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国的耕地到底由谁来耕种?中国的粮食到底会由谁来生产?

新大风歌


在当下,粮食价格不高、农民种植收入放缓的情况下,在一些媒体上流传着“80后不愿种地、90后不谈种地”的说法,言下之意就是目前种地的多是一些60后、70后,是这些40、50目前往上的人在种地。话说回来,未来到底是哪些人来耕种土地、生产粮粮食呢?根据多年的农业工作经历,以及进下的农业发展形势,三农广讯认为,谁来种地的问题,大家不必担忧,中国粮食生产的大旗会有人扛起来,一路前行。分析起来,应该在这样四部分生产者:



第一部分,种植大户。目前看,这部分群体应是当前占比较大的一部分经营者,主要是由一些种地技术比较成熟,种植效益比较稳定,并且擅长种地的一部分人,在种植自家承包地的同时,转租一些外出务工的村邻的土地,聚少成多,一般经营在几百亩、甚至上千亩的规模,一年的收入足可以维持家庭生活。从长远一些时间看,这部分种植大户,正在逐渐演变成家庭农场,从事的人员多为40-50岁左右的中年人。



第二部分,家庭农场。这个群体目前数量并不是很大,因为拥有持续稳定的土地经营权的人并不是很多,就目前来看,家庭农场的数量还不是很多,但是从长远来看,由于第二轮土地到期后,承包期继续延长30年不变,土地的稳定性较强,由种植大户转变为家庭农场的数量会有一定幅度的增长,一些农村毕业的大学生,在城市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会有一部分回乡发展农业,成为种植业的新生力量,大概率会以家庭农场主的身份从事农业生产。



第三部分,农民种植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短期看,发展并不十分理想,但从长远看,当土地入股、利益分配、风险防控等方面进一步得到完善之后,未来农业种植者的群体中农民专合作社将会占有一定比例。

第四部分,只能靠种地为生的小生产者。在农村中,有一些人,由于身体不好,或者其他原因,打工身体素质较差,做生意经营能力又不行,搞其他行业更是没有这个能力,只有免强种点承包地,或者再少量流转点土地种植,收入虽然不多,但是也可以基本维持生活需求,在未来的种植者群体中,仍然会有这部分人参与。



综合来看,未来谁来种地是不用担心的,虽然粮价偏低,但是靠规模经营、即使薄利也可多收,将来应该是一个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小散户多种经营形势并存的一种状态,除了农民以外,还会有一些热受农业的有知识、懂经营的青年人加入进来,粮食生产不会出现问题。


三农广讯


未来中国的土地应该有谁来种植?对于我这个在农村老家承包土地搞种植的一个小农来说,通过这几年的种地经验来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未来土地的种植必然会走向集中化和规模化。

我是在2015年秋季的时候开始在我们村里大规模承包土地搞种植的。一下子承包了30亩地多一点,但是这30亩地可不是集中在一方地里的,分布在东,南和北3个方向13块土地里。这样的话无论是种植还是田间的管理都比较麻烦,简单说浇水的问题浇一次水我得浇一个月的时间。(因为我们这里都是采用的机井浇水,下水泵自己都得下13次,)收割庄稼的时候更麻烦,一个人是根本忙不过来的。这样的话极大的浪费了人力物力。

如果说土地集中话种植就能够有效的提高效率,并且还能够提高农作物的田间管理。比如说一方土地的话在喷施农药的时候可以一次性喷施这样的话就能够有效的提高农药的利用率。小方地打一遍农药害虫就飞到隔壁的地里了,这样的话打农药的效果就大打折扣。

在机械化收种的时候也是一样的道理,大方地块的时候更有利于机械化收种。小地块的话机器拐弯抹角的时间比收种的时间还要多呢,这样也是对于资源的一种浪费。

未来农业种植必然会有新型的职业农民来种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种植也要求我们农民有知识和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把地种好。


