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黄衫女是《倚天屠龙记》中最大的败笔,你怎么看?

山大王163625496


我觉得黄衫女的出现,是为了填补神雕末期的问题。

黄衫女的出现,是为了杨过

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何郭靖夫妇战死襄阳的时候,杨过没来帮忙。

黄衫女的出现,就完美诠释了这个问题。不是杨过冷血无情,也不是他看淡了争名夺利。

郭靖夫妇对杨过有养育之恩,他没理由不来帮忙。最可能的原因,就是当年的襄阳城,已经摇摇欲坠,被攻破是迟早的事。

这点,郭靖夫妇比谁都清楚,二人早就做好殉城的准备。杨过也知道,蒙古攻入襄阳城,没人能够阻止。

而郭靖夫妇一心想要战死,杨过就算去了,也救不了二人。比如暗中积蓄力量,为推翻蒙古政权,做些事情。黄衫女的出现,就是证实杨过想法的证据。

黄衫女都做了什么

黄衫女登场,已经是倚天末期了。

她先是帮助了丐帮,救了史火龙的女儿史红石。又将丐帮的假帮主揭穿,肃清了丐帮中的阴险小人。

可见,她对江湖上的事情,了如指掌。丐帮与她颇有渊源,只是原因之一。她帮助丐帮的深层因素,就是丐帮是仁义之帮。黄衫女要借助丐帮的力量,推翻元朝。

之后在少林寺,废了周芷若的武功,也是同样的原因。她是为了帮助张无忌,最后临走时也说了,希望他能匡扶正道。言下之意,就是想要张无忌帮忙抗元。

黄衫女的种种做法,也许就是杨过的遗命,驱除鞑虏,恢复中原。


金庸的小迷弟丶


扫地僧和黄衫女子这两个角色,一直有读者认为是各自小说的一大败笔,说是金庸先生已经写不下去了,才创造出来的一个角色。这种说法用在扫地僧这个角色上,或许还有一定的道理,毕竟扫地僧就只出现了一回,却在最关键的时候现身,将一场本该出现的旷世决战生生给压制了,还轻易化解了一场历经数十年,导致无数人为之丧命的仇恨。不过黄衫女子却不一样,她在小说中两次出场,意义明显,无论是她的背景,还是她的武学修为,都让人回味无穷。



黄衫女子的第一次出场,虽然略显突然,但却在情理之中。

文学创作之中,一般世外高人一贯的出场设定,都是出场于最关键的时候,然后及时出手,以一人之力,一举扭转局面,让事情恶化的发展方向顷刻间转危为安,最后飘然离去,深藏功与名。黄衫女子在小说中的两次出场,便是秉承着这样的设定,因而读者们都习惯把她称之为世外高人,对她怀有无尽的畅想。

黄衫女子在小说中的第一次出场,便是惊艳众人。张无忌为救周芷若,只身陷入了与丐帮的搏斗之中。黄衫女子及时出现,不但帮张无忌解围,更是揭穿了丐帮被成昆和陈友谅师徒控制的阴谋,一举消除了张无忌所代表的明教与丐帮的误会和积怨,同时也及时挽救了丐帮的声誉。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直在暗中观注着丐帮事态的黄衫女子,一切背后的真相皆在她的掌握之中。她为了救助丐帮而来,也为了先人与丐帮的渊源,甚至可能是为了履行先人对丐帮关注的承诺而来,她的现身虽然略显突然,但却在情理之中。


因为,假如在当世之中,能对丐帮如此密切关注和上心的人,那只能是与丐帮渊源甚深的郭靖或者杨过的后人。但郭靖一脉,郭破虏殉城,郭襄所传的峨眉一派,到了灭绝接掌,对丐帮已经生疏明显,而且灭绝偏执门户之见,当年与峨眉有姻亲的武当,张三丰为了给张无忌治“玄冥寒毒”,亲自几次给灭绝去信,灭绝竟然看都不看原封退回。张三丰武林泰斗,放低架子,灭绝都这样回应,就更不要说与她毫无关系的丐帮了。

