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會女乒選手選拔標準是代表過國家隊出場團體決賽,還是世界冠軍或公開賽冠軍?

喜歡功勳球員


東京奧運會女乒選手選拔標準,代表國家隊出場團體賽、世界冠軍和公開賽冠軍,這些都是考核隊員的重要項目。



做為一個優秀的女乒隊員,那她少不了要代表國家隊參加各項國際比賽。如果不能代表國家隊參加各項國際比賽,那她也決不會是最優秀的女乒隊員。

我們注意到,國家隊女乒隊員的主力球員,每年參加國際比賽的項目繁多。其中有洲際比賽,有國際比賽。國際和州際比賽中,有團體項目也有單項項目。

國乒隊員中,能夠參加團體比賽的,均是國乒女隊的絕對主力隊員。比如,亞錦賽參加團體賽比賽的女乒隊員有:丁寧,劉詩雯,陳夢,孫穎莎,王曼昱5人。世界盃團體賽參賽隊員也是:丁寧,劉詩雯,陳夢,孫穎莎,王曼昱。兩次團體賽的參賽隊員高度重合,說明她們5人就是中國女乒當下最優秀的隊員。而參加明年奧運會的隊員,必定會從她們5人中間產生。

世界冠軍,它必是國乒選拔參加明年奧運會隊員的考查項中的重中之重。世乒賽、世界盃的冠軍,她代表了隊員國際大賽的機會把控能力,也代表了隊員臨場的心理承壓能力。對於國際重要三大賽事的冠軍,是個人實力和心理質量的良好體現。沒有獲得這樣重大國際比賽的冠軍,如何能說她是最頂尖的那一員呢?換個說法,能奪取這樣重要國際比賽的冠軍,她一定是過關斬將才最終站上頂峰的,那正說明她是優秀的。



對於公開賽的冠軍,它當然也是考查、選拔明年奧運會人選的重要項目。因為參加奧運會不只是選拔1名隊員,除去世界盃、世乒賽的比賽外,考查隊員的項目沒有比公開賽再合適不過的了。

公開賽,是世界各國優秀乒乓球選手都會參加的國際性賽事。在這裡,有了與世界各國最優秀運動員過招的機會。競技體育,就是以擊敗對手為目的。取得公開賽冠軍,證明了一個運動員的比賽和綜合做戰能力。它不僅要能戰勝國內的對手,也必須要能夠戰勝外協會的對手,才能夠獲得冠軍。連公開賽的冠軍都拿不下來,怎麼能羸得奧運會那樣的重大比賽呢?因而,公開賽也是選拔參加明年奧運會隊員,必不可少的考查項目。




綜上所述,我認為代表國家隊打國際比賽的團體賽、獲得世界重大比賽的冠軍,以及獲得更多公開賽的冠軍,這正是國乒選拔參加明年奧運會隊員,整套考查體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能夠代表國家打團體賽,能夠獲得世乒賽、世界盃冠軍,能夠獲得更多公開賽冠軍的隊員,一定是國乒裡最優秀的隊員。參加明年奧運會的人選,非她們莫屬。


功夫與健身152571563


這個問題很好。

題主很內行,其實你標題裡的順序,就是選拔標準。

代表國家隊出場團體決賽,是最高榮譽,也是能力的最高表現。通常來說,能夠代表國家出場團體賽,也就是世界冠軍了。比如陳幸同、陳夢、王曼昱等,因為參加過世界盃和世乒賽團體賽,就是世界冠軍的身份了。這也是奧運會的選拔標準。

公開賽冠軍和世界冠軍常常是重疊的。比如今年來說,陳夢拿四個公開賽冠軍,王曼昱拿一站冠軍,還有陳幸同,孫穎莎拿四站公開賽冠軍,數量最多,也有了世乒賽女雙世界冠軍。

中國乒協今年對教練員和運動員實行積分考核,考核表內,公開賽方面,只有中國公開賽和日本公開賽有加分,而其他公開賽無加分,而世乒賽、亞錦賽、亞洲盃、世界盃團體賽等加分權重又是高於公開賽的。所以,通常來說,三大賽世界冠軍的考量是大於公開賽的。

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種考量依據是多年來的經驗得來的。就比如業餘愛好者參加的各類比賽,某一個球館的周賽或者月賽,是無法與全市範圍規格的比賽或者全國比賽規格來相比的。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


微乒乓


東京奧運會選拔女乒隊員的標準應該是多方面綜合考慮的。首先是女隊主力參加三大賽事,獲得世界冠軍的隊員。首先要考慮是團體賽冠軍主力隊員,然後再看獲得重要賽事世錦賽、世界盃單打冠軍,還應參考各重大公開賽獲得多少站冠軍。所以綜合考慮不僅要獲得團體賽冠軍,也得獲得世界冠軍和各公開賽冠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