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難學的樂器是什麼?

蝦米Minnie


音樂的兩個重要元素是音高與節奏。

按照樂器學習的相對難易程度,可以把所有的樂器分為三類:

1.沒有音高,只有節奏的打擊樂器類。

2.具有固定音高的鍵盤與管樂器、具有品格的彈撥樂器類。

3.沒有固定音高的絃樂類。

下面我們分別探討一下三類樂器學習中的各自難度。

對於第一類,竹板、木魚、碰鈴、沙錘、鑼鼓、軍鼓、架子鼓等打擊類樂器來說,只有節奏的掌控,根本不存在音準的問題。

這類樂器的學習自然是最容易的了。

對於第二類樂器來說,由於鍵盤中各鍵的音高是固定的,因此,在鋼琴等鍵盤或竹笛等管樂的學習中,只要掌控好節奏,在樂器已經調好音準的前提下,學習中不存在音準的問題。

相對於打擊樂一類的樂器,學習中在掌控節奏的同時,更重要的是須演奏好音樂的旋律。

其學習的難度,自然比打擊樂器要高。

對於小提琴等絃樂來說,由於其指板上沒有任何限定音高的品格,發音的高低完全由手指的按弦位置所決定,無形中增加了把控音準的難度。

在小提琴的演奏中,除了掌控與其它樂器演奏中相同的節奏外,更大的難度在於音準的掌把控!

其學習的難度,明顯比有品格確定了音高的鍵盤或管樂的演奏難度更大。

小提琴演奏中的雙音、和絃、泛音及揉弦、連弓、頓弓、跳弓等演奏技巧,都是鍵盤及管樂的演奏中所不具有的。

你可以列舉鋼琴等其它樂器如何如何難學習的千條理由,但我只說一點,即可證明小提琴比其更難掌握!

那就是小提琴的音準完全取決於手指的按弦位置!

這一難度是所有帶有品格限定了音高的鍵盤及管樂的演奏所無法比擬的!

因此,在所有樂器中,小提琴是最難學的。

這不僅僅是個人的一孔之見。

網絡搜索一下樂器難度的排名,你就會知道,以上的個人觀點是有網絡排名可以佐證的。








千枝萬葉74080886


提名:三絃。

古語有云:“千日琵琶百日箏,一輩子三絃學不成。”

樂器的門檻各有高低,如吉他、口琴、口風琴等,是普遍被認為的低門檻。如吉他,每個大學生的寢室都在玩,同樣是彈撥樂器,它的弦比三絃多一倍,按理來說,不是應該更復雜?

可是,吉他通過最入門的和絃和指法學習,普通人能夠在一個月的時間裡,便可實現自彈自唱,由此來保證學習者的興趣。樂器之王鋼琴,雖然變化多端,但左手按個基礎的根音伴奏,右邊走個旋律,也是挺容易的事情。

但對於很多樂器來說,速成這件事,是不存在。

如小提琴。在穩定地拉出一段音階之前,這鋸木頭的慘烈啊……我已經不想回憶隔壁寢室那哥們的奪命演奏了。

好了,那三絃難在哪?

首先,它和吉他等樂器不一樣。它沒有品位,這和大提琴等是一樣的。因此它的音不那麼準,在吉他上輕鬆能做到的換把,在三絃上,就不容易。

第二,它有一套自我的音色。好了,當你可以把音階給彈準了,但這時候師傅告訴你,演奏三絃,要有“味”,你之前彈的吉他的那些東西,統統都排不上用場。以前在玩樂隊的時候,樂隊的吉他手從民謠吉他/電吉他過渡到秦琴,就是一會兒的功夫,韻律什麼的都在,但再過渡到三絃時,確實苦練了快半年,才稍微有一點點的樣子。實際上,三絃不像六絃琴(吉他)、四絃琴(秦琴)這種和聲構築的樂器,你接受它,幾乎就是重新學習另外一個民族音樂的世界,和流行音樂框架不一樣的世界。

第三,它的應用層面窄。其他的民族樂器,如二胡,馬頭琴,乃至古箏,無論是獨奏還是加入樂隊演奏,尤其是和現在的搖滾樂隊、流行樂隊的合奏,都非常得心應手,在主流商業音樂中也時有出現。而三絃……什麼,你跟我說何勇的《鐘鼓樓》?