豫东小农


我是83年的,在我们村,真正种地的我是最年轻的,在我们这周围,我也属于比较年轻的,真正种地的比我小的很少有。但是,我主要是种植苹果,家里也有一些地用来种一些粮食,对于粮食,我投入的精力很少,我们这今年持续干旱,我就直接放弃了粮食,把有限的水都用在了苹果。对于未来的耕地由谁来种,粮食由谁来生产这个问题,我就我们这的情况谈谈我的看法。

土地集中是未来的趋势

我们这现在留在村子里的人越来越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的年龄也越来越大,前面我说过,在我们这里真正种地的80后很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老龄化的农民的会逐步退出,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少,土地的集中就是势在必行。

粮食种植将以种植大户或者托管的模式为主

我是农民,但我很少种粮食,只要能够自己吃就可以,这是现在我们这很多农民的想法,只要能够自己吃,不让地闲着那就可以,不会投入太多的精力。这里面最主要的,就是种粮食不赚钱,粮食的价格是非常稳定的,种几亩粮食根本就赚不到钱,有哪些精力,我们还不如多管理一下我们的果园,虽然有赚有赔,但总还是有点希望的。

没有经济利益的驱动,就不会有人去做,我们并不是不想做,谁也要养家糊口,把精力都放在那十几亩粮食上,自家日常生活都保障不了,谁也不愿意啊,只能种点自己家吃,或者别让地荒着,投入少量的精力种一点。

种粮食必须要能产生一定的效益才会有人去做,比如一些种植大户,大规模种植,能实现机械作业,降低成本,能够有一定的利润。再或者,现在的一些托管模式也是可行的,农民只需要把耕地交给专业的托管公司来管理,自己收取收益。

青年人才回农村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现在对于返乡创业或者一些别的青年人才回农村的支持力度还是很大的,但是,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还是选择在城市的发展比较好一些。

在农村,各方面的条件比城市都有一定的差距,这是不可否认的,虽然现在有很多人在城市的压力太大,有回农村发展的想法,但大部分都还是处于观望的状态,农村还没有足够的吸引力能够吸引大批的人返乡创业。而且,现在农村出去的,户口一旦迁出农村,再想回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农户小规模的零散种植仍将继续

对于现在的农民,家里有地,种上粮食最起码不不用再买了,很多人种粮食并不是为了有多少收益,只是地在那里也不能闲着,种上粮食最起码自己吃还是可以的。留在农村的人,大部分都会种一些粮食,但是规模不是很大,这种零散的种植还会持续。

在未来,我认为粮食的耕种会出现一个两极化的发展,一边是规模很大的种植,需要有一定的资本,一边是农户很小规模的零散种植,以供应自己为主,规模越来越小。对于土地的耕种,则是由专业的公司或者种植大户和小部分的零散农户组成。

我是农夫七哥,以上只是个人观点,不足之处欢迎留言指正。每天农技分享,欢迎点赞、转发、关注!


农夫七哥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对于种田记忆犹新,从集体农做,到分田入户,我家分得六亩田,刚开始分田到户的时候是需要交公粮的,我家六亩田就需要差不多两亩田的产量来交公粮,在当时我国的农业还是比较原始,买不起化肥,又没有技术支撑,农民种田产量非常低,虽然我家有六亩田,把公粮一交,也只够一家人吃,一天忙到晚手里还没有一分钱,一想到过去那些苦日子都掉眼泪了,现在的年轻人是无法现象的。现在这个时代的人都好,就是出生在农村也不需要种田了。现在农村人都出去打工了,那么谁来耕种田地。


技术好了,粮食产量高了。

很多人认为农村人都进城务工了 ,农村的田地出现荒废,现在确实有些地方荒田情况,因为现在粮食产量非常高,就算出现一些荒地,也每年产量增加,现在粮食产量是以前的几倍数,再来现在粮食通过技术杂交现在高产,看似有荒田地,但是粮食依然稳步增长。因为现在粮食产量非常高。

机械化种植。

现在无论是种田还是其它农业生产,机械化都占了一定的配比,机械化种植是一种趋势,是未来的农业发展方向,如果用机械化种植就可以大大减少人工,如果以后还是传统的农业模式,农民种田是没有利润空间,所以未来种田是规模化种植,会出现一批大型农场,只有大型规模化种植才能实现利润。

现在国家已经开始实施田地整改,把一些小块田进行合并,达到一定的面积,有利于机械化操作,所以在以后会出现一些有农业生产专业人士,有农业技术人员进行现代化农业生产。


种太阳哥


未来,中国的耕地到底由谁来耕种?中国的粮食到底会有谁来生产?

