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草事件是如何成为“悬案”的?

云南女大学生李心草溺亡事件呈现出急剧发酵的态势,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先期发出的“相约跳江”论引来死者母亲以及公众的质疑。而在此期间,一位母亲被逼成福尔摩斯的“剧情”也为这起“悬案”抹上一丝悲凉的色彩。

12日开始,一篇微博文章获得网友大量关注,一度攀上热搜第一。@李心草妈妈称,9月9日凌晨,她收到昆明理工大学读大二的女儿李心草落水死亡的消息,一开始警方仅通知她女儿是与人“约着跳江”“醉酒落水”,而在自己坚持拿到监控后才发现,女儿生前疑似遭到陌生男子猥亵。目前案件已经发生1个多月,她希望能讨回公道、获得真相。

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细节是:@李心草妈妈是9月9日凌晨3点左右接到当地派出所报信电话的。而李心草死亡时间是什么时候呢?

根据现有视频及报道信息,9月9日1点42分,一名黑衣男子将李心草按倒在椅子上,随后扇打李心草脸部,有哭声传出。随后另有一男一女进入酒吧,两人将李心草手脚控制住。监控显示,李心草离开酒吧约1分40秒后,店外传来有人落水的呼救声。

也就是说,仅仅一个小时时间,派出所就给出了“权威结论”。这样的神速让人“佩服”,也让人惊心。

直到9月11日,李心草家人才在滇池找到李心草遗体。请问,在遗体下落还没找到,更谈不上尸检的情况下,当地派出所是依靠怎样的逻辑,向可怜的孩子妈妈展现破案大侠的风采的?

好在,这一次有视频,好在,这一次监控没有损坏。

问题在于,警方是怎么做到像外行人士一样“绕过”这些至关重要的信息或证据的?要知道,有了这些细节的存在,“约定跳江”论就几乎不成立。

而据澎湃新闻报道,@李心草妈妈最初看了现场监控视频后,曾问警察打女儿耳光的是什么人,一开始为什么不告知家属暴力行为,警方表示“没有注意到这一细节”。几天后,警方才向李心草母亲确认有“四段暴力和搂抱”内容,但又强调不确定能否立案,还提到他们曾受到打人男子的威胁。

简直难以置信!简直难以接受!

人命关天,岂能儿戏,岂能含糊?好在事件迅速“反转”。12日下午,昆明市公安局盘龙分局发布通报称,立即成立工作组对情况开展核查,及时对外公布核查结果。

这让人有些欣慰,但相信人们心间更多的还是沉重和想不通。正如中国日报微评质问的:如果没有演变成舆论事件,还会不会有今天的重启调查?

人民日报微评更是指出:人命不是草芥,哪怕小草也有尊严,有获得善待的权利。揭开李心草之死谜团,可抚慰一名屡遭苦难裹挟的母亲,还可体现对生命的敬畏。

相信迟到的核查带来的结论,会让那些滑稽和敷衍被击打得无地自容。可是,仅有一个权威、公道的核查结论还不够。我们此时更关心的是,这样一起原本谈不上悬案的事件是如何成为“悬案”的,是什么样的因素突然改变了事件的“进展”,展现出诡异的一幕?

我们希望有关方面在这方面用力,揪出某些“因素”,并且让某些人付出应有的代价。(27号)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