那么如此一来,对丐帮还有关注和关照的,自然就只有杨过的后人一脉。根据黄衫女子知道刀剑之中的秘密一事,我们可以推测出在当年襄阳城破之前,黄蓉应当有见过杨过,然后黄蓉托付杨过照看丐帮,并将刀剑之中的秘密一事告知了他。黄衫女子所说她的先人与丐帮上代渊源甚深,这个上代自然指的便是黄蓉与耶律齐两代帮主了。

传功长老向黄衫女子深深一揖,说道:“姑娘有大德于敝帮,丐帮不知何以为报。” 黄衫女子淡淡一笑,笑道:“我先人和贵帮上代渊源甚深,些些微劳,何足挂齿?这位史家小妹妹,你们好好照顾。”躬身一礼,黄影一闪,已掠上屋顶。新修版《倚天屠龙记•第三十三回》

黄衫女子的第二次出场,更是让射雕三部曲之间遥相呼应,彼此关联。

而黄衫女子的第二次出场,关系就更加重大了。那是在少林的“屠狮大会”上,张无忌联手刚刚夺得“天下第一”获得谢逊处置权的周芷若,力闯三渡的“金刚伏魔圈”,就在张无忌缠住三渡,让周芷若趁机解救谢逊的时候,周芷若却为了不让自己的秘密泄露,出手就想杀了谢逊。张无忌措手不及,就在千钧一发之际,黄衫女子再度出手,同用“九阴白骨爪”轻易制服了周芷若,一举消除了危机,成功扭转了局面。


黄衫女子两次出手,帮助的当事人都是张无忌,难不成她真的是喜欢上张无忌不成?或许有但不是最重要的。

少林举办“屠狮大会”,武林各派一众江湖人士为此到少林向金毛狮王谢逊兴师问罪。谢逊虽然早年为了引出成昆,报他被灭门之仇,杀了不少武林中人,但实际上,当年很多找谢逊报仇的人,表面上是标榜报仇,心里所想的却是觊觎他手中能“号令天下”的屠龙宝刀。因此,谢逊与武林中的恩怨也可以说是因屠龙刀而起。

屠龙刀和倚天剑可以说本来就是黄衫女子她家的,因为那是黄蓉用她祖先杨过的玄铁重剑和君子淑女二剑,另加西方精金分铸而成的,杨过一脉也知道刀剑之中的秘密。屠龙刀所引起的江湖纷争,黄衫女子自然有责任去了结。所以说,此时的黄衫女子她是必须出场的,她也务必在场,这也是她在当日张无忌和周芷若闯关之前,便早早现身于现场,静坐观看一切动向的原因。

更何况周芷若还是得到了刀剑之中的秘密,寻得武学秘笈和兵法的人。当年黄蓉留下秘籍和兵法,乃是为了力助后人的抗元大业。当时汉人的抗元大业,最有机会取得成功的,便是明教所统领的义军。但此前明教与武林各派积怨甚深,此时在张无忌的带领下,不断与各派消除积怨,明教的抗元大业也随之重现了光明。假若此时因为“屠狮大会”的风波,让成昆的奸计得逞,使明教与各派再生间隙,岂不是将好不容易重现生机的抗元复国大业再次毁于一旦,这样的后果实在是不堪设想。


因此,此时深知背后厉害关系的黄衫女子,不可能袖手旁观,她也有责任去出手,帮助张无忌扭转乾坤,保护住抗元大业的顺利进行。这也是黄衫女子最后为何要将刀剑交给张无忌,并将刀剑之中的秘密告之与他的原因。

黄衫女子跃回松间,向张无忌道:“张教主,屠龙刀和倚天剑就在你们曾待过的小岛之上,请你派人去找一找。”张无忌一怔,道:“难道……”黄衫女子道:“这对刀剑以后就由你保管吧!号令天下,驱除胡虏,保障民生,正该善用此刀此剑!”身形晃动。已飘然退出松间圈子。新修版《倚天屠龙记•三十八回》

而且安排黄衫女用“九阴神功”,制服周芷若的“九阴白骨爪”。此举不但能为《九阴真经》正名,也能呼应《神雕侠侣》结尾,通过杨过所想,将觉远大师所练的《九阳真经》,直接媲美郭靖与一灯大师所练的《九阴真经》,把这两大武学宝典并列为并驾齐驱的设定。