社会在发展,而粮食的种植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记得我小时候,我家种地还局限于3亩地一头牛的阶段。由于没有耕地的拖拉机,也没有运输粮食的三轮车,因此全家的粮食耕种运输就指望在一头牛的身上。而粮食生产效率和效益都是很低的。

而到了现在,我们村里的粮食耕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传统的粮食作物也被一些好的经济作物代替,比如小麦种植逐渐被药材种植代替。而过去的小推车也被一些大的三轮车替代,一些粮食的生产的效益也比过去翻了几翻,劳动强度也少了许多。那么未来,中国的耕地到底由谁来耕种呢,中国的粮食到底由谁来生产呢?

了解世界农业的人都知道,全球有三大非常先进的农业发展体系,而这三种农业发展也是领先于世界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一是,美国的大规模农业机械生产体系。

众所周知,大家都认为美国的工业比较发达,殊不知美国也是农业生产大国、也是生产强国。而美国的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大部分是用来出口的。而美国的耕地在大规模的农业机械耕作下,效率是非常的高的,十几个人管理上百亩,甚至上千亩也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来说,由于美国的大规模农业机械的生产效率下,其粮食的成本也是非常的低,也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二是,荷兰温室大棚农业体系。

荷兰的国土面积不大,但是荷兰的农业为什么能影响世界呢,这是因为荷兰有完善的温室大棚农业技术。荷兰整个国家并没有没有像美国一样的大面积土地的资源,甚至连美国的一个州都比不上,但是荷兰人是会取长补短的,没有面积,就利用空间进行种地。

因此一座座无土栽培的蔬菜温室也拔地而起,而种植的农作物也实现了一亩地上万斤,蔬菜十万斤的产量。因此来说,荷兰的温室大棚农业技术也是我国未来的生产方向。


三是,以色列滴灌技术农业发展体系。

世界上的以色列人是聪明的,他们可以把沙漠造成绿洲。而农业技术也是这样的,他们把原来没人看的沙漠土地,通过以色列的滴灌技术灌溉了绿色的土地。而滴灌技术的水源利用,也有效的节约了一部分水,并且比传统的灌溉土地出产的粮食又增收几倍。所以说,我国也完全可以利用这以色列的滴灌技术,把庄稼种植的更高。

上面说了未来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方向,那么我国的耕地到底由谁来耕种呢,粮食到底由谁来生产呢?

笔者认为,粮食的耕种和生产当然离不开农民,但是现在的农民对粮食的耕种方法也变了,不是原来的“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了。虽然我国的人均土地的占有量不如美国等资源性的国家多,但是我们完全利用他们国家的技术进行种植。比如种地过程中用机械化,用温室大棚的方法来增产粮食的收益,在种植技术上完全可以用自动化进行生产粮食和蔬菜。


因此来说,未来的土地耕种,粮食生产还是农民的,不过传统的种植方式被一些自动化的粮食生产而代替,而一些无公害的蔬菜和粮食在未来也会崛起的。而种植粮食就像工厂上班一样,可以流水线的操作,所以笔者认为,在未来的时候,这一天也会实现的。


李子说农


未来农村的土地由农庄主来种。

土地确权后,承包的土地继续使用三十年,三十年后再延期三十年,这就是家庭联产承包的土地。但是在当今社会这种单家独户的耕种方式已不适应了。

那么该怎么办?

