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房社区赵丹婷:事无巨细助贫困户“摘帽”

脱贫路上的典范

盘龙区脱贫攻坚在行动 | 庄房社区赵丹婷:事无巨细助贫困户“摘帽”

赵丹婷,女,25岁,中国共产党员,盘龙区双龙街道庄房社区的大学生村官。

盘龙区脱贫攻坚在行动 | 庄房社区赵丹婷:事无巨细助贫困户“摘帽”

庄房社区密岭村小组位于庄房社区西部,距离双龙街道办事处6公里。由于原密岭村所在地地势陡峭,土地贫瘠,地质灾害频发,该村于1998年整体搬迁到现在的村址。搬迁后的密岭村生活条件有了一定改善,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产业单一,缺水严重,且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很小等原因,该村仍然贫困落后,庄房社区的9户(共2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就集中在这个村里。

赵丹婷同志作为庄房社区的大学生村官,同时也是密岭小组党支部的党员,全心投入到精准扶贫工作中。

定期逐户走访,掌握民情动态,尽快进入角色。重点走访村民代表和9户建档立卡户,从侧面和正面了解贫困户的生活情况、主要经济来源及种养殖情况,整理编制贫困户档案并及时更新,让人一翻开档案就能对村和村民生产情况有详细的了解。定期的下村入户走访,也让贫困户们对这个大学生村官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遇到困难或者要办的事,都愿意第一时间与她联系。

利用每月主题党日活动,充分发挥密岭村党员的先进性,带领党员们对贫困户进行帮助。在密岭支部每月的党员活动日中,赵丹婷同志都带领党员们到易兰仙、刘玉珍、刘老存等贫困老人家里帮老人打扫卫生,洗晒被褥,陪老人谈心。

积极摸索经济发展之路,带领村民脱贫。白天,与街道办事处对口帮扶领导挨家挨户走访,深挖贫困根源;晚上回到社区,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苦苦琢磨治穷方案。密岭村属于水源保护区,对种养殖业发展有严格限制。经过几个月的调查与思考,终于拿定主意,搞产业结构调整,小规模试种杨梅和樱桃,同时加大宣传,让城里人到这里来采摘和体验农家生活。

盘龙区脱贫攻坚在行动 | 庄房社区赵丹婷:事无巨细助贫困户“摘帽”

对口帮扶家庭:反复入户做思想工作

赵丹婷同志对口帮扶的刘米林一家,是因学、因懒致贫。刘米林一家五口人,大女儿上小学,小女儿上幼儿园,全家仅靠他务农为生。去到刘米林家,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一家五口人挤在昏暗低矮的房屋里面,身患残疾下不了床的老母亲躺在最里间的卧室里,薄薄黑黑的床褥让人看了心里很难受。

“客厅那台旧电视是他家最值钱的东西”刘米林说。为了帮助刘米林一家改善生活状况,赵丹婷同志帮助他们家整理材料,为其老母亲申请了低保,可是这对于一个有病人、有上学孩子的家庭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密岭村人多地少,村民普遍种植的作物小瓜和白菜经济价值不高。考虑到刘米林和其妻子均有劳动能力,可以工作,于是赵丹婷同志反复入户做思想工作,告诉刘米林和其妻子不能等靠要,要用勤劳的双手让自己脱贫。思想工作做通了,剩下的问题就是帮他们找工作。

最终,在社区的多方协调下,刘米林到机场当保安,每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同时机场离家不远,还可以照管两个年幼的孩子。他的妻子张海燕到双龙的马场工作,每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家里的生活一下宽裕起来。因为工作在本地,他家的土地也没有撂荒,这又多了一份收入。2017年,刘米林家正式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这件事,刘米林也深刻地认识到,勤劳的双手才能改善家人的生活。

盘龙区脱贫攻坚在行动 | 庄房社区赵丹婷:事无巨细助贫困户“摘帽”

赵丹婷同志对待村民的问题认真、仔细,从密岭村的饮水问题到经济发展,贫困户的思想问题到家长里短的矛盾纠纷,全都记在她的笔记本上,解决一件就打上一个勾。她作为密岭小组支部的党员和庄房社区的大学生村官,都是称职和合格的,为密岭小组的精准扶贫工作奉献了一份力量。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