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德州慶雲縣----隋朝置縣

慶雲縣隸屬於山東省德州市,總面積502平方千米,總人口31萬。曾被評為中國最佳改善人居環境範例縣、山東省綠化模範縣、山東省十佳文化旅遊強縣。

山東德州慶雲縣----隋朝置縣

一、歷史沿革

1、周代在齊國北部地區的無棣縣境內,漢朝改屬陽新縣,隸屬渤海郡。晉代把陽信縣劃歸樂陵國,到後魏、北齊時皆延續了原有的區劃,又稱樂陵郡。

2、隋開皇六年(586年),劃陽信北部地區設置無棣縣,屬棣州,縣治在今慶雲縣於家店村北,縣境於無棣西部。

3、明洪武初,無棣縣廢,六年(1373年)六月,析樂安州北地置慶雲縣,隸屬河間府滄州,縣治遷至無棣古城西北4公里處(今河北省鹽山縣慶雲鎮駐地)。

4、清初,慶雲隸屬河間府滄州,雍正七年(1729年),改滄州為直隸州。雍正九年設置天津府,慶雲劃歸直隸州天津府。

5、1928年春,廢帝制,直隸改稱河北省,慶雲直屬河北。民國時期和全國解放前後,慶雲縣幾易其屬,直至1965年3月,國務院批文以原四女寺減河(1974年後改為漳衛新河)為界,重心調整河北、山東兩省區劃,至此至今,慶雲縣隸屬山東省德州專區(1967年以前)、德州地區、德州市(1994年以後),隸屬關係一直未變。

二、地名來歷

慶雲”之名,有“吉慶祥雲”之意。舊時城東有一臥龍崗。崗上樹繁草盛,其上空常被彩雲籠罩。《史記•天官書》曰:“若煙非煙,若雲非雲,鬱郁紛紛,蕭索輪,是謂卿雲。”“卿雲”,古時意寓祥瑞,取其意,且“卿”通“慶”,故取名慶雲。又明洪武六年,因明太祖朱元璋途經此地時,天際湧現祥慶之雲,遂賜名慶雲。

三、旅遊景點

山東德州慶雲縣----隋朝置縣

1、海島金山寺景區。位於山東省德州市慶雲縣城北郊。景區依託寺院而建,包括佛事活動區、商業區、景觀區三部分,已形成周邊地區規模最大的仿古建築群。寺院主體為佛事活動區。古海島金山寺建於隋,興於唐,是金宋南北分治時期全國著名寺院,有“北金山”之美譽。

山東德州慶雲縣----隋朝置縣

2、月亮城堡主題樂園。佔地面積680畝,樂園以當今最先進的計算機虛擬識別、互動技術、特種影視技術和聲光電手段及虛擬現實場景營造為特徵,以影視科幻和真實互動為最大特色,打造國際頂級的第四代遊客參與幻真互動主題樂園,樂園採用現代國際一流的技術和理念精心打造,可與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第四代主題樂園相媲美。

山東德州慶雲縣----隋朝置縣

3、慶雲宮景區。位於馬頰河畔,205國道旁邊。慶雲宮景區於2009年10月正式啟動,佔地58000餘平米,項目總投資2.3億元,建築規模龐大,氣勢恢宏,堪稱國內平原地區規模最大的道教文化仿古建築群。主建築群有牌樓、山門、靈宮殿、元君殿、玉皇殿、道德殿等建築。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