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夜鶯”周小燕:我不能上臺了要給年輕人創造條件

中國著名歌唱家、教育家周小燕是整個中國聲樂發展史的見證人。她為中國聲樂界培養了幾代骨幹力量,近百歲高齡依然沒有離開教學崗位第一線。鞠秀芳、張建一、高曼華、劉捷、廖昌永、魏松、雷巖、李彩琴、萬山紅、楊小勇、殷桂蘭、李秀英、朱秋玲……這些中國聲樂界的支柱力量,都是周小燕在建國後培養的人才。

“中國夜鶯”周小燕:我不能上臺了要給年輕人創造條件

首唱《長城謠》

1917年8月17日,周小燕出生在湖北武漢的一個工商世家。周小燕的父親周蒼柏是一個進步實業家,同時,非常迷戀音樂,受父親影響。周小燕從小就對音樂產生了濃厚興趣。

父親好友的琴行是周小燕童年最喜愛去的地方,她就是從這裡開始了音樂的啟蒙。1935年,周小燕考入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開始聲樂學習。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周小燕被迫中斷了上海的學業。1937年春,上海藝華影片公司開始拍攝潘孑農編劇的《關山萬里》,潘孑農邀請劉雪庵為影片配樂。劉雪庵把插曲《長城謠》刊載在自辦刊物《戰歌》上,很快被一些青年抗日宣傳隊演唱。不久,身在武漢合唱團的周小燕領唱了這首歌曲。次年,她去法國留學,途經新加坡,應百代唱片公司邀請,演唱灌製了《長城謠》唱片。

1938年年底,周小燕輾轉來到了巴黎,進入巴黎俄羅斯音樂學院學習聲樂,成為意大利著名聲樂教授貝納爾迪的學生。貝納爾迪全新的教學方式,也讓周小燕跨越了聲樂學習的障礙。

1945年10月,經過七年磨練,周小燕登上了巴黎國家大劇院的舞臺。她用中西合璧的唱法高歌《紫竹調》、《紅豆詞》,令世界舞臺第一次對中國美聲演員刮目相看。

1947年5月,周小燕應邀前往捷克,參加首屆“布拉格之春”音樂會。這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一次音樂盛會,蘇聯作曲家肖斯塔科維奇、美國指揮家伯恩斯坦、俄國小提琴家奧伊斯特拉赫、美國小提琴家梅紐因等人均到場。與這些世界級大腕同臺演出的周小燕,當時唱了不少中國歌,賀綠汀的《神女》、劉雪庵的《紅豆詞》,還有根據民歌改編的《大河》、《楊柳》,“他們覺得美得不得了。”

也是在這場舉世矚目的音樂會上,周小燕用夜鶯般的歌聲贏得了讚譽,被歐洲輿論稱為“中國夜鶯”。

“我們應該一有機會就傳播我們的音樂文化。”周小燕說,“你要唱他的東西,要唱到他服你。你光會唱他們的東西,不會唱本國的東西,人家看不起你……所以這種民族的自尊心要有,你有民族自尊心,人家才會尊重你,人家才會信任你。”

1949年,周小燕受聘擔任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老師,開始了她的教師生活。半個多世紀後,有一位美國記者問她:“你這一生吃了不少苦,從法國回來後悔不後悔?”她回答:“不後悔。這裡是我的祖國。我為她出力了,我不後悔。如果我沒有為她出力,我才會後悔。”出國時,父親就對我說:‘一,不要忘了自己是中國人;二,學成後回來報效祖國。’當時,我覺得自己已經學好了,也演出了,並且獲得了肯定和好評,應該回來了。”

“文革”中,給學生

開小灶聽外國唱片

“中國夜鶯”周小燕:我不能上臺了要給年輕人創造條件

周小燕班上的學生工、農、兵都有。她說,自己挑學生從不看家庭成分,最重要的是人品。歌唱家魏松跟周小燕時間最長,他自稱“大徒弟”,是周小燕第一個重要時期的代表學生。

1973年,魏松進入上海音樂學院師從周小燕。作為第一批工農兵學員,他和另一位同伴韓適被瀋陽軍區派到了上海學習。

“文革”是周小燕一生中最黑暗的時期。在這十年裡,她不能開口歌唱,也不能進行正常的教學工作。魏松來到上海時,周小燕還在幹校勞動,主要工作是餵雞,因為這兩位解放軍學員,她被調回了學校,“等於是我們兩個解放軍‘解放’了周老師。”魏松對早報記者回憶說,“我們在系裡的走廊和周先生見了面。我們都穿著軍裝嘛,對著她敬禮,她嚇一跳,還以為是來抓她的呢。她後來經常拿這件事開玩笑。”

魏松還記得周老師說,“魏松的嗓子跟別人不一樣,他是洋嗓子,可以唱外國歌劇。”但“文革”並不允許唱“封資修”,周小燕等於是冒著被批鬥、被逐出教師隊伍的危險來教魏松。那時,學生也不可以去老師家裡上課,怕被老師帶壞,魏松一直唱不好,周老師就說,“來我家吧。”

