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日制研究生等於本科生",考非全還有意義嗎?

小蟲蟲


非全日制就業遭歧視:非全日制碩博等於本科生?這條新聞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因為這關係到麼每一個備考研究生以後的發展!

2016 年教育部對我國研究生工作進行統籌,研究生從培養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區分。如今距離施行統籌已過去 3 年,第一批統籌後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已經處於找工作的關口。

今年的秋招,卻並不是那麼和諧。有學生在招聘中發現,很多企業對「非全日制」研究生存在歧視,這個話題也迅速登上了微博熱搜。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有媒體報道稱,近日,有不少學生反映,有企業在招聘問答環節中直接明確回覆,“不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有的HR更是直接表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區別大了去了,“非全日制=本科生”。

事實真是這樣嗎?

非全日制研究生與全日制有什麼區別?

的確,在不少人眼中,非全日制研究生學位的含金量是比不上全日制的。

否則,為什麼要開設全日制學位呢?難道是為了浪費時間?而且,我國研究生學制在很長時間內設有「在職」研究生學位,多數在職學位確實是課程水混學位,很多人也把非全日制研究生學位與在職研究生學位劃了等號,對非全日制研究生低看一眼,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然而,這些都早已是老黃曆。

2016 年 9 月教育部辦公廳下發《關於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對我國研究生教育進行簡化改革。2016 年 11 月 30 日前錄取的研究生按原有規定執行;2016 年 12 月 1 日後錄取的研究生從培養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區分。

圖片來源:教育部辦公廳

通知中不但準確界定了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而且明確要求兩者的招生計劃和錄取方式都須「統一」,培養方案和教育質量也須「同一」。

通知生效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實行相同的考試招生政策和培養標準,所以,兩者的「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在改開後我國經濟蓬勃發展的 40 年中,高學歷人才始終嚴重不足。為了彌補人才短缺的現狀,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資源,我國創造性地開展了各種研究生學制的探索,尤其是對在崗在職不脫產的培養模式進行了不少嘗試,其中出現了一些亂象。

同時,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普及以及考研人數的逐年增加,不同研究生學制在管理上存在疏漏。所以,2016 年教育部對我國研究生工作進行統籌,也的確是適應時代發展的應有之舉。

以目前高校的實際情況看,統籌後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仍然側重有一定工作年限和經驗的在職人員,這是我國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板塊,不但滿足社會不同崗位對高學歷人才的需要,也滿足了年輕人就業後仍想繼續深造的需求。這大概是很多人把非全日制研究生等同於以往在職研究生的原因之一。

考慮到在職求學的實際情況,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課程在時間安排上多以週末和假期為主,學制相應拉長。另外,在授課方式上也主要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有時需要邀請業界專家進行授課,需要外聘師資。所以,多數高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學費都大大高於全日制研究生學費。這也給很多人留下混學位,甚至買學位的印象。

早在 2013 年,財政部、發改委和教育部就聯合下發《關於完善研究生投入機制的意見》,明確了對研究生撥款、獎助、收費等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進行管理的方式。但統一規範後,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在補助和獎學金等方面仍然做出區分。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般不享受獎學金和助學金,校方也不提供宿舍。這種似乎「爹不疼娘不愛」的狀態,也給公眾造成了非全日制研究生「學位水」的印象。

圖片來源:財務部

非全日制研究生跟全日制研究生的區別,我彙總於一張圖內展示。

有區別,但不該被歧視

儘管存在諸多區別,但歧視非全日制研究生,顯然是錯誤的。

研究生管理工作統籌後,原有的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專業學位全國聯考被取消。所有的研究生,都必須通過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考試招生,擇優錄取。

實際上,我國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從來都允許在職人員報考,也一直存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種學習方式。統籌後,在錄取時會明確全日制或非全日制兩種學習方式,其他沒有任何變化。考生根據自身需要,按照國家招生政策和學校的招生簡章,自願選擇全日制或非全日制研究生。

在招生考試中,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通過難度與全日制研究生完全相同。2016 年,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就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管理工作回答了記者提問。

對於「如何保障非全日制研究生培養和學位授予質量?」這一問題,教育部明確回答:

各培養單位須根據研究生學習形式和生源特點,制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培養方案,堅持同一標準,保證同等質量。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將納入學位授權點合格評估範圍,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學位論文也將納入抽檢範圍。

從 2018 年起,每年的《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中都會出現這麼一條:全日制招生計劃,與非全日制招生計劃不得相互調整使用。這也在招生名額上保證了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質量。


在當前我國研究生教育工作逐步從「嚴進寬出」向「嚴進嚴出」轉變的過程中,把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畢業水準提高到等同於全日制研究生,是我國研究生培養的一大進步。

所以,對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任何歧視,都是不合理也不可取的。

中國教育在線發佈的《2019 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中顯示,儘管考研競爭日趨激烈,但非全日制專業卻面臨生源不足的問題。

