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委會委員:國資報告應突出問題導向

新京報快訊(記者 王姝)10月23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聽取了國務院關於2018年度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綜合報告、全國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專項報告。其中,關於2018年度全國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專項報告系首次曬出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家底”。當天下午分組審議報告時,一些與會人員提出,國資報告應突出問題導向,談問題不能三言兩語。

“要更加重視國有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並堅持問題導向,增強下一步工作安排與所存在問題的關聯度”,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委員孫寶厚說,“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相關部門、企業、事業和機關單位在加強和改進國有資產管理方面,切實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應當充分肯定,報告中也作了比較充分的展示。報告中也指出,‘國有資產管理仍面臨不少問題和挑戰’,但問題數量和敘述篇幅都相當簡略,關於下一步的工作安排,看上去與這些問題和挑戰的關聯度似乎也不是很大。因此,建議要更加細化、深化、實化和重視國有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切實堅持問題導向。”

委員陳鳳翔表示,報告中關於國有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也就是在第9頁講了幾句話。為什麼要提起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這個問題,搞一個關於全國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專項報告?就是因為現在大家比較關心這個問題,希望瞭解這方面我們有哪些成效,更希望瞭解這些方面有哪些問題。對常委會來說,瞭解存在的問題可能比了解成績更重要。問題搞清楚了,就可以針對這些問題採取對應的措施”。

委員李培林也提出,“對國務院相關報告的結構,我覺得以後是不是應該有固定的格式。有的報告現在看來幾大塊,基本情況、取得成效、存在問題、下一步打算等等,有的報告談問題就三言兩語、一筆帶過,我們也很難清楚資產配置存在的問題在哪裡”。

委員尹中卿也認為,報告對存在的困難、問題和不足分析得不夠充分,對解決問題的建議和推進工作的安排還不夠具體。他建議今後要研究改進專項工作報告的框架、體例和內容,“對於困難、問題、不足的分析不能少於三分之一,對於今後的工作打算和安排也不少於三分之一,有一個明確的硬性規定比較好。建議今後國務院有關部門的專項工作報告,‘兩高’的專項工作報告,要拿出一定篇幅重點報告困難、問題、不足、打算、安排和建議,這樣比光羅列成就、羅列情況效果更好”。

新京報記者 王姝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