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一篇SCI順利見刊發表?(必藏)


如何讓一篇SCI順利見刊發表?(必藏)



你想要寫作一篇能見刊發表的SCI,那麼你要先確定研究方向、做好英文寫作、不斷的調研與研究、寫好引言和做好參考文獻的引用。諸如此類的問題,我們應該怎麼解決呢?

如何讓一篇SCI順利見刊發表?(必藏)


確/

認研究方向

對於很多研究人員而言,選擇研究方向是個很頭疼的事情,但研究方向對研究的成敗卻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你研究什麼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你能發表怎樣水平的文章、有沒有人看、有沒有人引用,所以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同時論文的研究對象在很大程度上也決定著研究的成果,如果沒有開拓研究對象,便只能一直固步自封直到落後捱打,所以研究對象必須對社會發展有重大意義、必須不斷開拓新的研究對象。

研究生的研究對象和方向基本由導師決定,自己可選的餘地不大,但要知道這個道理。對於博士畢業後仍然從事科研的年輕人來說,一般來說應該以自己擅長的方法、技巧、領域為基礎,逐漸擴展。

如果自己特別喜歡某一個領域,需要多向熟悉該領域的學者請教、學習,如果能跟著熟悉該領域的成功者幹一段時間更好。不管如何,對於一篇論文的撰寫,我們首要確定的便是論文的研究方向,在確定了研究方向之後,才能根據自己該研究領域的瞭解和知識繼續後續的科研內容。

如何讓一篇SCI順利見刊發表?(必藏)


英/

文寫作需循序漸進

英語寫作是發表SCI論文必須過的一關,因為國內的中文期刊一般最多EI收錄,想發表SCI論文很難。多讀一些科技論文寫作技巧的書是很有必要的。而寫英文論文也是一個反覆修改的過程,只要自己有耐心,多看幾遍、多檢查,總能有所改進。如果前期對於純英文撰寫存在較大的困難,可以先以中文撰寫,然後再尋求翻譯潤色機構幫助。在英文的表達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數字和單位。

這一點常被作者們忽略,數字嘛,隨便寫個阿拉伯數字就行了~錯!規範的英文書寫應該是:1-9這9個數字要用英文寫出來,而10以上的數字,用阿拉伯數字。但如果數字只能在句首時,那麼句首的數字一定要用英文。另外,如果一句話裡出現幾個數字,那麼它們的寫法需要一致。如果一句話裡幾個不同形式的數字並排在一起了,那麼它們要使用不同的寫法。

專有名詞的大寫問題。

在英語中,有一群特定的人物、組織、地點等,它們有著特定的名字,這些名字就是所謂的專有名詞。

通常情況下,專有名詞的首字母都要大寫。對於人物名字來說,姓氏和名字的首字母都是要大寫的:Steve Jobs, Xuetao Cao等等。對於單位和組織機構來說,首字母也要大寫:Pubmed,Web of Science。同樣,國家和城市的首字母要大寫:New York, Shanghai。月份和星期幾首字母大寫:March, Friday。注意,實驗中出現的化學或通用藥物的首字母是不需要大寫的,比如:acetaminophen,benzene等。

句子結構——短句是準則。用清楚的英語書寫的文章更容易被髮表,這一點需要牢記。據統計,1600 年,平均每個英文句子有 40 到 60 個單詞;1900 年,平均每個英文句子有 21 個單詞;1970 年,平均每個句子有 17 個單詞;而現在,平均每個英語句子只有 12 到 17 個單詞。

由此可見,現代英語的發展趨勢是由繁至簡的。中文寫作慣用長句,而英語,特別是科技英語,通常使用非常精煉的句子。短句是準則,使用簡短而表意清楚的句子並不顯得幼稚。專業的英語作者使用短句。

如何讓一篇SCI順利見刊發表?(必藏)


不/

斷調研與研究

寫論文離不開查閱文獻,無論你是隻想發表幾篇論文儘快畢業還是想發表一些有影響的論文為自己的學術道路奠定基礎,大量文獻的查閱都是必須的。查閱文獻有以下幾個目的:

(1)調查別人在做些什麼,這些事情有何價值;

(2)別人是怎麼做的,自己可以做些什麼;

(3)學習別人的方法,嘗試提出自己的方法,等等。

寫論文往往是一個調研與研究不斷反覆的過程,我們在研究過程中遇到新問題需要調研,解決了這個問題繼續前進會遇到新問題,繼續調研,如此不斷反覆直至取得成功。最後寫論文的時候還需要看文獻,檢查一下別人是否有人做過類似的研究,確信自己的論文是有新意、有價值的,然後再發表到合適的期刊上。

如何讓一篇SCI順利見刊發表?(必藏)


撰/

寫好的引言

大致來說,引言需要包括以下內容:

(1)研究對象的意義和價值;

(2)回顧相關研究工作(不必全面綜述,把特別相關的文獻介紹一下即可);

(3)該研究領域目前存在的問題,自己做該項研究目的;

(4)自己解決了什麼問題,有何意義。

切忌只引用很老的參考文獻,這會被編輯或評閱人認為這個領域現在已經沒人研究,一方面這給編輯找審稿人帶來困難,另外一方面很容易被拒稿。一般情況下,評閱人先看看摘要和結論,看完引言基本就能決定是否接受論文。

寫引言的過程中會讀不少文獻的引言,這是瞭解相關研究的一個過程,如果自己不打算結束這個方向的研究,寫完一篇論文的引言基本上就考慮好了下一篇論文寫什麼。總之,一個好的引言既是對自己所研究領域的簡要概括,也是對自己所做的研究的概述。

如何讓一篇SCI順利見刊發表?(必藏)


參/

考文獻的選擇和撰寫

不少期刊的編輯一般通過作者的參考文獻找審稿人,所以引用一些近幾年的文獻可以給編輯提供方便,自然可以加快自己論文的發表速度。關鍵的參考文獻一定要引用,在引言中對參考文獻的評述一定要中肯、恰當,不然會被評閱人認為不瞭解研究背景,因此把你的論文斃掉。

參考文獻是論文的最後一部分,也是好多論文的最差的一部分。不少論文的參考文獻的書寫格式、甚至頁碼等也有錯,這不但是對讀者的不負責,也給自己以後查看文獻帶來困難,同時也不尊重原文獻作者的成果。把參考文獻寫好有利於讀者查閱相關文獻,從而更快的接受你的研究成果,這對增加你的論文的引用率是有意義的。

如何讓一篇SCI順利見刊發表?(必藏)

SCI、SSCI核心論文發表指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