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糖尿病比較好?

王永光8751


如今,糖尿病已不再是"富貴病"。

根據有品PICOOC高血壓臨床醫學海外研究中心調查數據顯示,全球20歲-79歲年齡段成人中,因糖尿病死亡的人數將近460萬,佔該年齡段總死亡人數的8.2%。

一、得了糖尿病該不該打針吃藥?

糖尿病是由遺傳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見病,臨床以高血糖為主要標誌,常見症狀有多飲、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

對於糖尿病人來說,糖尿病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併發症。

得了糖尿病,血糖會升高,如果血糖控制失敗,高血糖會引發很多併發症,威脅糖尿病人的生命安全。糖尿病是終身性疾病,糖尿病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但是1型糖尿病人必須打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人在口服降糖藥失效之後要打胰島素治療。

二、1型與2型糖尿病的區別

1、年齡的區別

糖尿病患者的年齡越小就越容易是1型糖尿病,年齡越大就越容易是2型糖尿病。

2、起病時體重的區別

有明顯體重超重或者肥胖症的糖尿病患者大多數都是2型糖尿病,肥胖症越明顯患2型糖尿病的幾率就會越高。

3、臨床症狀的區別

1型糖尿病明顯的症狀就是多飲和多食以及多尿的三多症狀,而2型糖尿病是沒有明顯三多症狀的。

4、急慢性併發症的區別

對於糖尿病急性併發症來說,1型糖尿病更容易發生酮症酸中毒,而2型糖尿病發生酮症酸中毒的幾率是比較少的,但是年齡比較大的2型糖尿病還是會出現非酮症高滲性昏迷。

1型糖尿病只能夠通過注射胰島素,才能夠有效的控制高血糖來穩定病情,口服降糖藥是沒有什麼效果的。但是2型糖尿病是可以通過適當的口服降糖藥治療,然後再配合飲食控制和運動來進行輔助治療,通過這些治療能夠取得很好的降血糖效果,在口服降糖藥治療失敗之後,也是可以採取胰島素治療的。

  • 糖尿病教育
  • 飲食治療
  • 運動治療
  • 藥物治療
  • 血糖監測

四、藥物降糖控糖的風險性

雖然目前治療糖尿病的手段非常多,大大延長了患者的壽命,改善了生活質量,但是傳統理論引導下的治療結果並不理想。

1、糖尿病需要終身服藥,並且隨著時間的延長,胰島β細胞逐漸衰竭,最終胰島素分泌嚴重不足,需要注射胰島素治療。

2、隨著病情的延長及惡化,大多數的患者血糖不達標。

3、因為重點關注在血糖方面,忽略了對肥胖及脂肪肝的綜合治療,加上血糖控制達標率不盡人意,以至於併發症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最終60%以上患者死於糖尿病的併發症。

五、給糖尿病患者的建議。

1、主食一天總量是半斤,平均分配到三頓,必須每頓都是相同的量;(饅頭也是如此)

2、粗糧細糧都能吃,但是量也是一天半斤,不能超過;

3、多吃菜、少吃飯。多吃雞魚肉蛋奶類和綠色蔬菜,少吃或不吃含澱粉的食物。

4、多喝水、多運動、不要擅自換藥。

國際知名醫用血壓計廠商有品PICOOC溫馨提示:糖尿病真的很可怕,為了自己的家人,以及自己的健康,就請放棄那些無用的飲食吧,多使用一點健康的方法,讓自己、讓家人都可以過一個開心的生活。


老護士談健康


我爸糖尿病已經二十年了,還整天精神矍鑠的,到處去瞎折騰,喜歡釣魚,經常開著車跑出去釣一整天不嫌累。 可惜他患病那時候醫療技術還不夠發達。

現在技術先進很多了,有一部分情況的糖尿病早期是可以治癒的。 特別是青少年糖尿病大多都是偶發性的(因為長身體的緣故),過一段時間就好了。

所以早點去醫院治療,有很大可能會康復。即便你確實是得了治不好的那一類糖尿病,又有什麼關係呢,除了平時飲食上要注意一下,其它的跟常人無益。 我爸那是一頓7、8瓶啤酒,一天1、2包煙的量(不是每天都這樣,偶爾)。雖然說醫生都不讓他吸菸喝酒,但他不管……他說啤酒花可以降血糖(估計是他瞎扯)。

