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怎样欣赏草书?

诱妩魅的瞬息


我的一己之见。我觉得要想草书成形,最最重要的一点,你必须懂得点艺术。也就是艺术灵感。因为草书用笔千变万化,如王铎。字结构会因整幅作品的布白尔变化。整幅书法作品的结构设计没有报纸画报编辑功夫很难做好合理配置资源(字)。所以我喜欢大量阅览画家的作品,学习人家的构图技巧,也喜欢风光摄影,这些活动应该对自己完善书法作品整体美有所补益。

草书被很多人理解错了,以为能写钢笔字,能把各种字的草书线条描绘出来就可以了……大错特错了。诚然,线条是要会,但不是刻意的去追求。好的草书需要最结实的隶书,篆书,楷书,行书基本功训练的。我在大学里,听老师话,老老实实地写了四年隶书。给我烦的,一毕业就不愿去碰隶书了。可是后来,越后来,我的草书线条里总有隶意。增色不少。尤其在写章草书时,隶书基础更发挥作用了。

再就是会用笔。要像王铎一样用墨用笔。他的草书单个字拿出来并不柔美,但是他那个字都有学不完的妙处。再到整幅作品,用墨用笔丰富多彩,美不胜收。

写草书不是随意玩玩的,一定要下苦功。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时候,千千万万不要沾沾自喜得意忘形。


葉赫雲貴


我们应该如何欣赏草书?

草书境界,书体中最能够体现人的思想感情。因此草书的书写,与正楷有着不同的气象,楷书则有表面的感知,能够一眼望来,欣赏出子丑寅卯,及拙劣是否辨别出来。

对于草书,不是常人所能够鉴赏。两种情况,一则书写创制者,属于低能草之,其情性奔放而草法失却。

另外书写有情有法度,而出现鉴赏能力有低的观众,奇妙不能够感觉出来。


终究是草书每人各自的气质,底蕴,以及艺术修养,不同的秉性,再就了不同的书墨表现形式。

善草字,首先懂得草书符号,规范的草书符,是大家容易欣赏的关键,不会写草,则有乱来意气,任凭自己的信天游之习熟弊端。写的草书幅属于自己嗨。


写的规范的草书,鉴赏者未有草书符积累,以及对于使转之线条,之起伏跌宕,未有辨别识读。困难是自然的事。

草书掌握意法,情性的表现,书墨的点线来表达,若是意气相投之大,突出个性的挥洒,有了脱法的现象,有意气与法度相害。应该相承的关系,则有书法草字笔墨丰腴。欣赏则有美的体现。

相反,笔墨属于单调无韵之致,更谈不上气势。

所以,草字作品鉴赏

1,具有积累草书符,2意法相承,意法相害,判断书墨丰满与否

3,线条的使转,鉴赏其草书的韵味及气势。一般起伏跌宕,之最,为狂草。

今草,属于草书符号有备,则能识读。章草应该也是今草与狂草的远源。爱好草书,必有了掌章草。

总之林林总总,草书依然还少,写的不少,精绝者少之又少,草书的境,关键是一个人的综合气质修养。并非学会了草书符号的堆砌。必有的浪漫的格调。丰满的书写笔墨。

才能够体现形质与情性的双美。


狂喜淡墨a


草书如暴风驟雨,雷霆万钧,又如舞女插花,左顾右盼j三则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给人以昂扬激越的美感。在结字和章法上强调疏密,斜正,大尐,虚实,向背,润枯的强外对比,节奏感显明,表现出浪漫主义线条。其风格要求书家以扎实严谨的技法为基础,笔力遒劲,笔法精妙,在一泻千里的笔势中汹湧澎湃,始终中锋行笔,逆锋起笔,使转提按。万毫齐`发用笔尖在纸面上跳动出瘦劲凝炼而富有弹性园转浑厚的线条,达到折股钗,万岁枯藤,千里阵云,奔雷墜石的艺术效果,使观者如醉如痴,流涟往返,玩味有余,百看不厌的境界,方称神来之笔。古人称旭肥怀瘦,藏真妙于瘦也。


书写人生6669


怀素在《自叙帖》中说:“夫草稿之作,起于汉代,杜度崔瑗始以妙闻,迨乎伯英,尤擅其美。”草书在东汉张芝的创新中,形成了一种无与伦比的书法艺术。

说起草书,便不能不谈二张,旭素。尤其是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的中华第一草书帖的《自叙帖》。此书法字字欲仙,连绵不绝,奔蛇走虺,冠绝草书。

欣赏草书,要从布局,章法,线条,墨色,气势等方面欣赏,古代有草书最为难,龙蛇竟笔端,毫厘虽欲辨,体势更须完的说法。所以草书,尤其是狂草,看似没有章法,实则最有章法。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反合宜。人人欲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

草书就像一个美丽的情人,让人欲罢不能,其性格也放荡不羁,让人琢磨不定。

好的草书作品,会有一个所谓的书眼,会很有灵魂,让人看一眼就终身难忘,给人以强大的视觉冲击。草书包罗万象,初拟轻烟淡古松,又似山开万仞峰,世间皆草书。无声的乐,无图的画,无言的诗,都是草书的灵魂。

有人说,世界上有两种最美丽的东西,一种是美女,一种是草书,她们有一个共性,就是有一个美丽的线条美。当然欣赏草书,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和良好的艺术修养。

