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告訴孩子,你賺錢並不容易!”——以色列猶太人的教育啟示

中國教育越來越完善,講究學以致用,並且可以短時間內把大量的學生培養至標準線以上,但相對的每個學生的個性、興趣、能力方面是否發揮到了極致,我們現有的教育體系就沒有辦法把控了!

所以當今教育的理想狀態應該是孩子進入學校進行標準化學習,在家裡家長培養孩子的個性、興趣與能力。

但大部分的家長並不會這麼做!相反,他們把“學生的天職就是學習”掛在嘴邊;把早教變得越來越早;假期送孩子上各種各樣的興趣班比上課還忙;從幼兒園開始家長就在絞盡腦汁的讓孩子上更好學校,因為只有上好的幼兒園才更可能上好的小學、上好的初中、上好的高中、最後才可能考上清華北大!這種專注於“應試教育”讓孩子和父母都感到筋疲力盡。

北大副校長田剛就明確指出父母的這種想法不但會影響孩子的發展,還有可能影響孩子的幸福!很多家長或許也意識到這個問題,但卻很難改變固有思維,因為周邊幾乎所有人都是“應試教育”的圈內人,他們都在這麼做……

那要怎麼跳出“應試教育”的怪圈呢?我們不妨借鑑一下其他國家的教育文化,讓“圈外”的人幫我們跳出中國“應試教育”的固有思維!讓我們從更客觀的角度選擇符合自己期望也更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我覺得這也許是一種不錯的方法,所以我準備寫一系列關於他國教育方式的文章,希望可以給各位家長提供一些教育靈感。而今天我要分享的第一個國家就是:

70%人口為猶太人的創新之邦——以色列

“請告訴孩子,你賺錢並不容易!”——以色列猶太人的教育啟示

以色列

01、創新之邦——以色列

以色列國土面積只有一個半北京那麼大,自然資源極其匱乏,有一半以上的地區還都是沙漠,但就是這個人口800萬的彈丸小國,卻是實際經濟和科技強國,被世界喻為創新之邦!

以色列的創新技術我們生活可以說是隨處可見,比我們日常用的U盤,還有現在天天用的微信的即時信息傳輸技術,如果說更厲害一些的什麼太陽能、海水淡化,以及把水利用從傳統15%提高到95%以上的滴灌技術,這些都是以色列的創新!另外以色列有162位諾貝爾獎得主,佔全世界的20%,所以稱呼以色列為創新之邦,絕對沒有錯!

以色列70%是猶太人,說到猶太人,我們就想到他們的聰明和財富,世界超級富豪榜上有20%~25%是猶太人,他們控制著世界上60%的財富,我們天天消費的麥當勞、星巴克都是猶太人創始的,我熟知的知名企業家股神巴菲特、谷歌的創始人拉里·佩奇、臉書的創始人扎克伯格都是猶太人,還有大家肯定都有耳聞的花旗銀行,他背後的猶太家族羅斯柴爾德家族據估計他們家族的財產可能超過50萬億!

以色列持續的創新,以及猶太人積累財富的能力這些肯定都不是偶然,在這些成功數據的背後他們的教育文化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以色列是怎麼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以及財商的!

“請告訴孩子,你賺錢並不容易!”——以色列猶太人的教育啟示

臉書創始人:扎克伯格,猶太人

02、培養孩子的創新

以色列國土面積小,自然資源匱乏,有的只是800多萬人口,所以培養創新人才就是他們的重中之重,這讓他們形成了一個圍繞創新精神成風格獨特的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接下我們就看看他們是怎麼培養孩子創新的吧
  • | 重視提問

以色列的小孩放學回到家裡,父母是不會問他“你今天學到了什麼?”或者“你考了幾分?”而是會問“你今天提問題了嗎?”因為以色列家長認為孩子學會提好問題,學會獨立思考比學知識更重要。