周小燕把魏松和另一名學生領到自己家中,拉上窗簾教,把耳朵貼在留聲機聲上,聽那幾張沒有被抄走的法國舊唱片,“那時候是夏天吶,不能讓外面聽到,像搞地下工作一樣。特別是第一次聽到卡魯索的歌聲,我就感慨,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美妙的聲音。這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標。”魏松說,“周先生真的改變了我的一生。”如果不是周小燕讓他從男中音改唱男高音,他可能一事無成,“當時還有很多老師不同意這個意見,周先生還是有慧眼的。”

這個從部隊來的小夥子,正是從周小燕這裡得到了西洋音樂的啟蒙,成為中國最優秀的男高音歌唱家之一。43年來,魏松與周小燕建立了深厚感情。正在北京參加兩會的魏松接受完早報記者採訪,就直奔機場趕回上海弔唁周小燕。

上海歌劇院男中音歌唱家楊小勇是在1982年受教於周小燕的,“她一直都很精神,唱起歌來就倍兒精神,那時候身體好啊。”楊小勇向早報記者回憶:“她是比較宏觀的一個人,她會讓你獨立發揮。她主要是啟發你,而不是限制你,讓你更多地去理解作品,而不是拘泥於一些細節,從大的方面來把控你的發展。”

在周小燕一長串學生名單中,廖昌永是一位赤著腳走進上海音樂學院的農家孩子。第一次在校門口見到周小燕時,廖昌永緊張的心怦怦亂跳。他不僅鋼琴、樂理基礎差,而且一開口就有濃濃的四川口音,這是學聲樂的大忌。周小燕把他帶回家,一句一句糾正,進步很大。本科畢業後,又成為周小燕的研究生。

“中國夜鶯”周小燕:我不能上臺了要給年輕人創造條件

有人問周小燕,您這樣一位瘦小的女士,怎麼能夠培養出這麼多國際一流歌唱家?周小燕說:“他們問我,你能不能夠再培養幾個廖昌永。我說這個我不敢說,因為一個學生的成功,教師只佔三分之一,就是起個指導作用、理論作用,還有三分之一就是要靠本能。首先要廖昌永會學,他怎麼下去自學,怎麼舉一反三,他能夠發揮他那個作用。”

早年廖昌永參加多明戈世界歌劇大賽時,多明戈就跟他講:“你有一個非常偉大的老師,而且她有一套非常特殊的訓練體系”。周小燕說:“聲樂教學的個別對待很重要,除了身體的不同以外,每個人的文化背景也不一樣,理解、悟性,像小廖,他悟性很高,你跟他一講,他想一想,悟到了,悟到了他就會在這個上頭去前進。”

在廖昌永心中,周小燕是良師又是慈母。1988年,為振興中國歌劇事業,71歲的周小燕創辦了“周小燕歌劇中心”,親自出任藝術總監。在她的努力下,中心排演了《弄臣》、《茶花女》以及中國歌劇《原野》等大量精品劇目,為中國歌劇走向世界打開了大門。她說:“我不能唱了,不能上臺了,我要創造舞臺讓他們上,給他們創造條件。”

周小燕說:“碰到好學生是老師的幸運”

“中國夜鶯”周小燕:我不能上臺了要給年輕人創造條件

2014年3月,上海歌劇院與上海市教委聯合出品了原創歌劇《燕子之歌》,牽頭之人正是時任上海歌劇院院長的魏松。

該劇根據周小燕的生平事蹟改編,劇中,燕子老師的學生們也大多以今天活躍在歌劇界的“大腕”們為原型。“前年魏松上任那天,說有事來向我彙報,他要排一出現代題材的原創歌劇。”周小燕對《燕子之歌》創排之初的情形記得很清楚,“我一直覺得歌劇舞臺上演古人雖然氣勢上有共通之處,但還是不如戲曲來得順理成章。所以現代題材我舉雙手贊成。”結果魏松說是要以周小燕的藝術人生為原型打造一部歌劇,這個她沒想到。

時間回到2011年,魏松受北京大學歌劇研究中心之邀策劃歌劇《錢學森》,便萌生了尋找一位上海典型人物作原創歌劇的念頭,“第一個想到的便是我的老師周先生,她是一位‘世紀老人’,見證了上海這座城市的歷史和中國聲樂發展的每一步。劇中許多臺詞都是她平時自然而然說起的原話,以她的人生編排歌劇再適合不過。”

魏松的同班同學、同為周小燕學生的韓適一週之內寫完了劇本,對周小燕夫婦二人都極為熟悉的作曲家奚其明擔綱了歌劇的作曲。

由於周小燕年輕時是花腔女高音,因此作曲家在劇中歌唱技巧的寫作上頗費了一番心思,雖然“難唱”,卻得到了周小燕逐字逐句的悉心指導。在劇中擔綱女主角的上海音樂學院青年聲樂教師劉戀說,周先生要求之嚴,令她在這一部歌劇的排演中獲得了巨大的進步。

周小燕說:“這部歌劇講的其實是一個老師的故事,不僅周小燕是這樣,而是所有老師都是如此。我為我的學生驕傲,碰到好學生是一個老師的幸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