不過這麼多年了,還是好好的,快60歲的人了,有點併發症但不嚴重,跟常人無異。

所以關鍵是要有一個好心態,雖然要重視病情,但不要太擔心了,沒事的。 再說,血糖才6.6,沒什麼大不了的,我爸嚴重的時候血糖都12+。好好治病就行,不用擔心那個。平時多多運動,有助於降血糖,也可以吃一些有助於降糖的營養品,之前我買了一些植物海藻硒,硒具有類似胰島素作用,能促進細胞對糖的轉運、干預糖代謝和胰島素信號轉導,所以補充硒元素還是挺重要的,這也是一位營養師朋友告訴我的。

再有就是醫學是不斷髮展的,一百年前肺結核還是絕症。青黴素發現以前一個重感冒都能要你的命。胰島素其實也沒有多長的歷史,胰島素被提純出來第一次給那些糖尿病患兒做臨床實驗,當患兒症狀緩解的時候,他們的父母都把班廷當做神人。

所以說再過幾十年沒準誰就能發明恢復胰島功能的藥物,或者開發安全可靠的人工胰腺。我們系我最好得朋友就在做一個有降血糖作用的天然產物提純和活性檢測的課題(沒記錯的話好像是生薑……)。你要相信,此時此刻就有無數人都在為此努力。 不到最後一刻不要放棄,也許明天就



有奇蹟呢。


用戶1392425621718


薄學不才,祖上曾是太醫,過去被劃分醫戶,所以幾百年家中輩輩都是中醫。

糖尿病怎麼治療比較好,我個人淺見,要是隻求一時效果,西方醫學效果是肯定的。但是西方醫學為什麼不能根治呢?肯定是沒找對方法,不明白病源,所以治標不治本。

人看病花錢,打針怕疼,吃藥怕苦,那治病是不可能的。要是有方法能不花錢,不打針,不吃藥,就能調治糖尿病,諸位肯定不信。

《內經》中所言“是故聖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己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己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四氣調神大論》

說的就是病從源頭治療,很容易,要是等到病成之後再治,費心費力,已經晚了。



糖尿病要做到治療,必須要弄明白為什麼得糖尿病。說起糖尿病,都想到吃糖份的東西多了,不能在吃含糖的東西了,真的是這樣嗎?

血糖高是胰臟問題,胰臟功能失調,又是誰的問題呢?血糖高是結果,不是原因。

其實糖尿病是人貪吃辛辣和酸味過重引起的人體陰陽失和症。這類人普遍由於貪吃,是偏胖的。若是從根源講,把飲食結構調過來,胰臟不再受到傷害,還是可以自愈的。

所以個人淺見,調治糖尿病就是這麼簡單,管住嘴,多吃五穀,清淡為主,適量運動,水果也可以合適吃一些。

我曾經有幸認識一位減肥的朋友,他已經過天命之年了,體重一百五十左右,餐前血糖12左右,每天都要打胰島素,可謂備受病痛。

當時我的建議是每天對飲食進行節制,一個是飯量比以前每天要減少很多,而且吃飯是每天主食加一點點青菜,炒青菜除了一點點鹽,別的都不放。或者水煮青菜,加點鹽,香油調味。並且每天適當運動輔助,這樣堅持一個月後,這位朋友的體重下降了十五斤,餐前血糖下降到了6點多,基本上已經告別打針了。



再說一下自愈,西方有很多自愈力的研究。人們得病,吃藥是藥物在對陣疾病嗎?為什麼藿香正氣水叫鼓舞正氣,藥性叫入經補氣,通氣之類,不都是用來激發人體自身功能的。並不是藥材把病給打敗了,而是藥物激發人體自身的功能,把疾病給戰勝了。

