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北京中产家庭理财规划:她需要一份保险金信托

从区域经济学者到理财顾问,这个身份转变让我乐享其中。总是会有很多让我颇有成就感的感悟。就比如这周,和一位私企业主沟通交流的过程,就是如此。

这位私企业主姓岑,我和她相识多年。比我小一岁的她,经营这一家媒介公司,尽管经济大环境不好,但她的企业依旧风生水起。尤其难得的是,去年刚生了二宝,相当部分精力在照顾孩子和家庭,她的公司业务依旧未受影响,可见这个女人的能力非同一般。

当然,上帝是公平的,颇有人格魅力的她在工作和团队建设方面实力超群,但她的个人理财能力着实一般。作为家庭支柱的她,给自己和老公上的基础保障,居然只有50万的重疾险。每年缴纳保费接近50万,但绝大多数是前些年购买的投连险。

至于为什么这样配置? 她跟我的回答是,“因为朋友推荐,就买了!”

好吧,又是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当年确实有太多寿险销售就是“骗人买保险和骗人卖保险“,(备注:相关文章见: ”。

一切已继成事实,好在在过去这些年来,她和老公身体健康状况保持的不错。应该还能以标体购买重疾险、医疗险。这应该是上天对她高情商、人格魅力无限的回馈。

当前来看,她需要对保险规划及时作出调整:

1、 弥补基础保障的缺口;

2、 作必要的资产隔离安排;

为什么说要作出这两项调整呢?

首先,家庭理财规划,应遵循,先基础保障,再考虑资产保值增值;

其次,岑女士的公司经营利润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私企面临的营商环境风险较高。尤其是岑女士的公司是公关媒介行业,这个行业的毛利率相对丰厚,但经营风险却不低,经常会面临垫款执行的事情。而且,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回款账期比前些年还有所拉长….

简而言之就是,私企业主在商海打拼的同时,如果可能,应提早做必要的资产隔离安排。

下面是岑女士的家庭基本情况:

一个北京中产家庭理财规划:她需要一份保险金信托

岑女士是40岁,私营企业主,目前保障情况,本人和老公,两个孩子分别有50万的重疾险,另外还有年交保费40万的年金险。

岑女士本人是家庭支柱,老公是国企中层领导。

投资偏好保本型,目前在京有一套自住房产,没有房贷。

在老家投资有2000亩的林地,项目投入产出比略有盈余,项目估值500万;

基于岑女士的家庭状况,我给出了如下的保险配置建议:

一个北京中产家庭理财规划:她需要一份保险金信托

岑女士是家庭支柱,承担了家庭主要收入来源,所以,保障方面有所偏移。

重疾险,按家庭五年的消费支出预算来配置,计算得出200万;

终身寿,重疾险保额的两倍进行配置,而推荐购买的重疾险带有寿险责任,因此,规划了200万终身寿,而这张保单也可以装入未来的保险金信托合同。

医疗险方面,考虑到岑女士掌控企业,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应配置高端医疗

岑女士老公是国企员工,收入相对稳定。在对家庭收入补偿方面,可以适当降低,没有必要做过高覆盖。从经济性考量,配置100万额度的重疾险,附以消费型的百万医疗险。

岑女士的两个宝宝,保险法对未成年人的赔付限额,在这个年龄段,保障能够覆盖孩子的关于医疗、意外方面的额度即可。作为一个保险人来说,我并不认为客户购买保险越多越好。能够覆盖保障,够用就好。

保险只是家庭理财的工具之一,并不是全部。主要还是基于保障功能,以及法商功能,毕竟我们面对的除了疾病风险、意外风险、长寿风险外,还有私企业主面对的经营风险、年事已高的高净值人群的资产传承风险等等。

关于保险金信托,这是应该及早设立的。因为,按照她当前缴纳的保费来看,已经达到保险金信托150万的门槛,只需要对她现持的投连险做下调整就好。

一个北京中产家庭理财规划:她需要一份保险金信托

保险人老戴

我是智保圈理财顾问老戴,愿帮您解决问题,助您明明白白买保险!

「关于智保圈」

智保圈是跨界、跨行业的金融理财圈子。由不同公司、不同渠道的保险人(代理人和经纪人)和法律界、财务界、投融资界所组成。

智保圈立足菁英人群,超脱保险人普遍存在单兵展业固有的知识面和渠道局限,秉持客户需求导向,做真正客户需求导向的理财顾问

一个北京中产家庭理财规划:她需要一份保险金信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