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藩王真的娶妻难吗?

魏秋盈


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准确,朱棣通过靖难夺取皇位后,虽然对藩王管理极为严格,且藩王的婚丧嫁娶均受宗人府管理(后归礼部),但对于藩王来说,娶妻实际并不困难。真正困难的,乃是那些层级较低的宗室,尤其是明末的宗室,有的混的甚至还不如乞丐,娶妻自然极为困难。

朱棣继位之后设立宗人府,专门负责管理宗室的婚丧嫁娶

早在明朝初年,为了管理皇族宗室,朱元璋在洪武三年(1370年)便设立了大宗正院。而随着明朝统一全国,藩王分封各地,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又将大宗正院改称宗人府,设宗人令,左、右宗正和左、右宗人。

△明太祖朱元璋

宗人府的主要职责就是掌握皇族的属藉,纂修玉牒(即皇族族谱),记载宗室、子女、嫡庶、名封、圣祖、婚嫁、谥葬等事。宗人府的第一任宗人令由朱元璋的第二个儿子秦王朱樉担任,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担任左右宗正,周王朱橚和楚王朱桢则担任左右宗人。

朱棣通过靖难登上皇位之后,为了加强对藩王的管理,解除了藩王的兵权,并以“藩王无诏不得离开封地”严格限制其行动。不过,朱棣的削藩手段,并不像建文帝那般激烈,在消除藩王威胁的同时,基本保证了他们的待遇。在这种情况下,宗人府虽然多由勋戚掌事,但其的职权却逐渐移交给了礼部办理,宗人府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

△明成祖朱棣

综上所述,藩王的地位虽然自永乐之后有所下降,且娶妻要经过宗人府(礼部)的同意,但地位毕竟摆在那里,其实并不会受到太大的限制。

明朝中后期宗室人口爆发,地位较低的宗室出现生活困难

朱元璋虽然对大臣要求极为严格,但对于自己的子孙后代,却是早早制定了一套保障体系。明朝宗室最大的特点便在于世袭罔替,且设置了最低限,且对于不同级别的宗室,均设置了较为相应的福利待遇。

根据明制,皇帝之子获封秦王,而除嫡长子继承父亲爵位之外,其余儿子则按照“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的顺序逐代降一等,而自奉国中尉之后,不再递降,也就是说明朝宗室最低的爵位也是奉国中尉。皇女方面,皇姑称大长公主,皇姊妹称长公主,皇女称公主,女婿为驸马都尉。亲王女称郡主,郡王女称县主,孙女称郡君,曾孙女称县君,玄孙女称乡君,婿皆称仪宾。

洪武初年的宗室待遇普遍较高,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为了缩减朝廷开支,朱元璋对宗室俸禄进行了一次调整,并终明一朝、此为定制。这次调整后的标准为:亲王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千石,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以二百石递减,辅国中尉、奉国中尉以百石递减,公主及驸马二千石,郡主及仪宾八百石,县主、郡君及仪宾以二百石递减,县君、乡君及仪宾以百石递减。

朱元璋最奇葩的一点在于,他规定了明朝宗室“不可参合四民之业(即士农工商)”,也就是说不允许明朝宗室参与劳动,只能由朝廷养活。按理来说,江山是你老朱家的,为了后代的保障,朱元璋此举并无不妥,可他实在是有点低估了明朝宗室的繁衍能力。

由于明朝宗室的繁衍速度实在太快,到嘉靖后期,朝廷便已经无法负担这笔庞大的支出,巡按直隶监察御史林润便曾上书朝廷,他以山西、河南为例进行了列举,“今天下之事极弊而大可虑者,莫甚于宗藩……天下财赋岁供京师粮四百万石,而各处王府禄米凡八百五十三万石,不啻倍之。即如山西,存留米一百五十二万石,而禄米三百一十二万石;河南,存留米八十四万三千石,而禄米一百九十二万石。是二省之粮借令全输,已不足供禄米之半,况吏禄、军饷皆出其中乎。”说明到了嘉靖年间,山西、河南两地的粮食产量都已经不能负担两地的宗室俸禄,仅养活天下宗室,朝廷便已经是入不敷出了。

明朝宗室的俸禄通常由地方提供,但由于地方根本无力负担这笔庞大的支出,因而地方政府不得不拖欠,爵位较高的宗室倒还好,毕竟有一定的话语权,但爵位较低的宗室可就比较惨了,甚至出现了十几年都得不到一点俸禄的宗室。

到了明朝末期,除了亲王、郡王等高爵位宗室还有富贵可言,剩下的宗室能保证温饱就不错了。这想必也是很多宗室未被登记在册的原因,毕竟只要登记在册,就没有行动自由,而如果没有在册,反而可以自由的选择谋生的手段。

而那些爵位较低,却又在册的宗室可就惨了,生活都没有保证的他们,娶妻生子自然就成了问题,谁会愿意将女儿嫁给连乞丐都不如,空有皇室血脉的宗室呢?


香茗史馆


自朱棣篡位成功之后。朝廷对各路藩王是各种不放心,各种不信任。比如:藩王无诏不得离开封地!明朝专门设立了宗人府。这个机构最大的作用,就是管理宗室,也包括藩王。他们管辖的范围极广。如取名、读书、娶妻生子、交朋友、丧葬事宜,等等。可以这么说,这些宗室藩王一辈子大大小小的事情,宗人府都有权参与。这就导致藩王想娶妻,就必须先上报宗人府,宗人府审批下来之前如果擅自娶妻那问题可大可小,大的甚至要抓起来吃牢饭。。但一般来说都比较顺利!其实最大的问题在于禄米上面~~因为藩王不得出门工作。所以只能靠皇粮过日子~~但问题是皇粮由地方提供。而地方政府经常拖欠~~甚至出现有的藩王十几年都得不到一点禄米,穷困潦倒!到了明朝中后期,因为腐败严重,明朝也就亲王一级的宗亲生活富贵,下面的连普通百姓都不如,大都份都过着忍饥挨饿的日子。没钱贿赂礼部大臣的皇亲不但连名字都没有,就是头发发白了也不能出嫁和结婚,还有大量饿死的,说到惨明朝宗室之中大部分不比老百姓过得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