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经验:只有“痛苦地”度过大二大三,才能“轻松地”保研上岸

笔者简介

本科院校:西南大学

竞赛经历:数学建模、高教杯尺规绘图等等

科研经历:三个科研项目,其中两个分为作为第一责任人和队长。

夏令营情况:湖南大学优营、中南大学入营未参加

预推免斩获:西南交大,国防科大,华南理工,重大,哈工大,华中科技大学

最终去向:国防科技大学

保研经验:只有“痛苦地”度过大二大三,才能“轻松地”保研上岸

我的保研时间轴

大二-大三

我是一个普通211机械专业的学生。我的保研故事还得从大二的时候说起,大二有次无意和学姐交流,才知道原来读研究生不仅仅通过考研,还可以通过推免读研。

恰好我也从学姐哪里拿到了《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实行办法》,于是,我开始按照上面的内容开始准备,大二和大三上主要将自己的绩点提上去和将自己的四六级成绩尽可能刷高。

与此同时,我也尽可能参加那些认可度比较高的比赛,比如机械创新大赛、“高教杯”制图大赛、数学建模。为了发表论文,我在大三上开始跟着老师做石墨烯应变传感器(热门方向),虽然知道现在都还没有发表论文,至少增加了自己的科研经历。

大三五月份-夏令营

大三下五月份开始,开始了保研大战。(为了帮助学弟学妹们更好的定位,简要称述一下自己的水平,普通211(机械专业在我们学校是最差的),专业排名第三,6级522,科研经历只有上述的,比赛奖项基本上都是二等奖)。

从5月份开始,我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看哪些学校的夏令营出来了,然后按照要求海投(国内985机械专业强的都投)。

结果一直到7月底,只收到了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夏令营通知。最终,中南大学时间与考试时间冲突,最终只拿到了湖南大学优营(去了的都是优秀营员)。

大三九月份-保研资格

参加完湖大夏令营过后,我又马上接着关注各个学校的预推免简章。突然听小道消息说,我们保研名额会缩减,所以我有点慌,深怕自己不能推免外校。

所以在七月份到八月份我都在默默观望,准备预推免需要的材料,比如简历,成绩单,比赛证书复印件等。一直到九月初,学校的《推免研究生的实行办法》出来后,我们所有人上交材料。我私下打听他们能有多少加分,结果十分意外,他们加分都没有我多(大二大三的铺垫)。

终于,在9月16号学校答辩完成后学校公布了推免名单,我顺利通过加分加到了第一。我立马把简历上面成绩一栏改为推免成绩第一,对于学习成绩排名只字不提。

冲刺预报名

综合成绩排名第一,当然就可以为所欲为啦。我立马报了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几所工科强校,同时我也通过邮箱联系每个学校自己感兴趣方向的老师,将自己的简历发给他们。

我最开始想去的地方是华中科技大学,所以我自己联系了一堆华科的老师。同时,自己学院的老师也是资源,我们学校很多老师就是从华科毕业的,所以我也打电话请求老师帮忙推荐。但是结果却不尽人意,大多数老师回复都是名额已满(自己联系太迟了),只有一个老师还有学硕名额,但是我又不太喜欢,所以拒绝他了。本校的老师也打电话给我说大多数老师名额都满了,只有专硕名额,所以我也拒绝了。西安交通大学那边也说只要双一流高校学生和机械工程B+的,所以我预推免都没有通过。

这几天我一度消沉,但是雨过就天晴了嘛,之后,西安交通大学的两位老师亲自打电话说叫我去他那里读研究生,我跟他们说我没有过他们学校预推免过后,他们都说亲自帮我去招生办问问情况,得到的答复是叫我正式推免的时候报考就行。

后面国防科大、重大、华南理工、哈工大都给我了预推免资格,最终我参加了国防科大的线下面试、重大、哈工大线上面试。所有导师都对我做的石墨烯应变传感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理所当然我也顺利拿到这几所学校的offer,最终我选择了国防科大。

保研经验点评

纵观该同学的经历,有三点很突出的优势:

  1. 成绩:虽然成绩排名第三名,但是综合排名第一,还是一所211院校的第一,这是绝对的优势。而且该同学还很聪明地在预报名的时候只说自己的综合成绩,这就是绝对实力。
  2. 竞赛:该同学参加了很多竞赛,并获得一些名次。其实竞赛是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有力证明。竞赛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一些劣势,这一点供保研边缘人参考。
  3. 科研:该同学的科研经历很丰富,尤其是“石墨烯应变传感器”这个项目。一项好的科研经历,会让导十分感兴趣。

从以上分析中,也算是给现在大二大三的同学一个建议:时间宝贵,请勿荒废。要在这两年努力提高成绩,再做一些竞赛、论文、科研这些加分项。这样 大四才能成功上岸。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