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陷入思维定势,不妨让大脑“转个弯”

图/网络

当你陷入思维定势,不妨让大脑“转个弯”

当你陷入思维定势,不妨让大脑“转个弯”

思维定势是什么?朋友们,且看下面的故事。

一天,上帝突发奇想地想要改变一个乞丐的命运。于是就化作一个老翁前来指点他。

他问乞丐:“假如我给你1000元,你会如何使用它呢?”乞丐想都没想,直接回答上帝说:“这太好了,我可以买一部手机啦!”

上帝问他:“为什么?”乞丐说:“有了手机,我就可以和各个地区的人联系,看看哪里的人多,我就到哪里去乞讨。”

上帝有些失望,接着问乞丐:“假如我给你十万元呢?”乞丐高兴地说:“那我就可以买一部车,再远的地方我都可以很快地赶去乞讨了。”

上帝悲哀地摇摇头,继续问道:“那如果我给你1000万元呢?”乞丐听了之后两眼放光:“那我就可以把这个城市最繁华的地段买下来。到那个时候,我就可以把我领地里所有的乞丐全部赶出去,不会让他们抢我的饭碗了。”上帝听后,彻底失望了,摇着头走了。

这是一则小笑话,但也反映了深刻的现实。无论你给乞丐多少钱,他们都会围绕“乞讨”二字大做文章。你若是给他一个亿,他没准还会买下一栋别墅,把所有乞丐召集到一起,整天研究“乞讨大法”呢。这种心态,注定了他这一辈子都改变不了乞讨的命运。

然而,生活中,有多少人和这位乞丐一样?有些人墨守成规,死死地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不愿意出来。生怕一旦走出来就会被别人所侵占。殊不知,当你走出那捆绑自己思维的定局后,视野将会变得更加广阔,会有更多的东西等待你去收获。

美国曾有一个流传很广的真人版恶作剧视频:

一个男子进入电梯,后来陆续上了几个人,但每个人都是面向里背对着电梯站着。该男子感觉有点不自在,在进来第五个人之后,他侧过了身体。

随后又进来了第六个人,于是他转过身选择了与大家一致的站立方向。

最后,下一个进入电梯的男子遇到了同样的情形。他的反应与第一个男子完全一致,到第三个男子进入电梯,陆续上来的人开始整齐地变换站立的方向。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人类潜意识中,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当个人的感觉与大多数人的意见发生冲突时,为了使自己不被别人看成是异类,不被群体所排斥,人们通常会放弃自己的看法,转向趋于大多数人的意见,即使那个答案是错误的。

这样的“从众心理”,会弱化自我意识,阻碍独立思维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扼杀创新能力和创造力等,慢慢就会演化成一种“思维定势”。

当你陷入思维定势,不妨让大脑“转个弯”

当你陷入思维定势,不妨让大脑“转个弯”

有时,不去盲目从众和随大流,不被传统的思维所束缚,另辟蹊径,才能找到大多数人没有注意到的“生门”,才有可能绝处逢生。

在19世纪中叶,一个年轻人加入了美国加州的淘金行列。他历尽千辛万苦,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淘金后,却一无所获。

加州的气候条件非常不好,不仅干燥,还缺乏水源。山谷中的艰苦生活更是让人难以忍受。可是为了黄金,还是有大批的人来到此地。于是,在淘金的人群中,到处都充斥着渴求水源的怨声载道。

于是年轻人突发奇想:也许买水比挖黄金更赚钱,那我为什么不去买水呢?于是他放弃了金矿,准备去找水源。

经过努力,年轻人终于在原处找到一条河流。于是,他雇了几个人,开始开渠引水,并且建立了储水池。再将水加工成清洁干净的饮用水,运到加州的山谷,卖给那些寻找金矿的人。

最后,很多在加州淘金的年轻人最终都空手而归。而年轻人却通过卖水获得了一大笔财富。从另一个角度上说,他确实实现了自己的“淘金梦”。

跳出被禁锢的思维圈子,你会发现,成功的道路千千万,而只要你敢闯,最终总会殊途同归。

还有一个猎人,因为家里太穷,没有钱买鞋,所以只能光着脚去打猎。因此每次都被地上的荆棘和石粒刺得鲜血淋漓。

一天,他的妻子边给他包扎边落泪:“唉,日子怎么过得这样苦!要是所有的土地上都铺上动物的毛皮,变得光滑柔软就好了。”

猎人笑了笑,觉得这是天方夜谭。他迟疑了一会儿,忽然一拍大腿,开心地对妻子说:“脚受伤,是因为脚皮薄。我们虽然不能把土地上都铺上皮毛,但可以把它包在我的脚上啊!”

妻子一听觉得有道理,忙找来两块坚韧的毛皮,把它包在了猎人的脚上,渐渐地,猎人不再受荆棘之扰,打的猎物也比之前多了好几倍。

让思维转个弯,是人生的大智慧。有了这种智慧,就能以付出最少的代价收获到最大的成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一个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学会用思维转弯的办法看问题,用正确的心态对待它,才会使自己的生活充满阳光,使自己的工作迸发出无限的潜能和力量。

当你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而茫然不知所措时,何不让自己的思维转个弯呢?

当你陷入思维定势,不妨让大脑“转个弯”

当你陷入思维定势,不妨让大脑“转个弯”

如何跳出思维定势?

1、将问题赋予一个有利的意义

发明家爱迪生在研究了8000多种不适合做灯丝的材料之后,有人问他:“你已经失败了8000多次了,还继续研究有什么用?”爱迪生说:“不,我从来都没有失败过,相反,我发现了8000多种不适合做灯丝的材料。”

这就是将问题赋予了一个新的意义,使得问题截然不同。失败会使人垂头丧气,但是换个角度来看失败,它是助推成功的必要条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那些使你一筹莫展的坏事,换个角度看,不一定是坏事。

2、打破常规,建立“求异思维”

想象一下,一片美洲草原失火了,而你正是这片草原上的游客,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可能大多数人就会回答:“还能怎么办?顺着火的方向抓紧时间逃跑呗!”

但一位老猎人却是这么做的:

他让游客到空地的一边,自己则站在靠大火的一边。他在自己的脚下放起火来,眨眼就在老猎人的身边燃起了一道火墙,这道火墙同时向三个方向蔓延开来。

原来,老猎人是想利用大火引起的气流对接,点燃接近火势的干草,这样把附近的草木烧了,那边的火就再也烧不过来了。这一行为看似危险,却达到了“以火灭火”的目的。使人们转危为安。

我们的思维都有着一定的程序和步骤,只有掌握了正确的程序和步骤,做起事来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事物的属性是多方面的,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可以利用事物的某些属性,改变其发展的程序,同样也能达到目的。

3、改变自己的内心

做一件事情时,当我们用一种思维难以奏效时,不妨换一种思维,换一个角度。正如在海上行船,也许我们无法改变风的方向,但我们可以改变帆的方向。

如果事情难以改变,那我们就去改变自己的内心。生命就像是一块画板,不仅需要自己去着色,还需要用各种颜色去调和,才能变得光辉灿烂。

人生没有死路一条,只有不知变通的大脑。一意孤行是成功的大敌,灵活多变才是走向成功的捷径。很多时候,让思维“转个弯”,就会遇到柳暗花明。

当你陷入思维定势,不妨让大脑“转个弯”

当你陷入思维定势,不妨让大脑“转个弯”

作者简介:
曼之恒,文学研究生。喜欢文学,旅行,音乐和舞蹈,理性与感性并存的双重人格,用文艺的观点,看世俗的纷繁,愿与你共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