就是由种田能人出来种田!你的承包地流转给农庄主,你承包的土地象入股一样加入农庄主的农场。一亩为一股,一股多少钱由村民及农庄主经协商而定。

农庄主把一个村所有的土地连片开发,该合并的合并,该推平的推平,把一个村上千上万块农田平整为几十或几百块良田,然后全部实行机械化种植。愿参加农庄主农场劳动的发工资,不参加的只等每年终股票分红。

这样做,农村富余劳动力可以继续进城务工,也可以留农村给农庄主打工,都能领到工资和分红,土地又不丢荒浪费土地,又能生产出粮食供人民的食粮,何乐而不为呢?


明明说情感事


中国的粮食谁种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收入高于工厂企业员工的收入,这样农业就发展起来了,有了高的收入谁不想种地,比如说:一地收入二万元,你种三亩地收入六万,平均每月收入五千元,你在工厂每月工资五千元,一年收入六万,工厂和种地你选择哪个?或许只有两种,如果高于工厂收入,我想种地的人很多。为什么呢?第一农村种地辛苦,但是自由,既有收入,也照关到了家庭。第二种地风险大,不可年年都是高丰产高收入,工厂稳定,只赚不赔。第三种地要技术和知识,光靠苦干不行,还要国家的政策和农产品的保护,工厂不同了,一天只干活,到月有收入。第四农村土地散,国家应该让每家每户以片区集中化,向工业哪样集中生产,适行产业化的种地。


江海凌风


未来中国的耕地到底由谁来种?这个问题从现在来看己经有了比较明确的答案。

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耕地肯定是由新型农民建立的公司或者是种粮大户来耕种。这是中国农村以后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我们村和附近几个村的实际情况来看,土地流转,连片大规模机械化种植的模式己经在逐步的形成。2017年我们村里第一次土地流转给了种粮大户500亩耕地,每亩每年是800元钱。今年又有270亩土地也参加了土地流转。现在,我们村的土地已经有一半都参加了土地流转。我们附近的几个村子从今年也都在大搞土地流转,有的村子两三个种粮大户都在互相争抢愿意流转农户的耕地。我认为:照此发展下去,用不了几年,我们这里的土地就会全部集中到种粮大户手里去了。为什么我会这样说呢?因为根据今年麦收和现在的秋收实际情况来看,一家一户的种植模式越来越不吃香了。特别是小块耕地,在播种和收割的时候,一般的机器都不愿意给播种或收割,现在,小块的土地播种和收割每亩地比大片地贵30元钱左右,如果种两茬(小麦和晚玉米),机耕费就比大片地每亩多花120元左右,就凭这一点上,它也起到了加快今后土地流转的进程和速度。

总之,中国的耕地将来由谁来种?现在的答案己经基本形成。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农村农业的机械化大规模种植很快就会实现。不过,关于"三农"的问题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事情,要想实现这个目标,肯定还得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实现。

总之,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那就让我们视目以待,顺其自然吧!


少利17


末来,中国的耕地末来到底由谁来耕种?中国的粮食由到底谁来生产?

这个问题提的好,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大国,中国的耕地未来到底由谁来耕呢?我说要用科学技术来耕种,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农业现代机械化离不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能为人类创造出无数的才富。

中国的粮到底由谁来生产呢?还是由中国农民掌握先进科学技术人才来生产,中国人口重多,粮食是保障人民生活的必须品,粮食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有了粮食心不慌,有了粮食我们对经济社会建设,科学技术发展更加努力。粮食是全国人民的定心丸,因此粮食生产要牢牢掌握中国农民手中。


