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根雕的制作过程

由于竹根,各具形态,个体与个体之间差异很大,这也正是竹根的价值所在。在选择竹根雕时,要把竹根材料的造型仔细反复地观察,依据它的天然形态,在脑海中对它进行艺术性的想象,结合自己想要创作的作品的造型,挑选出合适的竹根来,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竹根雕的制作过程。

竹根雕的制作过程

竹根雕的制作过程

竹根雕的制作过程

竹根雕的制作过程

1 竹根的粗处理

竹根选好后,先在底部做一下标记,把它固定在台虎钳上,将底部锯平,使整个竹根立起来的形态更符合要刻人物的形态。然后把留下的部分重新固定在台虎钳上,将竹根坯上没铲掉的须茬用大平刀铲掉,铲时也要斜着下刀,从茬子的两边向中间铲。再把竹根尖上多余的部分去掉。

2 绘图

竹根铲好后,即可根据竹根的造型在竹根表面进行简单的勾画。在竹根上勾画时,比例、布局要安排得当,图是雕刻的依据,图若画的不合理,便很难作出合理的作品来。做圆雕不像做平面雕,有图纸可临摹,这就要求制作者要有很深的绘画功力,及综合运用各种技法和对作品进行全局把握的能力。会巧妙地利用竹根的天然象形之美,并进行扩张写意,创造生发。所以,制作立体圆雕有三分雕七分巧之说。

3 打坯

画好后,把竹根在台虎钳上固定好,用打坯刀,沿轮廓线,大刀阔斧地敲出主要部位的轮廓来,如:先将人物的头和脖颈出敲出,将手、袖的立体效果凿出等,这样,竹根便初步显出了人物的比例和造型来。

竹根雕的制作过程

竹根雕的制作过程

竹根雕的制作过程

接着,再把人物服饰的褶皱、线条,配饰等一一敲出。刀具的选择和使用,一方面取决于轮廓的形状,一方面也和雕刻者的喜好有关。一般情况下,长的直线条用大平刀,短的直线用小平刀,大弧线用大圆刀,小弧线用小圆刀。如:刻人物的头发时,要用大圆刀将头发的自然弯曲刻出。轮廓之外没用的部分要铲掉,铲时多用平刀,弧沟部位如人的头部与颈部交叉的地方,要用圆刀来铲。这时用的圆刀,刀口不带角,带角不容易向前推动,而且有可能铲掉有用的地方。圆雕属于立体雕刻,需要多角度、多层面来处理,打坯的工夫很大。打坯雕刻的深浅要撑握好,只有正确地挑拨判断竹纤维的肌理,才能在雕刻时减少作品的报废率。

竹根雕的制作过程

竹根雕的制作过程

俗话说:一锤剩过十刀。粗处理时,处理得到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蟾蜍身上竹眼的保留。坯打好后,人物的初步造型便出来了。一件成功的作品往往要花费作者很多的时间与心血,接着要拿到工作台上进行细雕和修光及打磨、上油等工作,方法和技巧与制作笔筒时相同。

历经百锤千刀之后,一件作品才能制作完成。制作者若没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及勇攀竹刻艺术高峰的信念,是很难制作出上等的竹刻作品来的。当我们赞叹竹刻作品时,我们更是在赞叹作品的制作者。制作一件竹刻作品,无论是小的掌中把玩之物,还是大如屏风之类,无论是立体人物、器物雕刻,还是平面的臂搁、笔筒之类,都要经过选材、材料整理、防腐处理、毛坯加工、图案绘制、制作粗坯、细部雕刻、砂磨打光、上油或者打蜡等多道工序,快者也要十天半个月,慢者三个月、五个月或更长的时间,非一朝一夕可得。这就要求竹刻者们,要有吃苦的精神,钻研的劲头,和对竹刻艺术深深的热爱之情,只有这样才能登上竹刻艺术的高峰,将竹刻这门艺术传承下去,不断地发扬光大。希望爱好竹刻的朋友们能够勤学多练,不断地积累经验,练好真功夫,做出满意的作品来。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