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不願意上學?原來是大腦本就不喜歡思考啊…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之前在知乎上流傳的一個孩子在做關於夢想的演講。

為什麼孩子不願意上學?原來是大腦本就不喜歡思考啊…

他說,夢想,顧名思義,就是做夢都想,很多人都有夢想,他也有,他的夢想就是發財。

學習讓他感覺壓力特別大,而且每天都重複著一樣的生活,跟前天、大前天沒有什麼兩樣,很無聊。

他想要發財,這樣,才能有更多的閒錢和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很多網友聽完他的演講都炸了,很多人贊成他的觀點,說他看得很透徹,每天都重複一樣的事情,像機器人一樣,陷入一個死循環,確實很可悲。

為什麼孩子不願意上學?原來是大腦本就不喜歡思考啊…

但也有很多人覺得他一味厭學喜富有問題,想要有錢就沒有捷徑,進入讀書的死循環就是為了有一天能脫離這種日復一日的生活。

為什麼孩子不願意上學?原來是大腦本就不喜歡思考啊…

看這個孩子的演講,一方面我很肯定他敢於表達自己對世界、對生活的看法,但另一方面,我又在想,孩子為什麼不喜歡上學?

當然,這裡有各種五花八門的原因。

美國弗吉尼亞大學認知心理學教授丹尼爾·T·威林厄姆給出的理由最根本:“孩子天生不喜歡上學!因為我們的大腦天生就不喜歡思考,而且,還在想盡辦法避免思考。”

What?!聽起來有些反常識,所以特意找來他的書——《為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苦啃了兩個晚上,還真的是這麼回事。

為什麼孩子不願意上學?原來是大腦本就不喜歡思考啊…

為什麼大腦不喜歡思考?

大腦可以做很多事情,控制我們看、聽、說、運動、思考等等。

相對於其它功能來說,思考難得多。

為什麼孩子不願意上學?原來是大腦本就不喜歡思考啊…

比如,看某個東西的時候,我們的大腦並不要費多大力氣,只要把我看到的呈現出來就好了,但是,如果要思考,就必須要集中精神,尋找背後的邏輯關係,不能一心二用。

且思考的結果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就算我們費勁腦力想出來了,也不一定正確。

所以,我們更傾向於根據經驗、記憶來“慣性化”解決問題或做決定。

用久了蘋果或華為手機的人,不停更換同品牌的手機,而拒絕轉換到其它品牌,部分原因就在於此。

用慣了iso或安卓系統,操作過程簡單流暢,幾乎不用“動腦子”。但換到新系統,就得從頭開始、從新學起怎麼使用,好麻煩。反正我就是為了省事、避免“麻煩”,一直拒絕川爸給我安利的華為手機。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的大腦其實並不喜歡進行思考。

還好,我們生來就有好奇心

但為什麼還有那麼多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等等科學家在孜孜不倦地攀登知識高峰?

為什麼孩子會有“十萬個為什麼”?

因為我們生來就有好奇心啊。它會推著我們克服“惰性”,積極思考來解決未知的問題。

只是我們的好奇心很脆弱,要細心呵護,而且,它只有在遇到自信能夠解決的問題時才會被激發。

如果問題太難或太簡單,都不會激發孩子的好奇心,也不會讓他產生問題解決的愉悅感。

所以,如果我們想讓孩子喜歡上學習,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持續地讓孩子體驗到解決問題的愉悅感,為他設定目前他做不到、但通過努力可以做到的小目標

還要注重事實性知識的學習

讓孩子喜歡學習,要注重事實性知識的學習?

當時看到這個觀點的時候,我感到非常詫異。

在互聯網時代,關於事實性的知識在哪查不到呢?我們可以在幾秒鐘內就找到我們所需要的信息。

所以,相對於事實性知識的學習來說,我覺得培養孩子批判性思維、獨立思考的能力來得更重要。

但是,威林厄姆說,事實並不是這樣!

我們希望孩子掌握的能力,比如分析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等等,都需要全面的事實性知識以及大量的聯繫來支撐。

也就是說,事實性知識的學習是能力培養的基礎。

比如,這段話:

米切爾給游擊手哈德森打了個地滾球,哈德森將球扔給了二壘手彼得,彼得上壘,迫使從一壘跑來的米切爾出局,他接著扔給一壘球手愛德華,米切爾沒能上壘。

如果我們不瞭解棒球,就很難理解,但是,如果瞭解的話,就知道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雙殺模式”。

他說,三年級滑坡現象,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事實性知識掌握得少導致的。

低年級學習內容簡單,很多孩子都能輕鬆應對,但到了高年級,對知識廣度、深度的大幅提高,一些孩子的知識相對儲備不足,於是成績就“滑坡”了(隨後,會專門寫一篇來說說三年級現象)。