這裡提問當然不是簡單的某個知識不懂,再問老師一遍,而是學生會在課堂上對知識產生疑惑或不同見解,從而提出質疑!所以在想提出問題前,孩子就要抱著一顆懷疑的心態,這樣他們才能從不同的角度發現問題,這種懷疑精神就是他們未來創新的動機!而當孩子發現問題,要提出質疑時,也需要挑戰權威的勇氣,這種勇氣讓他們未來在有創新的想法後有勇氣去嘗試!另一方面,不管老師還是家長都希望孩子對知識有自己的思考,所以他們會認真對待每個孩子的問題。這種氛圍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讓孩子更願意去思考、發現問題、積極創新。

可以看到,以色列一個簡單的提問文化,就非常直觀影響孩子的創新能力,而全世界的孩子都一樣,有著強大的好奇心,只是有的教育鼓勵孩子挑戰權威,獨立思考,而有的教育卻是在無形的扼殺這種好奇,把創新的鑰匙反鎖在門內!

“請告訴孩子,你賺錢並不容易!”——以色列猶太人的教育啟示

以色列小孩舉手想要提問

  • | 絕不圖快

以色列的教育不會讓孩子一蹴而就,所以孩子從小就不會投機取巧,同時他們也願意發時間去嘗試困難的領域,對於普通人來說,科技、工程,這些都很難,但在以色列平均每2000人中就有一個人從事科技領域。

以色列第一個諾貝爾獲得者回憶,他的母親從小就跟他說“一條河,順水走,好走,逆水走,難走,但你一定要逆水而走。”所以他在某個領域取得了成就後,就去找新的領域重頭來過。在以色列有一句名言,叫做“天下難做成的事情最容易做成”,因為在以色列的教育中事越難,競爭對手就越少,他們不圖快,選一個別人不願意做的事,自然更容易成功。而這種不圖快的品質,讓他們可以腳踏實地,不畏困難的去創新!

  • | 容忍失敗

創新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有想法,敢去做,還要懂得包容失敗,因為也許90%以上的創新都會失敗!

以色列政府有成立了一個特殊機構,叫“創新局”,他有一系列鼓勵國人創新的政策,其中有一個非常有意識的舉措就是獎勵創新過程中的失敗,因為以太人知道,如果不能包容失敗,那麼就不可能會去創新!

“請告訴孩子,你賺錢並不容易!”——以色列猶太人的教育啟示

包容失敗才能擁抱創新

03、培養孩子的財商

猶太人有很多富豪,這並不是說所有的猶太人都很有錢,以色列和所有的國家一樣,都有貧窮的人,但有一點是真的,就是他們非常重視孩子的財商教育。
  • | 認識金錢

以色列家庭很早就開始教孩子認識金錢,他們會告訴孩子錢來之不易,是爸爸媽媽通過努力工作才獲得的。他們會告訴孩子自己平時的工作,一天要工作多少個小時,能賺多少錢,在平時的生活中,也會帶孩子去繳水費、電費,讓孩子瞭解父母的生活壓力!

分享一個以色列小孩的故事,一個7歲以色列小孩纏著爸爸要買一個100新謝克爾玩具時(相當於人民幣200元),這個時候孩子的爸爸不是給他買,也不是給罵他,而是問道:“你知道100新謝克爾到底是多少錢嘛?”7歲的孩子自然沒有什麼概念,於是爸爸領著他回到家中,從儲蓄罐裡數出100個硬幣,然後滿滿的鋪在桌子上,這對於一個7歲的孩子來說,相當震撼,接著他的爸爸開始告訴他,這些錢並不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通過努力去掙的,所以花起來一定要好好考慮,這是以色列爸爸給他7歲的孩子上的第一節財商課!

“請告訴孩子,你賺錢並不容易!”——以色列猶太人的教育啟示

教孩子認識金錢

  • | 管理金錢

以色列的小孩同樣很早就會開始學會獨立管理自己零用錢,從5歲左右,父母一般每週都會給孩子一些零花錢,年齡越大,這筆錢會越多,對這筆錢,孩子們有完全的自主決定權!你可能會想,那我們國內家長不是也一樣給孩子零花錢,讓他自由支配嘛?