我们只有多学习,多积累,才能感受到越多美好的草书作品,才能感受草书气质非凡的魅力。




獂道散人


我学写草书有些日子了。自己“创作”的时候,挨个查字典去写。然后连成行,成篇。一遍不行两遍,哪儿不行,再来一遍。最后,用手机拍下来,做出效果看看,直到赏心悦目为止。跟草书艺术相去甚远,不登大雅之堂。



小学一级教师


一、在轻重缓急的笔法中欣赏和谐美

笔法是书法的基本要素,是用柔软而富有弹性的毛笔创造的,中国毛笔显著的特征,就是能够写出千变万化的、富于质感的点线,构成了一个奇妙的书法世界,给欣赏者以美的感受和无穷的想象空间。

一是互相对应、和谐统一的笔法,构成草书的基础美。

草书将相互对立、各不相同的用笔方法揉合在一起,以充分地表现出和谐统一的效果,这是草书美的基础。其中,提按是最基本的笔法,按是笔毫下压,力注毫端,给人以沉着稳重之感。提则将笔上提,笔轻轻摩擦于纸,给人以轻松愉悦之感。“提”与“按”在运笔中交互使用,方能形成妙趣。草书应以中锋为主,侧锋为辅,中锋取其浑劲,侧锋取其妙美,藏锋以包其气,露锋以耀精神。这种笔锋的结合运用,形成了矛盾的统一。草书用笔圆转,内含筋骨,折笔要方圆交替自然,忌臃肿。转折笔法以圆笔为主,显飞动流杨,通过暗按、驻留等手法,掺以方意,使转折抑扬顿挫,方圆兼备,可以使作品变化无穷。

二是开朗流畅、疾徐交替的运笔,形成草书的动态美。

行笔流畅自然是草书的最基本要求,行笔的速度决定线条的节奏感。草书的疾是指笔势较速如脱缰骏马,气势宏大,但要求疾而不滑。“至有未悟淹留,偏追劲疾;不能迅速,翻效迟重。夫劲速者,超逸之机;迟留者,赏会之致。将反其速,行臻会美之方;专溺于迟,终爽绝伦之妙。能速不速,所谓淹留;因迟就迟,讵名赏会!”(2)。草书的徐是将迅疾的行笔之势舒缓下来,在运笔中体会行笔细致微妙的动作,运用疏密横斜之态,体现草书在动态中的美感。笔力凝重时入木三分不滞痴,笔力轻细处贵能不轻忽飘浮。该虚处且虚,该实处则实。实处大巧若拙,朴厚而含蓄,虚处若即若离,妙趣横生。还应能擒能纵,能放能收。铺展时,线条圆健浑厚,敛束时,如柳条银丝,柔中有刚。


煮酒吟诗聊书法


草书形神兼备,则能雅俗共赏。徒有形,大众赏之,有神,而形随意,小众赏之。如唐张旭,怀素,今毛体,多形神兼备,素狂,旭怪,毛布局更胜一筹。今林散之,虽世人评价高,有独创之处,但笔力纤弱,结体一般的多,故不宜过高评价。当然,林散之字少数发挥好的,确实形神兼备,有的甚至如活物一般,表现力和境界极高。有的人,没有功力,乱写一通,称之为创新就另当别论了。却要称别人不懂书法。对一些所谓创新,要作具体分析。是不是大众就绝对外行,专家就绝对内行呢?应该说不是那么回事。专业人员有其局限,有的也易走极端,或认识狭隘,单追求所谓神韵,却不知,不借助于一定的形,神又怎么表现出来呢?所以,尽管大众内行的确实不多,但大众看形,看结体等,虽远远不够,也有其合理成分。不然,西方法庭为什么找普通人陪审呢?就是深知专业人员的局限性,为了弥补专业人员的不足。

礼拜九


礼拜九


草书必须要运笔有功力,节奏感强,连贯感好,横平竖直运用得当,整篇布局合理一气贯通!





华洁洗涤1


草书分章草、大草、狂草还有行草,草书与楷隶篆不同,它的字形变化大,所谓“草圣最为难,龙蛇竞笔端",没有接触和学习过草书的人,很多字是难以认识的。所以说要想欣赏草书首先要认识草书,否则无从谈起。





凤谊1


看了三个回答。一幅书法作品,除了字以外必定有它的内容,即一首诗或词,或一篇文。诗(词)或文都有着作者的情感,你写它,即在理解了作者情感的基础上,以书法的形式进行再创造,去演绎它。因此鉴赏一幅书品,不管用什么书体写的,你的字、书品的节奏、章法,与文意相谐,达到丝丝入扣,就是一流作品。既使略差一点,也属于一流范畴。

舉例说,你集王羲之《兰亭序》的字去写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写得再像也是二三流的作品,因为你用绸缎去做了甲胄。

书品讲究字的结体、用墨、节奏、章法,都要服从与文意相谐的原则。除此之外,妄论好坏都是无缘之水,无根之木。退一步只能说,字写得还可以。

学书想成家,功夫在字外,要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和鉴赏力;其次,不管你擅长哪种字体,要据文意能写出不同的风格。不明白这个基本,永无出头之日。冲其量,摆个地摊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