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丟失的八十回以後的《紅樓夢》原著裡,賈寶玉與誰結為夫妻?你怎麼看?

棲鴻看紅樓


一 從紅樓夢原文來看

說起寶玉與寶釵的姻緣,有一個很好的名字叫“金玉良緣”;如果我們咬文嚼字,細摳紅樓夢小說文字的話,在前八十回裡是沒有“金玉良緣”這四個字的,在第五回判曲中“終身誤”裡有一句:“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這裡面說的是“良姻”而不是“良緣”,在三十六回裡,賈寶玉午睡,薛寶釵在旁邊繡鴛鴦,寶玉睡夢中喊出一句“什麼是‘金玉姻緣’,我偏說是‘木石姻緣’!”這句話裡也只是說“金玉姻緣”而不是“良緣”。當然讀紅樓夢也不需要一個字一個字的死摳,偶然談到這裡。

在曹雪芹設計的愛情與婚姻,寶黛屬於愛情,而賈薛屬於婚姻。關於釵黛二女排位,可以說曹雪芹是非常糾結的,在判詞中釵黛合詠,其實到了判曲中就可以看出來,拋開引子和首尾,總共十二支曲,恰好對應十二釵,這樣理解也合情合理。第一支曲“終身誤”對應薛寶釵最為合適,因為嫁給賈寶玉,才是誤了薛寶釵的“終身”,而在終身誤這支曲是以寶玉的口吻吟詠的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金玉良姻指的就是寶玉與寶釵的婚姻。

關於金玉姻緣的結合,作者是寫了很大功夫描寫的,第八回的回目至少有三個版本,其一,比通靈金鶯微露意 探寶釵黛玉半含酸;其二,薛寶釵小恙梨香院 賈寶玉大醉絳芸軒;其三,賈寶玉奇緣識金鎖 薛寶釵巧合認通靈。這三個回目是不是都是曹雪芹寫的,我不知道。但是三個版本中有兩個版本都在提示“金玉良姻”,金鶯微露意,巧合認通靈。所以薛寶釵與賈寶玉的婚姻,作者早已經設計好了。第三十六回的回目是“繡鴛鴦夢兆絳芸軒”,賈寶玉做的夢,他抵制金玉姻緣,偏說木石姻緣。所謂“夢兆”就是夢中的徵兆,這種事將來會應驗的。薛寶釵是從什麼時候喜歡上賈寶玉的?或許很多讀者都沒有留意過這個問題,我認為就是從寶玉的夢兆開始。之前寶釵只是對寶玉有好感,真正喜歡寶玉或者動情徹底愛上寶玉,就是從寶玉的夢兆開始的。

金玉姻緣在賈府是如何傳播的呢?二十八回中寫道:“寶釵因往日母親對王夫人等曾提過“金鎖是個和尚給的,等日後有玉的方可結為婚姻”等語,所以總遠著寶玉。”幾乎所有的研究者都認同元春賞給寶玉寶釵的紅麝香串有賜婚之意,起碼有這個苗頭。而林黛玉第一次警覺金玉姻緣是在十九回,寫道:“黛玉點頭嘆笑道:“蠢才,蠢才!你有玉,人家就有金來配你。”這說明薛姨媽把金配玉的話早就傳遞給賈府了。而在寶玉捱打後,即三十四回中薛蟠說道:“從先媽和我說你有這金,要揀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兒,見寶玉有那勞什子,你自然如今行動護著他。”

所以我們在看“金玉姻緣”的時候,作者是通過層層遞進的方法進行全方位的描述,先從林黛玉的嘴裡,再從薛寶釵自己心中,又從寶釵哥哥薛蟠的口中,最後從賈寶玉的夢中。一層一層的加深讀者對金玉姻緣的印象。

