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机器人智谷:打造“全球机器人创新者之城”

企业名片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由黑龙江省政府、哈尔滨市政府、哈尔滨工业大学于2014年12月共同发起成立,聚焦机器人领域的技术、产品、项目以及机器人全产业链和全要素的产业生态运营,业务内容涵盖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孵化和产业运营。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是中国唯一提供机器人全应用领域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整体解决方案及创新创业服务等全产业链价值的高新技术公司。

企业故事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在惠州市投资建设的哈工大机器人智谷项目,定位于“科技创新人才综合体”,项目将设立机器人与航天研究院、共享实验室、机器人孵化加速器、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独角兽总部基地、机器人博物馆、机器人场景综合应用体验中心、机器人职教培训学院等项目。预计项目建成五年内,将形成机器人产业生态圈和创新人才圈,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机器人创业者聚集地。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副总裁、哈工大机器人智谷项目总裁都丹介绍,哈工大机器人智谷项目作为集团在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布局的项目,对于集团在大湾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机器人、航空航天领域的人才、技术、市场和品牌优势,以及强大的产业资源优势,将国内外优秀的机器人和航天领域的创业人才、创新模式、创投资本和创意产业集聚,通过“以品牌聚人才、以人才促创新、以创新引资本、以资本催转化、以转化创产业、以产业谋未来”的建设发展思路,为惠州市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做出贡献,将项目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球机器人创新者之城”。

都丹说,早在2017年6月他们与惠城区签订了机器人智谷(惠州)项目合作框架协议书,从那时起到现在2年多的时间里一直派驻专人积极推动项目在惠城区的落地。哈工大机器人智谷选址惠城区伊始,计划将高技术研发人员引进惠城区,在打造产学研联动局面、为本地带来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也为高端人才准备好创新创业的条件。立足于本地,不仅为本地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也能够借助创新创业及产业的优势吸引人才,为惠城区聚集和留住高端人才打下基础。在筹备智谷建设的过程中,他们还积极配合惠城区在人工智能产业方面的布局,做了大量本地企业调研,为区政府建言献策。

对话企业

从材料提交到立项公示只用了2天

南都:惠城区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一直在努力,尤其是今年开展了清网增效行动。你认为惠城区营商环境现状如何?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都丹:今年惠城区开展“清网增效”行动以来,我们企业切实感受到政府效率的显著提升,比如办事流程方面,明显感受到政府各部门之间强化了协同合作,一个事项通过政府各部门一次联合现场办公会就基本得到确认解决。我们智谷项目在立项的时候,已经深有体会,从材料齐全提交到立项公示,只用了2天时间,相信在我们智谷项目后续的摘牌到取得施工许可证办理流程、甚至员工的个人居住证办理流程,都能够快速办结,让我们能够腾出更多精力专注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导入,这就是政府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南都:请您谈谈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企业如何走好全面创新的路子,打造高质量发展的一流企业?

都丹:我们在惠城区的智谷项目,最终落地的产业将是以航天、智能制造、机器人、新材料等,这些本身就属于中国制造2025战略大力支持的核心科技领域,相关促进政策在近几年也陆续出台,并且未来政策扶持力度只会加大,所以我们只要坚守初心,在惠城区把项目落地,专注把计划的产业引入,并且在运营方面下大力气为智谷高新企业服务好,就会离实现理想越来越近。

南都:谈谈您在惠城区生活的感受。

都丹:惠城区作为惠州市核心区域之一,首先给人的印象是宜居,生态环境十分优越,文化民俗也很丰富。惠城区近些年在科技创新、金融投资等领域不断加大力度,特别是近三年来变化很大。今年惠城区开展“清网增效”行动,不论是企业层面还是个人生活层面,办事流程精简,时间缩短,让外地入驻惠城的企业和员工的工作生活越来越便利,让我们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对未来发展更有信心。

采写:南都记者 杨振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