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和衰老——適可而止

在《格林童話》中,有一個睡美人的故事,講的是有一個漂亮的公主被出於怨恨的女巫下了詛咒而沉睡了100年,之後被擁有真愛的王子吻醒的故事。這是一個非常美好的童話,公主在沉睡了100年後仍保持青春靚麗的模樣,王子在看到公主後被公主的美麗所吸引情不自禁的吻了公主,因而公主的詛咒解除從此清醒。童話畢竟是童話,今天我們來談談睡眠和衰老的問題。

睡眠和衰老——適可而止

大家都知道,正常成年人的每天的睡眠時間最好保持在6-8個小時。睡眠對於保持人體健康的重要性是毫無疑問的,睡眠不足會加速人的衰老。根據現代醫學的認識,睡眠是一個主動的過程,通過睡眠使得清醒時使因興奮而消耗過高腦細胞得到休息從而保持穩定狀態,使得人的精神狀態得到恢復;而睡眠時人體的肌肉組織也處於放鬆狀態從而也有利於能量的儲備及受損肌肉修復;內臟器官比如肝臟能由於得到更多的血液供給而處於工作狀態,有利於毒性物質的解毒及排洩。非但如此,祖國傳統醫學在極早以前就對睡眠在人體健康的作用有著高度的認識,在《黃帝內經》中對此有著非常深邃的描述。

睡眠和衰老——適可而止

在疾病的康復過程中,睡眠及休養對於疾病的恢復同樣無比重要。比如說在人得了感冒受到病毒的侵襲,人體表現出睏倦與疲憊的狀態,這種狀態同時也是一種人體的自身的防衛狀態,等於給人體發出一個需要休息的信號。而通過睡眠與休養,人體可以更多的調動起免疫防衛體系,清除有害的病毒和物質,從而使人體恢復健康。而在此時不適宜的運動,可能會加重身體的損害,使得病程延長甚至加重疾病的嚴重程度。

睡眠和衰老——適可而止

然而在疾病的恢復階段或者說是康復階段,過度的睡眠或者臥床不活動反而是不利的,甚至是有害的,它同樣可以加速人體的衰老。為什麼這樣說呢?

人體的衰老是人體各個器官隨著年齡增大而出現的器官機能下降和衰退的過程,這個過程稱為老齡化。而在過度睡眠與長期不活動的人當中,存在著並不因年齡增長而出現的器官功能衰退,這種稱為病理性老齡化。這種病理性老齡化在各個器官均有表現。在心臟,老齡化表現為心肌細胞和冠狀動脈的萎縮變小,心臟收縮和舒張功能下降,人會表現出活動後氣短、胸悶,心跳加速等症狀。在消化系統,則表現為消化功能的下降,人會出現胃口變差、消化不良和便秘等症狀。在呼吸系統,由於呼吸機得不到鍛鍊,表現為活動後氣急,容易感染。在運動系統,則表現為肌肉萎縮、骨質疏鬆,人會出現體力下降,動作不協調,容易出現跌倒、骨質。

睡眠和衰老——適可而止

人的衰老表現最為明顯就在人的容貌和精神狀態發生了明顯的衰老,其原因就在於皮膚和精神神經系統出現了改變。在人體衰老過程中,人的皮膚會逐漸變得鬆弛沒有彈性,面部出現皺紋,皮膚蒼白變得沒有光澤等情況。其原因是皮膚毛細血管萎縮,供血不足導致皮下脂肪消耗,再加上肢體肌肉萎縮等的疊加而引起的,病理性老齡化也可以出現這種狀況。同樣的,當人衰老時,會出現精神狀態不佳、情緒變化較少,人的表情會處於呆板缺乏變化狀態,人的活力會出現減少而顯得反應遲鈍,動作緩慢。當人長時間宅在家中缺乏與外界接觸時,由於缺少外部環境中的身體性比如是外界新鮮的聲覺、視覺、觸覺等的接觸,又或者是精神性和社會性的接觸,這些接觸實際上是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一種刺激,如果長期缺乏這樣的刺激會導致中樞神經功能的下降而缺乏對刺激形成反應,這是中樞系統老齡化的表現。同時,病理性老齡化還可能會超出生理性老齡化的範疇,會出現由於人際交往的減少、與現實社會的脫節而產生的孤立感,再進一步會出現不安、抑鬱狀態,此時容易對某些不良的事件刺激產生過度的反應,從而導致某些不可預知的後果。

睡眠和衰老——適可而止

所以說,宅在家中睡眠過度和睡眠不足一樣是對健康不利的。當人過度勞累睡眠不足時,適度的補充睡眠有利於身體及精神狀態的恢復。但當人處於明顯的睡眠過度或者長期不進行戶外活動時,必須減少睡眠時間增加活動量來促進身體機能的恢復。對於長期養病的病人可以實行的措施包括增加身體性及精神性的刺激,包括聽音樂、皮膚的按摩、家常式的聊天等,也可以做一些娛樂性的小遊戲等來促使中樞神經系統狀態的恢復。身體運動機能的減弱可以通過創造條件進行主動或被動的運動訓練來恢復。對於適合戶外活動的人,要定時定量的進行戶外的活動。同時可以通過補充各種維生素類的藥物,加強營養物質補充,多曬太陽等來改善皮膚的營養,延緩皮膚的衰老。綜合以上的這些措施,可以延緩甚至反轉衰老的進程。

睡眠和衰老——適可而止

同樣的道理,我們可以想象一下睡了一百年的美麗的公主會變成什麼樣子。我們年輕的小夥子和小姑娘們可不要被美麗的童話所欺騙哦,以為睡覺就是美容,宅在家中就可以美白,多睡不出門就可以保持青春永駐。美麗的童話可以靠想象,但美麗的人生還是要靠行動。最後要告訴大家的是,青春永駐永遠要靠的是健康的身體,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以及良好的社會交往關係。

睡眠和衰老——適可而止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