所以,我們要儘早開始幫助孩子積累事實性知識,帶孩子進行大量的閱讀、讓他去接觸並瞭解更多有意思的知識。

最後,練習也很重要

我們很多人都認為,練習是現行教育體制下的畸形產物,會抹殺孩子的創造力。

但威林厄姆提出:沒有充分的練習,孩子就不可能精通任何腦力活。

因為,大腦的運轉既依賴工作記憶,也依靠長期記憶。

為什麼孩子不願意上學?原來是大腦本就不喜歡思考啊…

長期記憶是我們存儲所有知識的硬盤,而工作記憶,只是大腦在思考時臨時存放信息的地方。

不過,因為它的空間有限,所以會導致我們存在一定的思考瓶頸。

而練習可以幫助我們更高效地進行思考,促使我們將行為和思考進行自動化。

當我們把某一個思考過程或行為自動化了,就可以留出更多的空間去處理更高層次的問題。

比如,孩子剛開始學計算的時候,經常用數數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我們問他4+5等於多少,他們通常會以4為基礎,然後往上多數5個單位得出9的結論。

但如果,要解決一個更復雜的計算題,要算56+78等於多少呢?

如果依舊用數數這個方法的話,就需要佔用孩子更多的工作記憶,他先要把6加上8,算出等於14,並記下4這個數字,然後再計算5+7,最後在結果上再加上1。

這個思考的過程就會變得很慢,但是,如果孩子知道6+8=14這個事實,並能自動化這個過程,那麼這個問題對他來說,就相當簡單了。

雖然練習很有用,但並不是說簡單粗暴的讓孩子淹沒在題海里,進行“題海戰術”。

持續不斷的練習同一種技能,是讓人感到很boring的一件事情,這樣做,對激發大腦的多巴胺分泌,激發孩子好奇心絲毫沒有幫助。

那要怎麼進行練習呢?

威林厄姆還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兩點:

1. 分散練習的時間

孩子在集中一段時間進行了學習後,那些知識就成為了他們短時記憶的一部分。

但是,如果不及時進行復習,很快就會學了就忘,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很多人都說學了等於沒學一樣,全都還給老師了的原因。

如果能夠分散時間進行及時的練習,那麼這個短時記憶就會成為我們的長時記憶,在大腦中保存很長的時間。

孩子的記憶更持久,思考過程更趨向自動化。

具體的練習頻次,我們可以根據艾賓浩斯記憶曲線來進行執行:

為什麼孩子不願意上學?原來是大腦本就不喜歡思考啊…

第一個記憶週期是 5分鐘第二個記憶週期是30分鐘第三個記憶週期是12小時ps:前三個記憶週期屬於短期記憶第四個記憶週期是 1天第五個記憶週期是 2天第六個記憶週期是 4天第七個記憶週期是 7天第八個記憶週期是15天

2. 在進階環境中進行練習

也就是說變化各種形式,變化各種難度,讓孩子在不同的進階環境中進行同一技能的學習。

舉個例子。比如說,還是讓孩子學習數學,練習100以內的加減法。

我們可以跟孩子一起擲骰子玩。

為什麼孩子不願意上學?原來是大腦本就不喜歡思考啊…

也可以跟孩子一起玩蛇梯桌遊,還可以玩數獨遊戲。

為什麼孩子不願意上學?原來是大腦本就不喜歡思考啊…

這樣,儘量多地設計有創意的方法來練習最關鍵的技巧,孩子才會更加願意在練習中掌握基本技能。

威林厄姆的這些研究刷新了我們不少認識,但是很多都是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

看了他的書後,越發覺得,孩子通往成功其實沒有什麼捷徑,只有不斷地去積累、學習、練習,才能夠沉澱和豐富自己,未來才會走得更遠。

天性好奇心驅使孩子踏上學習的旅程,然後他知道的越多,通過練習真正掌握的越多,就會萌生更大的好奇心,就越有能力去學習新知識、新技能。

當這個良性循環運轉起來時,我們就不用擔心孩子不愛上學了。

川媽說說

好多姐妹留言問怎麼才能讓孩子愛上學習,愛上閱讀?

我一直想專門寫篇文章來回應,今天趁此機會簡單說說吧。其實答案很簡單,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

好奇心

拿最簡單的場景來說。

小川小的時候,我們給他讀繪本,他也會被周圍的玩具吸引,聽著聽著就分心了。這時候,我就會故意提高聲調,故意製造“懸疑氛圍”:“哎呀,捲毛老師他們後來怎麼樣了啊?有沒有得救呢?”

我知道,僅僅因為好奇,他就會趕快過來聽故事。

孩子天生就有好奇心,對自然、對科學、對人類世界。他心中有無數個為什麼,想弄清楚天為什麼是藍的,草為什麼是綠色,人為什麼會高興生氣......

所以,我們要懂得呵護、積極回應、善用他們的好奇心

當他蹲在地上觀察螞蟻時,不急不催;當他一天問80個問題時,也不煩不躁,耐心解答;當我們自己也回答不上來時,引導他通過“研究”尋找答案。

人說,“好奇害死貓”,為了那一點好奇心,命都可以不要,何況學習?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