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宣太后和义渠王生有二子,这两个孩子的结局怎样?

史小二记


前几年热播的电视剧《芈月传》,让很多人都知道了秦宣太后芈月与义渠王的爱情故事。但与电视剧中所演的不同,芈月和义渠王的爱情,其实更多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当时,义渠一直是秦国北边最大的劲敌,根据史书上记载,义渠曾多次攻秦,让秦人不胜其烦。后来秦惠文王执政时期,曾以“文绣千批以及美女百人赠予义渠君”,后义渠君臣才表示服于秦惠文王。

后来秦惠文王去世,嫡长子嬴荡即位,是为秦武王,秦武王喜习武,有一次与大力士孟说比试举鼎,结果失手,被鼎砸死。

秦武王膝下无子,此时赵武灵王派人将在燕国做人质的嬴稷送回秦国,嬴稷在生母芈月和母舅魏冉的拥戴下继位,是为秦昭襄王,芈月也由此成为秦宣太后。



对于秦昭襄王,义渠王是十分不屑一顾,所以便想要叛离秦国,自立为王。关键时刻,宣太后以书请义渠王于甘泉宫,主动放下身段,献媚讨好义渠王,这才使义渠王放弃反叛秦国的心思,也使得秦国免除后顾之忧。

此后,秦宣太后就和义渠王像夫妻一般生活了三十多年,宣太后还为义渠王生下了两个儿子。本来,按照秦宣太后的计划,是将来等到义渠王老死后,然后让她和义渠王的儿子继承义渠,这样就可以兵不血刃的解决义渠问题。

但问题是,秦昭襄王早已经等不及了,当时他已经在位近四十年,其年龄已经快六十岁,却始终无法大权独揽,朝廷政事仍然受制于母亲,军政大权也在自己的两个舅舅手中,这让他实在等不住,他决定展开行动。



于是,秦昭襄王借用范雎之手,开始大规模剪除母亲的势力,他先是驱逐了自己的两个舅舅,接着又开始频繁对义渠王进行打击,宣太后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但是她并没有做出太大的反对,反而选择帮助自己的儿子。

因为,宣太后是一位有谋略也有大局观的女人,她知道自己已经年事已高,朝廷局势现在已经逐渐被秦昭襄王所控制,不管是为了自己的安全,还是秦国的千秋功业,她都不应该在这个时候站在儿子的对立面,否则于国于己都没有太大好处,何况她也阻止不了。

在这种背景下,秦宣太后芈月就索性帮儿子一场,她写书信将义渠王诓骗到甘泉宫,亲手结束了义渠王的性命,同时她将与义渠王私通所生的两个孩子一并杀死。义渠王死后,秦宣太后立刻派兵攻占了义渠,把义渠王的领土收入囊中,并在其故地设立陇西、北地、上郡三郡。

秦宣太后的这一番功绩,被后世人这样评价:宣太后以母后之尊的地位,牺牲色相与义渠王私通,然后设计将之杀害,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义渠,使秦国至此可以一心东向,再无后顾之忧。她的功劳不逊于张仪、司马错攻取巴蜀。


我是赵帅锅


义渠王与深宫中的寡妇宣太后在寂寞空虚状态下互需互慰生得二子,自然会引起轩然大波,宣太后虽依“自家四贵”把持朝政,但此事不光明磊落,很难控制舆论,宣太后心知肚明;宣太后杀义渠王是公元前272年,这两个儿子已经成人了,如果留下二子于义渠,他们迟早会得知父亲被杀详情,也必定会奋起复仇,所以宣太后出于政治上的考虑,诛杀义渠王的儿子是顺理成章的事。


“若太后之神灵,明知死者之无知矣,何为空以生所爱,葬于无知之死人哉!若死者有知,先王积怒之日久矣,太后救过不赡,何暇乃私魏丑夫乎?”太后曰:“善。”乃止。——《战国策.卷四.秦策二.秦宣太后爱魏丑夫》


宣太后出轨,她自己感觉愧对秦惠文王,因为没有他,宣太后作为陪嫁女可能还是寂寂无闻的灰姑娘,故而对自己感情负责,她也会处死义渠王两儿子的;秦昭襄王算是明君,他重用范睢,有夺取宣太后与魏冉大权的壮举,如果宣太后留下这两个儿子,亲政后的赢稷绝对饶不了这两个同母异父的兄弟。