弔詭的是,在日本,三味線(沖繩三絃)位列該國絃樂器第一寶座,代表了這個國家的音色,如高橋竹山:

國寶級的大師。

而在沖繩,幾乎每家每戶,家裡都有一把沖繩三絃,其構成了沖繩民謠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熟知的周華健《花心》,其原版喜納昌吉的作品,你一耳朵就可以發現這個清脆的音色了。

要我說了,這第三點,才是決定性的,導致三絃是難,還是易。


鄒小櫻


說到樂器我還是比較有資格談論一下的哈,從小拉小提琴,彈吉他六年,口琴三年,另外還有鋼琴,架子鼓,貝斯,笛子,尤克里裡也都有玩兒過



接觸的玩兒音樂的朋友比較多,總結一下大部分人的感受,小提琴相對來說是大眾樂器中最難的。他不像鋼琴,摁固定的音就可以發聲,也不像吉他有品位可以找音準,還有就是一般新手都需要熟悉弓子和琴絃,就是俗稱的鋸木頭,但是聲音又大又吵還很容易失去信心


左手本來就需要靈活的摁弦,又不好把握音準,右手把握不好力度而且全靠熟練,還需要全身站好的姿勢來練琴,對於新手是個很大的挑戰,所以一般都是從小開始培養小提琴



其實每一種樂器因為演奏方式和用到的部位不同不好歸類,比如說節奏感沒有的的覺得架子鼓難,音準沒有的覺得小提琴難,哪個難還是要因人而異的


酷酷的城兒



世界上最難學的樂器恐怕沒有一個人真正的知道。因為你要知道哪一個最難學,就至少都去學習過,瞭解過。我們通常都是道途聽說,人云亦云。所說的樂器之王鋼琴,皇后小提琴,民樂之王二胡,都是根據調查瞭解,眾多的練習愛好者反饋得來的評比結果。

西洋樂器我是一點都不瞭解,但我對民樂之王二胡難學還是瞭解的。因為,我的女兒就一直在學這個。我女兒原本不愛器樂,她也是無意之中發現她的小侄女在練二胡,練的有模有樣,有聲有色,頓時就有了好感。再加上看我哥和我媽用二胡拉戲曲也蠻好聽的,興趣便萌發了。纏著我非要去學二胡,我告訴她,你現在馬上就要上六年級了進入初中了,沒多餘時間去學的,再說學器樂要持之以恆,毅力要驚人的,你就作罷吧!她於是去找老婆商量,一定要學!哪知她媽斷然一口拒絕了。理由是,要投入很多錢,你又是不勤快,努力的人,錢會打水漂的!女兒氣得只好去找她的表姐,央求她帶她去藝校看看了解一下,並要表姐勸說我同意。

軟磨硬泡,加上她表姐無數次的勸說,我最終同意她去學。但我一再警告她,學這個絕不是好玩的,必須要學會學好,絕不可半途而廢!因為爸媽賺錢也辛苦。她點頭承諾了。於是,在五年級的那個暑假我帶她去見了老師,交了一千多學費,及買了把一千的二胡。初學二胡是一百元一節課,一星期一節課。但是,老師並未一上課就教她練,而是考核她的簡譜知識,彈鋼琴讓她辨音。瞧她有沒有一定的音樂天賦。不過,我發現一個問題,這藝校雖不怕生員好,但招生還是有一定條件的,即面容姣美,身體要勻稱,……