正氣不足了,邪氣不就乘虛而入,所以吃藥是補的人體正氣,正氣足了自然就打敗了邪氣,就是這麼一回事。所以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幹”,正氣足了,自愈力提高了,抵抗力強了,自然不易患病。

那麼說一下自愈,自愈力就是生物依靠自身的內在生命力,修復肢體缺損和擺脫疾病與亞健康狀態的一種依靠遺傳獲得的維持生命健康的能力。

人體皮膚劃傷能自我癒合,骨折了能自我修復,很明顯人體有很強的自愈能力,但是對於糖尿病能不能起到作用呢?

一個機器能不能正常運轉,需要零部件沒有大問題才行,如果零部件完全壞了,肯定是不能運行的。如果人體器官已經被折騰報廢了,肯定是沒法修復的,人體是自愈,又不是再生。

所以糖尿病自愈得看情況,大部分糖尿病是可以自愈的,畢竟胰臟器官還能救的過來。

重點也來了,那麼糖尿病如何治療呢?就是要利用我們人體強大的自我修復能力。

那麼為什麼那麼多的糖尿病治不好?是因為我們的自愈能力被損害了。

是什麼在損害我們的自愈能力呢?


首先是藥物,尤其抗生素等西藥。是藥三分毒,抗生素不管你好的壞的,一起殺,這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招數,糖尿病不能調治好很大的一個因素就是濫用藥物。一步一步將我們的器官給損害,讓器官失去了修復能力,甚至器官死亡。

另外一個就是飲食,錯誤的飲食不停的傷害我們的器官。就像糖尿病,人們都知道不能吃糖分過多的東西。恰恰沒有認識到糖尿病人糖分高是長期吃辛辣食物過多,導致的胰臟問題,行成的血糖高。

這個時候只是不吃糖,對於糖尿病好轉是不可能的。只有根源上戒辛辣,清淡養身,不從根源上對胰臟造成損害,才有自愈的可能。

含糖的東西,糖尿病人其實可以吃一點的,人體糖分也是不可或缺的。中醫說的過猶不及,都是有害人體的。不能多,不能差下,這養才是正確養身體的方法。

還有人的心情,不論大小病症,人都應該釋懷應對,杞人憂天,畏首畏尾,擔驚受怕也對調治疾病有很大的影響。有些人害怕過度,自殺以求解脫,誠可悲,可笑也。


所以,薄學不才,認為調治糖尿病,自愈力很重要,能讓自愈力發揮作用,還得戒口福,適當用藥。

病從口入,病由心生,信哉斯言。



不二故事匯


正在上高中的小亮(化名)在上體育課的時候突然暈倒,被老師送入醫院,醫生對他進行了體徵檢查,進行了指尖血糖測試,結果讓人驚訝:這麼小小的年齡,為什麼血糖這麼高。

隨後通知了家屬,在第二天做了空腹血糖,結果出來:10.2mol/L,進行了進一步的檢查之後確診為糖尿病。

小亮的父母得得到這一個消息之後不敢相信,隨後醫生了解到了一件事:小亮的父母三年前開了超市,小亮在三年的時間裡,每天的水資源來源就是可樂,也就是說這三年的時間裡,銷量幾乎沒有喝過水,最近幾個月身體的體重下降很快,而且總是感覺口渴,尿液發黏。.

