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學會“用腰部去歌唱”

我們平時生活中採用的是自然式呼吸,這種是下意識的,氣吸得少而淺,呼氣也不用控制,一次呼吸只要三秒鐘左右,不能用於歌唱。歌唱的呼吸是比較深的腹式呼吸法,既氣要吸到腰的周圍,然後利用呼氣肌和吸氣肌的對抗,找到用力的支點。一次呼吸往往長達十幾秒鐘,歌唱的高低強弱,茚揚頓挫的變化,全靠呼吸肌肉靈活有力的運動來完成。唱歌時要一直保持這種狀態,聲音完全由氣息來控制,這就是人們說的“聲靠氣傳”。

要學會“用腰部去歌唱”

在發聲練習中,我們的聲音之所以不夠紮實,喉頭的打開無法得到最好的控制,聲音的位置容易往下掉,最基本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在吸氣時氣息沒有沉下來。所以,在呼氣時也就難以獲得一個好的對抗,聲音也不會獲得一個合理的氣息支持。

每一個與發聲相關的環節都很重要,氣息、打開、共鳴、咬字與吐字、口型。這幾個環節相互間的協調與配合決定著聲音的質量,擁有了一個漂亮的聲音,接下來才是感情的抒發與表達。任何一種行為的建設都要一個好的基礎,而氣息是發聲環節裡的源頭。這個源頭決定著之後的幾個環節的成敗與優劣。

要學會“用腰部去歌唱”

“用腰部去歌唱”是一個概念,這個概念強調的就是氣息。我們在發聲中要求把氣息沉下來,而實現這個目的就要學會用腰來呼吸。如何做到這一切呢?其實也很簡單。我們在吸氣時笑肌微提,打開我們的橫膈膜,用腰腹來啟動吸氣的動作,這樣我們的氣息就很容易沉下來,並保持在腰部。呼氣時依然用腰部的力量去擴張橫膈膜,氣息依然在下沉而實現了對抗。由此呼出的氣息才會飽滿有力,發聲才會有質量。

用腰部去歌唱也就是要用腰部去呼吸,用腰部去控制氣息。這裡有一個需要注意的地方是氣息的保持,我們在歌唱時對於吸氣要有預見性。掌握好時間差,完成吸氣後馬上就要開始呼氣對抗。這樣我們吸入的氣息才更容易實現控制與保持,才不會使我們各個發聲環節僵住。這一點很重要。有人把吸入的氣息在體內停留幾秒再呼氣,這是不對的。如果這樣吸入這口氣會使我們變得僵持,等於憋住一口死氣,無法靈活地支配氣息,也不能自如地完成發聲。

要學會“用腰部去歌唱”

解決此種問題的辦法是:把聲音的著力點前移即可。要多練習些開口音之類的母音,不能練習o之類的母音,要是o母音練習的過多就會促使聲音更靠後。此外,也可以考慮適當練習閉口音,因為它在一定程度上對解除聲音靠後也有一定的幫助作用。比如練習i(衣)、li(哩)、mi(咪)之類的音,都或多或少的有助於解決聲音靠後的問題。

只有多練習多體會我們才能做到恰到好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