二胡老師是正規音樂學院畢業,供職於省級樂團,屬於本市頂尖老師。上第一節課就教她持琴姿勢及坐姿,君不見,所有二胡表演,女生皆坐端正,這個是有規炬講究的。

女兒初練,音澀難聽,聽得人心煩意亂,惶惶不安,擾民嚴重。緊閉門窗,每天放學歸家必練一小時。學了一段時間,有一天老婆忽然告訴我,你崽練的哭,她不想學了!又累又難!老婆厲聲作色,是砣屎你也得吃了!當時要你別學你非要學,找你爸去講!女兒最終沒有找我訴說,不過,我看她在練音階時,有時竟邊打磕睡邊練。有時亦練得指頭起水泡,練二胡的基本功真的枯燥乏味且難。幾個調的把位,快板,揉弦,(又分慢揉和快揉)慢板,音準,這段時間真的漫長而又艱難!我女兒的小侄女練到三級突然不練了,理由是,乏味,太難了!藝校另有兩個亦是練到五級硬是不想學了,老師,父母做工作皆無效。的確,初練二胡,兩年是看不到什麼成效的,急性子人也是學不了這個的。



我們耳熟能詳的二胡“賽馬″曲,要體現出作品的萬馬奔騰,人歡馬叫的意境,就必須要練二胡的快弓,要多快呢?節拍器要到150至160的樣子,大概是一秒要拉好幾個音符,否則,拉出來就不叫賽馬了。女兒單練這個快板至少練了一個月。二胡能模擬很多聲音如馬叫聲,鳥叫聲……但都要無數次的去刻苦練習。正是我們不斷的鼓勵她,鄰居及老師的表揚稱讚,女兒的二胡總算堅持練了下來,亦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期間她參加過省裡每四年舉辦一次的洞庭杯器樂比賽,今年也參加了三獨比賽。

但是,僅有的這些成績並不代表你的二胡學會了和學好了,相反,還差的很遠。二胡,至少要練五年才會略有成效,常言說的,一把二胡拉斷腰,是實在的,並無誇張之說。並且,即使拉一輩子也不見得拉得好。她老師告訴她,拉二胡講究意境,情感。沒有感情的二胡不是好二胡,就如唱歌,要講究聲情並茂。其實,學二胡最難的也是這裡,具備所有基本功和演奏技巧後,情感是絕少不了的。很多人聽過小提琴版的梁祝,認為非常經典感人,其實,二胡版的梁祝同樣感人至深,但一般人拉不出那種境界。還比如,江河水,二泉映月,父親……只有生活歷練之人,飽經風霜之人,有天賦之人才能用二胡娓娓道來……。小小的兩根弦,要演奏出人間的鳥鳴馬叫,如泣如訴,婉轉悽涼,悲憤高歌,又歡聲笑語,談何容易!?……

所以,學二胡難啊,難如上青天!儘管現在女兒在練十級,但仍然是任重而道遠。民族樂器現在練的人愈來愈少,大多數都愛學西洋樂器,真的可嘆!我女兒的這所普高,僅招她一個學二胡的。據說國外極為推崇我們的民族文化,但我們國人卻在摒棄它,說它土,不值得去學。在高考藝考時,民樂打分都低,尤其二胡。所以,這也說是我們民族的悲哀。難學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被重視。

二胡的難學,可能真的是民族樂器之最。


一針見血19888830


這個問題要分析著看,這容易和簡單看從哪個層面說,音樂還不夠直觀,我舉個直觀的例子,圍棋,論起規則來,簡單到沒法再簡單,可是下好圍棋和會下圍棋根本就是兩個概念。樂器也是這個道理,學會和學好是兩回事,在會與好之間衡量,任何一種樂器都不簡單。也不好判別,因為這個和人的天份有關,那麼我們就不討論哪種樂器最難學好,而關注一下學會,這樣差距就出來了。