小亮的血糖已經嚴重超標而且還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好在是檢查的及時,避免了更大的危險。

像案例中的這名高中生,幾乎每天不喝水,用碳水飲料可樂代替,更何況一瓶可樂中大約有12到15塊的方糖,一塊方糖就有4克左右。

即使是標有低糖的碳酸飲料中,也含有4塊左右的方糖呢,並且一直保持這個習慣,一天攝入的糖含量嚴重超標,那麼身體就算是多麼的健康,也是會吃不消的。

以下是付費內容

所以,喝碳酸飲料是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的,並不是代表喝碳酸飲料就一定會患糖尿病,但如果長期食用大量的碳水飲料,其中的糖含量會在人體內轉化為脂肪,很容易就會造成肥胖。進而就增加了糖尿病的發生危險,同時,也會增加其他慢性疾病的發生危險,如高血壓、高脂血症、心腦血管疾病等。

糖尿病是三高中的一種,在我國成年人裡,患糖尿病的人群已經突破了1億,而且年齡也在逐步年輕化。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的慢性疾病,分為一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兩種。

一型糖尿病:

原名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多為是先天因素決定的,這種類型的糖尿病很少,多發生在兒童和青少年,起病比較急劇,體內胰島素絕對不足,容易發生酮症\t酸中毒\t,必須用胰島素治療才能獲得滿意療效,否則將危及生命。

二型糖尿病:

原名叫成人發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歲之後發病,佔糖尿病患者90%以上。

2型糖尿病的患病因素比較多樣,如環境、年齡、生活方式。

如每天的飲食習慣不合理,食用大量的油脂類、高鹽類的食物,很少吃一些五穀粗糧等有關係,而人們說的吃糖多會患糖尿病這種說法並不科學。

如果我們平時偶爾吃一些糖,或者單單是某一天攝入的糖含量超標的話,機體會幫助我們調節血糖,是可以恢復到正常的血糖值,並不會對身體造成長久的影響。

多喝一種茶:殺菌、降糖,預防糖尿病

將黃花苗葉、幹桑葉搭配,做成代茶飲,熱水沖泡,堅持飲用即可。

黃花苗,藥食兩用,有“天然抗生素”之美譽,具有廣譜殺菌作用,對革蘭氏陰性菌、革蘭氏陽性菌等多種病原微生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從而對預防糖尿病有幫助。

幹桑葉,據《神農本草經》中記載,將其稱為“神仙葉”,中醫將其作為治療消渴症應用於臨床。

現代醫學表明,幹桑葉中含有的生物鹼能抑制糖代謝過程中酶的作用,而多糖能促進β細胞分析胰島素,從而促進細胞對糖的利用,達到降血糖的作用。

二者搭配在一起,堅持泡水喝,有降血糖作用,還有助於改善糖尿病口渴、口乾等症狀。

如果想了解更多糖尿病知識,歡迎關注我的專欄《糖尿病的治療和禁忌,中醫控血糖》,包括了糖尿病的預防、發病信號、控血糖方法、食療方法和禁忌,每天更新,點擊下方就能可訂閱。


家庭養生保健


糖尿病,確切地講,糖尿病並不算病,而是糖尿病引發的各種併發症。大多數糖尿病患者最後都會造成腎功能衰竭,因尿毒病引發全身多器官的問題。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腦卒中,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足,等一系烈併發症。

一,藥物降糖控糖。一型糖尿病主要靠注射胰島素來降控血糖。而二型糖尿病主要是口服降糖藥降控血糖,可選的藥物很多,其中二甲雙胍是首選藥。藥物降糖療效確,效果好。目前還沒有那種治療手段能取代藥物治療。

二,調整飲食結構,控制總熱量攝人量,保持進出平衡,減肥瘦身與藥療同步效果更好而顯著。

三,堅持有氧運動,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是減少和避免併發症的重要治療手段。

四,在治療糖尿病的同時,也要積極治療其他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它們四者之間相互影響。不僅能更好地降糖控糖,對於減少,避免或減輕糖尿病引起的併發症效果更好。

五,中西醫院結合。中醫對於一些奇難的慢性疾病的治療有獨到之處。中醫治療腎病(糖尿病引起的腎病),歷史久遠,只是用一些中草藥就能取得很好的治療效果。可在西藥控糖的同時,用中藥進行調理,能減少減輕或避免糖尿病引發的併發症。糖尿病人在西藥治療不滿意的情況下,不如找中醫試試。

按這幾點治療糖尿病會取較滿意的就果。


李昌平8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疾病,目前中國糖尿病患者達1.14億,每年因糖尿病、高血糖而截肢、失明、癱瘓、死亡的總人數超過五百萬,一個更令人難以置信的事實是,每三十秒就有一人因糖尿病失去一條腿。

可以說,糖尿病可以用三個特點來形容:①難治;②戰線長;③以控糖降糖為核心。


下面我就不廢話了,直接切入正題,糖尿病到底該怎麼治?


