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崖絕壁之上,這些村民靠人工挖鑿,耗時36年修成10公里水渠

草王壩村位於貴州省遵義市大山深處。半個世紀前,全村900多號人就靠一口老井打水喝。井水渾濁,難以入口。村裡的女孩紛紛往外嫁,男娃成了光棍。

村裡的老支書黃大發,幾十年如一日,帶領村民以血肉之軀劈山修渠,就為了讓大家喝上乾淨水,吃上白米飯!他們歷時36年,終於在懸崖上開鑿出一條近十公里長的水渠。從山下看,水渠就像懸在天上,所以又被稱為“天渠”“大發渠”。

懸崖絕壁之上,這些村民靠人工挖鑿,耗時36年修成10公里水渠

在懸崖絕壁上修築的“天渠”

他要從“天上”引水

草王壩村過去是一個出了名的窮村,貧窮的根子就是缺水。由於缺水,這裡只能種一些耐旱的苞谷,粗硬難嚥的苞谷沙飯是當地人常年的主食。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要想吃大米飯,大年三十才有米湯喝。

1958年,23歲的黃大發被領導看中,成為草王壩生產大隊的大隊長。村裡一個女人死了丈夫,女人要離開草王壩遠嫁外鄉。作為大隊長,他其實是挽留過那位亡夫的女人的,希望她留在草王壩。可人家說:“你是大隊長,我嫁到你們草王壩後,連口乾淨水都沒有喝過。我還算年輕,我這一輩子富日子沒想過,但我想喝口乾淨水還是要的,所以你就別勸我了。”

懸崖絕壁之上,這些村民靠人工挖鑿,耗時36年修成10公里水渠

黃大發無言以對。那天,他看著遠去的女人離開草王壩、走出大山的那一刻,心頭十分憂傷和悲切,心想:啥時候能讓草王壩的女人留住,讓村上的人喝上乾淨水呢?

草王壩的前面是太陽山,後面是太陰山,太陰山再往後就有條水量豐沛的螺絲河。螺絲河的地勢高出我們草王壩許多,等於在他們頭頂的天上……黃大發就是要從“天上”想辦法,把螺絲河的水引到草王壩。

1959年,面對大山,黃大發立下誓言。為了讓村民喝上乾淨水,吃上白米飯,就要開山鑿渠,把螺絲河的水引到草王壩,這樣才能種稻子。

懸崖絕壁之上,這些村民靠人工挖鑿,耗時36年修成10公里水渠

黃大發帶領村民修渠

用竹竿丈量水渠的走向

開山修渠對於村民來說困難可想而知。比如測量螺絲河到草王壩的水源與流涇之間的落差,也就是說,20多里的石渠,蜿蜒曲折,穿峰過巖,如何保證水能在 20 多里的渠道里越走越暢,一直流到草王壩。這裡面的學問太多、太深。黃大發他們哪兒有這方面的專業知識嘛!當時他和村裡的年輕人就靠幾根竹竿,在山上山下來回地比畫著,憑眼睛測量,一竿一竿地往前行……

徐開倫是黃大發開山修渠的得力干將之一,他們又是親戚。在距水源地幾十米的地方,他和黃大發看見一個山洞後,異常興奮地往裡鑽。後來徐開倫告訴我,當時他們修渠,開工前半年就是吃住在此洞內。

懸崖絕壁之上,這些村民靠人工挖鑿,耗時36年修成10公里水渠

央視對此事的報道

點了炸藥沒動靜,他一個人去查看

打隧道的戰鬥開始後,黃大發其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難題——在大山腹部對穿一條“溝溝”,對不準的話,將是何等荒謬與失敗啊!

懸崖絕壁之上,這些村民靠人工挖鑿,耗時36年修成10公里水渠

黃大發

黃大發組織了左右兩支隊伍,在山體的兩個不同位置,向對立的同一個方向一起開始鑿山打洞……

儘管當時公社也窮得叮噹響,但草王壩修水渠的精神實在可貴,就給批了限量使用的炸藥以及8000元現金支持。

黃大發披衣卷褲,來回在山體的兩端又奔跑又嚷嚷。瞧他那神情,實在有些滑稽,但誰也不敢笑出聲,因為山洞裡的一聲爆炸響起,地動山搖。這是好的情況,壞的情況是炸藥點了沒動靜!沒動靜是最可怕的——這個時候,你不知是繼續等待,還是去試探著看看是否真的是啞彈。是啞彈,你得趕緊重新點燃;不是啞彈,你怎敢去探試和瞅一眼呢!