這裡說的學會就是指掌握基本的操作技巧,能夠簡單地演奏曲目。好與壞已經不是學的問題了,而是練和悟的問題了,不再討論。

那麼最難學的應該是嗩吶,民間那種用葦子管做的硬嘴嗩吶,那個才是最難學的,俗話說,三冬喇叭一日笙,嗩吶和笙是最常見的傳統民間樂器,而且在民間幾乎是最佳組合。民間藝人必須掌握的兩種樂器。都是吹奏樂器,為什麼相差這麼多呢?嗩吶難點在換氣,什麼叫換氣?,就是在吹奏嗩吶時,要求必須能夠保證不間斷髮音,換句話說,你的呼吸不能影響發聲,即便是吸氣的時候,也要讓嗩吶發聲,這個就是最大的難點,用鼻子吸氣時,嘴不能中斷吹氣發聲。這就叫換氣,也叫偷氣,方法很簡單,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就很難了,如果你手邊有吸管,那你把它插在水杯裡,然後吹氣,必須保證氣泡永遠不斷,包括你吸氣的時候,你一試就知道有多難了。

方法就是在準備用鼻子吸氣時先鼓起腮幫子在口腔裡存一口氣,關閉顎咽弓,迅速用鼻子吸氣,吸氣時必須保證顎咽弓是閉合的,吸氣的同時靠腮幫子肌肉收縮把口腔中儲存的氣體壓出去,保證嗩吶能持續發聲。等於顎咽弓把呼吸道分成前後兩部分,前半部口腔內的空氣靠腮幫子肌肉收縮向外吹,後半部呼吸道通過鼻腔吸入新鮮空氣,進與出同時進行而又不相互干擾,這難度不是一般的大,簡直太難了,而這只是第一關,接下來的比這還要難。這第二個難關就是吹氣的銜接,顎咽弓在關閉狀態氣流流出靠的是腮幫子上的肌肉收縮,等吸氣完成時,口腔裡存儲的的氣也該用完了,這時候就要打開顎咽弓,用肺裡邊的空氣接替口腔中快要用完的空氣吹響嗩吶,這個銜接比一邊吹氣一邊呼氣還要難很多,因為你口腔中的壓力和呼吸道里的壓力不同,肺裡的空氣向外衝有個加速過程,所以在打開顎咽弓的一瞬間,呼吸道力壓力是低於口中存儲空氣的壓力的。這就會造成口腔內存儲的剩餘氣體迅速減壓,這時候嗩吶會出現一個瞬間的失聲。我曾經練過吹嗩吶,最後就在這一關卡住了,實在沒有耐性練下去放棄了。等肺裡的氣也快用完了,趕快再在口腔裡存一口氣,進入下一輪換氣操作。以前學嗩吶老師會給你一隻麥稈,讓你拿一碗水去練換氣,什麼時候你吹泡泡能連在一起不間斷才能進入下一步。用麥稈練還是比較容易的,因為麥管的比較細,需要的空氣量不大,換氣可以容一點時間,需要的肺活量和腮幫子肌肉力量都不大,我當年基本能勉強過了這一關。拿起喇叭才知道,練到這裡只是掌握了換氣的方法,離著能用嗩吶還差得遠呢。現在的嗩吶都用的軟嘴,用塑料吸管做的,吹起來很省力,比以前容易多了,以前的老藝人用的是葦子管做的喇叭嘴,這種喇叭嘴很硬,需要較大的氣流流量和壓力才能吹響,因為以前沒有擴音設備,嗩吶藝人必須在不借助擴音設備的情況下把嗩吶聲送到五里之外,否則會被笑話【吹不出窗戶去】,好的嗩吶藝人要有好的肺活量和麵部肌肉力量,一些老藝人的腮幫子和正常人是不一樣的,因為需要存儲空氣並加壓,有些人的腮幫子會變得很薄,可以鼓得很高,以增加存儲氣體的量。個別人還會把腮幫子吹壞,俗稱【串皮】,吹奏時空氣會進入到組織間隙,吹完一曲,必須用手捏一下腮幫子,把氣體排出去。因為需要很大的肺活量來吹響嗩吶,有些人甚至會因為用力過猛吐血或者出現氣胸。我沒有學會吹嗩吶,但我堂弟堅持下來了,學會了,但因為太辛苦,沒用幾年就不做嗩吶藝人了。現在的年輕演員也會吹嗩吶,除了是軟喇叭嘴外,大部分是藉助演奏曲目出現轉折時偷偷張口換氣。