综上所述,黄衫女子在《倚天屠龙记》中出现,虽显得突然,却是在情理之中,也是必然的事情。《倚天》能与《射雕》和《神雕》合称“射雕三部曲”,在黄衫女子的身上,也得到了更为明显的体现。彼此关联,遥相呼应。说黄衫女子在小说中的出现是个败笔,明显就是看不懂《倚天》之后,极不客观和另带个人主观情绪的论断,说是金庸先生的神来一笔更为妥当。黄衫女子这个角色的出现,也成功让读者对她的背景武功等一切,都充满了畅想。

我是羽菱君,专注于“天龙时代”前、“射雕时代”前、“倚天时代”前,金庸武侠“三前”空位期前传的解读,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羽菱君


有人说黄衫女是《倚天屠龙记》中最大的败笔,磊落故人认为这种说法有几分道理。

《倚天屠龙记》中,黄衫女出场两次,一次是帮助丐帮后人夺回丐帮帮主之位,另一次是阻止周芷若杀金毛狮王谢逊。对这个人物的刻画,并不讨喜,甚至令人有些反感。

首先,行止夸张,一副暴发户的作派,令人作呕

既然是杨过和小龙女的后人,隐居在终南山活死人墓,哪里来的那么大的排场?每次出场都要八个侍女,四个弹琴,四个吹箫,看似高雅,实则非常恶俗。想当年,神雕侠侣行走江湖,不过两人一雕,潇洒来去。传了几代就变成暴发户了?这一幕,令人想起《天龙八部》中的鸠摩智出场,坐着大轿,还有人一路撑着莲花座,洒着鲜花,装什么装?


其次,既然已经绝迹江湖,为何事无巨细都特别清楚,恰好在关键时刻赶来救场?

既然是隐居在活死人墓,不问江湖之事,怎么丐帮耶律家被人夺权了,你知道;周芷若练九阴真经,要杀谢逊灭口,你又知道?最后还都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有强大的人力物力组成的情报网络,就像《琅琊榜》中的琅琊山,《天下第一》中的神候府。那还谈什么绝迹江湖?

最后,黄衫女倒像一个硬按进去的人物

众所周知,金庸的小说大部分是在《明报》上连载的,所以磊落故人就有一个猜测:是不是当年金庸连载的时候,很多粉丝找到金庸,质问为何在《倚天屠龙记》中,郭襄留下了峨眉派,杨过和小龙女没有传人?金庸应粉丝的要求,才改变大纲,生硬的插进了一个“黄衫女”这样的角色?毕竟现在的网络小说、周播的美剧因粉丝要求改变剧情的也不在少数。


磊落故人


昨天以应邀回答了有关黄衫女的问题。

首先,从金庸先生原著角度来讲,我感觉小龙女和王语嫣应该是最美的。因此,小龙女隔代后人黄衫女基因是非常强大的,理论上应该也是很美的……

其次,《倚天屠龙记》原著中对黄衫女的描述是“人又美貌飘逸,人人的目光都在瞧她”“态似神仙”……不仅仅是大美女,而且还有仙气!

再次,我们看看新版《倚天屠龙记》中的黄衫女。前两天我刚看到时感觉她年龄较大,且下巴较长?截取了几张自认为角度最好的图。是我太苛刻了吗?只是我的第一感觉和印象。

最后,我一直认为原著黄衫女应该是极其漂亮的,像小龙女一样,有仙气,御风往来……新版在这方面表达的是非常有意境的。








三看达人


黄衫女的出现不是败笔,恰恰是金庸的有意为之!

《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合称“射雕三部曲”,三者之间密切联系,三者之间有着共同的联系就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反抗暴元”!