這裡有一點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以色列家長會要求孩子支配金錢遵循一個原則,就是要把必須把零花錢分成開支、儲蓄、捐贈三個部分。每個部分的比例,父母會客觀的給建議,具體還是由孩子做決定,隨時可以調整,雖然只是這一點點不一樣,但是就讓孩子有管理金錢的概念,學會理性用錢、量入為出,以及培養他們幫助他人的習慣!

  • | 獲取金錢

上海社科院教授沙拉,曾經在一個電視節目上分享,猶太人不會放棄任何一個賺取金錢的機會,他舉了一個例子:“有一個波蘭的歌舞團到她家坐客,正好她的一個猶太朋友也在,剛好這位猶太朋友懂波蘭語,所以在整個聊天過程中,這位猶太朋友就幫忙翻譯,大家都聊得非常開心,聊了整整兩個半小時,但等到舞團的客人離開時,這位猶太人朋友手一伸,就向沙拉的助理蘭迪說‘money!’”

這個小小的故事,在我們看來非常不可思議,一個朋友的聚會,你剛好會波蘭語,幫助做了翻譯,盡然好意思要錢?但這就是猶太人,他們堅定把自己的付出、時間和金錢掛在一起,這個理念他們從小就開始培養。沙拉的一篇文章《孩子,我想當一個富豪的媽媽》裡面就提到了她如何培養孩子賺錢!

文章裡,沙拉描述了自己教育觀念的轉變,從獨立工作像一個合格的中國式媽媽拼命保護孩子,到開始讓孩子幫忙做春捲,再到孩子主動提出把春捲帶到學校去賣!於是她開始學習猶太人培養孩子的財商,制定了一系列的規則,孩子要享受家裡的洗衣做飯的服務都需要支付費用,而她同時會給孩子賺錢的機會!把春捲批發給孩子,讓他們自由去賣,結果三個孩子成績都出乎他的意料,不僅成績沒受到影響,還真正賺取到了數額不小的金錢,最後她和三個孩子甚至合資開了一家中國餐廳自己佔40%股份、老大30%、老二20%、老三10%!而這些錢都是孩子們自己掙的!

這就是猶太人的財商教育!他們用敲擊金幣的聲音迎接孩子出世,從小就開始讓他們的孩子認識金錢、管理金錢、賺取金錢,也許這就是之所以有那麼多猶太富翁的原因吧。

“請告訴孩子,你賺錢並不容易!”——以色列猶太人的教育啟示

敲擊金幣的聲音迎接孩子出世

04、總結:孩子該感謝你,還是怪罪你?

從創新角度,我們的孩子對比猶太小孩,缺少的並不是創新能力,而是缺乏渴望創新的慾望、敢於嘗試創新的勇氣、以及對創新失敗的包容!缺乏的是一種創新精神的傳承!所以我們要借鑑不是怎麼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而是怎麼保護孩子的好奇心,鼓勵孩子獨立思考,別讓他們養成希望儘早過上安逸生活一夜暴富的心態!

從財商角度來說,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就更多了,大部分的家長,希望孩子未來擁有財富,卻又怕孩子過早沉迷金錢,希望孩子在社會上有所成就,又不讓孩子提早了解生活的艱辛!這其實是非常矛盾的,當我們苦惱孩子在玩具哭鬧著要買昂貴的玩具時,是不是可以借鑑以色列的父母一樣,讓孩了知道其實錢並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父母努力賺回來的呢?未來,孩子走出社會,有自己的家庭,面對生活的艱辛,是該感謝父母的保護,還是會怪罪父母呢?

“請告訴孩子,你賺錢並不容易!”——以色列猶太人的教育啟示

為了生活,辛苦的外賣小哥

  • |文:@水Mu育兒
  • |宣:該文章由水Mu育兒原創,歡迎轉載,抄襲必究!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