三冬喇叭一日笙,這不是誇大的形容詞,三冬你只能是學會,簡單的掌握換氣方法,吹奏曲目時不能保證沒有絲毫停頓,只能是在別人帶的情況下偷偷的停頓換氣,自己獨奏的話,免不了露怯斷音,是不是多少有點濫竽充數的意思?對了,我還沒有說笙呢,同樣是吹奏樂器,笙為什麼就簡單,因為吹笙是吹和吸相結合,吸氣也能發聲,不需要那麼複雜的換氣偷氣。


山野論史


個人認為是樂器之王鋼琴 因為我們訓練鋼琴都是從3、4歲開始訓練 我們要彈的教材從約翰湯普森小湯1小湯2、3、4、5 然後大湯1、2、3、拜厄 車爾尼599 849 299 740 還有718 各種樂曲 等彈299和740的時候還配合著克拉莫60首練習曲 莫什科夫斯基練習曲15首 還有肖邦練習曲一大堆混合著練 練完後再是斯卡拉蒂名手 居然頭條還會提這種問題 下面上圖




隨便一翻克拉莫的譜面 當然這對我們來說是比較簡單的 再讓大家看看740


這些都還只是打基礎的好嚒 打基礎 練技術 基本功!!!

當然 每個學鋼琴的都還得經歷莫什科夫斯基練習曲


為什麼要經歷莫什呢 因為你再往上要彈肖練 而肖練手位與指法和車爾尼不大一樣 車爾尼練習曲成套是根據貝多芬樂曲的風格走的 彈了車爾尼 你只會彈貝多芬很輕鬆很輕鬆 所以莫什是打開肖邦的一塊敲門磚

請看看肖練的難度

那都是飛一般的快 我們學鋼琴的手指頭上都磨繭子手關節變形都是很常見的事了 當你彈了肖練還要彈大量作品 德彪西 拉赫瑪尼諾夫 巴赫 巴赫在小提琴上的賦格與前奏曲你們看起來比較簡單吧 實際上在鋼琴上呢

到最後還有Mozart Liszt 還有讓人完全找不到頭腦的
學鋼琴的得不停的鍛鍊指尖靈敏 大腦反應 手腳協調 小關節發力 手腕放鬆 掌關節靈活度訓練 可以說我們一旦坐在琴前立馬就是 眼睛 看譜 腦袋 分析 手 控制 左右協調 音色 腳 隨時做好準備踩下應該踩的踏板 為什麼說鋼琴最難學 從考試就能看出 別的樂器喊個鋼琴的伴奏就能開始考試 倆人站在老師面前考試總比一個人要少一些緊張 而鋼琴呢 考試就是 solo 你們可以試想一下 樂器中 哪個樂器是像鋼琴一樣一個人控制一個樂隊 十個手指組成一個樂隊一般 我大學期間給各種聲樂器樂的伴奏過 緊張和興奮程度完全沒有我一個人開solo音樂會那會緊張 鋼琴無論是從技巧上 還有作品的篇幅和難度 時間長短上 都是最頂尖的 世界上最難的鋼琴協奏曲拉赫瑪尼諾夫第三鋼琴協奏曲要和樂隊演奏46分鐘左右 我彈過的篇幅最長的奏鳴曲作品為Liszt b小調奏鳴曲和貝多芬熱情奏鳴曲 時長分別為40分鐘和30分鐘左右 單人作品就這麼宏大了試問別的樂器能比?


