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还有哪些古镇没有开发?

衰上尼的船


上海的古镇大都散落在松江、青浦这一带,这里水多河流多,也更符合古人临河而居的理念。从另外一个方面讲也说明古代这里都四通八达,属于比较重要的商业重镇。其中的泗泾古镇就是其中之一

相传泗泾因通波泾、外波泾、洞泾、张泾之水汇聚于此而得名。这个古镇商业开发还有很大的空间,整体有些许陈旧,仅能看的景点是自江川路到福连桥这一区域,人送“半条街”。景点虽少,但是有一些景点还是值得去看的。

北宋时,泗泾镇的先人在今通波塘处筑房而居,后来人多了,就形成了村落,名为“会波村”。而到了南宋经济中心发生偏移,洞泾取代了通波塘,成为华庭县通往上海县的主要航道。这里又形成一个村落,称“七间村”。因此民间有:“先有七间村,晚有泗泾镇”的说法。

在明清时代,松江的经济文化空前的繁荣,一时间涌现出了很多的小镇,其中泗泾就是很出挑的那个,后来发展成为了华亭县的商贸重镇。

古镇也是历经磨难,先后经历了抗倭、清兵南下、太平天国进攻上海和侵华战争,其中侵华战争破坏尤为严重,整个古镇的建筑三分之二毁于一旦。

目前尚存的建筑大部分都是修缮和改建,有安方塔、福田净寺、陈氏宅、福连桥等景点。

下面我们就一块去看看这些景点:

安方塔

一进开江中路就有“古镇泗泾”的牌坊立在东市桥旁边,上面雕刻各种神兽,栩栩如生。路的南侧,一座七层高的八角佛塔即是安方塔,看起来有点暗沉。

塔高35.18米呈七层八角楼阁式宝塔,整座塔为钢筋混凝土和木质相结合。在塔的顶端第七层供奉着释迦牟尼佛,意在于宝一方平安。

程宅、孙士林宅、管宅

紧靠着安方塔的便是程宅、孙士林宅、管宅。程宅初建于明代,孙士林宅和管宅建于清末民初时期。

福连桥

福连桥位于镇中央,跨泗泾塘。建于明朝万历年间,上个世纪80年代重新修缮。该桥属于三孔桥。 相传泗泾的武安桥(西市桥)、福连桥(中市桥)、普度桥(东市桥)和东田寺的宝塔,是泗泾的"三弓一箭",民谣有"三弓一箭安一方"的美誉。

马家厅

马家厅是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的故居,为清初期的建筑,为江南风格私家住宅,给人以平实无华,简朴淡雅的感觉。厅堂内两侧挂满了浓缩马相伯生平经历和卓越贡献的文字及相关图片,生动形象地展示了马相伯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史量才故居

史量才故居,为报业巨子,爱国进步人士史量才抽隙居住之地。建于二十世纪初,占地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修复开放的史量才故居内现有“坎坷人生、泗水情深、报业春秋、魂系中华”四部分内容介绍和史量才使用过的部分原物陈列。

下塘历史文化风貌区改造

早年泗泾塘北岸的房屋门前都有长廊,连在一起叫做下塘街,约有三华里,是上海最长的。长廊顶上由于有篷遮雨,得名“烟雨长廊”。上世纪中叶,下塘街沿河都是商店,以米行居多,还有饭馆、竹行、蛋行等。

如今,泗泾镇正在对下塘街和“烟雨长廊”进行整体修缮,现在也初见成效,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很值得期待。。。

特色小吃:阿六汤圆 、广利粽子、泗泾小笼包、泗泾羊肉

交通:轨交9号线泗泾站下转松江45 46 48路到鼓浪路江川路下即可。


带着喵旅行2019


我觉得古镇就是要保存它的原汁原味的样子,不过度开发。

搞得到处像城隍庙一样除了卖各种各样的旅游纪念品就失去了看点。

位于青浦的金泽古镇就像一个处女,宁静、安详,静静的只闻得自己的心跳声,整个古镇游览区没有一家商店、没有嘈杂的人声,你会不由自主的放慢脚步,享受着这份宁静,这才是放松心情的好地方,也是我理想中古镇的模样。

上海市区到金泽古镇可以在淡水路长乐路坐沪商高速专线,二站路直达金泽古镇。











一条会飞的鱼Camille


市中心租界区的那些网红马路在网上基本都反复提到了,我来补充一个有上海本地特色的地方,希望当大家提到上海的时候,不只是“十里洋场”、“英法洋房”、“梧桐马路”这些印象。

其实上海作为江南水乡的历史来得更久远。现在说起水乡古镇,大部分人都联想到朱家角、南翔、七宝、枫泾。而在我大浦东深处,还有川沙老城区、康桥横沔,依旧维持着水道、古宅、石板街的味道。而且由于还没被开发,很适合走心一游,小弄塘里原汁原味,一片祥和。

候鸟星球


在上海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还有古镇没被开发的?是我孤陋寡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