“庶长壮与大臣、诸侯、公子为逆,皆诛,及惠文后皆不得良死”。——《史记.秦本纪》

赢稷见证了赢姓兄弟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与相互倾轧,他本人也是在血雨腥风中登上王位的,不会念及什么异父兄弟的感情;而宣太后早年没有立赢稷为储君的意思,赢稷继位后,她依旧把持朝政,大权几乎都在她娘家人手里,这是秦国新君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如果再留下义渠王两个儿子,秦宣太后会危及自身,说不定会出现不尽人意的什么后果。



秦宣太后与义渠王有生两个儿子,但不知其结局(史无明确记载其结局),但分析当时的时代背景,这两个死于非命可能性较大,尤其是不让这两个儿子活下来符合秦国和秦昭襄王的利益,作为政治家,秦宣太后绝对会权衡利弊,有正确取舍的。


希望星晨58298869


秦宣太后,芈月,也叫芈(mǐ)八子,绝对是女强人中的女强人,她是以陪嫁的方式,嫁给了秦惠文王为妾。虽作为低微的妾身,但是极受宠爱。几年间,接连为秦惠文王生下了三个儿子:


  • 长子:嬴稷,

  • 次子:公子芾,

  • 幼子:公子悝。


长子嬴稷,早年在燕国做人质,即后来的秦昭襄王,在他身上有两个秦国的记录,一是秦国国君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在位时间有56年之久。而且,他还是活得最久的国君,活到了75岁。


(秦昭襄王)


诸王争位


秦惠文王去世后,秦惠文王之子嬴荡即位,即秦武王。但秦武王却只做了短期的国君,因为好武的他,在一起比武举鼎时,受伤,导致胫骨骨折,而殒命。其实,现在看来,这外伤也不是什么大病,估计是受了更严重的内伤。


秦武王只当了三年国君去世后,秦国开始了诸王争位。此时,在赵武灵王的鼎力支持和干预下,在嬴稷的母亲宣太后和其舅舅魏冉的强力支持下,消灭了诸位争夺王位的秦惠文王的子嗣,最后胜出,在燕国当人质的嬴稷被接回国,成为新一代的秦国国君,即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在宣太后、魏冉等人的帮助下,又消灭了还为争夺王位的公子壮等人,秦国稳定了下来。之后一直到秦昭襄王四十一年,昭王听从魏国人范雎的话,夺了宣太后、魏冉等人的权。


宣太后把持秦国朝政,辅佐秦昭襄王的时间足足有41年,不可谓不久。


(秦昭襄王)


宣太后与义渠王的感情生活,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宣太后出于政治目的与义渠王相好30余年,其中是真感情居多,还是政治目的居多?而且二人还育有两个儿子,也就是秦昭襄王的异母弟弟。


义渠人是匈奴人的一部分,当时生活在秦国的西北部地区,也就是今天的陕西北部、甘肃中北部和宁夏一带。义渠人善骑射,策马奔驰在大草原,常常袭击秦国,对秦国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作为游牧民族的义渠人,是宣太后她们的心腹大患。


趁一次义渠族内发生内乱之际,秦国抓住有利的时机,攻打义渠,取得胜利,扬了秦国国威。不得已的情况下,义渠王称臣。


(影视剧中的芈月)


在一次义渠王来秦国朝贡,贺秦昭襄王为国君之际,宣太后留住了义渠王,义渠王很快拜倒在宣太后的石榴裙下。


据《后汉书》记载:

及昭王立,义渠王朝秦,遂与昭王母宣太后通,生二子。至王赧四十三年,宣太后诱杀义渠王于甘泉宫。

据《史记 匈奴列传》记载:

秦昭王时,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


(影视剧中的芈月与义渠王)


据史书记载,义渠王与宣太后生有两个儿子,而且二人保持这种关系达三十多年。但最后,宣太后还是用计杀死了义渠王。秦昭襄王趁机攻打义渠,义渠灭,领土,财物全被秦国收入囊中。


宣太后和义渠王生的两个儿子结局如何?这个史书中没有记录。


这两个孩子命运不外乎下面几种情况:


  1. 被杀:这种可能性最大,因为作为秦昭襄王敌人的儿子,斩草必须除根。虽然他们是他的异母弟弟,但是秦昭襄王对他们的恨意更多。他们的存在就象征着耻辱,是别人嘴里的皇室的笑柄。

  2. 被囚禁:这种可能性有,在宣太后还在世的时间里,毕竟是宣太后的骨肉。而秦昭襄王砍在母亲的份上,把他们囚禁在一处,也是有可能的事情。


  3. 先被囚禁后被杀:秦昭襄王看在母亲宣太后的份上,先把他们囚禁,然后在宣太后死后随即杀了他们,以绝后患。


宣太后为何与义渠王有三十年多年的感情生活?


宣太后与义渠王之间,为何能相守多年而不够风言风语,原因如下:


  • 一是出于政治的需要,当时孤儿寡母当政,义渠作为威胁,宣太后要拉拢他,要等待时间使秦国足够强大,等儿子成长得更出色。

  • 二是作为女人,深宫寂寞,宣太后也需要有个臂膀,有个可以倾诉的人。

  • 三是宣太后贵为太后,她的闲话,在宫中也不敢传。而且由于她把持着朝政大权,即使亲昭襄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义渠王终究是宣太后和亲昭襄王的一枚棋子,在政治需要面前,他只有被利用,最后落得牺牲的下场。


而芈月老年后,与魏丑夫想好,死前曾想让其为自己殉葬,吓得魏丑夫六神无主,最后在大臣的劝说下才作罢。


历史漫谈君


秦宣太后芈八子是历史上最传奇的女性之一,她曾是七雄之一楚国的公主。芈八子从小聪慧可爱,她的母亲本不是楚王的宠妃,但是小小的她却不害怕严厉的楚王,一个人常常跑到楚王办公的地方去陪伴父王,渐渐地楚王越来越喜欢这个女儿,连带的芈八子的母亲也沾了女儿的光,竟得到了楚王的宠爱。

(芈八子与义渠王剧照)

后来芈八子的母亲又为楚王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下她的地位就更加稳固了,但是却遭到了楚王后的嫉妒。楚王后趁楚王亲自出征之际竟陷害芈八子的母亲,把她逐出宫,嫁给了一个贱民,后来又给芈八子生了一个同母异父的弟弟。

楚王回宫后得知了事情的经过,悲愤异常,本想废了楚王后,没想到借酒消愁,竟一病不起,就这样去世了。

可怜的芈八子和弟弟在宫中过着凄惨的生活,九死一生,差点被楚王后害死。但是她命不该绝,后来到了秦国,成为秦惠文王的妃嫔,因被封为八子,史上又称芈八子。

(芈八子与秦惠文王剧照)

秦惠文王去世后,王后之子嬴荡继承了王位,是为秦武王,这秦武王天生一副蛮力,没想到秦武王有一次因为跟人比试举鼎,竟折断了胫骨,不治身亡。

秦惠文王后和秦武王这一对母子竟生生将一副好牌打成了烂牌,秦武王还搭上了性命,

春武王死后,由谁来继承王位成了一个难题,以秦惠文王后次子和芈八子的儿子嬴市为主的两个集团,关于王位的争夺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选谁都不合适。这时大家想起了芈八子在燕国做人质的长子嬴稷,在魏冉的提醒下,嬴稷被拥立为王,也就是史上的秦昭王。

(芈八子与义渠王婚礼剧照)

秦昭王虽然继承了王位,但是一直没有什么实权,芈八子一直干预朝政。她是一位女政治家,当时的秦国离不开芈八子的治理,尤其关于义渠国方面,如果不是芈八子从中周旋,义渠对于当时的秦国来讲,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秦国一直想要吞并义渠国,两国之间一直是且战且和,相持不下。当时的秦国实力还不足以灭了义渠,芈八子为了联合义渠,和义渠王以夫妻的名义共同生活了三十多年,还生了两个儿子。

她本打算等到合适的机会,让义渠王回义渠,但是她舍不得两个儿子,想让两个儿子随了秦国的姓,可是义渠王不同意。再加上义渠王亲如兄弟的朋友因犯法被治了罪,这下惹毛了义渠王,使他和芈八子一时之间如同水火。

(秦宣太后芈八子剧照)