二 從脂硯齋的批語中來看

脂批是研究《紅樓夢》非常重要的線索與參考。但是脂硯齋這個人也是一個謎,紅樓夢裡比較詳細的脂批有兩個人的署名,一個是脂硯齋,一個是畸笏叟。有研究者認為畸笏叟就是晚年的脂硯齋。關於這個謎,我是搞不懂的。但是從我主觀的角度去理解,我認為脂硯齋和畸笏叟是兩個人,單從名字上來看,脂硯齋就像一個女性,而畸笏叟則像一個老頭,因為“叟”指的就是年老的男人。如果是年老的女人,應該用“嫗”,因為嫗是年老的女人。但是不管怎麼說,脂批是研究紅樓夢非常重要的資料,因為脂批人甚至可以左右作者曹雪芹,像曹雪芹對秦可卿的結局安排本來是“上吊自殺”,從秦可卿的判詞畫冊上可以看出“後面又畫著高樓大廈,有一美人懸樑自縊。”故而畸笏叟說“秦可卿淫喪天香樓,作者用史筆也”,只因為批書人畸笏叟的個人感情,“故赦之,因命芹溪刪去。”所以第十三回曹雪芹本來寫了十頁,因為刪去天香樓一節,少了四五頁,舉這一個例子,是說明批書人對作者的影響很大,而且畸笏叟脂硯齋都是看過曹雪芹全本紅樓夢的,因為紅樓夢,曹雪芹大體上寫完了,只餘細節或者一些詩詞需要增添刪改。

我們可以看關於寶玉寶釵婚姻的脂批,如二十回中:

且說寶玉正和寶釵玩笑,忽見人說:“史大姑娘來了”這段話後面庚辰雙行夾批:妙極!凡寶玉、寶釵正閒相遇時,非黛玉來,即湘雲來,是恐洩漏文章之精華也。若不如此,則寶玉久坐忘情,必被寶卿見棄,杜絕後文成其夫婦時無可談舊之情,有何趣味哉?

在這一段脂批中,已經明確的提出了寶玉和寶釵在八十回後成為夫婦。這樣的脂批也不是僅此一例,又如二十回的另一條脂批:

襲人出嫁之後,寶玉寶釵身邊還有一人,雖不及襲人周到,亦可免微小敝等患,方不負寶釵之為人也。

這一條批語也可以說明賈寶玉八十回合和薛寶釵成親。雖然二人成親了,但是二人成親應該是在賈府敗落之際,所以賈寶玉跟薛寶釵的結婚沒多久,寶二爺就出家為僧了。這個情節是在二十一回的脂批中透漏出來的:

然寶玉有情極之毒......若他人得寶釵之妻,麝月之婢,豈能棄為僧哉。

所以賈寶玉雖然和薛寶釵結婚了,還是拋棄了寶釵,因為在判曲裡已經說的很清楚了,“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所以賈寶玉要應驗自己發的誓言,“你死了我當和尚去”,賈寶玉為林黛玉出家當和尚,故而八十回後會有“懸崖撒手”這樣的情節。總而言之,八十回後賈寶玉一定會跟薛寶釵結婚。那麼薛寶釵的命運是“金簪雪裡埋”可見寶釵死的時候,賈寶玉並不在身邊。至於有研究者說“因麒麟伏白首雙星”指的是賈寶玉最後又和史湘雲結為夫婦,如果單從判詞來說,史湘雲的命運不好,如果她和寶玉最後結婚,悲劇的氣氛會減少很多,依據判詞來說史湘雲不會嫁給賈寶玉,她應該是跟衛若蘭新婚不久,衛若蘭就離開了她。所以判曲說她“廝配得才貌仙郎,博得個地久天長,准折得幼年時坎坷形狀。終久是雲散高唐,水涸湘江。”


青埂峰下的鬼話


懂點紅學的人都知道脂硯齋,是一位紅樓夢的評論者,她的原型就是史湘雲,所以寶玉和寶釵結婚後,因為忘不了世外仙姝出家了,後來又還熟了和守寡的史湘雲走到了一起,寫出了悲金悼玉的紅樓春夢,紅樓夢能流傳於是,脂硯齋的功勞不小,後被皇家奪去,進行刪改出版,但是原著曹雪芹是改不了的,所以又派來一位高鄂主編,後四十回有可能寫完了,但被高鄂篡改了,但有一個事實他在當時改不了,就誰都知紅樓夢的作者是曹雪芹,脂硯齋評的紅樓夢被大多數人認可,所以寶玉最後和史湘雲走到了一起。


