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承德人在火車上的一次美麗邂逅

走在茫茫人海

總有一些擦肩與相遇

會在生命中留下清晰的印跡

今天文中的兩個承德人

就因為在火車上的一次邂逅

而留下了一生的回憶

兩個承德人在火車上的一次美麗邂逅

邂 逅

♡顧亞嫚

一九八二年的初春的一天,乍暖還寒,天空飄著碎碎的雪花,單位派我到省局辦事。

那時,還沒有開通承德直達石家莊的列車,去省局要在北京轉車。到了省局,事情辦得還算順利。於是,就在省局旁邊的省軍區招待所找了個房間住下了。同屋住的是位來部隊探親的大嫂,帶著個三四歲的小孩子,因天氣變化,孩子感冒了,夜間哭鬧的厲害,我一會兒幫大嫂給孩子服藥,一會兒幫大嫂給孩子喂水,一宿也沒怎麼睡覺。

第二天早晨,零零星星的雪依然有氣無力的飄散著。我渾渾噩噩的登上了返程的列車,由於是臨時買的票,沒有座位,站了近三個小時,好不容易捱到了北京,又馬不停蹄的上了回承德的火車,這時的我已經是又困又乏,疲倦的一塌糊塗。

回承德的火車是列硬座大慢車,要行駛七個小時。車上的人多的要命,那時,正是改革開放的初期,車上大多是出門做生意的農民。車廂內人群熙攘、人聲躁動,一番擁擠後,終於,找到了我的座位。這是一條三個人的座位,右面靠窗戶的那位已經趴在小桌上睡著了,好像是位男士,左面是位農村老大爺,正在大口大口的吸著旱菸,中間的位置屬於我。

廣播裡音樂輕悠傷感,正好呼應著外面陰霾的天氣,疲憊不堪的我越加困頓。扭轉頭看著車窗外,雪已變成了雨絲,看雨絲斜織,像天空中被撒的一盤斷了線的珍珠一一滑落下來,雨滴俏皮著舞動著身姿。

兩個承德人在火車上的一次美麗邂逅

漸漸的我進入了夢鄉,不知過了多久,我被人推醒了。睜眼一看,嘿!我竟然是靠在臨窗男士的肩上睡著了!推醒我的就是他。

哎呀,我立刻窘紅了臉,更尷尬的是,我還流了人家衣服上一堆口水,羞愧的我恨不能找個地縫鑽進去,馬上連說對不起。他笑著說,“沒關係的,出門在外,這是免不了的”。還問我,“你太累了吧”?我累述了我的遭遇,他把我讓在他的座位上,說:“你靠在桌子上再睡一會吧”。

我不好意思的道了謝,就趴在小桌子上想再睡一會。可是,卻怎麼也睡不著了,就和這位好心的先生攀談起來。

我仔細的打量了他,他和我的年齡相仿,瘦瘦的、高高的,一臉的書卷氣。

聊了一會,我知道了,我們居住在同一個城市,有著許多相同的經歷。都曾是知青,都曾做過工農兵學員讀過書 ,我還知道了他是個美術工作者,我們互通了姓名和工作單位,立刻覺得親近了好多。

我們倆個人都拿了一本書在讀,我拿的是《莎士比亞劇作選》,他拿的是《唐詩三百首》,那時的圖書市場枯竭的很,這倆本書都是很難找到的,尤其是《唐詩三百首》,是我早就夢寐以求的,在我的建議下,我們便互相交換著看了起來。

兩個承德人在火車上的一次美麗邂逅

嗚嗚……火車尖銳的鳴笛聲打破了原有的寧靜,車廂內開始喧鬧起來,車上的旅客開始大張旗鼓地收拾和整理自己所攜帶的行李,沸沸揚揚的。

過份的吵鬧很現實地打斷了我對古老的詩歌的欣賞,我揉了揉疲倦惺忪的雙眼,看了看腕上的手錶,原來快到承德了。可我對手中的《唐詩三百首》依然戀戀不捨。書的主人大度的說,你拿去讀吧,只是記得要還我。

這本書我讀了好長時間,後來,通過郵局把書寄還了他。他收到書後,給我寫了一封信,信中用了“邂逅”兩個字,慚愧的很,我那時還不認識這兩個字,更不懂是什麼意思。忙著查了字典,明白了念什麼,什麼意思。

從此,在家鄉的小城裡,我多了一個朋友,我們常常在路上相遇,會小談一會兒。我也會去看他的畫展,關注他獲得的每一點成績,不久,他去了中央美院進修,就很少看到他了。

後來,我還把這次邂逅的經歷寫了一篇小短文,登載在了一份報紙的副刊上。只是時間太久,我丟了那篇短文的底稿,很遺憾的。

時間過去了近二十年,一九九八年我和他再一次邂逅在知青徵文集《歸憶青春》的首發式上,我們都是這本書的作者,兩雙手又握在了一起,笑談以往,共同感嘆我們都老了。

這位先生叫騰雨峰,現在已經是承德市一位很有名的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作品曾多次獲得過國內大獎。尤其是在國內版畫界很有影響!

人生中會有很多次邂逅,能深深記在內心深處的卻寥寥無幾。

兩個承德人在火車上的一次美麗邂逅

後記:此文完成於2009年4月8日,曾在我的博客上發表過。因為這篇文章,在網絡中,我又一次與騰先生邂逅,我們成了網絡中的好友,我們經常在博客中交流。騰先生也看過這篇小文,他指出我的文章中所記憶的時間和事情的經過和他的記憶有差誤,並還保留著證據,但我一直未做更改。後來,有了微信,我把博客的登錄密碼丟掉了,和騰先生也失去了聯繫。今天,把這篇小文重新拾撿出來,是把這份記憶更新一下,以免忘掉曾經的邂逅。我依然未做更改,因為,記憶中最清晰的一定也是最美好的。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