郭靖领导天下英雄豪杰死守襄阳,杨过一己之力击杀蒙古大汗,张无忌领导群雄推翻元朝统治。上述三者主人公间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保家卫国,反抗暴元。

黄衫女“神雕侠侣,绝迹江湖,终南山下,活死人墓”,她的先人和丐帮有着极大的渊源,这表明了她的身份就是神雕侠侣杨过的后人。在人物设置上,黄衫女的出现,使三部曲联系更加紧密。

在“神雕和射雕”中,丐帮无论是洪七公时代还是黄蓉时代,丐帮一直都是抵抗外族侵略,保家卫国的中坚力量。《倚天屠龙记》的丐帮却堕落了,黄衫女的第一次出现就是为了化解丐帮的危机,揭露了假帮主的阴谋,挽救了丐帮,团结了明教,壮大了江湖的反元实力。



黄衫女的第二次出现是在屠狮大会,屠狮大会上很多江湖人表面上是来报仇,“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其实是为了屠龙刀的秘密而来。黄衫女出手制服了周芷若,也使世人揭开了屠龙刀倚天剑的秘密。

屠龙刀和倚天剑里面是绝世的武功和神奇的兵法,郭靖黄蓉夫妇是为了反抗暴元,拯救天下百姓,才打造了倚天剑和屠龙刀,而不是为了个人门派称霸武林的野心。

黄衫女一直谨遵先人遗愿,时刻不忘等待时机反抗暴元,拯救百姓,为国为民。

黄衫女的两次出现,一次是拯救丐帮,团结明教,壮大反元实力。第二次是揭开倚天剑屠龙刀的秘密,以天下为己任,反抗暴元,拯救水深火热中的百姓,而不是为个人门派称霸武林之私!



因此说,黄衫女的出现,从身份上来看,“射雕三部曲”联系更加紧密,更重要的是她的出现,揭示“射雕三部曲”共同的主题“反抗暴元,为国为民”!所以说,黄衫女的出现不是败笔,恰恰是金庸的有意为之。


我是一个小书虫


当年我刚上高一,第一次接触《倚天屠龙记》便爱不释手,破天荒看了个通宵,每每看到精彩处都拍案称绝。

但是,《倚天屠龙记》也有颇多的逻辑不通的地方,我当时还记了笔记,可惜现在找不到了。印象最深的是,张无忌、周芷若、赵敏、殷离、狮王漂流海岛那一段,以及后面的狮王被擒那一段,根本就说不通。也许这几段不是金大侠亲笔吧。

在后面的几次版本修正中,金大侠用他深厚的语言功底,将这几处致命缺陷逐渐修正过来,基本上可以自圆其说了。

黄衫女的故事,也许也经过一些修改,所以才总会让人觉得有点不协调。

期待高手考证。


一黑白字


“终南山下,活死人墓;神雕侠侣,绝迹江湖”



提及金庸笔下的终南山,人们自然会想到神雕侠侣中的古墓派,而古墓派当初的主人就是小龙女。后来有了杨过,而这个黄衫女子也自称姓杨,加之她出身于古墓派,并且声称自己祖上和丐帮关系密切,所以不难推断她就是杨过的后人这一身份。


而且黄衫女在倚天屠龙记之中一共出现了两次,一次是在丐帮质问张无忌的时候,黄衫女突然出现给解围,另一次是在少林屠狮大会,黄衫女在关键时刻,谈笑之间就用九阴真经化解了周芷若的九阴白骨爪。

我个人认为黄衫女子在倚天屠龙记中,真正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虽然出场次数很少,说的话也不多,但让整部剧更加精彩,剧情跌宕起伏。首先如果在丐帮,不是黄衫女子的出现,显然张无忌想要离开丐帮易如反掌,但是必然是一场激烈的打斗,而且明教和丐帮是当时两大帮派,后果不堪设想。而她的出现,巧妙的化解了这场矛盾。也让史火龙的女儿重新回到了丐帮,也让假的史火龙得以现出原形。


少林屠狮大会上,周芷若以一套阴毒的九阴白骨爪,技压群雄,甚至连张无忌无论什么原因,也败了下来,就在紧要关头,黄衫女子的出现令剧情反转,才有了谢逊亲自把成昆的眼睛打瞎,最后谢逊皈依佛门。

所以黄衫女子的出现,真的是挺成功的,不仅让观众想到了神雕侠侣,更让倚天屠龙记和神雕侠侣有个好的衔接。,也让剧情顺利的发展下来,而且一点也不拖拉。真的是出现的点到为止。恰到好处。