The丨pianist


樂器分為管樂,絃樂,打擊樂,鍵盤樂。

個人認為管樂最難學的是蕭

絃樂最難是無品絃樂,比如二胡,小提琴,古琴(會說古琴,是因為琴譜已將很多人拒之門外了)

鍵盤樂最難肯定是樂器之王鋼琴了!

打擊樂很少接觸,不太清楚。

接觸最多的應該是吉他了,我感覺吉他也很難學,可能很多人噴我,吉他那麼簡單,有什麼難!

很多人只是會彈,但真正會彈的又有幾人,舉個例子,按比例算,世界上鋼琴大師如果有20人,吉他大師最多隻有5人。

吉他所有和絃加起來有9000多個,你確定你都知道嗎?隨便知道幾百個並且可以熟練使用的人都可以自立門戶教學授課了。

和絃並不是吉他的全部,大部分人都只是按照譜子彈,有的人可能連吉他最基本的55個技巧都不會,更不提別的了

我心目中的會彈吉他,是能用它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感受,喜悅,傷心,憂鬱,歡快……

這都是我自己的一些想法,我自己認為樂器都是不用來取悅別人的,而是表達自己的

不管你是學什麼樂器的,不要聽別人說它簡單或者困難,適合自己的,才最重要


一人乾淨安穩


個人認為是中國的古老樂器古琴。不論從古琴的琴式,還是從它的指法,都可以看出它的難度之大,但是我還是特別喜歡這個樂器的,可惜太難沒堅持下去。



古琴,亦稱瑤琴、玉琴、七絃琴,為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時期就已盛行的樂器,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有四千餘年,據《史記》載,琴的出現不晚於堯舜時期。20世紀初,為區別西方樂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個“古”字,被稱作"古琴"。至今依然鳴響在書齋、舞臺上的古老樂器。古琴作為中國最早的彈撥樂器,是漢族文化中的瑰寶,是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古琴造型優美,常見的為伏羲式、仲尼式、連珠式、落霞式、靈機式、蕉葉式、神農式等。主要是依琴體的項、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區分。琴漆有斷紋,它是古琴年代久遠6的標誌。由於長期演奏的振動和木質、漆底的不同,可形成多種斷紋,如梅花斷、牛毛斷、蛇腹斷、冰裂斷、龜紋等。有斷紋的琴,琴音透澈、外表美觀,所以更為名貴。古代名琴有綠綺、焦尾、春雷、冰清、大聖遺音、九霄環佩等。



  古琴的十四個普通的琴式:仲尼式、伏羲式、列子式、連珠式、靈機式、落霞式、伶官式、蕉葉式、神農式、響泉式、鳳勢式、師曠式、亞額式、鶴鳴秋月式。其中最著名的九霄環佩就是伏羲式

  琴一般長約三尺六寸五(約120—125公分),象徵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說象周天365度)。一般寬約六寸(20公分左右)。一般厚約二寸(6公分左右)。琴體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分別象徵天地,與古時的天圓地方之說相應和。整體形狀依鳳身形而製成,其全身與鳳身相應(也可說與人身相應),有頭、頸、肩、腰、尾、足。



  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內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宮、商、角、徵、羽。後來文王囚於羑里,思念其子伯邑考,加弦一根,是為文弦;武王伐紂,加弦一根,是為武弦。合稱文武七絃琴。

  《琴當序》中記載:“伏羲之琴,一弦,長七尺二寸。”桓譚《新論》中記載:“神農之琴以純絲為弦,刻桐木為琴。”傳說舜定琴為5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紂又增一弦為七絃。曾侯乙墓出土的據說是10絃琴。聽說古時還有32絃琴。

