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機器人智谷:打造“全球機器人創新者之城”

企業名片

哈工大機器人集團由黑龍江省政府、哈爾濱市政府、哈爾濱工業大學於2014年12月共同發起成立,聚焦機器人領域的技術、產品、項目以及機器人全產業鏈和全要素的產業生態運營,業務內容涵蓋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產業孵化和產業運營。哈工大機器人集團是中國唯一提供機器人全應用領域產品研發、生產、銷售、整體解決方案及創新創業服務等全產業鏈價值的高新技術公司。

企業故事

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在惠州市投資建設的哈工大機器人智谷項目,定位於“科技創新人才綜合體”,項目將設立機器人與航天研究院、共享實驗室、機器人孵化加速器、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國家級雙創示範基地、獨角獸總部基地、機器人博物館、機器人場景綜合應用體驗中心、機器人職教培訓學院等項目。預計項目建成五年內,將形成機器人產業生態圈和創新人才圈,構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機器人創業者聚集地。

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副總裁、哈工大機器人智谷項目總裁都丹介紹,哈工大機器人智谷項目作為集團在粵港澳大灣區重點佈局的項目,對於集團在大灣區的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依託哈爾濱工業大學在機器人、航空航天領域的人才、技術、市場和品牌優勢,以及強大的產業資源優勢,將國內外優秀的機器人和航天領域的創業人才、創新模式、創投資本和創意產業集聚,通過“以品牌聚人才、以人才促創新、以創新引資本、以資本催轉化、以轉化創產業、以產業謀未來”的建設發展思路,為惠州市經濟轉型升級發展做出貢獻,將項目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全球機器人創新者之城”。

都丹說,早在2017年6月他們與惠城區簽訂了機器人智谷(惠州)項目合作框架協議書,從那時起到現在2年多的時間裡一直派駐專人積極推動項目在惠城區的落地。哈工大機器人智谷選址惠城區伊始,計劃將高技術研發人員引進惠城區,在打造產學研聯動局面、為本地帶來高新技術產業的同時,也為高端人才準備好創新創業的條件。立足於本地,不僅為本地高新技術產業服務,也能夠藉助創新創業及產業的優勢吸引人才,為惠城區聚集和留住高端人才打下基礎。在籌備智谷建設的過程中,他們還積極配合惠城區在人工智能產業方面的佈局,做了大量本地企業調研,為區政府建言獻策。

對話企業

從材料提交到立項公示只用了2天

南都:惠城區政府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一直在努力,尤其是今年開展了清網增效行動。你認為惠城區營商環境現狀如何?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都丹:今年惠城區開展“清網增效”行動以來,我們企業切實感受到政府效率的顯著提升,比如辦事流程方面,明顯感受到政府各部門之間強化了協同合作,一個事項通過政府各部門一次聯合現場辦公會就基本得到確認解決。我們智谷項目在立項的時候,已經深有體會,從材料齊全提交到立項公示,只用了2天時間,相信在我們智谷項目後續的摘牌到取得施工許可證辦理流程、甚至員工的個人居住證辦理流程,都能夠快速辦結,讓我們能夠騰出更多精力專注於科技創新和產業導入,這就是政府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南都:請您談談在新的經濟形勢下,企業如何走好全面創新的路子,打造高質量發展的一流企業?

都丹:我們在惠城區的智谷項目,最終落地的產業將是以航天、智能製造、機器人、新材料等,這些本身就屬於中國製造2025戰略大力支持的核心科技領域,相關促進政策在近幾年也陸續出臺,並且未來政策扶持力度只會加大,所以我們只要堅守初心,在惠城區把項目落地,專注把計劃的產業引入,並且在運營方面下大力氣為智谷高新企業服務好,就會離實現理想越來越近。

南都:談談您在惠城區生活的感受。

都丹:惠城區作為惠州市核心區域之一,首先給人的印象是宜居,生態環境十分優越,文化民俗也很豐富。惠城區近些年在科技創新、金融投資等領域不斷加大力度,特別是近三年來變化很大。今年惠城區開展“清網增效”行動,不論是企業層面還是個人生活層面,辦事流程精簡,時間縮短,讓外地入駐惠城的企業和員工的工作生活越來越便利,讓我們收穫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也對未來發展更有信心。

採寫:南都記者 楊振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