在这种情况下,芈八子只能设计除去义渠王,将他引到了甘泉宫。当义渠王被刺死的那一刻,芈八子的心也死了,必竟是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夫妻,一日夫妻百日恩,他们之间又怎么可能一点感情都没有?但是情势逼人,芈八子既是一个女人,更是一位政治家,她必须得为秦国的利益牺牲个人的感情。

史书中记载义渠王确实为芈八子所杀,有人说芈八子还杀了他们共同生育的两个儿子,我想这不符合事实,必竟虎毒不食子,就算芈八子和义渠王之间有再多的恩怨,她也不可能杀害自己的亲生儿子。

(义渠王剧照)

但这两个孩子终究没有得到好的结局,秦昭王渐渐把权力笼络到自己手中,芈八子虽然有许多无奈,但也只能选择帮助秦昭王,必竟这是为了秦国的利益。就像谋杀义渠王这件事也是芈八子在帮助秦昭王,为了秦国的大业,芈八子要做出太多的牺牲。

与义渠王所生的两个儿子终究还是死掉了,就算不是为芈八子亲手所杀,也可能是死于秦昭王之手,而芈八子作为一位母亲,又有谁能懂得她心中到底有多痛呢?(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焱袶


历史上的秦国宣太后,的确曾与义渠王曾生育两子,这件事在《史记》里有过记载。不过对于这两个孩子的结局,甚至是名字、生卒年月等史书上并没有记载。

宣太后与义渠王所生两子结局有两种说法:

  • 第一,两个孩子其实很早就夭折了,并没能活到成年;
  • 第二,宣太后诛杀义渠王于甘泉宫后,两个孩子也被其所诛除。


宣太后姓芈,曾是秦惠文王的姬妾,品阶不高也只不过是个八子,根据史书记载宣太后出身楚国宗室,但并非公主只是个旁支。不过芈八子似乎相当受宠,她相继为秦惠文王生育了三个儿子。惠文王薨逝以后,芈八子竟能与正宫惠文后相抗,双方僵持不下,最终让远在燕国为质子的嬴稷登上了王位。

由于嬴稷也是芈八子的儿子,登基后也尊奉芈八子,芈八子并非正室且“惠文后”也已是他人称谓,所以秦国创立了“太后”这一称谓,芈八子就是太后第一人。秦昭襄王嬴稷当时年幼,所以由宣太后亲自执掌朝政,宣太后异父同母的弟弟魏冉辅佐朝政,秦昭襄王几乎被架空。宣太后执掌秦国朝政长达数十年,也开创了母后临朝执政的先河。

宣太后掌政期间,地处秦国西北的义渠来咸阳朝贡。义渠是个非常古老的游牧部族,早在商朝就已经存在,惠文王时代臣服于秦却也有反叛,甚至曾经参与五国攻秦之战。嬴稷登基初期引发的季君之乱使得秦国元气大伤,原本不足为虑的义渠,当时成为了秦国的肘腋之患,随时都可能在秦国面对山东六国的同时,在秦国的背后捅刀子。这个时候宣太后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闻所未闻的举动来收服义渠——与义渠王相好。当时的宣太后不过三十出头的年纪,虽在古代算是年纪不小却也风韵犹存,血气方刚的义渠王也未必抵挡得住。两人私下相好长达二三十年之久,由于宣太后的威势,秦国上下却也无人敢言。虽然先秦时期仍旧有母系遗风,但君王之母与旁人有染,实在是相当骇闻。

两人不仅私通,更雷人的是还生下来两个儿子。或许因为这是宫廷丑闻没有太多记录,也或许因为秦始皇焚书坑儒先秦史籍失落,对于这件事史书上只是一笔带过,并没有更多叙述。

随着秦国平定巴蜀实力越来越强大,公元前272年宣太后诱义渠王入甘泉宫将其杀之。紧接着派兵攻打义渠,将义渠正式纳入了秦国的疆域之内,义渠正式覆灭。

关于宣太后与义渠王所生两个孩子的结局,有早夭与被杀两种猜测。通常认为,宣太后本就对义渠王无情,相好三十多年只不过是为了安抚、攻灭义渠的手段,如此隐忍惊世骇俗的宣太后,诛除义渠王后除去其子也很正常。