爱贺如初


无论九阳还是乾坤大挪移金庸设定都不是巅峰武学,而是速成为顶级高手(同时代),却没有巅峰武学那种巨大杀伤力,就像张无忌柔和性格。比如九阳大成仅仅和九阴中最弱九阴白骨爪相媲美,即使其最强项内功比起张三丰也是远远不如。乾坤大挪移原著更有交代,番人根据中原功夫创的,实力远远不及中原同类武学,比如不算厉害的华山派两仪刀法练到4成就能打7层乾坤大挪移了。。。黄衫女出现就是解决问题的,一方面保护两本秘籍不落如坏人手里,另一方面化解江湖恩怨。。。当然这些事情张三丰也能做到,但是[抠鼻][抠鼻][抠鼻]主角是张无忌。所以不能让老张风头盖过主角,只能出一个黄衫女解决问题。出场次数不多,却总是在关键点。画龙点睛。完美解决了配角抢走主角光环的问题,也解决了由于主角性格以及武功偏柔和造成的问题。。。一句终绝江湖金庸要表达实际意思是,仙侠时代已经过去了。所以以后主角令狐冲剑法无招胜有招。石破天是几乎学成天下所有剑招。再以后好兵器地位明显高了。然而几丈外就能御气杀人的仙侠再也不见了。


235188


回答之前你就告诉我君笨笨帅不帅?回答之前你就告诉我君笨笨帅不帅? 并没有觉得黄山女子是倚天屠龙记的最大败笔。反倒是心头的一颗朱砂痣吧,这点睛之笔让人久久难忘。黄衫女子的出场就是很神秘的样子,一共出场2次,第1次出场是帮助丐帮遗孤夺回帮主之位,说道前人与打狗棒有些渊源;第2次出场的是在少林寺屠狮大会,黄衣女子以九阴真经轻松的击败了周芷若,并留下了自己的一句经典语录“中南山下,活死人墓,神雕侠侣,绝迹江湖。” 这样两个非常经典的一个出场,给很多人都留下了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既有神秘感,又和神雕侠侣这部小说互通。算是给神雕侠侣杨过和小龙女归隐之后的生活,一个美好的交代。黄衣女子不是败笔,而是一个点睛之笔。 经过年份的推算,黄衣女子应该是杨过和小龙女的第4世子孙,经过4代之后,他们仍然传递着九阴真经这样一个武林绝学,也仍然信奉着走高冷、神秘路线,并且对于丐帮还有这样一个感恩之心。可以看出当年杨过和小龙女对于儿女的一个教育状态,也是侧面烘托神雕侠侣的大侠风范,以及他们后来门派传承的教义和从前的古墓派有些微区别的体现。 不管是从倚天屠龙记自己的剧情发展上来看,还是作为神雕侠侣的番外篇来看,黄衣女子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她是侠义传承的体现,是武侠生生不息的信念的体现,不过从哪个角度看,她都不是败笔。


是的按时是


《倚天屠龙记》中的黄衣女子神秘莫测,神通广大,不仅武功高强,而且对江湖之事无所不知,她两次出场为张无忌排忧艰难,之后又飘然离去,可谓神龙见首不见尾。不过很多人却将黄衣女子讥为《倚天屠龙记》中最大的败笔,那么真相到底为何呢?黄衣女子到底是不是败笔?

居士我认为,话要分两头说。黄衣女子这个角色的存在并非败笔,她代表着《倚天屠龙记》中的一条暗线,加起来《神雕侠侣》与《倚天屠龙记》的联系,是金庸的匠心独运之笔。然而金庸对黄衣女子所作所为的具体描写,却有败笔之嫌。

下面居士我为你仔细分析:

大家都知道,《倚天屠龙记》是射雕三部曲之一,从《神雕侠侣》到《倚天屠龙记》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是张三丰,在《神雕侠侣》中他叫做张君宝,是唯一从神雕时代活到了倚天时代的人物,把两本书串联起来了。暗线则是郭靖、黄蓉在襄阳城破前夕,苦心孤诣为日后汉人抗元反蒙安排下了两大神兵利器,这两件武器也组成了本书的书名——倚天屠龙!

