字講透了!建議收藏

增值:增值人才就是人力資本!

天下沒有不想加工資的員工,但是如果員工只想加工資卻不想創造價值和增值,他就會一步步淪為老闆不喜歡的”成本“。要想讓員工變成”資本“,就必須促使他增值。

讓員工增值,是人才經營的核心!但是增值不能只依賴培訓、升職、培育等這些外部動作,還要挖掘員工的內在需求,他自己想努力、想改變、想創造更高的價值,這就內源力的意義。實現員工增值的二個方向:

1、量化員工的價值:

價值是一個很主觀和模糊的東西,如果不能以量化表現,增值就變得難於評估、無法明確。量化的方法是積分和數據管理,即”積分式管理“、以產值化和價值化為導向的”KSF與PPV模式“。

2、增值與加薪充分融合。

要員工增值,必須給他一個充足的理由,滿足到他最重要的需求。加工資應該是最好增值激勵。所以,企業要做的就是,一手量化他的價值與增值,一手為有意義的增值付費,當然,員工的增值必須能促進企業產值與價值的增長。

經濟下行,中小企業如何應對?任正非:這十個字講透了!建議收藏

加薪:員工加薪企業增利!

沒有不想留住人才的老闆,但是沒有多少老闆願意主動為員工加薪。

這也是現實。確切地說,在當前這種形勢之下,老闆並非不願意為員工加薪,而是面臨兩個難題:

一、是最近幾年員工加薪力度大,企業成本高企,加薪必然會進一步推升人力成本,危及企業經營與生存。

二、是不知道怎麼加、加多少,還有平衡性、公平性等一系列問題。加多了老闆心疼,加少了員工心寒,若不加員工想死的心都有了。

可是,加薪是大勢所趨。經營不好的企業沒有能力和意願為員工加薪,同時也有很多企業對未來充滿希望和信心,願意給員工提供更多更好的平臺和機會。

最後,優秀的人才一步步流向優秀的公司,而優秀的公司是因為擁有優秀的人才而變得優秀起來的。那些沒有離開的員工,因為老闆不加薪少加薪、失去動力和活力,可能淪為企業最大的成本。

既然加薪是企業經營必選之路,如何加薪就變得十分重要。

經濟下行,中小企業如何應對?任正非:這十個字講透了!建議收藏

我認為最好的加薪與薪酬管理要從這四個維度入手:

1、產值計薪、增值加薪:

一是要量化員工的價值與收入,二是通過促進員工增值,並根據增值結果給予加薪。

2、加薪但不增加成本:

如果加薪會增加成本,老闆必然不願意加薪,所以要想辦法消化加薪帶來的成本,當然最好的辦法就是增值。

3、讓員工為自己加薪:

每個人對薪酬的期望和理解都不一樣,但是有一個大家都認可的規則,就是多勞多得,付出的越多得到的就會越多。企業要制定分配規則和激勵機制,員工做出什麼樣的結果和效果,就能得到與此相應的回報。

經濟下行,中小企業如何應對?任正非:這十個字講透了!建議收藏

任正非:物質薪酬是生存的保障,一定要給他加薪的機會

但是加薪不是無條件的,這樣會助長員工貪婪,一定要讓員工做出好的結果,拿出高的績效來交換,有人效,有結果,給員工多少錢都不過分。

激勵員工做出高價值,做出好的結果,讓員工配得上他得到的薪酬,甚至超出他的薪酬,這樣企業才能活下去,並持續給員工高薪酬。在華為員工收入很高,但是壓力很大,這跟華為的狼性文化分不開。

對於強大的企業來說,沒有不好的環境,據華為最新公佈的業績情況今年二季度,華為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了5.5%;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收4013億元,同比增長了23.2%。

不斷被打壓的華為,不僅沒有低下頭顱,反而越戰越勇,這個跟華為的薪酬機制分不開。

希望越來越多的企業,不但要學會華為的拼搏精神,還要學習他的薪酬機制

只有員工有強大的戰鬥力,對結果負責,企業才會越來越強。

本文核心思維,以及KSF、ppv、OP合夥人等薪酬績效實操方法,來自《全優績效》,建議中小企業都去看看。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與我私信交流!

私信小編“績效”兩字,免費發送9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