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廣西人吃不到米粉會怎樣?

一誠不染


廣西人吃得最多的美食就是米粉了,一日三餐都可以吃。什麼老友粉、螺螄粉、桂林米粉幾乎每天都要來上一碗,真是百吃不厭!

廣西人在外吃不到家鄉的米粉,都會有一種淡淡的鄉愁。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廣西的20種米粉,大家都吃過哪幾種呢?你們最喜歡哪一種?


一、南寧老友粉

南寧老友食之開胃驅寒,深受食客歡迎而經久不衰。如今它已經成為南寧的標誌性特色小吃,無論是本地市民還是外地遊客都紛紛品嚐。

老友粉是到南寧必吃的美食之一,由百年名小吃老友面演化而來,是南寧小吃的金字招牌,口味鮮辣,湯料香濃,開胃驅寒,深受食客歡迎。

二、柳州螺螄粉

柳州螺螄粉,就是米粉配上螺湯的一種風味美食。柳州螺螄粉主要以圓條線粉為主,用的是乾粉,在煮之前需要浸泡。

關於柳州螺螄粉的起源有一種說法是,柳州人一直喜歡吃螺螄,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當時的柳州螺螄攤檔的食材是石螺,湯水鮮甜可口,不像田螺湯有腥味,所以螺螄湯是螺螄攤檔的重要銷售品種,售價為每碗人民幣5分。

在1983年以前,螺螄粉這個米粉的品種已經出現在柳州人的家裡。之後,在柳州當時的重要小吃市場慢慢興起螺螄粉,其中以解放南路的螺螄攤檔最多。愛螺螄粉、五角星螺螄粉都是知名的螺螄粉店。

三、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做工考究。圓的稱米粉,片狀的稱切粉,其特點是潔白、細嫩、軟滑、爽口。其吃法多樣。最講究滷水的製作,其工藝各家有異,大致以豬、牛骨、羅漢果和各式佐料熬煮而成,香味濃郁。

滷水的用料和做法不同,米粉的風味也不同。大致有生菜粉、牛腩粉、三鮮粉、原湯粉、滷菜粉、酸辣粉、馬肉米粉、擔子米粉等。

當然,要吃到正宗的桂林米粉,還得到桂林市的尋常街巷去。像烏魚青蒜米粉、馬肉米粉、醋水米粉、滷菜粉其實都是用桂林米粉的傳統方式來製作,加入的配料不一樣而已。

四、蒲廟和武鳴的生榨粉

最傳統的生榨米粉來自南寧蒲廟鎮,生榨米粉以軟、滑、香,還有與眾不同的微酸而聞名。據說,這種微酸是米粉本身的味道。“吃生榨米粉就要吃這種‘餿味’,那才正宗。”

生榨米粉是壯族地區的一種傳統食物,說有很多地方會做並且有很長的歷史了:上林、武鳴、蒲廟、馬山、都安、南寧、扶綏、崇左、百色、平果等等。

五、賓陽酸粉

賓陽酸粉作為爽口消暑的夏日食品,以其特有的嫩滑、酸甜可口、香脆誘人而聞名遐邇,最正宗的是賓陽縣賓陽南街天后宮十八顏的酸粉。

賓陽酸粉,屬於涼拌粉,把濃香的醬汁和酸甜的酸醋拌到蒸粉托里,配以叉燒肉、燒腸、炸波肉、炸肉排、臘牛肉巴、酸黃瓜(有時是酸蘿蔔等)、花生米(或者油炸黃豆)、蒜末(香菜等)、生辣椒(生蒜米)等佐料,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酸粉。

六、融安濾粉

濾粉在融水有很悠久的歷史,相傳為清朝時融縣(今融水)的農民所創,是融水、融安的特有的小吃。無論在鄉下還是縣城,人最多的粉店一定是濾粉店。很多從外地回來的人第一要吃的,就是濾粉,因為外地沒有。

濾粉的攤位一般檔次都不會是太高,在一般都在集市等人多熱鬧的地方,所以價格也不會太高,可謂物美價廉。

七、羅城大頭粉

大頭粉是龍岸鎮的人們在日常勞作中不斷研製以手工操作出來的一種地道的原味綠色美食,大頭粉不是一般的米可製成,它的主要原料是優質大米。

它的做法是先用磨好的粘米團放到有許多漏洞的木板上,然後反覆向下揉搓擠壓,讓粉條逐根落到燒開了的大鍋水中,蓋一會蓋子大火煮一下,然後撈出放上油,配上精心調製的配料,就能嘗上可口美味的大頭粉了。

八、玉林生料粉

生料粉,是玉林獨具地方風味的傳統風味食品。此粉需要小鍋獨灶烹煮。生料中包括:豬肝、粉腸、豬瘦肉,豬肝和瘦肉是切薄片,粉腸洗淨後切小短,這都需要事先用調味料分別醃製。

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玉林的米酒,這裡的米酒為透白色,半透明,不像桂林的三花米酒那麼的純淨,但是卻透著純純的米香,味道也偏甜,用它來去除肉類的腥味省去了用糖來提鮮。