第一,控制每日飲食中的糖分攝入。


這一點不用我多說,相信各位糖尿病友們也都知道,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大部分都是清楚的,但小金我這裡要提醒大家一句:有些食物或者水果很具迷惑性,它口味上完全不甜,但其中含糖量卻超高,如山楂、糯米年糕、乾果等,希望大家能忍住不吃就不吃,別聽信現在一些人鼓吹的“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不用忌口”的話,身體是你自己的,可千萬要對自己負責。


第二,吃降糖藥(多為西藥性質)


主要常用西式降糖藥包括:格列齊特;二甲雙胍;阿卡波糖;匹格列酮等。

注意以上降糖西藥需要醫生診斷完病情給你開,一定要按照醫囑服用,必須聽醫生的,因此我在此不做推薦。


第三,運動降糖


一句話,要降糖,得適量運動起來了!不過提醒一句:

記得在血糖平穩時運動!

記得在血糖平穩時運動!

記得在血糖平穩時運動!

運動前記得測血糖!!!


第四,打胰島素


這個也不用我在這多說,遵醫囑,打還是不打一定要聽醫生的話。


第五,很重要:吃中藥輔助降糖!


中藥藥性溫和,比起西藥的直接和一針見血,中藥是溫和、慢慢地調養你的身體,幫助你的血糖保持平穩。也許很多人沒有聽說過中藥可以降糖這麼一說,但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你,是的,中藥可降糖!畢竟中華文化、中醫文化是傳承多年、博大精深的!

比如很多病人信任的李鳳岐老大夫所研發的中藥降糖方,我這邊很多病友們都在用,血糖基本都保持穩定狀態,畢竟李鳳岐嘛,老中醫,信得過。

以上五點希望大家都要牢記!!!也希望大家點贊給我一個鼓勵~

有什麼關於糖尿病治療的問題可以留言問我或者關注我,我必定知無不言!


金堤古方國醫堂


現在糖尿病患病人群很多,大家身邊的糖尿病人不稀罕,但是對於這個病,尤其是治療方面,恐怕瞭解未必很透徹。

  • 糖尿病的可怕之處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糖尿病是終生性疾病,一旦確診糖尿病,很可能一輩子都離不開藥物,不存在治好的可能。不僅是長期的自身疾病的痛苦,還有很長時間的經濟壓力。

第二點,就是糖尿病本身可能不可怕,可怕的是它帶來的併發症,絕大多數的病人都死於併發症。比如糖尿病性眼病、腎病,感染(糖尿病手或糖尿病足)等等,糖尿病本身不致命,但它能摧毀人的身體。

所以,一旦聽說自己確診糖尿病,那可是天塌了的感覺。

這個病如此令人絕望,所以許多人對其治療上就會心存幻想,進而被誤導。

大約在20多年前起,報紙上,電線杆子上,就常出現根治糖尿病的廣告,其實對於糖尿病的治療,訴求不應放在治癒上,而應該在於維持血糖平穩上。

維持血糖的平穩,可就是多管齊下了,有藥物、有體重管理、有飲食控制。

對於藥物而言,一般的醫生都會建議儘早用藥,這樣子會盡早緩解胰島的壓力,對於胰島的功能保留和恢復有很好的作用。

肥胖是引起胰島素抵抗的原因,所以,建議糖尿病人要控制體重,胖人一定要減肥。不是說越瘦越好,也要小心過猶不及。

  • 糖尿病人的飲食很關鍵

飲食控制的重要性,和藥物一樣,不是說用了藥了就不用管食物了,既要及早吃藥,又要控制飲食。簡單說起來,無非就是降低食物的升糖指數,包括均衡飲食,清淡飲食,粗糧代替細糧等等。