当年,郭靖黄蓉苦守襄阳城几十年,最后他们知道南宋政局腐败,上下无能,襄阳城必然陷落,他俩已经决心以身殉国,与襄阳城共存亡。但是郭黄夫妇不忍心大好河山一直沦陷于异族之手,于是为日后汉人起兵反元留下了种种“锦囊妙计”。

黄蓉把杨过的玄铁剑、君子剑与淑女剑重新熔炼,铸成两大神兵:倚天剑与屠龙刀,这一刀一剑锋利无比,天下没有武器能与之相抗。不过光凭一刀一剑无法推翻蒙元,倚天剑与屠龙刀中分别藏有九阴真经等武功秘籍以及武穆遗书这一兵书,正如第39章的标题所说:“秘笈兵书此中藏”。黄蓉设想,日后倚天剑、屠龙刀相遇,便可取出刀剑中的兵书秘笈,光复汉人河山。

不过,倚天剑与屠龙刀毕竟是死物,还需要有人保管一刀一剑,需要有人掌握取出兵书秘笈的方法。因此郭靖黄蓉对此也做出了安排,就是让自己的儿女来保管、传承倚天剑和屠龙刀。郭靖黄蓉原本的安排是,郭襄保管倚天剑,郭破虏保管屠龙刀。而大女儿郭芙是黄蓉心目中的草包,难堪大用,又已经嫁人,就跟随丈夫耶律齐打理丐帮,传承日后反元的火种。郭靖黄蓉对国家人民可谓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了,不愧是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

其实另有一人,黄蓉也为他安排了重大任务,此人就是神雕侠杨过。杨过和郭靖黄蓉虽无血缘关系,但是亲如子侄,郭靖黄蓉让他传承反元计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杨过虽然少时叛逆,但后来为郭靖的伟大人格所感召,也立志要做为国为民的大侠。他在于小龙女分别的十六年里行侠仗义,不再是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叛逆少年了,而且他曾解襄阳之围,击杀蒙古大汗蒙哥,立下汗马功劳,所以杨过也必然无法眼睁睁的看着汉家大好河山沦陷在蒙古人的铁蹄之下。

不过杨过与妻子小龙女分别了十六年之久,聚少离多,没有过过几天安心日子。所以黄蓉自然不忍心让他继续在明面上抗元奋战,因此给他安排了一个地下任务:和妻子小龙女隐居古墓,世代相传倚天屠龙的秘密,并在关键时刻出手拨乱反正。

而黄衣女子,正是杨过与小龙女的后人,她在临别之际留下四句话十六个字“终南山后,活死人墓。神雕侠侣,绝迹江湖。”透露了自己的身份。黄衣女子作为杨龙后人,自然传承了维护倚天屠龙计划的任务,她会在这个计划出现偏差时出来纠偏。

比如,圆真、陈友谅谋杀了丐帮帮主史火龙,以假帮主把持丐帮,背离了郭靖黄蓉的安排,于是黄衣女子及时现身,揭破了陈友谅的阴谋。周芷若作为峨眉派掌门,却以阴谋诡计谋夺屠龙刀,带领峨眉派走上了邪路,眼看要与抗元的明教成为,黄衣女子也及时出现在少室山上,从周芷若手下救出了谢逊,并暴露了周芷若的险恶用心。

所以黄衣女子连接《神雕侠侣》与《倚天屠龙记》的一条暗线,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人物。

不过金庸把黄衣女子写得太过神奇,确实有败笔之嫌。黄衣女子武功高强,这本不足为奇,因为她是杨过与小龙女的后人,继承了部分九阴真经及五绝的武功,自然身手不凡。不过黄衣女子对江湖上发生的大小事情无一不知,无一不晓,这就极为可怕了。她两次出现的时机,都是剧情陷入胶着,主角张无忌一筹莫展之际。黄衣女子此时就像一个全知全能的神,而不是书中的一个角色,可以说,黄衣女子就是金庸的化身,金庸是以外力来解决剧中的矛盾的。如果从这个角度看,黄衣女子确实是一个败笔。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梦露居士,为你解读金庸武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