不过澹奕认为早夭的说法也很值得深思,芈八子的弟弟魏冉就与她不是同父,她与义渠王的孩子将来承袭义渠王位臣服于秦也未尝不可。或许正因两个孩子的早早夭折,使得宣太后狠下心肠,断了与义渠王最后一点情分纠葛。


澹奕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两个孩子决计是死路一条。现在大概是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夭折说

这两个孩子作为宣太后和义渠王的私生子,在秦国朝政上是绝对不被容纳的,而宣太后之所以和义渠王好了那么久之后才设计杀死义渠王,出于以下两种考虑。

1.秦国的军事实力还不足以灭掉义渠国,所以暂时隐忍,等有足够的实力后再做计划;

2.宣太后考虑到这两个孩子的原因,不舍得杀死义渠王,但是等到这两个孩子都夭折了之后,心里面就起了杀心,甘泉宫刺杀可谓是干脆利落,然后配合对义渠国用兵,一下子就控制住了义渠。

第二种:甘泉被杀说

宣太后可能考虑到秦国的军事实力已经足够强大能够击败义渠,于是某一天约会义渠王、两个儿子,说什么一家团聚,过个节、看看月亮看看花啥的,谁知道义渠王一进门就被埋伏着的刺客大卸八块,两个儿子也难逃被杀的命运。这是因为这两个私生子几乎不可能被秦国朝廷所容纳;秦国实习奖励军功制,两个孩子不可能安排做官;加上赢稷是这两个孩子恨之入骨、如鲠在喉,倒不如借这次机会一起消灭掉才好。义渠王被杀了之后,秦国对义渠国用兵,一个与秦国并存800年的强悍民族,从此烟消云散。

宣太后凭借一己之力解决掉了秦国西边这个心腹大患。


不务斋


相信很多人知道宣太后芈月都是通过《芈月传》,《芈月传》在当时可是引起了不小的热度。孙俪饰演的芈月在不同的成长时期有着不同的性格,孙俪的表现也极富渲染力,本人也是被深深的吸引了。

在说芈月和义渠王之前,我们有必要来了解了解宣太后芈月。

芈月家族本是楚国的贵族,只不过到了芈月这已经没落了,长大后就嫁给了秦惠文王嬴驷,成了他的芈八子。

嬴驷去世后,秦武王嬴荡即位,而芈月和儿子赢稷被送往燕国做人质,按说嬴稷是无缘皇位的,可嬴荡是一个尚武的皇帝,在大臣的怂恿下,嬴荡举鼎绝膑而亡,秦武王没有子嗣,在宗法制下,嬴荡的弟弟们开始争夺皇位,这就是历史上的诸公子之乱。

为了政治投机,赵武灵王派代郡郡相赵固将在燕国做人质的赢稷送回秦国,同时在芈月的弟弟魏冉的帮助下,赢稷即位。当时赢稷尚且年幼,朝中之事都由宣太后与魏冉决断。

而在电视剧《芈月传》中,芈月和义渠君在草原上结为了夫妻。而芈月和儿子能够回秦国,义渠君可谓是倾囊相助。由此可见,影视文化对真正的历史多有美化和加工之嫌。

那么芈月和义渠君是怎么认识的、并生育了两个孩子?

当年芈月带着赢稷回到秦国,秦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下,内忧是芈月刚回到秦国,公子们多不臣服新王,爆发诸公子之乱,让商鞅之法处于瘫痪,百废待兴,外患就是诸国虎视眈眈等待分割秦国,所以芈月得寻找有利的靠山。

义渠人是长在草原上的,骁勇善战、爱憎分明,历史上秦国和义渠人曾经交过几次手, 都没有铲除对手,后来义渠人虽然臣服秦国,但是也常有矛盾发生。同时义渠发展得也很快,芈月都看在眼里。芈月回到秦国,一方面想拉拢义渠人,成为自己的势力,另一方面,芈月想遏制义渠人的发展。

后来,义渠王带着贺礼来朝拜,芈月便把义渠君留在了自己的寝宫。寝宫之内,屏退众人,唯有美酒在手、美人相伴,义渠君情难自禁,便“霸占”了芈月,这一切正中芈月下怀。俗话说,有些话只能吹耳边风,尤其是女人在男人面前示弱,男人自然就生出怜悯之情,尤其还是一个母亲带着年幼的儿子,面对朝堂上的“有心之人”,义渠君不免生出怜悯之心。