Dami3


不管是根據八十回中的種種暗示,還是最通行的續書,寶玉都是與寶釵結婚。這一點毫無疑問。

但是在寶玉送給湘雲金麒麟的那一回,回目卻是“因麒麟伏白首雙星”。“白首雙星”,肯定是說夫妻偕老,這一點毫無疑問。麒麟是湘雲的(寶玉那隻,也是要送給湘雲的),所以這一回,肯定是預示湘雲的婚姻。這一點也毫無疑問。

但是在湘雲的判曲中,又有“雲散高唐,水涸湘江”之語,並且前一句是“廝配得才貌仙郎,博得個地久天長,准折得幼年時坎坷形狀”,顯然湘雲的婚姻雖然美好,卻不長久。湘雲嫁後早寡,這一點也是毫無疑問。

這些毫無疑問,卻是彼此矛盾。這又如何解釋?

據研究者分析,《紅樓夢》早期底稿(誰也沒見過早期底稿的全貌,但在脂批與“漏筆”中,還是有蛛絲馬跡可尋)中,寶玉並沒有出家,而是在貧困中度過後半生。在這個版本里,寶玉很可能與湘雲走到了一起。

寶玉與寶釵的結合,發生在賈府敗落的過程之中。寶釵雖有才,至多是管理,並沒有謀生之道。而寶玉“不求上進”。他們的婚後生活,三觀不合是一定的,更要命的卻是經濟的惡化。

研究者中一直有寶釵難產而死之說。如果是貧困之中,缺醫少藥,早亡也是順理成章。失去寶釵的約束,寶玉繼續放蕩,家計進一步敗壞,終於淪為赤貧。

湘雲喪夫之後,也經歷了家道中落的過程。她雖然豪爽,同樣不擅理財。只憑做針線掙點生活費,多年之後,也淪落到赤貧之地。

寶玉與湘雲偶然相遇。他們本來感情深厚,又有相似的經歷,更增加了共同語言。於是他們走到一起,不是為了愛情,卻是又老又窮的兄妹相伴。這個結局不符合“懸崖撒手”的預言,卻自有其合理之處。

所以,寶玉的配偶,也可能是湘雲,與“金玉婚姻”並不衝突。


棲鴻看紅樓


這個問題沒有疑問,當然是薛寶釵。至於他們以何種方式結為夫妻,是在林黛玉死前還是死後,這都另說。

《紅樓夢》的第五回,被公認是預示書中主要人物命運走向的關鍵回目。在這一回裡說得明明白白,賈寶玉將來的妻子是薛寶釵。雖然寶玉的心始終在黛玉身上,即使婚後也是“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致使薛寶釵備受冷落,落得個“金簪雪裡埋”的下場。但不管怎樣,在形式上,兩人肯定是結為了夫妻的。

林黛玉和薛寶釵在賈寶玉的人生裡,註定要擔任不同的角色。黛玉要完成的是“木石前盟”的任務,也就是用一生的眼淚償還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所以她必然要為賈寶玉傾注所有真情,傷心落淚,直至油盡燈枯,淚盡而亡。

雖然大家都希望真心相愛的寶玉和黛玉能夠有個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圓滿結局,但這是不可能的,書裡一開始的設定就是一個大悲劇,沒有一個人可以逃脫。寶黛之戀註定是“心事終虛化”的水月鏡花一場空,而寶釵即使完成了“金玉良姻”,也註定要“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寶玉對她只有尊敬,沒有愛情。

有人根據脂批線索及史湘雲和賈寶玉共同擁有的麒麟飾物,推測最後也可能是湘雲和寶玉走到了一起。但在我看來,第五回是給全書定下的基調,如果有跟第五回矛盾的解讀,不必太認真。

