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營商環境,“優”無止境

這兩天,兩則利好消息振奮人心。一則是,《優化營商環境條例》23日對外發布,在我國營商環境建設制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標誌我國優化營商環境制度建設進入新的階段。另一則是,世界銀行24日發佈《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中國排名今年升至第31位,連續兩年入列全球優化營商環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經濟體。

制度建設與世界排名相呼應,彰顯了中國營商環境的紮實進步,也展現了中國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堅定決心。

營商環境有多重要?好的營商環境就像陽光、水和空氣,須臾不能缺少。世界銀行發佈的一項報告表明,良好的營商環境會使投資率增長0.3%,GDP增長率增加 0.36%。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營商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著經濟活力的大小、招商引資的多寡,最終對企業發展、財稅收入、社會就業等產生重要影響。

因而,越是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增多,我們越要夯實營商環境這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石。今年以來,一系列真金白銀的利好政策相繼出臺,為各類市場主體輕裝前行保駕護航。前8個月減稅降費規模超1.5萬億元,讓實體經濟減負增效;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全面實施,已修訂完成的2019年版清單進一步優化了清單結構,推動“非禁即入”普遍落實;《政府投資條例》正式施行,將政府投資納入法治軌道……一系列“放管服”組合拳,不斷增強微觀主體活力、持續深化改革、鞏固改革成果,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開闢新空間。

尤其是,此次《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出臺,填補了立法空白,是對市場主體和社會各方面期盼的及時回應,可謂一場“及時雨”。比如,有的地方監管平時不聞不問,執法不力,到了督察整治、年終考核時,採取簡單粗暴的處理措施,令民企無所適從,甚至給企業造成損失。對此,《條例》專設一條,強調以法治化的手段來糾正上述問題。再如,《條例》不規定流程性內容,不創設具體行業、領域的管理制度,重在確立基本制度規範、明確方向性要求,為各地區各部門探索創新優化營商環境的具體措施留出了充分空間。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沒有比法治更好的“定心丸”,沒有比法治更好的確定性環境。把優化營商環境納入法治化軌道,制度化消除痛點、激活創新,《條例》讓全社會、全世界都看到我們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堅定意志。

正如“萊索托經濟學實驗”的啟示,法治化的營商環境能顯著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對於市場主體而言,要不要加大創新投入,有沒有發展信心,法治化的營商環境是基礎支撐。正是我們日益優化的法治營商環境,我們才有每天超過100家外企在中國誕生,每天約25億元外商投資金額流入中國。即使在全球經濟下行、貿易摩擦升級的2018年,美國企業在華投資收益率仍達到11.2%,較在全球8.9%的投資收益率高出2.3個百分點。這正是中國市場潛力、營商環境魅力的最佳證明,有利回擊了“外資撤離論”。

營商環境,“優”無止境。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營商環境只會越來越好。只要我們推動好的政策落實落細,就能讓民營企業、外資企業等各類市場主體定下心、穩住神,深耕中國市場、謀求發展壯大,共同推動中國經濟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