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致敬70年·祖國,我們向您報告」支寧人方銳:一方熱土一生情

“那時,大家思想覺悟高,內心純潔得就像‘清水河’的水,清澈見底,只要國家需要,讓我們去哪裡都可以。”今年84歲的方銳經常將自己比喻成一塊磚,最終的落腳點一定是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1953年,18歲的方銳穿上夢寐以求的軍裝,離開家鄉廣東潮汕惠來縣,成為新疆建設兵團農七師的一名軍人。1966年,當接到命令要去支援寧夏建設時,他二話不說撂下鋤頭,回家把唯一值錢的自行車賣掉,帶著妻子郝國珍和三個孩子義無反顧地踏上了“支寧”的火車。


「寧夏致敬70年·祖國,我們向您報告」支寧人方銳:一方熱土一生情


年輕時的方銳。

作為機械技術人員,方銳被分配到了位於寧夏固原的西北林業建設兵團三師。在前往固原途中,夫妻倆對這座遙遠的西北縣城滿懷憧憬,可當他們真正站在這裡的時候,“除了政府街是砂石路,其他街道都是土路,街道上門可羅雀,行人寥寥無幾,汽車經過的地方塵土飛揚,讓人睜不開眼睛。”現實和憧憬之間巨大的差距沒有令方銳和家人退卻。

面對困難,方銳身上軍人那種不怕吃苦的精神一下子顯現了出來,他帶著一家人住進土坯房,喝鹹水吃雜糧。面對一年四季屢屢“造訪”的風沙,他和戰友們在山上栽下抗旱的樹種,在坡地上挖渠開荒,種上適合生長的糧食。有時累得直不起腰,他就安慰自己:“只有多幹活,才能少捱餓。”


「寧夏致敬70年·祖國,我們向您報告」支寧人方銳:一方熱土一生情


1956年,方銳(第四排左七)在八一農學院學習時和同學合影。

1972年,方銳調到固原地區農機研究所工作(後來更名為固原市農牧局)。由於固原地區坡地多,地塊小,農民犁地使用的還是原始的“二牛抬槓”,播種也是人工操作,不僅效率低,種子出苗也不均勻,影響糧食產量。曾經在新疆建設兵團操作過蘇聯進口農機設備的方銳,動起了改裝小型農機產品的念頭,他的想法和領導不謀而合。上世紀80年代初期,方銳接到研發小型播種機的任務後,會同自治區農牧廳的同志一起搞起了機械試驗,很快就研製出了適合固原地區的小型播種機。這種播種機簡單、易操作、效率高,屬於半自動化設備,如今,一些坡地多的地方還在使用。

此外,方銳看到當地農民駕駛的手扶拖拉機只發揮了運輸功能,於是再動腦筋,運用大型機械化原理,組裝了一款適合手扶拖拉機操作的配套犁,代替了“二牛抬槓”的耕作方式,加大了耕種效率,提高了糧食產量。


「寧夏致敬70年·祖國,我們向您報告」支寧人方銳:一方熱土一生情


1984年,方銳(第二排左五)在固原農機學會成立大會與同事合影。

兩款半自動化農耕設備讓方銳在固原地區名聲鵲起,他不僅每年都有新課題需要研究設計,還經常去各縣農機局、修造廠進行技術指導,講授專業知識,向農民推廣地膜覆蓋玉米、播種和施肥一體化等技術,深受同行和當地農民擁護。對於單位分配來的大學生,方銳從不藏私,不僅帶著他們一起做課題研究,還毫不保留地傳授經驗,指導他們發揮職業特長。

“那時候一下鄉,農民就會圍著我問各種農機技術問題,我們引進每一項推廣產品和技術,在示範操作過程中都會贏得掌聲。”回憶起往事,方銳的目光裡透著自信和喜悅。


「寧夏致敬70年·祖國,我們向您報告」支寧人方銳:一方熱土一生情


1988年,方銳和兒女孫輩的全家福。

1994年,方銳離開工作崗位,光榮退休,他和妻子郝國珍見證著固原美好變化的點點滴滴,孩子們也都在這裡上學就業。“現在的固原山清水秀,處處都是旅遊美景,偏遠山區的農民喝上了甘甜的涇河水,村村通上了柏油路,住上了寬敞的大平房,開起了私家車。”說起如今的生活,方銳很滿足:“自從踏上這片熱土,我們就決定紮根在這裡,回首這50多年,我很幸福,更不後悔!”(寧夏新聞網記者 胡琴)


「寧夏致敬70年·祖國,我們向您報告」支寧人方銳:一方熱土一生情


方銳和妻子郝國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