“別動!都給我在原地等著!”每逢此時,黃大發會把他人遠遠地擋在身後,隨手用厚棉衣將自己的頭顱嚴嚴地裹了個結實,便獨自朝山洞裡走……

懸崖絕壁之上,這些村民靠人工挖鑿,耗時36年修成10公里水渠

水渠所在地勢都非常陡峭

“不能去呀!危險——大發!”“拉住他!快拉住他呀!”這當口,老人喊,女人哭,男人們衝上前……但他們都被黃大發呵斥住:“誰敢過來一步!”

村民們屏住呼吸,按住胸口,目不轉睛地瞅著黃大發的身影走進漆黑的山洞,直至消失。沒有一點兒聲音。山上的鳥兒,草叢裡的野雞,都小心翼翼地伏在原地靜候山洞內的每一絲聲音……

“轟隆——”山洞裡突然傳來一聲巨響,一股沖鼻的硝煙隨即噴出……

“大發!”“黃大發!”“支書——”“黃支書——”爆炸聲未落,村民們此起彼伏的喊聲將爆炸餘聲掩得嚴嚴實實。

黃大發終於出聲了:“我又沒有死,你們哭嚷個啥嘛!”他像一根剛入灶門又被彈出來的木樹段,全身冒著煙塵,只有兩隻眼睛閃動著出現在村民們面前。

懸崖絕壁之上,這些村民靠人工挖鑿,耗時36年修成10公里水渠

懸崖絕壁下的石渠

他累倒了,村民把他抬出山洞他不讓

黃大發又一次活了過來。山洞再一次向縱深鑿進了十幾米。黃大發更緊張與關心的是:兩頭兒打洞,會不會各打各的,最後擦肩而過,失之千里?這當口,黃大發真的急了,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這邊瞅幾眼,覺得不對勁兒,再往那邊看一眼,更覺不對勁兒。到底哪兒不對勁兒,黃大發自己也弄不明白毛病出在何處。最簡單也是最管用的辦法,是把耳朵貼在最前沿的石頭上,靜聽對面的山裡有沒有鑿巖的聲音……

懸崖絕壁之上,這些村民靠人工挖鑿,耗時36年修成10公里水渠

修好的水渠凝聚著黃大發伴生的精力

在山洞向縱深鑿進的日子裡,黃大發的壓力愈發增加,到了數十天中天天夜不能眠的地步。他終於倒下了……村民們將其抬出洞穴。但他又大鬧,說誰再抬他出洞,他就跳崖!他那犟脾氣,幹得出來!楊春發朝青年突擊隊員揮揮手,說:“任他性子吧。”

黃大發又進了洞,沒日沒夜地待在洞裡。在洞裡他伏在石壁上只做一件事:直起耳朵,貼在剛剛鑿過的石頭上聽聲音——聽山那邊的聲音。山那邊的聲音沒有。山那邊的聲音很小很小。山那邊的聲音突然變大了,變得可以清晰地聽到“叮噹——叮噹——”的鑿錘聲……猛然間,黃大發像醒來的睡獅,一躍而起,跳得老高!

“通了!要通啦!”他衝出山洞,雙膝“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然後張開雙臂,向大山的深谷高喊著,如醉漢一般,如瘋子一般。“通啦!通啦!我們打通啦——”先是男人喊,後是女人喊,再後來是全體草王壩人喊。那聲音真叫震耳欲聾,驚天動地!

山洞通了,但是他們辛苦半年打通了隧道卻發現,螺絲河的水根本過不來!

懸崖絕壁之上,這些村民靠人工挖鑿,耗時36年修成10公里水渠

黃大發和村民精力了無數次失敗

很多村民放棄了,說,草王壩人吃不上白米飯,這就是命!我們認了!但是黃大發不認命,他說:“共產黨讓我們翻身做了主人,讓我入了黨,做了生產大隊隊長,我不能沒有一點責任心、使命感。我心疼和不捨的是村裡的女孩子一個個往外嫁,男娃們一個個都成了光棍!我不能再讓這樣的事繼續下去,不能!”

不知經歷了多少艱難,1995年,這條總長近10公里,地跨3個村10餘個村民組,繞三重大山、過三道絕壁、穿三道懸崖的“生命渠”終於通水了。清凌凌的河水第一次流進草王壩村,給村民帶來了幸福的希望。黃大發帶領村民奮鬥了整整36年,終於實現了當初立下的誓言!

懸崖絕壁之上,這些村民靠人工挖鑿,耗時36年修成10公里水渠

修渠引水,終於讓村民種上了稻子

2017年4月25日,中宣部授予黃大發“時代楷模”榮譽稱號,他還曾獲得“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2017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貴州省“全省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

■文/改編自《高地——“時代楷模”報告文學精選》

懸崖絕壁之上,這些村民靠人工挖鑿,耗時36年修成10公里水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