演奏時,將琴置於桌上,右手撥彈琴絃、左手按弦取音。古琴的音域為四個八度零兩個音。有散音七個、泛音九十一個、按音一百四十七個。古琴技法甚多,古時有超過一千種,今常用指法僅幾十種,例如右手的抹、挑、勾、剔、打、摘、擘、託(即“右手八法”)、輪、撥、剌、撮、鎖、如一、滾、拂、雙彈等,左手的上、下、進復、退復、吟、猱、罨、跪指、掏起、帶起、爪起、撞等、牽、全扶、半扶、齪、間勾、轉指、索鈴等。


小主道後宮


學樂器需要理解樂器本身。

拿小號為例。(◍•㉨•◍)

小號的發聲基礎是氣息,也就是通過控制嘴唇的鬆緊度從而控制呼出的氣息的銳利度敲擊號嘴,再通過管道放大進行發出泛音(大概能從下加一點G到上加兩點C),這些泛音全部通過氣息控制,不按鍵。

因為泛音的控制全靠氣息,所以真的就是三個字--“憑經驗”,而這種經驗的獲得靠的就是無數次的練習。

泛音的練習非常重要(學習小號的前三個月基本沒有右手指什麼事,因為還輪不到學指法),從音準控制到氣息強弱、拉長音、吐音、琶音等,期間要控制音準和氣息穩定度、學習用腹部也就是丹田吸氣,練習吐納(好像練什麼內功的樣子),練到可以穩定吹出標準音 C 30秒到一分鐘的長度,基本上泛音就算入門了。剩下的你們應該會直接跳過吧

然後就是指法。降B調小號只有三個按鍵,沒有變調器,所以從下加一點E到上加兩點E這三個八度的所有單音(包括半音)都是由這三個鍵的組合完成,其中有多少重複的指法大家可以想象。跟泛音一樣,同樣一個指法可以吹出不同的音高,還是那句話--“憑經驗”。

音質的控制和指法的熟練度都掌握了之後就可以說是基本能夠控制手上的小號了。然後就是進階的技法,例如顫音、抖音、爆音、連吐音、有音頭和沒音頭、裝飾音等等,這都是基於對基礎的掌握和樂理的理解

長號沒有按鍵,只能通過把位來控制音高,而這個把位沒有刻度,所以拿捏音準也是非常需要“憑經驗”。


沒人知道路人乙


學樂器這件事是因人而異的,沒有說哪件樂器就是絕對最難學的樂器。但通常來講,律制複雜、音域寬廣的樂器更難以掌握。但決定樂器難學與否,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對自然身體的矯正程度。

接受過系統、正規樂器訓練的人都知道,無論學習哪種樂器,首先都要對身體姿勢進行嚴格的糾正和調整。在一定程度上必須打破自然姿勢的惰性和隨意性。在這方面,不同的樂器對身體姿勢的矯正程度有高低之分。

比如手碟、豎笛、三角鐵、大鼓這類樂器,對自然姿勢沒有過分嚴格的要求,或者說,演奏這些樂器不需要建立在某種特定的身體姿勢的基礎上。

另外一些樂器則需要練習者克服自然身體的惰性,將身體的某部分機能矯正到異於常人的地步。

比如小提琴演奏者的手腕和手指的彎曲度和靈敏度,長笛演奏者的左手食指關節的彎曲度和靈敏度,F調洞簫或低音哨笛演奏者的無名指和小拇指的靈活性及張開度。這些都需要經過長時間訓練,以戰勝自然肌體的惰性。

當然,西方的銅管樂器和木管樂器,以及笛簫壎等中國民族吹奏樂器,對演奏者的嘴唇形態和嘴角肌肉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吹奏這類樂器,對整個嘴唇、嘴角和口腔肌肉的要求,遠高於進食和說話時的自然形態。

因此,難學的樂器,一定是對身體的某個機能部位提出反自然要求的樂器,這種與自我身體的強行對抗,才是樂器難學的主要原因,也是為什麼樂器總是需要從小開始練習的最主要原因。成年人的身體機能已定型,無論怎樣訓練都很難達到高超的演奏水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