自此芈月得到了义渠君的帮助,义渠君不仅仅帮助芈月守护秦国的安全,还平定诸公子之乱,对抗诸国挑衅,而义渠君也得到了粮食和安全,促进了义渠人的发展,两人更是一起相伴走过了三十多年。

这其实不仅仅因为芈月是义渠君的女人,还因为芈月为义渠君生下了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正是赢芾和嬴悝,至于为什么姓赢,一方面是因为芈月是秦国的太后,义渠君是臣子,天下是赢氏的,另一方面为了秦国和义渠的和平相处,芈月害怕异性会引起冲突,所以让孩子姓赢。

不过,芈月对义渠王的情意是出于利用,为的是保住儿子的江山,一旦秦国走上正轨,那义渠王就成了一股威胁皇权的力量,势必要铲除的。

电视剧《芈月传》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义渠君为了自己的兄弟虎威之死,而闯进秦宫被杀的时候,芈月几乎崩溃式的表演,真是荡气回肠,相比之下历史上的义渠王被杀真相就比较残忍了,因为正是相伴三十年的芈月将义渠王骗到秦宫,进行诛杀的!

芈月和义渠君的孩子嬴悝和赢芾又是怎样的结局呢?

其实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不过流传着几种说法。其一,在芈月和义渠君生活的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他们的孩子夭折了,所以没有了下文。其二,在芈月杀掉义渠君后,芈月为了秦国的稳定,不能让义渠君的儿子回到草原,她杀掉了自己与义渠君的两个儿子,以绝后患。其三,嬴悝和赢芾在义渠君死后被分封,但死于回到封国的途中,死因究竟是因为死于生病,还是赢稷为永绝后患,在弟弟去封地的途中杀掉他们,便不得而知了。

不管怎样,芈月和义渠君的孩子是去世了。不管是死于哪一种情况,我觉得他们的死都是身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俗话说,天下唯小人和小女子难养也,对于能够在历史上留名的女人而言,更是如此。她们的手腕和残忍程度完全不亚于一个男人。

在权力面前,那还有什么亲情爱情,这些不过都是权利的附属品。


史论纵横


秦国的历史上留下宣太后的身影其实还要得益于一个人的出现,他就是赵武灵王。秦武王去世之后,秦国曾经短暂内乱,究竟由谁来做秦国的国君,这是一个问题,毕竟秦武王去世的时候尚没有儿子,因此秦国的国君就只能由秦武王的一个弟弟来做。

在赵武灵王插手之前,秦国已然出现了实力相当的两派,其一就是惠文后支持的公子壮,国内有樗里疾支持,国际上则有魏国支持;其二就是芈八子支持的公子芾,国内是魏冉支持,国际上则是楚国支持。双方展开了拉锯战,似乎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旗鼓相当,谁也别想胜出,这个时候倘若有话语权的人能站出来支持一方,那么这一方必然是胜利者。

而这个插手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赵武灵王,他看到秦国为继承人吵个不休,遂决定干涉秦国内政,但是他没有从公子壮和公子芾中选择一个拿来支持,实际上他选择的是被秦国人遗忘了的此刻正在燕国做质子的公子稷。赵武灵王和燕国那边通了气,然后又和芈八子(公子稷是芈八子的其中一子)通了气。于是公子稷就这样被护送会秦国,又在芈八子和魏冉的辅佐下最终登基,成为秦国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国君,即秦昭襄王,而芈八子成为秦国的太后,即宣太后。

秦国和义渠的决定性战役就发生在秦昭襄王时期,实际上早在秦昭襄王之前尤其是秦惠文王时期,秦国和义渠之间就多有战事发生,义渠位于秦国的西北方向,很容易在秦国东进的时候成为秦国的制约因子。而且本身义渠也想要扩大自己的地盘,而扩大地盘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就是从秦国手中夺取土地,因此数年来一直冲突不断,秦国虽然曾经夺取过义渠的不少土地,但想要一举灭亡义渠却还是很难做大的。

义渠是游牧民族联盟,民风剽悍,战斗力很强,这让秦国很难将其一网打尽。不过秦惠文王晚年对义渠的战争却取得了不俗的战绩,一度攻下了义渠的25座城池。义渠国为此沉寂下来。