近五成考生表示不考慮非全日制,46% 的考生則擔心畢業後非全日制文憑不被就業單位認可。考生們的擔憂,不無道理。

人才就業市場如此殘酷,資方的態度,導致考生在選擇非全日制研究生學位時進退兩難。自非全日制招生納入統考以來,很多高校一直面臨生源不足的問題。

從最近兩年部分高校公佈的數據看,生源問題比較突出。以 2019 年研究生最終錄取為例,北京郵電大學非全日制專業中,大量專業的錄取人數遠遠超過上線人數,說明招生基本上靠調劑來完成;而中山大學部分非全日制專業,比如測繪工程、環境工程、金融工程、化學工程等,則沒有招到人,這說明許多上線考生不願意調劑為非全日制研究生。

距離施行統籌已過去 3 年,第一批統籌後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已經處於找工作的關口。

教育學者熊丙奇認為,雖然目前我國的非全日制高等教育還存在一些問題,但其作為我國多元化的求學路徑之一,與全日制高等教育的地位應該是平等的。他強調:「全日制高等教育和非全日制高等教育,只是求學的方式不同而已。」

對於招聘中現實存在的歧視問題,熊丙奇則說:「現在這種學歷歧視實際上是很難收集到證據的,學生維權難是導致企業老是會有學歷歧視問題的重要原因。」

當然,高校也不是沒有問題。部分學校把非全日制研究生培養當作斂財工具,不重視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人才培養質量,在課程教育、畢業生考核上,對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實行不同的標準,導致兩者之間存在質量差異,這其實是導致招聘中學歷歧視的最根本原因。

研究生教育既然要適應時代發展,就必須要改革。而改革之路,道阻且長。這其中的陣痛,恐怕需要全社會來承擔。那些敢於首先嚐試的人,肯定會面臨更多的難題。

讓我們祝福這些勇敢的先行者,希望他們能夠改變人們對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成見。

重點:教育部明確表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日研究生的“含金量”是相同的。


建工考試老大哥


你好,我是中平,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你帶來幫助。

因為我也是非全日制的MBA,所以對於你的這個問題還是感同身受,。

非全日制不等於本科!

雖然是有一些HR說非全日制得效力等於本科,但是從畢業證和學位證上他確實是研究生。

我們非全是上課時間比較少,都是靠週六週末,但這不等於我們的學習質量差,也不能代表我們就是混文憑。 君不見我們週六週末上課連軸轉的學習,君不見,一天只吃兩頓飯的緊湊。

現在我們每次上課,週五晚上,週六全天,從8.30到晚上8點,週末下午5點考試再到7點,誠然,我們有可能這樣的效率沒有全日制的高,但是我們更多的可以結合實踐,更好的理解每一個案例。

已經有了對非全日制的認可。

在最近兩天淄博市關於事業單位的考試,以及北京對於人才引進的變化,也看的出來這一次的非全日制風波已經讓社會各界,尤其是高校、事業單位對非全日制的效力進行了界定。我相信,隨著更多的非全日制學生畢業,終將會給我們這些人一個好的解釋和對待。

同時,我也相信大部分考非全的人不僅僅是為了學位證和畢業證,而是在經歷了職場幾年對自己有更深刻認識之後的再學習。這樣的學習遠比那種本科畢業就上的研究生更深刻的多得多。

我們不僅能獲得證書,更能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經歷看待我們現在的學習。

而且對於我們在職學習的人,能夠通過再學習認識很多志同道合的人,更不乏一些行業的大牛。

我想這是應屆本科讀研的人也學不到的。


曹中平


目前改革後、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

統一參加入學考試、同一分數線;

學習方式不同、所學內容相同、學費不同;

畢業證和學位證沒有區別;

在社會上有同等效力;

研究生學歷屬於繼續教育;

非全日制大專、本科也是屬於繼續教育、屬於第二學歷;

普通全日制大專、本科屬於第一學歷;

往往招聘、考公務員、看重或者只看第一學歷;

有些可能無具體要求、只要求是大專、本科、研究生學歷即可、不管是全日制還是成人;

普通全日制大專、本科和非全日制大專、本科不是一個概念;

普通全日制大專、本科和無論是全日制研究生還是非全日制研究生、也不是一個概念;

都沒有可比性;

因人而異、因各自工作需要、單位需要;

你覺得需要就考、不需要就不考;

若考了研究生意義不大的話、還不如考個執業證書還實際點、有價值;


心懷O蒼生


只能說意義不大。這樣說吧,以我們實驗室為例,全日制研究生,就是天天在實驗室做實驗,一週上班時間,六個白天,五個晚上(週六,週日晚上不上班),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是看不到人,可能都不知道有這麼個人,從學的知識上是沒法比的,再者,非全日制研究生畢業寫論文,不會寫,不敢寫,所以就只能抄,一抄查重就過不了,過不了就找老闆,要老闆給你寫論文???呵呵,有的985的學生本科就去實驗室裡,學的東西還可以,所以有的時候非全可能都不如一個985本科生。


是否 2018


我感覺這句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現在非全日制研究生成了一些官員晉升的敲門磚了,現在看看一些領導的簡歷,在職研究生簡直稱了標配,大家都明白這個在職研究生的水分有多大,水分大當然就不值錢了,這也是有體質內的人才熱衷於考在職研究生原因,就是為了升職的需要。


宇宙之崖


兩者差別待遇還是有很大的,等你工作時,市場上的公司回給你真實的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