九、梧州牛腩粉

牛腩粉是梧州市著名的傳統風味小吃之一。與牛腩相配的米粉煮法也與一般煮法不同。要選用梧州特有的上好白粘米制作的細米粉;待鍋中水沸才投入,邊煮邊攪動,待煮到粉條輕拉即斷時,撈起,經清水浸洗,撈起晾乾待用。

十、玉林牛巴粉

玉林牛巴”製作的不易,體現在:一選料講究,做“牛巴”最好選有用黃牛臀肉。其次是配料的繁多。八角、桂皮、桂花、丁香、草果、花椒、桔皮、沙姜、茅根、蒜白和冬菇一樣不可少。

做“牛巴”前可先把牛肉製成片,醃曬待用,並把配料用花生油爆香。最關鍵的一道工序是煸炒,煸炒的過程,武火和文火的運用要恰當。正由於製作“牛巴”的不易,現在人們已經很難吃到民間傳說的“牛巴”。

十一、防城卷粉

防城卷粉是選用優質大米,經過一夜浸泡,用石磨磨成槳備用;然後用勺把約八十克的米槳均勻地倒在蒸格上蓋好;等看到冒出蒸汽時就可以把蒸格拿下。

再把配料均勻地灑在薄薄的、透明的、細膩潤滑的米粉上,再用一條細細的竹子一卷;一條晶瑩透亮,熱氣騰騰的卷粉就到了你的面前,你的面前早已有了一碟肉沫湯,你可以把卷粉放到湯碟上慢慢享用。

十二、欽州豬腳粉

欽州豬腳粉是欽州名氣最大的傳統名小吃之一,俗話說;“欽州豬腳粉,神仙也打滾。”欽州豬腳粉選當地特有的上好米粉或河粉,配以調製好的熟豬,加入多種佐料而成。

其製作的方法也很簡單,沒有複雜的工序,只是把豬腳細淨斬件,配於八角、桂皮等料烹製,食用時,一碗湯粉加一塊油得發亮的豬腳,配一小碟的辣椒醬。

其特色是:這幾攤的豬腳肉軟而不爛、肥而不膩、湯水鮮美,還略帶甜味。

十三、全州紅油米粉

在廣西的米粉種類中,能與柳州螺螄粉比紅的,全州紅油米粉算一個;能與各地湯粉比鮮的,全州紅油米粉也算一個。紅油米粉以辣著稱,因為那紅彤彤的油就是辣椒油。

細粉、紅油、豬骨湯和碎肉、黃豆就構成一碗鮮香入味的紅油米粉。紅油米粉不但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而且具有營養學價值、藥學價值,早已在區內外聞名遐邇。

十四、天等雞肉粉

天等雞肉粉,雞肉是用的白切雞。白切雞切成塊後用另外的小蝶盛放澆一些醬汁,粉就是一碗光溜溜的光頭粉,什麼也沒有。

賣相雖然不好,但一下口,才知這食店老闆的用心良苦,粉的湯是雞湯,粉浸入湯裡吸收湯汁,非常鮮美,放任何東西都會破壞雞湯的美味,哪怕是一片菜葉。

十五、北海海鮮粉

顧名思義,就是用海鮮來做配菜或者湯底煮出來的米粉,一般到過北海的遊客都會吃上一碗海鮮粉,既過了一把海鮮癮,又能填飽肚子。

十六、南寧粉蟲

粉蟲因其形似蟲草故名,食之韌軟。可配以豬肉、牛肉或雜燴做成炒粉蟲、粉蟲湯。

製作方法:先將秈米洗淨浸透,磨成稀稠適宜的米漿,濾成溼粉團置鍋內煮至半熟,起鍋揉搓至軟硬適度有韌性的粉團,然後搓成條狀,扯下小段在專用竹箕背搓幾下,成蟲狀,置於蒸籠蒸熟。

油光光、白嫩嫩的紅色、白色和黃色的粉蟲,澆上麻油、蘇梅醬,酸醋豉油辣椒醬,再放上一小撮氽過滾水的綠豆芽和韭菜,又軟又爽滑,好嚼好咽,吃撐了肚也不覺得膩。

十七、粉利

粉利是用上好大米細磨成漿,搓搜成小圓柱狀,蒸至八成熟,取出晾乾即成。製作完成的粉利,等涼卻後,一般放入冷水中保存,以防止開裂。

粉利吃法多種,可直接蒸熟蘸醬油或切成條狀或片狀,配上臘肉、芹菜或菜花、青蒜等燴炒裝盤即可食用,亦或切塊狀加水和白糖煮糖水。特點是色鮮味美、Q彈爽口。

十八、河粉

河粉也是廣東的舶來品,但是在廣西各地發揚光大,已經成了本土的美食佳品。百色、南寧、梧州都是河粉流行的地方,吃河粉也分乾溼兩種。

比如炒河粉,在廣西的很多餐館都會有這道菜,同時也是考驗一位廚師功力的一門功課之一。河粉炒得好不好,看看每根粉之間是否可以輕鬆分離,油分都被吸收到粉裡面才算大功告成。