等到秦昭襄王被护送回秦国继位之后,继位的朝贺期,义渠王也来到了秦国送上自己的贺礼,当时秦昭襄王年幼,政事由宣太后和魏冉把持,宣太后和义渠王频繁接触以至于产生了感情,两人遂在秦国发生了关系,宣太后甚至还为义渠王生下了两个孩子。

很难说宣太后对义渠王的感情是不是真的,但在后来,确实是宣太后和秦昭襄王密谋将义渠王约到了秦国,然后将其杀害,而义渠国也被灭掉。整个事件来看,后人通常认为宣太后很伟大,为了秦国不惜牺牲色相来覆亡义渠。这件事在《史记·匈奴列传》和《后汉书·西羌传》中都有记载。

四姑娘更愿意相信宣太后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为了秦国才和义渠王走在一起的。两人很可能在最初的接触中也是有摩擦产生的,毕竟当时秦国和义渠就是敌对国,但是随着义渠王在秦国待的时间加长,两人之间产生了感情,并真的就在一起了。这个时候两人或许是有真感情的,这段感情甚至维持了很多年。而秦昭襄王作为一个还未亲政的国君,根本没有能力阻止宣太后这样做,他只能看着自己的母亲为义渠王生下了两个儿子,只是这两个儿子并没有留在秦国,而是都被带回义渠抚养。

义渠王每年都会抽出一段时间到秦国和宣太后一起生活,但后来随着秦国野心的增加,秦国东进成为必须的一件事,宣太后必须要在义渠王和秦国之间选择一个,毕竟两个不可兼得。最终,宣太后选择了秦国,她作为秦国的太后必须为秦国的未来考虑,因此他开始和秦昭襄王商量除掉义渠。直接发兵不失为一种办法,但是一旦大规模出兵攻打义渠很可能让东方六国找到攻打秦国的机会,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兵不血刃,或者至少将秦国的损失降到最低来攻灭义渠。

由宣太后约义渠王来到秦国,然后将其杀死,再出兵攻打义渠就成为上上策。于是宣太后将义渠王约到了秦国的甘泉宫,义渠王这么多年到秦国的次数是很多的, 他并没有想到宣太后会真的对他下手,但是偏偏宣太后动手了,他死在了秦国,义渠失去了他们的王,群龙无首,军队最是薄弱,于是攻灭义渠成为非常简单的事情。

宣太后为义渠王生下的两个儿子一直生活在义渠,和宣太后并没有多少感情,因此宣太后任由秦昭襄王将这两个儿子杀掉,毕竟他们算是义渠的王子,于公于私都是秦昭襄王必须要除掉的人。


萧晓四姑娘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芈月传》让全国人民认识了“芈”字,而且被这个秦宣太后虐心,尤其是后期她怀了义渠王的孩子,面对大臣们的质疑表现出的不羁又调皮的样子,让这么大的事在她的一颦一笑中,在大臣们的面面相觑中轻松的过去了。

历史上宣太后确实和义渠王生育二子,这个事情在《史记.匈奴列传》里有记载“秦昭王时,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后汉书.西羌传》中也有相关记载。

芈八子本只是楚国宗室的一个旁支,嫁给秦惠文王后也只是一个姬妾,但是她却兼具女人的心机和政治家的手腕,给秦惠文王生了三个儿子,秦惠文王死后,那位可爱的秦武王嬴荡因为举鼎而死,因为无儿无女后继无人,这个间歇,芈八子发挥了自己超强的政治手腕,联合赵武灵王平息七子之乱,成功对抗正宫惠文后,把自己远在燕国当质子的儿子嬴稷推上了皇位,也就是后来的秦昭襄王,创立了太后这一称谓,芈八子就是历史上的太后第一人——宣太后。

宣太后之所以会和义渠王产生交集,是因为亲昭襄王年幼,她临朝听政数十年,和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魏冉一同把持朝政,开创了母后临朝听政的先河。宣太后临朝听政期间,秦朝西北的游牧部落义渠来朝贡,两个人就“一见钟情”了。话是这样说,电视剧里也把两个人的爱情演绎的轰轰烈烈,但是真正的历史却不见得。宣太后把持朝政什么样的男子不能接触到,怎么会偏偏找一个位置偏远,一走就要几个月的蛮族呢?!这段情说不定也是宣太后的一个收服义渠的手段而已。

