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用什么滤材好?

克里斯托夫金


不请自来,心中有鱼,木鱼也是鱼。

要说养鱼一定要滤材么?那也不一定。古法养鱼就不需要循环和滤材。

因为你要知道滤材是起到什么作用。

鱼缸过滤系统一般是先经过物理过滤,去除水中一些难溶解的颗粒物,然后经过生化滤材,有的还会经过活性炭。这主要看你的鱼缸多大,是什么类型的鱼缸来决定的。下面从两方面回答你的问题。

第一,如何选滤材。

1,不管是上滤下滤背滤,首先要选一个强大的物理过滤。物理过滤强大后面会省很多事。可选的有黄棉,白棉,蓝棉,黒棉,魔毯魔袋等。如果鱼缸比较大,推荐3到5层棉,单一品种或者混用都可以,小鱼缸也尽量2层。魔毯魔袋过滤效果好,但是容易堵,需要勤清洗。棉是消耗品,过一段时间换块新的。这个投资绝对必要。

2,生化滤材尽量多。都说底滤是最好的过滤,那是因为他能放最多的滤材。生化滤材主要作用是培菌,所以滤材越多,培菌效果越好。可选的就太多了,某宝一搜一大堆,细菌屋陶瓷环还有很多花里胡哨的产品,也有特别贵的滤材。但是都说老手最终还是会选择细菌屋和陶瓷环。价格便宜效果好。

3,活性炭要不要看个人喜好,他不培菌,只是吸附水中的杂质。有时候黄水了可能会用到。我自己是不用的。

4,过滤之外的东西。这里面有必要说一下,对于养鱼新手来说,一般成品鱼缸的过滤系统都比较差,其实就是放不了多少滤材,硝化细菌培养的慢,生态脆弱。这就需要一些其他的手段辅助培菌。小鱼缸推荐放一个水妖精,主要是培菌增氧,效果不错。另外可以自制一个反气举,也是培菌增氧,但是反气举能容纳更多滤材,效果更好。

经过上面几点,一个小鱼缸已经基本没啥问题了。但是养鱼需要勤快,也需要下心思琢磨。慢慢摸索,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第二,不放滤材怎么办?

1,古法养鱼。古代没有电动的循环系统,也没有各种各样的滤材。古法养鱼主要是养藻,养苔,最终实现平衡水中氨氮,增氧等,实现生态平衡。古法养鱼,养鱼先养苔。一般用敞口大水缸,石海,木海等,一般放在室外。以便于鱼缸能够充分接触空气和阳光。藻和苔也需要光合作用,没有阳光基本养不了苔。

2,沼泽过滤。沼泽过滤说直白点就是自己养一片沼泽地,种上绿色植物。起到生态平衡的作用。绿色植物分解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和氨氮,保持水质稳定。沼泽过滤的效果也最接近自然条件。通常情况下,沼泽面积应达到鱼缸面积的1/3,道理和放滤材一样,太小了起不到作用。沼泽过滤的水流方向是从下往上,让水充分经过植物根系,最后溢流回鱼缸。沼泽过滤弄好了非常漂亮。

养鱼是个技术活,也非常需要经验。不过也不用怕,最不济,勤换水也可以的。所以,慢慢摸索,欢迎入坑。


心中有鱼木鱼也是鱼


针对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避免新手养鱼过程中听信无良商家过多的谬论。滤材的选择,我想你问的应该是生化性滤材的选择,也就是赔菌滤材的选择问题。往往很多新入坑的鱼友都搞不明白到底该如何选择,之所以纠结是因为报着对鱼负责的心态,想把鱼养活并且养好了。

如今水族市场由于不受监管,产品五花八门,质量也参差不齐,可是广告却吹的神乎其神,就好像自己产的滤材是世界上最牛逼的滤材。就比如某国产的号称日本的滤材,吹其滤材展开面积能达到一个足球场那么大,好吧,那你可以一个缸只用它的一颗滤材就可以了。吹牛皮还真不带打草稿的了,这也是水族市场的一种无奈!

言归正传,滤材选择上首先第一点要看你当地的水质。你是南方偏酸性的水质还是北方偏碱性的水质,就比如你是南方偏酸性的水质,你可以用一些弱碱性的滤材去中和水质,就比如珊瑚砂,或者台湾no1滤材,因为本身台湾no1就是南方产的滤材,所以我不建议北方去盲目的追求品牌而选择台湾no1,因为本身就是碱性水质,用了会更碱,所以还是要了解每款滤材的特性。

第二点,滤材的选择看他的材质。滤材的价位档被拉的很开,一方面是品牌因素,另一方面就是滤材的材质是不一样的,普通细菌屋很便宜,而AC或者台湾no1来宝丸系列就贵一些,我所说的价格都是批发价格而不是你们看到的零售价格,是因为细菌屋的材质是比较便宜的,基本就是石英砂,而台湾no1是矿石型滤材,所以成本上是有差别的,材质不同决定着他的使用寿命的不同,细菌屋寿命不到两年,而台湾no1有一部分人用了五年还在继续使用。