十九、貴港橋圩鴨肉粉

貴港俗語中有一句“東津好細米、橋圩好契弟、龍山好妹子”,“好契弟”指是的橋圩男子聰明能幹。橋圩人善於化簡單為神奇,能把普通的鴨子和普通的粉做成品牌。

橋圩鴨肉粉近年來在城區越做越大,越來越受歡迎,秘訣當然只有一個:好吃!鴨肉不容易做得好吃因為比較騷。橋圩人做鴨肉喜歡使用梅子、姜、白糖、酒,把鴨肉的騷味去掉,酸酸甜甜,非常開胃,比飯店裡的冰梅鴨有過之而無不及。

二十、貴港東龍酸粉

東龍酸粉主料主要用米粉、牛肉巴、油炸花生、酸黃瓜、酸豆角、油炸脆、叉燒、香菜等,佐料主要有米醋、秘製調料等。東龍酸粉屬“醃粉”類,所採用的米粉扁而寬,外觀如“河粉”。

東龍酸粉,有兩大特點,一,米粉源自純手工製作,每天的數量十分有限,口感好,不厚而滑。二,調料,每家師傅都有其獨傳的工藝。正宗的東龍酸粉吃起來酸甜、可口、香噴噴,唯東龍獨有。


美食超人L


廣西人對米粉的熱愛程度沒有云南人對米線的程度深。廣西人愛吃螺螄粉,主要還是當早餐,雲南人可以一日三餐吃米線,可以一年四季吃米線。從前隔壁的老闆娘是一雲南人,70後,她說小時候最奢侈的事就是去街上吃一碗米線。家裡很窮,兄妹又多,為了攢米線的錢,跑到山上去採木耳、採野生菌曬乾。到了趕街的日子,半夜爬起來,提著曬乾的木耳和菌子,打著手電,走四五個小時的山路,把木耳和菌子賣掉,拿著錢到街上吃一碗米線。


momo4539


這話問得好奇怪,雖然廣西人可以將米粉當飯吃,也經常性的會吃米粉,但是廣西人的主食仍然是米飯或者粥,是的你沒有看錯某些區域的很多廣西人是煮粥炒菜做一頓的,這個最代表性的區域是南寧,是的,沒看錯,就是網上號稱可以頓頓吃粉一頓不吃混身難受的南寧人。而事實上經常吃米粉當早餐或是偶爾間中吃頓米粉當午晚快餐是有,但天天頓頓吃米粉是根本不可能有人受得了,也並不會有廣西人認為這是一種健康正常有營養的生活狀態,而且這也並不是生活常態,當然除了米粉還面,廣西人一樣是常吃的,對你是沒有看錯,廣西人也吃麵條,也有面條吃,也會偶爾拿來當正餐吃,也經常當早餐食用,當然種類會比一些北方的以麵食為主的省份要少很多,更有意思的一點是,很多粉店本身也是同時經營著麵食的,當然我們也會有當地傳統的麵食館不過對比粉店會少很多。換句話說,即使你沒有去外省人開的麵館或是專門的麵館,在當地人開的九成以上的粉店裡面,你都可以吃到麵條。

正常的主流生活常態的中午和晚上兩餐,還是煮飯炒菜喝湯。所以廣西人吃不到米粉,什麼事情都不會發生。沒有米粉就吃別的囉,廣西能吃的遠不止米粉。廣西人在吃東西的取食範圍其實遠甩廣東八條街。廣東有的廣西也有,也吃,廣東人不吃的,嗯嗯,與問無關就止打住。

所以沒有米粉,各樣的粥,各樣的麵條,包子、饅頭、糯米飯、各類餈粑、煎餅、腸粉、捲筒粉,紅薯、木薯說都說不完,哪樣不可以吃,雖然米粉比較受歡迎一些,但別的也很受歡迎,不是非得在米粉上吊死啊。至於午晚兩餐,煮飯做菜的話,可選擇只會更多。

雖然網傳得越離奇,但事實米粉在廣西人的食譜上不過是九牛一毛,冰山一角。不過是廣西比較熱門的傳統小食的一種,對的米粉雖然偶爾會當正餐食用,特別是趕時間的時候,但事實上從沒有一個廣西人將它當做正餐,也沒有很當做一回事,到非食不可的地步,一般的食用時間只會是早餐或是宵夜。


用戶101550121599


如果作為廣西人吃不到米飯,會有很多途徑找到米粉,比如超市,淘寶網上購買,如果身在外省工作,吃不到米飯,心裡會有股思鄉之情。



LIYOu19


你好,樓上題主。我是廣西人對於吃不到米粉沒有什麼特別感覺,在我的飲食中米粉可以有也可以無,習慣就好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a8488afaf5f183e2e29710341a0f7127\

江城小涓生活錄


廣西,很多地方都喜歡吃粉,甚至一天三餐都吃粉,大品牌粉有:桂林米粉,柳州螺螄粉,南寧老友粉等,各有特色,深受廣大人民喜愛!


貧民小歐


為什麼要吃米粉?原因很簡單,米粉比快餐便宜!

為什麼不吃米粉了?以後米粉比快餐賣的貴,就沒有多少人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