在第五回裡,湘雲的判詞和隨後“樂中悲”的唱曲都說明,湘雲的結局也應該是慘淡離世。判詞說的是“湘江水逝楚雲飛”,唱曲裡雖然提到“廝配得才貌仙郎,博得個地久天長,准折得幼年時坎坷形狀”,但最後還是“終久是雲散高唐,水涸湘江”。

如果說唱曲裡的“廝配得才貌仙郎”指的是賈寶玉,我覺得說不過去。種種線索表明,賈寶玉娶的是薛寶釵,哪怕之後他出家也好,因為賈府被抄而鋃鐺入獄也好,都不大可能有機會再娶湘雲。就算娶了,也不大可能是“才貌仙郎”的資格和身份了。

所以,我覺得湘雲唱曲裡的“才貌仙郎”應該另有其人。畢竟在書裡第三十一回和三十二回,已經借王夫人和襲人之口,暗示湘雲將要有婆家了。那麼湘雲應該是書裡在前八十回就已經明確會有婚姻的一個女孩子,不管對方是誰,反正不是賈寶玉。人們一般猜測是衛若蘭,按照衛若蘭“王孫公子”的身份,應該也當得起“才貌仙郎”的稱譽。只是根據判詞和唱曲來看,湘雲這段婚姻應該也沒有善始善終。

參見相關問答:

《探春的判詞己有了“千里東風一夢遙”,為什麼判曲裡又有“一帆風雨路三千”?》

以上是頭條號“海闊天空詩酒花”的回答。歡迎在今日頭條APP關注“海闊天空詩酒花”,圖文、問答、視頻,海闊天空隨便聊。


海闊天空詩酒花


在失落的後數十回原稿裡,寶玉與寶釵是最終結為夫婦,照應了第五回《紅樓十二支曲》中《終身誤》所言”都道是金玉良緣”,”縱然是齊眉舉案”。其實前80回有多處文本內容在暗寶釵與寶玉的最後結合,如寶釵戴有金鎖,與寶玉的通靈玉”正是一對兒”;元宵節元妃賜諸芳禮物,又獨有寶釵的與寶玉完全相同。寶釵與寶玉的結合是家族政治的需要,”金”象徵著財富,”玉”象徵著官祿。金玉的結合是當官的遇到有錢的,富貴榮華兼享,這在普遍重門第,重財富的古代封建家庭來說豈不是天造地設?故在世俗的眼中,寶釵與寶玉的結合自然是所謂的”良緣”。

事實上,在現在通行的百二十回本的後四十回的文字內容中也寫到了寶釵與寶玉的結合,回目就叫”薛寶釵出閨成大禮”。

至於寶釵與寶玉的最後結局如何,今本的《紅樓夢》寫到是寶玉入鄉試中舉後棄寶釵而出家,寶釵身懷六甲卻不得不守寡終身,可謂悲哉!曹雪芹原稿後數十回的內容已不可見,經後人補續的後四十回已經與前八十回合在一起成為了一個整體,流行整整二百多年了,我們必須正視這個事實,再去想方設法地腰斬《紅樓夢》,用已故的的紅學大師俞平伯先生的話,就是”罪莫大焉”,大可不必。

至於有紅迷認為寶玉最後應是娶了湘雲,兩人”白首雙星”。這種說法在《紅樓夢》沒有任何根據。”白首雙星”是說湘雲夫妻被迫分離,如牛郎織女隔河相望,白首而不能完聚。湘雲的判詞是”湘江水逝楚雲飛”,”楚雲”即高唐神女所化之雲。神女與楚王好一場後不再來,實隱喻湘雲好事而不能成雙也。說寶玉與湘雲貧而遇合成雙,是周汝昌先生的一家之言。《紅樓夢》所要展現的主題畢竟是寶玉黛玉與寶釵三人的情感與婚姻的糾葛,而不是寶湘的合傳。


手機用戶25853910923


從原文來看,是和薛寶釵。但是最後應該是和湘雲白頭到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