用户110875679198


关于农村耕地谁来种的问题,先来说说我们村里这些年的变化,原来各家各户需要上交粮食时,无论什么样的地块都有人种,很多人家还会开荒种地。不过自从不用交粮食了,农民种粮心态就明显发生了变化,不再什么地都去种,而是有选择性的种地,偏远贫瘠的地块直接种油茶树、杉树、梧桐树等,有的也会任其自由发展,渐渐地长满了杂草。近些年,外出务工的人员明显增多,只有一些年龄大些的坚守那片熟悉的土地,平时村里也很难看到什么年轻人,正是由于年轻劳动力紧缺,老年人种地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只会挑选一些地块来种,剩下的要么给其他人种,或者什么都不种。未来中国的耕地到底谁来耕种?粮食到底谁来生产?微尘微视界对此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无论粮食价格如何,大部分地区农民依然会坚持种一些口粮

这几年很多农民明显的感觉到种粮成本上涨明显,因为农资、租金、人工等费用在涨,算经济账的话很难说有钱挣。就拿种植玉米来说,亩产量能够达到1200斤就比较不错了,这还得土壤肥沃,同时还得风调雨顺,玉米价格按1元/斤计算,亩产值就是1200元,把种粮成本出去后,能有个400—500元就非常不错。辛辛苦苦种下去,到头来还不如外出打工几天的收益,难免会打击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过也有不少农民,会坚持种一些口粮,因为觉得自己种的粮食吃起来更放心,不使用农药、化肥,采取传统种植模式,即使成本高些,也觉得是值得的。

二、发展乡村旅游,一定程度上会吸引资本进入,农民种粮收益有所改善

近些年乡村旅游在全国各地发展的如火如荼,有的地方探索出好的方式,的确让当地农民直接受益。就像我们县城的一个村庄,原来属于外地人不愿去的地方,年轻人纷纷外出,自从被上面列入乡村旅游发展的重点后,基础设施大幅度改善,得益于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游客数量逐年增长,以前外出发展的当地人,纷纷返乡,种地开农家乐、民宿等,在家发展的收益比外出打工强很多。类似的地方还有很多,特别是引入一些资本后,将农村的耕地资源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比如说稻田画,让种粮上升到艺术高度,既收获了粮食,又增加了收入。



三、新型职业农民的出现,将是未来种粮的主角

现在很多地方改变了人们对农民的印象,原来种地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而如今机械化程度明显增加,各种现代化设施也较为丰富,无人机、远程操控等越来越常见,这样的种粮方式的确有很大的变化,原来的农民很难适应,这也就出现了新型职业农民。农民不再是一种身份,而是成为一种职业,新型职业农民有一定的门槛,既要愿意在三农领域发展,又要有相应的专业知识,懂的对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这类农民将是以后种粮的主角,目前一些种粮大户也在往这方面发展。

四、只要耕地资源不被挪用,粮食安全问题就有保证

由于老一辈农民慢慢地种不了地,毕竟年纪大了,有点力不从心,而年轻人对土地没有老一辈人那样,有着特殊的情结,难免让人有点担忧,一旦老一辈农民老去后,种地的新生力量在哪里?实际上只要耕地资源还在,没有被挪用来做房地产开发,或者其他商业用途,那么种粮问题就有保障。现代化、机械化种植,并不需要那么多人力,将耕地资源集中后,再加上先进的管理模式,单产量的提升,反而会出现增产增收的现象,这也使得国内粮食供应量有保障。近年来,科研人员在粮食单产上的研究不断发力,以水稻为例,今年正向亩产1200公斤发力,第四代杂交稻有望达到1500公斤,这对国内粮食总产量来说,是强有力的支撑。



总之,将来的粮食依然会有保障,多地试点土地流转,实行“三权分置”,也是想把有限的土地合理利用起来,让那些愿意种地的农民有地种。现阶段很多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偏低,主要还是因为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种粮成本增加,而粮食作物的价格却稳中有降,遇到不利天气时,弄不好忙碌下来还得亏本。这种现状也是需要相关方面引起重视的,不能直接提高粮食收购价时,可采取其他渠道进行扶持,让农民觉得种粮有利可图,至少不亏本。对于进口粮源,也需要进行合理的控制,可以有进口,但进口总量不宜过大。

以上为微尘微视界对“未来中国的耕地由谁来耕种,粮食由谁来生产”问题的理解。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多多指导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