糖尿病的治療,更需要的是生活方式的改變,合理飲食、適度鍛鍊、積極用藥,並且極有可能會需要堅持一生。

趙偉,註冊營養師,營養百事通成員。


營養百事通


個人認為分級治療比較合理:一級:剛剛體檢發現血糖高,比正常值稍微高點,這種情況屬於高糖人群,是完全可以不用用藥或者胰島素的,健康管理、減重、營養干預是完全可以恢復的;二級:3年以上糖尿病,靠一種藥物可以控制血糖的,這種情況通過藥物控制,再配合膳食管理、營養干預、運動配合,也是可以逐漸減少藥物的依賴;三級:3年以上並出現輕微併發症、兩種以上的西藥及胰島素的,需要配合醫生的觀察,再配合膳食管理、營養干預、運動配合等,也是完全可以減輕併發症及減少藥物和胰島素的依賴!






王昕華


隨著時代的變化,我們的飲食越來越好,吃的東西越來越多,各類疾病也就接踵而來,其中糖尿病已經成為一種特別常見的慢性疾病,它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而高血糖則是由於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所致,長期的血糖過高,可能導致各組織發生慢性損害、功能障礙等,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

醫學上根據病因學證據將糖尿病分為四大類,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類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原名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多發生在兒童和青少年,也可發生於各種年齡。起病比較急劇,體內胰島素絕對不足,必須用胰島素治療。


2型糖尿病原名叫成人發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歲之後發病,佔糖尿病患者90%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體內產生胰島素的能力並非完全喪失,有的分泌量沒有變少但胰島素的作用效果較差。

目前對於2型糖尿病的最佳治療方案包括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其中,非藥物治療由合理膳食與體育運動組成,目前證明其具有非常好的療效。運動使底物利用增加效果顯著,運動中肌糖原的攝取能增加20倍。因此,運動在糖尿病治療體系中有著無可代替的地位。

妊娠糖尿病是指女性懷孕前未患有糖尿病,而在懷孕期間出現血糖含量異常現象。妊娠期糖尿病需要飲食管理和適量的運動來控制血糖,經過嚴格的飲食管理和運動療法,血糖仍不能有效的控制時,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就應該接受胰島素的治療。妊娠糖尿病一般是臨時狀態,孕期結束後,身體激素恢復正常,血糖調節平衡也會自然變為正常。

特殊糖尿病跟基因有關,單基因糖尿病,也為罕見病,有的新生兒特別嚴重,有的到老沒有明顯症狀,但因為在普通臨床水平,沒有嚴格做區分,所以多有漏診誤判。比如,有特殊糖尿病很容易誤診為1型直接使用胰島素治療,其實服用磺脲類口服藥物就可以控制。因此,在診斷上需要基因檢測。

綜上所述:

我們要根據糖尿病的具體分型來選擇治療的辦法,只有對症治療糖尿病這樣才能有效的控制血糖。


羅民教授


糖尿病越來越多,而且因為其危害體現在長期,因此及早治療很關鍵!那麼該如何治療比較好呢?

看醫生

糖尿病是一種疾病,因此看醫生就應該是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比較好的一步。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幹,無論西醫還是中醫,都可以。不過這裡要特別交代一下,要想更好治療效果,就是要留意醫生開出的治療方案,以及如何做好日常的飲食和運動。

定期檢測

血糖值是動態變化的,醫生開除了治療方案,也需要定時檢測來判斷是否需要調整。因為血糖治療最終目標是讓其穩定並儘量接近正常值,因此在家吃藥時候不妨買一個血糖儀,定時檢測!

總結起來,一個比較好的治療方法就是看醫生,遵醫囑,並自己檢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