在秦惠文王时,秦国就曾经和义渠交战多次,虽有臣服但是也多反叛,尤其秦昭襄王继位不久,秦国刚经历了内乱,国力薄弱,面对民风彪悍和义渠是没有力量防备的。所以在这个节骨眼上宣太后能够以色事义渠王,两人卿卿我我三十余年,保证了秦国大后方的稳定和安全,达到了兵戎相见也不一定能起到的效果。当然在这么多年里,两人的事会让很多人尤其是亲昭襄王看不惯,但是面对大权在握,确实又有功劳的宣太后又有什么办法呢?只能眼睁睁看着义渠王大摇大摆出入后宫,看着他们有了孩子。

终于有一天,快60岁的秦昭襄王背后和范睢做足了功课,罢魏冉、杀白起、驱逐诸公子,发难宣太后,宣太后尽管不愿意失去权力,但是她的心还是向着儿子向着大秦,演了一出戏召义渠王来甘泉宫,狠心的诱杀了他!可怜义渠王粗犷一生,为大秦四处征战,最后死在了这个为他生了两个儿子的女人手里。

历史中并没有确切记载他的两个儿子的下场,有的说是两个儿子根本就没有长大就夭折了,还有一说两个儿子被秦昭襄王连同整个义渠斩草除根了。不管怎样,不该结的果在这个政治漩涡里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

杀了义渠王以后,宣太后又找了一个情人魏丑夫,甚至想着让他为自己死后陪葬,在那个时代里女性的思想开放可见一斑。义渠王死后七年。公元前265年,宣太后去世,魏丑夫没有陪葬,不知道宣太后怎样去地府见秦惠文王和义渠王还有自己的两个儿子。


国史通论


中国古代的女性大多都非常的悲惨,她们遵循着那些封建纲常伦理,将自己的丈夫看做天。丈夫说什么就是什么,自己是不能半点做主的。世人都将男尊女卑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所以女子不能做官,只能在家相夫教子。可是在我国历史上也有不少女子指点江山过,比如史上唯一的皇帝武则天,、中国第1个垂帘听政的女人秦宣太后等人,这些女人都用事实告诉了世人女子也可以指点江山。作为女子垂帘听政先河的开创者,这个人不仅政治才能佳,她也有着非常丰富的感情经历。她是秦昭襄王的生母。

虽然只是秦惠文王的小妾,但最后人家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国太后,甚至统治了秦国41年。大权在握的女子从来都不缺少桃色新闻,秦宣太后当然也不例外。她曾经与义渠王有段情,甚至还为他生下了两个儿子。义渠王是谁?他是义渠国的王,是个野心勃勃的男子,对秦国一直有着吞并的野心。可能有人会疑惑,一方是一国太后,另一方是敌国国君,他们怎么会滋生情愫呢?甚至还有了两个儿子,这也太劲爆了吧。


历史记载,秦宣太后接近义渠王是别有目的的。这种皇家桃色新闻,史官大都是不敢多写的,所以关于那两个儿子的下场写的并不多,只有寥寥几笔而已。有人说,那两个孩子早早就夭折了,并没有成长起来。我觉得这个说法挺有可信度的,因为秦宣太后之所以能够在甘泉宫对义渠王痛下杀手,两人之间最深的羁绊孩子已经不在了。义渠王本人对秦国本就有觊觎之心,秦宣太后对他下手是早晚的事。当然那两儿子是生病夭折,还是被人所害,我们就无从得知了。


还有个说法是秦昭襄王动的手。作为一国的王,自己的母亲却与他人苟合,甚至还有了两个私生子,儿子不能接受也是可以理解的。再加上秦宣太后控制秦国那么多年,作为秦国国君心中对她当然有所不满。义渠王不在了,所以秦昭襄王就开始强夺自己母亲手中的权力。秦宣太后下台后,秦昭襄王终于有能力对那两个私生子下手了。总之,虽然秦宣太后把持朝政多年,对权力有点痴迷,但是她仍然有着一个传奇女子的形象。为什么呢?因为她的功大于过,把持朝政期间,确实也做了许多利民利国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