第三点,滤材的选择要看它的赔菌效率。

滤材就是用来赔菌的,所以某一个品牌的滤材做出很多种颜色来,标注出了不同的功能,这都是用的蜡染工艺,还是拿台湾no1举例,你整个鱼缸全部用多孔来宝丸也同样没有一点问题,反而会更好,因为你比较会发现多孔的表面积是最粗糙的,那么它更有利于硝化细菌的附着并形成菌群结构。再有多说一点,建议你们选择球类的滤材,因为球类滤材的表面积是几何体中最大的,所以赔菌效率更高一些。

至于商家宣传的什么透水,吸水啥的就当看个表演就行了,没啥实质性的区别。

我没有说哪个滤材最好,是因为我不想给任何一个品牌的滤材做广告,我只告诉你滤材应该如何去区分好与不好,具体原则就要根据你的实力情况选择就行了,细菌屋比某一些滤材差一些,并不代表它不适合养鱼,全部用它照样可以把鱼养好,只是寿命短一些,效率低一些而已。

希望大家在滤材原则上多从当地水质,以及养什么鱼(喜欢酸性水质还是喜欢碱性水质),滤材的材质,滤材的赔菌效率着手选择。至于工艺上其实都差不都得,你也看不到他们怎么生产,你问他他也会吹的神乎其神,所以干脆PASS点工艺这部分,多从以上几点你看的到的上选择就可以了。





渔之匠鱼跃


“欢迎新鱼友进坑”

养鱼先养水,首先我们要知道鱼缸的过滤组成部分,它是由物理过滤和生化过滤组成的,物理过滤是由各种过滤棉,生化过滤就是由各种滤材组成的,下面为大家分析一下如何选择滤材吧!



低端鱼选择低端滤材

现在市场有普通滤材和中高端滤材,它们的功能都是为硝化细菌提供繁殖的地方,只是低端的使用年限短容易掉渣而且会有不稳定,如果你是养的低端鱼可以使用低端滤材普通细菌屋和黄色生化球,在鱼少投食正常的情况下基本可以保持水质平衡,只是两年要换一次!



高端鱼选择高端滤材

现在很多的鱼友养起了金龙鱼、红龙鱼、魟鱼、虎鱼这些高端鱼,其实鱼并不是追求原生态的水只是需要足够稳定的水,大的波动会让鱼不适应甚至饲养,如果你是养高端鱼,那就请选择高端的滤材,比如:AC、MP、伊罕、山树、NO1(这款在市面上种类很多,需要鉴定能力),这些滤材可以为鱼带来矿物质和水质的平衡巩固PH而且使用年限长不容易掉渣,如果你经济实力可以那就选择高端的吧!


宠物我知道


我写过这样的文,今天正好“再来一遍”!

以下内容是基于不同过滤提出的比较合理的建议!



底滤:

这种过滤方式因为是全浸泡的方式,因此如果全用「小滤材」会大大影响水流速度,影响水流速度一是滤材之间的缝隙较小,二是滤材的「崩解」、垃圾的堆积会进一步影响流速,甚至会形成部分死水。

因此,底滤最适合的滤材是:环以及各类中、大型滤材。



滴滤:

我是非常喜欢这种过滤方式,甚至是迷恋,原因很简单:

1:半干半湿最适合培菌(同等滤材情况下,培菌最多)

2:水自上而下乃自然规律,用小滤材也不会影响下水,更能增加培菌效率

3:也因为水是自上而下,因此根本不用考虑死水

因此,滴滤最适合的滤材是:小型滤材,比如各类「小球」就非常适合。环是其次的,因为形状原因,会导致单位面积比起球有天然劣势。当然,在白棉后放一些「生化球」或者「环」来打散水流,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桶滤:

用过前置桶+动力桶的朋友都会发现,本以为前置阻挡了所有垃圾,动力桶可以全放「小球」。但事实是,小球脏的很不均匀。为什么?就是因为动力桶没有打散水流的滤材。

犯这个错完全是因为想当然。

因此,桶滤最合适的滤材是组合拳,1:打散水流的「环」+「生化棉」 2:主力培菌的「小球」



其他的过滤方式,如瀑布、上滤因为滤材空间小的问题,我就不一一讨论了。

侧滤、背滤可以参考底滤。

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观赏鱼那些事


我的过滤系统是用大垃圾桶做的,有细菌屋、陶瓷环、砖头瓦片、刷碗用的海绵。



范尔登


看你养什么鱼,鱼缸的密度怎么样,鱼多的话就用过滤棉,细菌屋就好,经济条件好的话可以买一些高端滤材。


从现在开始36249892


要看你的水质和鱼的种类了,酸性水质适合酸性鱼类,碱性水质适合碱性鱼类。中性水质适合中性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